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10日 星期四

薪火相傳

HudsonTaylor.bmp

「戴德生傳」讀後

每位華人基督徒若回顧帶領我們相信福音的人,再往上追溯將福音傳給他的人,不出三、四代就會追到西方宣教士。而來到中國的西方宣教機構最有影響力的當屬內地會。內地會的創辦人就是一百五十年前來到中國的宣教士戴德生(Hudson Taylor)。在一百五十年前福音剛進入中國時,歸信的人寥寥可數。如今海內外信徒近九千萬,是一百多年前無法想像的成果。若不是神在其中動工,任憑人再大的本事也無法達成。這使我對一百五十年前,決心前往封閉保守的中國的戴德生產了莫大的與趣。他是如何受到影響,開始宣道的心志?他如何渡過當時遇到的困難?他的一生對後代子孫產生了什麼影響?
當戴德生來到中國的時期,正好是中英鴉片戰爭發生的時間。當貪婪的英國商人為攫取財富不惜毒化中國人的健康時,有一群宣教士為了拯救靈魂也遠渡重洋來到中國。隨著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人對洋鬼子產生了又怕又恨的心理。宣教士深入閉塞的中國內地,要冒著生命的危險。戴德生堅持下去了,心愛的女兒、兩任妻子、最後連他自己都死在中國,埋骨異鄉。若不是基督的愛感動他,何以至此。
影響他屬靈成長的人
從傳記中看到了幾位影響他屬靈成長的人。分別在他人生不同的階段產生正面的影響。他能決心奉獻自己,到異鄉宣道。這些人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 戴德生的父親戴雅各對他獻身宣道有關鍵性的影響,他從戴德生還未出生就將他奉獻給神。從小就注重對戴德生的品格教育,尤其是在信仰上學習敬畏神,及生活上能忍受清苦的環境。他是英國循理會的信徒,受約翰衛斯理的影響。特別重視聖潔的生活、及信心的操練。當時英國的教會興起了一股復與的浪潮,也激起基督徒向海外宣教的運動。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戴德生從小就隨同父親在家鄉傳道,並在父親的醫藥器材店打工。戴德生受到父親嚴謹的教養,不單影響了內地會同工事奉的態度,更進一步影響了近代中國教會。他父親支持他初次到中國的經費及醫藥器材,是他宣道的最大支持者。父親他嚴格的教養態度,訓練他在困境中不輕易退縮的毅力。
 喬治‧慕勒(George Muller) 是英國當最敬虔、最有信心的屬靈領袖。慕勒除了在撫育孤兒方面, 樹立了良好的信心榜樣,還在宣道事工上擺出美好見證。戴德生心深受感動,與他常保持聯系。在他的心目中,慕勒是他的當代典範。
 威廉‧柏迦是戴德生在英國的好友,他長期以金錢支持戴德生的宣道工作。常在戴氏最需要的時候,主動寄上奉獻。柏迦氏是他的贊助者。
 戴德生的妹妹阿美莉亞(Amelia),是他宣道的過程的支持者。她在家中不斷代禱與戴德生通信,也替戴德生照顧年邁的父母,是他精神上的支柱。妹妹是他宣道工作上忠實的支持者。
 戴德生的前後兩任夫人瑪莉亞(Maria)和珍妮(Jennie)是他進入中國內地事奉最大的支持者。不但無怨無悔忍受危險的傳道生活,為他照顧年幼的兒女,又深入內地賑災,接觸中國婦女。兩任夫人是戴德生不可缺少的事奉伙伴。

被他影響的人
戴德生成立內地會,立志深入內地,叫沒有聽見福音的人得知神的救恩。他多次返回英國,在各教會分享宣道的異象,鼓勵青年人奉獻傳道。數百名宣教士被他的精神感召,投身於中國宣道事工。內地會宣教士繼承戴氏遺風,多不畏艱難,工作深入窮鄉僻壤,給中國教會帶來莫大的祝福。戴德生成為當時青年的當代典範,也成為後世的歷史典範。

