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心的歸向

Image result for serve Lord and serve Mammon
主耶穌的登山寶訓在第六章提到了真實的敬虔操練,在最容易變質為沽名釣譽的施捨、禱告、與禁食,主要門徒專注面對神的目光,不要冀求人的掌聲。接下來討論門徒面對世界的價值觀,怎麼對待財寶、專注的目標、和服事的對象。這些都是相當實際的問題,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對。

兩種財寶
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20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21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619-21

      19節是主耶穌發出的命令,「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現在式禁止的命令語氣,是表示對現有現象的制止。可見當時確實有人以積攢財寶為人生的態度。當我們讀到這句話,最先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什麼是地上的財寶?是擁有財物,是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還是享用世界上美好的物質生活?我想這些都不是主耶穌禁止積攢財寶的意思。第一,聖經中從來沒有禁止人擁有私人財產,人類自從知識啟蒙以來就存在對事物擁有權的自覺。連兩歲小孩就知道什麽玩具是屬於他的,不許其他人拿走。而且終其一生都在盡力賺取財物,並累積財物。賺取財物是個人成就感得到滿足的方式。累積財務讓人覺得生活有保障。主並不會禁止我們去賺取財物,或擁有財產。從吩咐僕人忠心管理銀子,並期待他獲得盈利這比喻,就可以看出來充分發揮主給的恩賜,得到當有的回報是正常的,也是主所讚許的。第二,箴言中稱讚螞蟻有智慧,懂得夏天積蓄食物以備冬天食用,要我們像螞蟻學習。可見為了預備將來需要而儲蓄財物不是主所禁止的事。第三,聖經中絕非要我們禁戒享受美好的事物,只要心存感恩,我們可以放心享受主所賜給我們美好的生活。保羅勉勵提摩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提前617

      從上面三點我們看到了,主並非禁止我們賺取財物,為將來儲蓄,或是享受美好生活。而是要禁止我們掉進一個陷阱當中,把錢財當成此生汲汲追求的目標,整個人的心思意念被錢財套住,為它晝思夜想,患得患失,變成像一個物質主義者,或是守財奴一樣的心態。賺取錢財、儲蓄錢財、與享受生活本非壞事,但是如果演變成為依靠錢財,被錢財所奴役,就成了主耶穌所警戒的罪惡了。從管理錢財到被錢財奴役,兩者僅僅一線之隔,人的心在這兩者之間徘徊,從正常一轉而跌落腐敗的深淵,取決於一念之間。我們不可不謹慎。

      這裡的「地上的財寶」是指什麽?不僅是錢財,而是能夠吸引我們的心,想盡一切努力去得到,來滿足自己的榮耀的一切事物。換句話說就是與神敵對,來爭去我們的心去追求的對象,也就是偶像。地上的財寶有何特性?它的價值是短暫的,無法保存到永遠。極容易被腐敗,侵蝕而失去其價值。在主耶穌時代的財主,常會保存貴重的衣服、食物、金銀在倉庫裡,期待將這些財寶存留久遠。事實上,衣服會被蟲咬破而不能穿。食物容易腐敗,或被蟲鼠偷吃。金銀則會被盜賊闖進來偷竊。沒有一樣能夠保存久遠。

家父在七十年前曾經是他家鄉最富有的人,解放戰爭時期,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他決定變買家產逃亡,留下家中的妻子與六個小孩,連一個都沒有帶走。路上經歷九死一生,從邊界關卡偷渡至港。雖生命獲得保全,卻散盡錢財,一文不名,成為流落街頭的乞丐。他經歷此人生急劇的變化,深有感觸地告誡我們:「一切財物都可能在一夜之間離你而去,唯有存在你心裡的,誰也奪不走。」我們小時候聽聞此語,感觸不深。如今深覺得此言實在真確。

古人的諺語曾經說:「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另一句流傳各國的俗語說:「壽衣是沒有口袋的。」意思是告訴世人,即使家財萬貫,當進入墳墓時,一點也不能帶走。中國人父母很注重為子孫積財,自己一生省吃儉用,就希望留給子孫豐富遺產,讓他們不必像自己一樣,再過苦日子。可是有些富豪留下巨額財產給兒女,不但沒有帶給兒女更美好的生活,反而讓兒女之間為了爭奪遺產而反目成仇。可見錢財本身不是壞的,但是貪愛錢財的心卻把人帶進罪惡的深淵,如經上的話:「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基督徒在世上經常需要與內心的貪欲交戰。

