2007年2月21日 星期三

口頭的愛心?行動的愛心!

YangDan.jpg
在一個鼓吹慈善的網站看到一則報導:秋天的回憶--送給我記憶中的楊丹。文中記述這機構的主持人張仁杰在街頭發現了一個患嚴重心臟病,卻又無錢就醫的小女孩楊丹的故事。作者與這個窮困的家庭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相處,從懷疑、到同情、再轉為積極相助。最後終於找到一位善心人士願意捐助時,小女孩卻等不及開刀,病重身亡。
讀來令人感慨不已。由公開的照片及敘述,再加上網站公佈的許多事蹟判斷,這應是一真實的事件。從這事上看到,這社會仍充滿了貧富不均的現象。資本主義國家如此,大陸更嚴重。窮人的命不值錢,這就今日功利主義社會真實的寫照。

這位作者在得知楊丹病故了之後,拜訪了她在農村的父母。他來到楊丹的墳前,站立無言,思緒雜亂。看著眼前是一個小土堆,恍惚中好像又看見臉色發紫的小楊丹在對他呼喊:「張叔叔一定會來救我!」這是一個有心行善卻又充滿了無力感的年青人發出的感慨。他也主持了一個鼓吹慈善的網站,這在連政府都不重視慈善工作的中國大陸算是個異數。

看到這篇報導,心緒起伏,為一個無助的小女孩難過。同時也剌激我去思想,基督徒能做些什麼?如果兩萬元能救活楊丹。那是否應該排除任何困難也要盡力救她呢?有了錢開刀,人就能活下去,該不該先救活人再說呢?我有一個九歲的女兒,樣子跟楊丹很像。如果是自己女兒心臟病,我給人下跪、作牛作馬,也要借錢來醫她。而在楊丹哪個生活環境,他父親這種卑下的身分,就算下跪也借不到錢。

而中國像楊丹這樣的小孩成千上萬,救得完嗎?如果以困難為理由而置之不理,那什麼慈善工作也都不要想了。似乎不該考慮救得完救不完這問題,能救一個算一個。知道就盡力幫助,也能激發其他的善心人士去幫助其他的需要者。總要有人先開始,難不該是個藉口。如果作者張叔叔都能為一個素昧平生的小孩盡力想辦法,基督徒豈不更該這麼做嗎?

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能付出的也有限。但集合眾人的力量就能完成困難的事情。教會在這方面的關注仍是十分不足。我們的愛心被兩種想法阻卻住。一種是我們的力量太小,就算盡力去做也是杯水車薪。另一種想法是這不是教會應該做的事,傳福音救人靈魂都做不完了,還有閒工夫做社會關懷?這可說是我們白領教會的盲點。把福音與救助貧窮對立起來。只能專心傳福音,不能分心濟貧。我們經常被隔離在一個舒適的環境。在這環境中交往的都是專業白領、文人雅士。對於那些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社會底層我們是不容易看到的。在主耶穌傳道的一生中,福音總是與愛心結合的。我不相信一個基督徒在向楊丹一家傳福音時,不會想盡辦法來幫她。

我也想到了,教會是由全職傳道人,與佔大多數的帶職事奉者組成的。慈善的事工雖然要有牧者支持登高一呼,實際奉獻的仍是眾多的帶職事奉者。帶職事奉基督徒應把這工作當成自己的責任,是從神來的呼召。神把我們擺在這位子,不是單顧自己的需要,只要自己滿足就夠了。我享受了溫飽之後,還要想到那些餓著肚子的人。慈善事業要有人耐心籌款,更要有人響應奉獻。為了避免許多詐騙行為,建立一個可信賴的管道是非常重要的。經由一些靠得住的現有的教會慈善機構也是個辦法。如世界宣明會、角聲佈道團。而誰來通報困難者的消息,及作事後跟進的工作呢?由當地基督徒來發起是最好的了。透過可信賴的人把奉獻直接交到需要的人手中,建立可信的管道。也能增加善心人士捐獻的意願。

總之,教會在這方面的尚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我們的愛心不是口頭的而是有行動的。願有心人繼續思考、為此代禱、最後付諸行動。不怕力量小,只怕不去做。

慈善機構:
世界宣明會
世界展望會
角聲佈道團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