戴氏在中國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宣教士被暴力殺害的事件。當他回到英國養病的一段時間,中國爆發了舉世震驚的義和團事變,內地會宣教士及家屬有近80人遇害,是損失最大的一個差會。他獲悉這慘痛的消息後,他說:「我不能看書,我不能思想,我甚至不能禱告,但是我能信靠。」他拖著病體急著要返回中國,探望受到迫害的同工。他的心完全繫在中國的宣教工作。

 戴德生此生影響了數以百計的內地會宣教士。在遭遇到如此巨大的挫折之後,內地會沒有倒下去反而激勵了更多的英國青年獻身到中國宣道。其中著名的有劍橋七傑。電影「火戰車」所描寫的也是內地會的另一位宣教士,艾力克‧呂道(Eric Liddell)的故事。
 戴德生影響了他自己的兒子戴存仁、戴存義。他們生在中國,從小跟隨父母在困難的環境中,培養為主傳道的心志。戴氏奔波各地,無法常常陪伴小孩身邊、親自教養他們。戴存仁被送回英國學醫,學成被父親寫信召回中國,繼承父視宣道的志業。他的整個家族,從戴德生算起,至今已有五代獻身於中國,一百五十多年來沒有間斷。戴德生對兒子的影響是教練、或靈命引導的傳承關係。
 戴德生最知心的妹妹阿美利亞,是他在家鄉忠實的支持者與代禱者。她與戴德生通信,深受戴氏影響,同感向中國宣道的異象,她與夫婿海便雅憫養育了十個子女,有半數獻身於中國。戴德生是妹妹的屬靈帶領者。

服事神不是一個人的事業,是個代代相傳、薪火不斷的工作。戴德生家族承續祖先敬虔的傳統。他的父親願意將他獻給神,從小訓練他過敬虔的生活。他則以自己的事奉作榜樣,成為子女的教練,將宣道的異象從小傳遞給下一代。對整個戴氏家族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一家五代都獻身中國宣教。他的曾孫戴紹曾牧師是台灣華神的第一任院長。玄孫戴繼宗牧師繼續在中國做福音救濟的工作。看到他們後代一家的照片,心中充滿無限的感恩。中國俗諺:「富不過三代。」戴家是個例外。物質上並不是十分富裕,但一代接一代服事神,沒有一個變壞的。這不是奇蹟嗎?神的心意非常清楚,絕不虧待敬虔的人。出埃記的話:「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20:6)活生生從戴德生的一家看出來。誠哉斯言!

Hudson Taylor Family

從「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看師徒關係

MorrieMitch.jpg

從「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看師徒關係

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如果你知道自己還有三天的壽命,你會去做什麼?」見最想見的人?去最想去的地方?吃最想吃的東西?說一些平時沒有機會說的話?
有一個理想化的答案,就是「做你每一天該做的事」。如果你每一天的生活,需要為面臨死亡而改變的話,那代表你還沒有活出心中毫無遺憾的生活。生命中還有許多事是不得不做的。不知道多少人能這麼豁達,繼續上班、繼續開會、繼續做那做不完的家事。如果是我,會把這一切都放下來,與最親近的家人 一一道別、把此生的苦與樂與他們分享、告訴他們我的感謝與期望。與家人的關係是此生最寶貴的禮物,在離去之前,沒有什麼比再更深刻的經歷一次這個關係,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更重要了。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這一本書,描寫一位將要離開人世的老教授,利用人生的最後一點時間,與他的學生談生死的問題。他面對死亡的態度,影響了他的學生,也為世人留下了一個典範。一個一隻腳已經踏入死亡的人、一個重病得無法自理生活的人,仍然努力的在活他僅有的日子。仍用它微弱的聲音,向世人說話。有幸的是,他的話被聽到了。一個有心的學生把他記下,來對後世之人的生命產生影響。