正如錢財不能存留到永遠,所有一切屬世界的事物,一旦成為佔據我們心思的偶像,一樣不能有有永恆的價值。我們如果把心思意念依靠在這些短暫的事物上,最終必定會失望。那什麼是積蓄財寶在天上呢?決定事物是否有永恆價值,取決於我們對事物的態度,並非事物本身。一切的錢財、才幹、權力、家庭、理想,如果我們對它們的態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那就是地上的財寶。如果我們願意將這些事物獻在神的面前,追求它們在神的國度中被神來使用,它們就存在永恆的價值。我們可能擁有寬闊舒適的房子,擁有它的目的是為了向他人炫耀自己有能耐享受富裕的生活,還是願意讓神使用這產業,對神國的事工有益處。我們可能擁有高薪的工作,是為了讓人羨慕自己能力超群,還是願意將自己的能力為神使用,貢獻社會,也見證神的榮耀。我們可能擁有聰明伶俐的兒女,是把他們當成光耀門楣的手段,還是願意按照神的心意教養他們,期待他們也能夠一生跟隨神。這些目的上的差距,取決於心中對世上財寶的態度,在外表上看不出來。事實上卻導引到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是為自己,另一是為神。為自己則讓它們成為地上的財寶,為神則讓它們有存到永恆的價值。

對財寶的態度取決於一心。21節說:「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如果我把自己的心思意念全部放在賺取更多金錢上,表面上我們或許有冠冕堂皇的理由,當我賺了錢後,可以奉獻更多,讓教會建堂,支持更多神國工人。但是當我們整個心思被賺錢的潮流捲進去的時候,那些原本的理想早就被擺在一邊,整天所掛慮的就是,用什麽手段才能把生意做得更大,賺得更多。投資股票的人也有個引誘,當我看到股市變化,時漲時跌。我的心思被整個股市的起伏給抓住,特別是投入的資金被套牢的時候,就整天想著怎麼翻盤,好轉虧為盈。我們原本想得很美好,等到將來錢賺夠了,再來全心全意服事主。主要的不是那些你賺來的錢,主所要的是你的心歸給他。當你的心被屬世的財利轄制住,根本容不下主的位置。就應驗了本句經文的話:「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我們是被財富牽著鼻子跑,遠遠地離開主的同在了。活在世界的我們,所追求的是地上的財寶,還是天上的?端看主耶穌在我們心中的位置,是否是居首位。若是,我們一切活在地上追求的目標都是為了祂,為滿足祂的心意,討他的喜悅。這些事物在永恆中才會有價值,我們的財寶才能被積在天上。

兩種眼光  
22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23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2-23

      我的眼科醫生曾對我說:「眼睛是靈魂之窗,這是有道理的。」她從我的眼底照相看出了我身體健康狀況,有高血壓,血脂也過高,容易頭疼。確實都被說中了。聖經中說:「眼睛就是身上的燈。」怎麼會把眼睛與燈聯想在一起呢?燈是照明外在事物的光源,點亮了就看見周圍的環境,熄滅了就黑漆一片,什麼也看不見。眼睛是照亮我們內在的明燈,睜開了光就照進我們裡面,閉起來就像燈被熄滅一樣,裡面一片黑暗。就這點來看,眼睛與燈確實有相似的類比關係。

      接下來的經文提到的,眼睛瞭亮,與眼睛昏花到底怎麼理解?「瞭亮」這個字原文(ἁπλοῦς)意思是單一的,單純的。視覺如果對焦準確,就會出現清晰的影像。視覺若對焦清晰,為何全身就光明?這句話應當理解為,裡面就充滿亮光,看得清楚。眼睛的視覺是反映在心中的景象。實際上眼睛所看見的內容,正是心中所期望見到的。單純的視覺引申的意思就是,心意專注在單一的目標上,沒有複雜的詭詐的念頭。正如同字根的字(ἁπλότητι)出現在以弗所書:「你們作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弗65)這個字解作誠實的,也就是心意真誠的。人若對神心意單純,他的全身就充滿光明,觀看人生的方向清清楚楚。

相對應地,「昏花」的原文(πονηρὸς)意思是邪惡,壞掉的。眼睛的功能壞了,視線聚焦不清,出現複視的現象。如果將眼睛的視覺引申到心中的眼光,就是帶著被扭曲的心思去看待事物。看到的內容必然是扭曲不明的。正如西方俗語中的「惡眼看人(look someone with evil eye)」意思就是,帶著惡意,嫉妒,仇視的眼光看待他人。如果一個人的心出現了壞的動機,所有看見的事物無不被扭曲,就如同視覺昏暗不明一樣。