從書中看到了師徒之間的帶領傳承的關係(mentoring relationships)。師徒制的學習過程,有別於正式教育體制,一對多、單向式的教學法。師徒制強調一對一、因才施教,發掘學生原有的潛能。不奮不啟,不悱不發。要求學生主動求知、並要有反應。師徒教學的過程存在著帶領傳承的動力(mentoring dynamics)。包括對求知者的吸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學生必須有正面的反應、對學習的要求負責任、最後才得到師父的真傳。這制度的特點在更深的師生關係,學生不但求學問,也向師父學做學問的態度,在傳授與學習的互動中,雙方都能有所成長。

書中描述成熟的墨瑞.史瓦茲教授與年輕的徒弟米奇‧艾爾邦相約在每週的星期二,展開了他們之間對生死、愛恨、家庭、金錢、老化、文化等人生問題的對話。在每次的交談中,教授分享自己人生經驗和基本哲學,故勵學生思考生活現況,激發其自我探索生命的意義。使徒弟對生命的體認能產生重大的成長。

以下紀錄一些在書中看到的師徒帶領傳承動力的運用:
吸引:米奇在大學時就非常景仰墨瑞教授。當米奇在電視新聞看到墨瑞病重的消息,立即決定飛到波士頓去看他。
建立關係:相隔十六年,他們一見面就恢復大學裏親密的師生關係。墨瑞的病更讓米奇願意把握最後機會,聆聽教授的指導。
回應:教授不單傳授,更一針見血的問學生的看法,指出他的盲點。學生樂意討論並筆記對話內容。
制約:教授相約在每週的星期二見面,學生排除萬難赴約。教授約見學生女友,學生極力相邀赴約,是負責的表現。
能力賦予:學生對自己的人生型態深刻檢討,產生了極大的改變。也使他修復了與女友間面臨破裂的關係。他把這些對話記錄下來,影響了許多人。

墨瑞教授與學生米奇的關係中存在著能力賦予的因素。老師已經到了生命終點,不可能有行動上的示範,或實質的給予。能力賦予主要是理念上的傳遞。
導師經由兩個方式將能力賦予給門徒:
1. 不時給予年輕領袖忠告、及提供改變其視野的生活經歷;
2. 以幾個不同角度,示範他面對死亡的從容態度,挑戰學生仿傚。
當學生來探訪老師時,似乎從他心底有個呼喚,要在老師死前見他一面。他所得到的超過他的期待。老師樂對這位渴慕學習的門生傾囊相授。他以面對死亡的態度激發學生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其中有兩句話:「只要學會死亡,就學會活著!」「太多人像是行屍走肉,就算他們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是半睡半醒,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
這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喚醒了生活忙碌不堪,甚至失去了重心的米奇。他從老師的忠告中檢視自己追求財富、地位,卻輕忽對身邊的女友付出愛的這種生活型態。學生之所以從老師身上得到啟發的原因是,他被老師寶貴的人生智慧吸引而願意花上代價每週探望老師。而老師不單無私相授。並真心關心學生的生活,常發出關鍵問題直接挑戰學生思考。他是一個以傳承為心志的老師,即使是以他微弱的氣息仍不斷傳遞他對生命的理念。

羨慕書中的米奇能有一位將一生最寶貴的精華傾心相授的恩師。能找到良師益友是一生難得的際遇。一方面也要學生有謙卑受教的心,去發現身邊可學習的導師。傳承最好的途徑是透過師徒的關係來達成,而彼此信任親密是關係建立的基礎。坦誠而開放的交談只有在一個安全而溫暖的環境才能展開。安全就是不會洩密、不會被出賣。溫暖則是不會被輕視,不被責罵。環境的營造,師傅要負較大的責任,因為徒弟是受教者,對教學內容較難置啄。徒弟則應該主動開放自己想法,被師傅檢視、辨別缺失。他是站在一個較易受傷的位置。若沒有安全而溫暖的環境,信任的關係就被破壞,傳承也無從進行。墨瑞教授與學生米奇之中存在著相互信任的關係,他們才能再短短的十四週中,把人生重要的問題傳授一遍。