主耶穌對這樣的心思昏暗的人做出評語:「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這句教訓與其在講眼睛,不如看成是在教導我們心中的眼光,我們怎麼看待周圍的事物。是帶著單純的心思,還是帶著壞的動機。在古籍呂氏春秋里面有個《疑人偷斧》故事。述說有個人的斧頭不見了,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地裡觀察那個孩子,他看那個孩子走路的姿勢,臉上的神情,說話的語氣,都像是偷了斧頭的樣子。後來自己找到了斧頭,他再看鄰居家那個孩子,一舉一動絲毫也不像偷過斧頭的樣子。可見人的疑心病有多嚴重,可以完全扭曲正常觀察的功能,讓人失去公平判斷的能力。如果對身邊的人整天疑神疑鬼,此人的人際關係會全然被破壞,等於是活在一個與他人敵對的惡劣關係中。錯誤的眼光,帶來錯誤的觀察,再進一步影響人生方向錯誤的判斷。這種境況何等可怕。我們看待事物的心思何等重要,求主校正我們的心,讓我們帶著單純的眼光觀看世上的事物。

兩種主人
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瑪門。〔瑪門是財利的意思」(太624   

前面提到兩種財寶,指出我們心思意念不能只關注地上短暫的利益,忘記當將財寶積在天上,也就是正確地對待那些你所追求的事物,帶著榮耀神的目的來使用它們,讓它們在永恆中有價值。接著又提到兩種眼光,一是帶著單一純潔的心來追求人生目標,另一個是帶著扭曲的動機看待周圍事物。前者引致光明的人生,後者卻導致走進黑暗的深淵。綜合以上兩個對比,都提到我們的心當專注的方向。本段經文也是提到相同的主題,我們能否事奉兩個主人,一是為了自己利益的滿足,另一個是讓主的心的滿足。這兩個目標可能同時達到嗎?讓我們一起來思想。

前面問題的答案在一開始就說出來了:「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有的人會覺得這句話有點太絕對。一個人在兩個公司同時兼職,白天服事一個老闆,晚上再兼一份工,賺點外快,有事麼不可以的?這裡提到的事奉主人,必須要按照當時社會奴僕服事主人的背景來了解。可能一個奴僕在兩個主人的手下服事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主人對奴僕的要求是全心全意順從。神對我們這些事奉祂的人的要求也是一樣。我們對祂的態度應當是忠心討祂的喜悅,不能夠三心二意,在主人以外又討好另一個主子。主耶穌把一個奴僕同時服事兩個主的困境講出來了:「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心思不專,兩面討好的結果是,失去了對主人的忠誠,也虧缺了專心服事的基本態度。主對祂的僕人服事上的要求就是專心與忠誠。這也是妻子與丈夫之間最重要的對待方式。我們不可能讓自己的配偶在外面拈花惹草。同樣的主對我們這些服事祂的人也是一樣,不能與其他的主人分享。

什麼是主耶穌在這裡關注的對象,它會讓我們對主服事的態度分心?24節最後說出了答案:「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就是財利的意思。賺取財富的野心想要與神競爭,想奪取我們的心去歸向它。它是破壞我們服事神心志的另一個主人。我們活在世上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不被它吸引,在它的誘惑之下心旌動搖,幾乎要棄甲投降,帶槍投靠。

我們既然活在世上,要與錢財斷絕往來是不可能的事。人要活下去總要有經濟來源。主沒有讓我們節衣縮食,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祂要我們將錢財擺在正確的位置,不要成了另一位主人,來分散我們對主忠誠服事的心。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主耶穌的教訓中約有三分之一經文提到有關錢財的教導。主耶穌在路加福音中用不義的管家作比喻:「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169)主要我們善用在地上短暫的錢財,讓它在永恆的事業中發揮功用。可見主並沒有讓我們丟棄擁有的財富,而是要我們將財富放在正確的地位,它是主所賜給我們的福分,讓我們在地上可以平安度日。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當財富的奴僕。整天心思意念都纏繞在如何致富上。這樣財富就成了我們的主人,而不是讓我們能夠運用來服事神的手段。

今日的世界,人被錢財誘惑,拋棄道德規範,不顧人格尊嚴,去做虧心事的人,多如過江之鯽。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殺頭生意有人作,賠錢生意沒人作。」這種風氣也滲入教會中。當我們看見那些富足人出手闊綽,趾高氣昂的模樣,雖然表面上不屑與之同流,心中卻暗自羨慕不已。就連獻身服事的傳道人,竟然也自己投身追求財富,還鼓勵全教會一起朝著發達的方向去追求,稱之為成功神學。有位約珥奧斯丁,宣稱神願意人富足,只要人願意向祂求。如果求而不得,則是禱告誠心不夠。還以自己家庭成功富足為例,吸引眾人效法。如此煽動之下,全教會一股腦追求成功發達的風氣。在這種教導下,讓基督徒的心思變成財迷心竅,將向神禱告當成讓他們發財的手段。這完全偏離了聖經教導的內容,真是可悲。許多人被吸引加進這種教會,當然也有很多失望而歸。財富的集中若違背神限定的規範,必然會走向敗壞。有許多權力過度集中,奉獻過多失去監督機制的教會,最後爆發醜聞。或是領袖墮落,或是貪污腐敗。數萬人的教會在短時間內被主懲罰而瓦解。殷鑑不遠,值得我們警惕。


總結
主耶穌要我們正確對待財富,它不是我們的主人。只是神賞賜我們的福分,讓我們為神保管,為神國所用。為神國忠心管理錢財,而不是被錢財奴役,讓它奪去了我們對神專一忠誠的心。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當拿在財富引誘下跌倒的人引以為戒。專一而忠心地服事我們的主。

神應許的保證與記號

Image result for abraham circumcision
自從以實瑪利出生,十三年過去了,亞伯拉罕已經成為高齡99歲的老人。此時距離他出哈蘭踏上神要他前往的應許之地已經24年。所有神對他的應許都還沒有實現。這長久的等待對亞伯拉罕來說是個折磨,也是對他信心的考驗。「神的約還生效嗎?我還需要繼續等下去嗎?」這種問題在他心中應該經常出現。在這個時刻,神仍然向他顯現。讓我們一起繼續查考亞伯拉罕的信心之旅。

神堅定所立之約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 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2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3亞伯蘭俯伏在地,神又對他說,4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5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6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7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 神。8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 神。」(創171-8

      亞伯拉罕信心的道路可以說是神帶著他走過的。每一個人生重要的時刻神都會向他顯現,向他說話,給他應許,故勵他堅定信靠,不要放棄。第一節中,神向他表明自己的名字「我是全能的神(El Shadday)」這名字反映出神的屬性,神是全能者。神告訴亞伯拉罕祂的名字,顯示人雖然無能,卻可以靠著神的大能勝過自己的軟弱。當時亞伯拉罕正處於盼望後嗣,卻久等不得的境況,一旦想到全能者與他同在,必然心生安慰,不致恐懼。
神命令亞伯拉罕與祂同行,作完全人,這就是神對他的呼召。「完全」這個字就是「無瑕疵」之意。我們知道這是因為神是完全的,祂也要我們完全,雖然人因有限,無法全然做到,但總要朝這目標努力。接著期望,神賜給他應許「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這並不意味著交換條件,除非亞伯拉罕作完全人,神才成就他的應許。前面神早已賜下許多的應許的話語,後裔是神立下無條件之約,要賜給他的。神對他行為的要求,只是讓他留在神的恩典之中,預備承受神應許的福分。此句話絕沒有神要亞伯拉罕以行為的功德來換取福分的含義,但是祂確實要求立約者憑著信心,來領受神所賜的福分。亞伯拉罕俯伏在地,表示對神指示的順服。

其次,神將他的名字改變,通常都是在人生經歷重大轉變的階段,神更改人名字讓他記住名字重要的意義。亞伯蘭的意思是高貴的父,神將它改成亞伯拉罕,意為多國之父。這個名字在神與他立約這角度來看,有特別的含義,不單表示他會生出兒子,成為父親。並且表示他的後代會生養眾多,成為大國。這正是亞伯拉罕之約中有關後裔的應許這部分。神清楚地描述他後裔將來的情形:「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這是神要在他後裔身上完成的工作。同時,亞伯拉罕成為多國之父,不單是指生養出眾多血緣的後代,更是讓許多人因著效法他的信心,也成為蒙福之人。這就成就了應許的另一部分,「萬國要因你得福」。我們外邦的基督徒,因著信靠基督進入祂裡面,被算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也是亞伯拉罕之約應許臨到的蒙福之人。神對外邦人拯救的計劃,早在亞伯拉罕之約中就已經計劃好了。神是不偏待人的神。