沒有一個人優秀到一個程度,不需要任何導師。也沒有一個人差到一個程度,不能夠教導任何學生。師徒關係是我們一生中寶貴的福分。注意身邊我們可以學習的機會,虛心求教;也大方的把自己學習的心得分享給別人。能繼續不斷的學習,及不斷的傳授是何等有福啊 !

2005年11月1日 星期二

心癮

Addiction

心癮
引言
報紙社會新聞版充滿了這類的報導。某人好賭成癮,而傾家盪產;或某人沉迷於毒品,以致形銷骨毀。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對某種物質或行為上癮的現象,如抽煙、喝酒、吸毒、賭博。社會大眾對上癮的事大都存著負面的印象,因為它對整個人的身體、心理、人際關係產生破壞性的作用。但是染上心癮(addiction)的人往往無法自拔,甚至變本加利,至終影響個人或親友正常的生活。而當今的社會正因資本主義的消費文化興起,商業廣告充斥各種媒體,利用人性的弱點來吸引顧客。而崇尚個人自由的文化使社會道德約束的力量減弱。現代人暴露在各種聲色誘惑的陷阱下,染上心癮的機會大為增加。本文希望藉著對心癮問題的討論、分析心癮形成的原因、並藉當今社會常見的心癮為例,希望能找出教牧可以提供幫助的途徑。
什麼是心癮
雖然社會上普遍看得到心癮對人類的不良影響,但對於心癮這個概念的定義仍是相當分歧。一般可將上癮的症狀分為物質上癮行為上癮。物質上癮是因為過量使用某種化學物質,而使生理上產生依賴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的現象。在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DSM-IV),將其歸類為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如尼古丁、酒精、咖啡因,及其他精神科藥物及毒品。
精神醫學對上癮的解釋較為狹窄,只接受物質濫用為一種精神疾病(楊陽揚)。因為精神醫學看重生理證據。病人生理上必須對某種物質產生耐受性(Tolerance)才稱得上物質濫用。耐受性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使用某種物質後,需要更多的劑量以維持同樣的效果。若果劑量不變,則效果會慢慢減少,最終迫使上癮者增加劑量。以濫用藥物為例,上癮者要透過服食更多的劑量,以達至相同的解癮效果,結果毒癮漸漸加深。精神醫學尚未找到行為上癮有耐受性的證據,認為它是心理上的依賴性,將其歸類為對衝動的控制失常(Impulsive Control Disorder),不在其關心的範圍內。
相對於精神醫學的嚴謹定義,部份心理學家則持比較寬鬆的態度。認為人不只會對化學物質上癮, 行為也可以令人上癮,包括暴食症、強迫性賭博、過度上網、及極端性行為。心理學界認為有三大條件(J輝),用以判斷某些人的習慣是否達到「行為上癮」的程度:
(一) 對該行為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已經成為強迫性(Compulsory)的行為;
(二) 利用該行為令身心得到滿足,並對此行為的欲望越加增強,沉溺其中;
(三) 即使知道持續作出該行為會對身心帶來負面影響,卻無力遏止。
所以依以上這個標準,並不是所有重覆的行為都能被稱為心癮,它的條件是行為已經有強迫性才算。生活中任何一樣事物都可以使人上癮。例如工作過度、運動過度、沉迷於讀書、喝茶、喝咖啡、下棋。判斷是否上癮不是看花多少時間在上面,或行為重覆的次數,只要沒有對此行為產生強迫性的現象,都不能歸類為心癮。此強迫性的現象就如:一旦被要求停止或減少此行為,身體會不適,心理會產生抗拒或沮喪,會想盡辦法再回到原來的行為;若再恢復原來的強度的行為,身心又可回復正常的狀況。
物質上癮和行為上癮通常不能截然二分。濫用藥物的人有相當大的比例有行為上癮的現象,甚至多種行為上癮(Poly-Behavioral Addiction)。既使單單物質上癮的病人也可能在心理上對使用物質產生依賴性,身心二者交織在一起。毒癮患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無法單單醫治生理上的疾病,忽視病人心理上的問題。