神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不僅止於他個人。神要繼續對他的後裔堅定這個約。神進一步應許說:「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 神。」亞伯拉罕之約不是一個個人之約,而是個傳遞到亞伯拉罕後代子孫的永遠之約,永遠不會失效。也就是說神必定會成就約的應許。祂會將祂的約世世代代傳給亞伯拉罕的後裔。就算人會失信,不守住與神所立的約,神絕對不會反悔。祂會興起信實之人繼續留在約中,會繼續賜福給他們,保護他們,最終成就約中所有的應許。這就是無條件之約,與永遠之約的含義。個別不信的人可能會從神的約中失落,但是神的約仍然堅定不變,神要保守所有留在約中的人,最終成全神的旨意。

這句子最後的一部分是立約的公式化用語:「我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每一次神與祂的百姓立約,這句話都會出現。先知耶利米預言神與祂的百姓立新約時說:「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 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3131)這舊約中預言的新約,就是主耶穌用祂的血與我們立的新約。也就是說,主耶穌成全了亞伯拉罕之約中的,萬民要因著亞伯拉罕的後裔得福這應許。亞伯拉罕之約連貫新舊兩約,包含神要賜福祂子民的的一貫心意。所以它是永久之約,最終必然應驗。這約今日仍然在實現當中,一直等到神擊敗一切仇敵,帶領祂的子民進入新天新地,此約才全然完成。大哉,神的智慧極其崇高,祂的旨意永恆不變。我們能成為祂立約子民的一部分,何其有幸,我們當充滿感恩讚美。

以割禮為立約記號
9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和你的後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約。10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這就是我與你、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是你們所當遵守的。11你們都要受割禮.〔受割禮原文作割陽皮〕這是我與你們立約的證據。12你們世世代代的男子、無論是家裡生的、是在你後裔之外用銀子從外人買的、生下來第八日、都要受割禮。13你家裡生的、和你用銀子買的、都必須受割禮。這樣、我的約就立在你們肉體上、作永遠的約。14但不受割禮的男子、必從民中剪除、因他背了我的約。」(創179-14

      神對亞伯拉罕再次保證,堅定永約之後,要求亞伯拉罕與他的後裔世世代代遵守此約。我們會有個疑問,約怎麼遵守?前面我們提到神在與亞伯拉罕立約的時候,同時也要求他作完全人。這是個預備好自己,領受神賜應許的生命品質。所強調的不是人的行為,而是對神的信實。也就是說,一個對神信實,忠於與神所立的約之人,就能夠承受神所賜下得福分。信實是神對人內心順服態度的要求。個人內心的品質很難掌握,神立下割禮為外在的記號,讓他們世世代代去遵守。每一次神與人立約都有個外在的記號,讓人看見這記號就想起所立之約的意義。如神與挪亞立普遍恩典之約時,天上出現彩虹,與以色列民在西乃山立西乃之約時,要求他們守安息日。這些都是立約的記號。當人願意尊重這外在記號,每當看見就會記住神與他們立的約。

      割禮這記號的重要性,在平時還看不出來。但在以色列人寄居埃及上百年時,還有被擄於外邦幾十年時,怎麼記得他們是以色列人?見到祖祖輩輩留下的割禮,今日仍然遵守,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就是與神立約的子民。記號雖然是外在的事物,但是對於人心有提醒的作用。割禮的記號提醒以色列民,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神與他的祖先曾經立下亞伯拉罕之約,這約永不廢棄,最終必然成就。他們既然身上有這記號,就當心存對神的信實,效法先祖亞伯拉罕的信心。正如基督徒也有洗禮為記號,這是主耶穌命令信徒要去行的。割禮對於亞伯拉罕子孫,正如洗禮對於耶穌基督的門徒,都是神與祂的子民立約的記號。主耶穌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

外在的記號有提醒神子民的作用。讓他們記住神與他們所立的約,他們必須以信心尊重所立之約,知道自己是與神立約子民的身份。記號不能代替所象徵的實際。割禮只是割掉男人生殖器外面的包皮,實際象徵的意思是割除污穢,與世俗分別。申命記中神讓摩西警戒以色列民:「耶和華你 神必將你心裡,和你後裔心裡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申306)使徒行傳中司提反斥責那些逼迫基督徒的猶太人:「你們這硬著頸項,心與耳未受割禮的人,常時抗拒聖靈。你們的祖宗怎樣,你們也怎樣。」(徒751)外在的割禮是施行在陽皮上,實際的割禮是施行在心中,割除心中的污穢,讓心對神順服;潔淨耳朵,讓耳聽命於神。