教牧關懷的範圍包括各種被心癮控制,而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人。不管是物質或行為上癮,都是教會應當協助的對象。教牧輔導者對心癮的範圍認定是較為寬鬆的。不過對不同心癮的分別看待,可以幫助我們對它們有更清楚的認識,並採取不同的對策。
心癮形成的原困
上癮的現象即然分為物質和行為兩方面,我們也可以分別探討它們發生的原因。物質濫用是身體被化學物質影響,產生依賴性。一旦失去了此種物質,影響腦和中央神經系統的化學平衡,乃至影響上癮者身心的正常功能。癮頭發作起來,身心產生劇烈的痛苦,這些症狀包括緊張、頭痛、易怒、失眠等。一般要靠精神科醫師用藥物治療。由於醫藥科技的發達,如今要協助酒癮、藥癮者在生理上戒斷種種症狀的痛苦已非難事,但要幫忙他們在出院後繼續遠離酒或毒品,所憑藉的就不單是藥物了,心理和社會層面的無形治療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而這正是坊間所謂戒毒中心療效無法持久的缺失所在。由此看來接觸物質濫用而染上酒癮藥癮的人背後都有心理的問題、人格的缺陷、或社會關係的失調。不去探求物質濫用者上癮的原因,光解決表面的症狀是沒有效果的。
行為上癮的原因多是因為心理的因素。患者對該行為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明知道會有嚴重的後果,卻對此行為無法自拔。知道做完之後會後悔,希望不再去做,但到時到候又做。他的理智已經無法控制行為上的衝動,反映出患者的心理、或是整個人的性格出現了問題。例如一個人不停工作,工作到體力透支,都還不願意停下來,可能他對成功的期望太高,也可能是他的責任感太強烈,性格上的完美主義、或是他家庭生活不如意,透過工作去逃避問題。許多個人心理或人格上的缺陷都會導至行為上癮。
什麼樣性格的人容易染上心癮?據一項研究的報導顯示(人民網):賭博者、酒鬼和吸毒者們通常自我控制能力低,難以抑制自己情緒衝動。他們的情緒常常很消極。其表現的症狀包括神經過敏、易怒、憂慮以及自我形像低落。自我形象低加上自制力差,促使他們藉著上癮來麻醉自已,逃避現實生活的失敗。這也正符合社會常見的觀察。文化面臨解體的弱勢民族常有嚴重的酗酒問題。學業失敗的中輟生常是毒癮的受害者。
就教牧輔導的角度來看,人會沾染心癮是因人內心的罪性。聖經中有一句話:「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3~15)人心裏因罪性發動,想藉著外在的事物來滿足空虛的內心。孤獨就靠交友、網路色情、狂打手機簡訊來滿足。沒有成就感就靠著,賭博、玩電動遊戲,來找刺激。婚姻不幸福就靠拼命工作、外遇來轉移。每一種心癮都找得到背後造成的心理或社會因素。追究其根源還是人性被罪污染之後,對惡事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不解決個人罪的問題,一切治療都僅是治標而已。
教牧如何對有心癮者進行輔導
教牧輔導者如何在心理和社會層面,協助物質或行為上癮的人消除心癮?首先物質上癮者應視其上癮程度,轉介其尋求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戒勒機構。根據臺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林信男的報告,戒斷物質上癮失敗比例非常高。一個已經上癮的吸毒者想要戒毒,突然停止吸毒,或減少吸毒劑量,會產生身體不適的現象,這就是戒斷。很多想要戒毒的人為什麼會失敗,就是因為在戒斷的過程實在太痛苦了。(林信男)以教牧輔導者有限的資源,轉介是最洽當的作法。待身體上的癮頭已經充分控制後。可以與專業精神科醫師合作,對病人提供心理的輔導及社會的支持。