起初全世界受割禮的民族不單是以色列人,包括阿拉伯人,摩押人、亞捫人、以東人也都有割禮的習俗。他們可能都受到當初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影響。12節說:「你們世世代代的男子,無論是家裡生的,是在你後裔之外用銀子從外人買的,生下來第八日,都要受割禮。」所有亞伯拉罕的後裔,也就是除了將來蒙應許的後裔以外,為蒙應許的庶出之子的後代,並進以色列家服侍的僕人,也都一起受割禮。這就影響了迦南地周邊各民族,與以色列交流密切的民族,都有受割禮的傳統。割禮不代表在神救恩計劃中是蒙拯救的子民,它只是與神立約的外在記號而已。有的人不在神立約子民的行列,雖然守住外在的割禮,也不代表心中尊重與神所立之約,割禮不能拯救他。正如,有的人生來就是基督徒,受過洗禮,但實際上並沒有重生得救,沒有領受基督的救恩。洗禮不能增添任何一點得救的效力。重點是內心真實對神的信靠,接受神所預備的救贖方法。

神對亞伯拉罕發出警告:「但不受割禮的男子,必從民中剪除,因他背了我的約。」(創1714)本句話聽起來有點嚴酷。不受割禮的人就背叛了與神所立的約,不能算神的立約子民。剪除的意思是排除在盟約所應許的福分以外。這句話在當時沒有問題。因為割禮第一次施行,遵從神命令接受割禮的,就代表守神的約。但是,當外邦人信靠耶穌基督以後,他們沒有割禮的習俗。這個時候,是否為外邦人行割禮,就成為初代教會的爭議問題。嚴守舊約傳統的以色列民,認為不能拋棄亞伯拉罕之約立約的記號,外邦基督徒也需要受割禮。但是,保羅力排眾議,因為外在的割禮是記號,心中的割禮是實質,基督徒在耶穌成全救恩以後,得救的唯一途徑就是接受基督赦罪的寶血。那是唯一洗淨心中污穢的方法。如果還要加上割禮,就將基督捨身流血,救贖罪人的唯一的拯救方法給沖淡了。暗示就連基督在十架上付出的贖罪代價,也沒有辦法拯救成功,還要外加其它方法。

今日怎麼看這句經文呢?應該說神所立的永恆之約不會改變,它正成全在基督的身上。原本立約的記號是提醒神子民,曾經與神立約,要以信心遵從此約。在基督成全救恩之後,進入與神立約的記號,從受割禮轉變成為以洗禮表明原本的罪人與基督同死,領受新生命與主同活。意義改變了,記號也跟著改變。我們外邦基督徒在今日,不需要向舊約時代猶太人一樣,仍然受割禮,但是洗禮卻是基督徒應該領受的。洗禮本身沒有拯救的功效,但卻是基督的命令,我們藉此表明自己遵從基督與我們立的新約。新約還有個記號,就是聖餐。記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出寶血,成全的代贖之功。耶穌基督用葡萄汁象徵以祂的血與門徒立下新約,所有領受的人就再一次被提醒自己在此約裡面。洗禮與聖餐是宗教改革後保留的教會聖禮。此新約是亞伯拉罕之約的擴大與成全。

應許後裔的來臨
15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撒萊、不可再叫撒萊、他的名要叫撒拉。16我必賜福給他、也要使你從他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他、他也要作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他而出。17亞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裡說、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麼。撒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養麼。18亞伯拉罕對 神說、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19 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20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21到明年這時節、撒拉必給你生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22 神和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離開他上升去了。23正當那日、亞伯拉罕遵著 神的命、給他的兒子以實瑪利和家裡的一切男子、無論是在家裡生的、是用銀子買的、都行了割禮。24亞伯拉罕受割禮的時候、年九十九歲。25他兒子以實瑪利受割禮的時候、年十三歲。26正當那日、亞伯拉罕和他兒子以實瑪利、一同受了割禮。27家裡所有的人、無論是在家裡生的、是用銀子從外人買的、也都一同受了割禮。」(創1715-27

      正如神應許亞伯拉罕屬靈的福分,這些福分也將臨到亞伯拉罕的家人,他的後裔,並他的僕人。神將亞伯拉罕的名字從亞伯蘭改過來,同時撒拉的名字也從撒萊被更變。撒拉與撒萊意思都是「公主」,是同一字的變形。名字被神改變,對個人來說是代表一個新的人生階段來臨。撒拉與亞伯拉罕一樣,經歷神的大能,從不孕轉變為能夠生育。神應許她:「我必賜福給他、也要使你從他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他、他也要作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他而出。」這對一個不孕24年,年紀老邁的婦女來說,是不可能的事。在第1節中,神說出的名字「全能的神」,顯出了祂的屬性。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中顯出來的。雖然屬神的人會軟弱,但當他們依靠神的大能,就能夠在他們生命中經歷奇妙的事。