在對行為上癮者協談的過程,應先嘗試在認知方面評估他們是否有所偏差,然後協助加以改變。例如某些網路活動上癮者認為,認為網路交友可以滿足他與他人的交往的親密感,逃避現實社會人際關係的失敗。網路遊戲可以放鬆緊張和愉悅心情,產生勝過別人的虛幻成就感。這時候能輔導者可協助他們分析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體會到其實身陷網路,沈溺於虛幻的人際關係,滿足個人對未知的好奇心,存著將交往對象美化的幻覺。不僅浪費時間精力。更破壞自已現實社會的人際關係。有些行為上癮者面對困境,容易採取合理化或逃避的態度來面對,或是對自己、他人有不合情理的期待,而容易遭受挫折,上網成為一種逃避的途徑,輔導者能從旁指出他們的盲點,思索如何建立更積極更健康的應付壓力模式。
認知的改變只是最初步的工作,案主必須願意與輔導者合作,遠離接觸導致上癮的環境,以免再度掉入癮中。也願意認真面對自已心理或社會上的問題,尋求解決之道。社會有很多戒癮者的支持團體,如中途之家、橋屋(Bridge House)等協助戒癮者恢復正常社會生活的慈善機構。
基督徒的教牧輔導者不能忽略罪在人心控制的力量,若遇到上癮者明顯的犯罪行為。可以依照聖經的原則,用愛心指出來。與其避講罪性,僅繞著外圍打轉,不能幫助案主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弱點。不如清楚表明心癮的根源,明白說出若不靠神,沒有人能真正脫離罪的轄制,面對心癮也是一樣。保羅在羅馬書中自述:「我也知道在我裏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願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裏頭的罪做的。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因為按著我裏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18-24)這段經文正是染上心癮者內心真實的寫照。輔導者若以同理心,以同是罪人的立場一同禱告認罪、尋求上帝赦免,對案主的感化能力是很強的。
結論
在道德敗壞、人際疏離的現代社會,被心癮困擾而無法自由活出正常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多半是社會上不被接納的邊緣人,或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染上心癮的受害者。甚至教會之中,也有陷在罪中與心癮掙扎的基督徒。教牧面對這種問題,應視他們為福音拯救的對象。不單引導他們認識福音的真理,也提供實際愛心的行動,協助他們脫離心癮。上癮者常有被排斥的屈辱感、或失敗的自卑感,只有神的愛才能醫治。讓他們重建神兒女的自尊,脫離心癮的轄制。參考文獻
1. 楊陽揚,香港大學精神學系教授吳敏倫論性上癮,《學苑》http://www.hku.hk/undgrad/public/u0201/u02012425.html
2. J輝,性都會上癮,HKU學苑討論區,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pastoral/sexual_addiction01.html
3. 人民網,賭博為何會上癮 ,美賭徒年均輸3.2萬美元http://scitech.people.com.cn/GB/25893/3606114.html
4. 林信男,來自地獄的呼喚--談吸毒症候群http://www.pts.org.tw/~web01/body/h89.htm
5. Bridge House, New England Aftercare Ministries
http://www.westgate-church.org/missions/mission_organizations/bridge_house.htm

倪柝聲教導中關於成聖觀的探討

第一章 前言 倪柝聲為近代中國本土神學界影響重大的人物,他建立了華人界第一個具影響力的本色化教會。他留下來的文字著述豐富,其中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可以說是《屬靈人》 [1] 。這書所提出的三元人觀的想法,雖然引起了讚賞與批評兩面的評價,直至今日其中的思想仍然深刻地影響中國教會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