      當神對亞伯拉罕說出撒拉將懷孕生子的預告,亞伯拉罕幾乎不敢相信,他就俯伏在地喜笑,並心意暗自說:「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麼?撒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養麼?」這是一種不敢置信的想法。他俯伏在地上喜笑。到底是因著歡喜而笑,還是因太不可能而覺得可笑?如果觀察他心中的想法,後者似乎更合理。亞伯拉罕對於神給他的應許,心中並非毫無掙扎就全然接受。我們不會懷疑他對神順服的態度,但是對於超過人眼前預估的可能性的重大事件,對一個活在現實中的人而言,對它是否真的會臨到,確實會有疑問。亞伯拉罕與我們一樣,正是平凡的人。他對神的信心也需要與他的思維判斷掙扎。這喜笑正反映出他的心態。他甚至向神說出:「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因為他不認為自己還會再生孩子,他心目中認為以實瑪利就是應許之福的承受者。

      神糾正他的想法,蒙應許的後裔,不單是從他所生的,還要是從撒拉所生的。神應許給他的兒子不是以實瑪利,而是另外一位。神要亞伯拉罕為這將要生的孩子取名叫以撒,意思就是「笑」,為的是記念他在聽聞神賜他這應許的時候笑了。在18章中,撒拉聽聞神預言她必懷孕生子之事,她也心中暗笑。兩夫婦對神一而再,再而三重新承諾的應許,似乎覺得不可思議。雖然不敢懷疑神,但是心裡總是會有個疑惑,這種事怎麼可能成真?我們在聽聞神給我們的應許之時,有時也會像亞伯拉罕夫婦一樣的反應。理論上知道神有大能,在祂沒有難成的事。總覺得要實際發生在自己身上,還是不敢相信。這是我們信心成長過程會經歷的考驗。信心會經歷考驗與掙扎,但是神要我們在其中,不要落到對神不信的地步。神明確地告訴亞伯拉罕:「到明年這時節,撒拉必給你生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亞伯拉罕與撒拉靠著神對他們的再三的明確保證,勝過了他們的疑惑。我們的信心也是在神的保護下逐漸堅定的。

神和亞伯拉罕說完了話、就離開他上升去了。本段經文從起初神向亞伯拉罕顯現開始。直到這裡神說完了他的話,就離開了。在來與去的中間,神重申了賜亞伯拉罕後裔的保證,並與他立約的記號,正是本段的主題。亞伯拉罕聽聞神的話後,立即按照神所吩咐的去行。當天就給他家中的男丁,無論是自己生的,或買來的,全部施行割禮。表示亞伯拉罕對於神的命令,是十分重視的,願意立即遵行。這態度反映出他對神的信心。他的信心讓他成為一個足以承受神恩典的容器。神在前面15章曾經說:「亞伯拉罕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156)神將屬天的恩典傾倒給對神有信心的人。雖然信心不是得恩典的原因,卻是領受恩典不可或缺的管道。因此對於得救的人,不可因自己的信心而居功,彷彿是自己的信救了自己。對於沒有信心,拒絕神的人,卻要為自己得不到救恩負全責,因為他不願意信心接受神的恩。領受神恩典之約所賜的福,同樣需要人藉著信心對神信實,才能讓福分臨到。這是神對與祂立約之人的命令。這原則對我們今日基督徒,得到「因信稱義」的救恩同樣適用。

結論

     在亞伯拉罕聽從神的呼召,與神立約25年後,應許的後裔終於將要實現。這段漫長的過程,實際上是他信心的考驗,他必須勝過等待中的焦急與疑惑。神在這過程中沒有離開他,再三重申約的應許,對他要求守約的義務,用割禮為記號,讓他們世世代代子孫傳承此約。我們今日的基督徒也能從亞伯拉罕的身上學習功課,明白信心需要經歷等待的考驗,要堅定對神信靠,不要偏離。堅守住自己當盡的本分,信實的神從來不會反悔,一旦與我們立下盟約,絕對會實現。我們要在一生的道路中,憑著信心,等待神應許的來到。就如亞伯拉罕最終等到了應許的兒子以撒出生一樣。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神國的已然與未然

作者:約翰派博
阿斗翻譯自: 神國是現在或將來臨到?

當耶穌與法利賽人談論被問:「神的國何時降臨?」,他回答說:「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里或作中間。」(路17:21)

我們不會否認神的國度是未來的現實,難道在現在也是我們可以經歷的現實嗎?這就是我們想要知道的問題。答案是,它有部分會在將來實現,也有部分現今就可以經歷。神國的許多祝福現在都在享受,但其中也有許多部分尚未臨到。神國的某些權能讓我們現今正在運用,但不是所有的權能。現在,神國的存在可以讓我們勝過末後世代的一些詛咒和苦難。但尚不能全然得勝。神國的君王耶穌藉著祂的死亡和復活,戰勝了和罪惡和撒旦,並疾病和死亡的決定性戰役,但戰爭尚未結束。我們還在與罪掙扎,還在於撒旦對抗,還在疾病中祈禱和苦求(羅馬書8:23),我們還會忍受死亡,直到神國君王第二次降臨和神國圓滿實現那日。

希望大家在新約中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因為它對你的信仰極為重要。對未來的盼望將激勵我們,希望所有信徒都能看到神國在將來實現的榮耀與偉大。它將加深你的信心,即你在國度中未來的榮耀,是由已得到的寶貴的聖靈印記得到保證(羅馬書8:32)。它會讓你了解,為什麼已經有如此驚人的國度權能在世上被釋放出來,但是仍然有這麼多的罪惡和撒旦作為,以及疾病和苦難仍然存在。如果你掌握了神國現今的存在,和未來更榮耀的彰顯,你將發現自己走在一種充滿屬靈力量的道路上,這可能包括經歷神蹟奇事的力量,並且肯定會包括超乎平常的力量,讓你耐心地忍受十字架道路上的悲傷和痛苦(歌羅西書1:11)。

因此,讓我們看一下聖經的經文,這些經文表明神的國度既是現在也是未來。

神的國現在就存在
我們的經文,路加福音17:20-21,清楚地表明基督自己臨到世界就是神國的降臨。

當耶穌與法利賽人談論被問:「神的國何時降臨?」祂回答說:「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里或作中間。」首先,耶穌開始糾正猶太人對神國的誤解- 也就是說,它會帶來可以觀察到的神蹟奇事,表明它的臨到是毫無疑問的:羅馬帝國將被推翻,以色列民將被顯出是義的,並且將要在地上建立一個屬世的國度。耶穌說:「不,它不是以一種可以被觀察到的方式出現的。王國的到來仍然是一個奧秘。在你身邊沒有那些可觀察到的神蹟。王國來臨是因為我已臨到世上。我的來到就是神國的來到。儘管我此刻不會推翻羅馬人,或在此刻建立一個屬世的國度。」

關於王國存在的另一個明確的陳述是馬太福音12:28。並參照「我若靠著神的能力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路加福音11:20)。法利賽人指責耶穌藉著鬼王別西卜的力量趕鬼(第24節)。但耶穌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著截然不同的解釋。他在第28節說:「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當耶穌藉著神的靈與撒但作戰,並開始掠奪壯士的家(第29節),將人們從他的奴役中解放出來時,神的國的權能已經發生效用,而神的國已經存在。

神的國尚未全然彰顯

但有些段落清楚表明王國尚未存在。例如,在路加福音19:11-12中。耶穌講一個比喻,指出王國尚未到來。 (11-12節):

「眾人正在聽見這些話的時候,耶穌因為將近耶路撒冷,又因他們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就另設一個比喻說,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

耶穌當時在耶路撒冷附近。換句話說,他們認為他將要在這片土地的權力中心上行動。並建立一個屬世的王國。這就是猶太人普遍神國來臨的觀念 - 它將伴隨著神蹟奇事,它們將導致以色列所有敵人的毀滅,並在世界上建立一個新的和平正義的政權。

但耶穌告訴他們一個比喻,明確地指出現在神國不是這樣實現的,而是會在一段長久時間後的將來。第12節:「有一個貴冑往遠方去,要得國回來」換句話說,耶穌要回到天上,並且在祂返回建立他的權力和榮耀國度之前,會離開一段時間。毫無疑問,國度的到來仍然是未來!

神國的奧秘
因此,根據馬太福音12:28和路加福音17:21,神國已經來了。根據路加福音19:11-12和許多其他文本,神國的到來仍然是未來。這令人費解。它使法利賽人陷入混亂。施洗約翰百思不解(馬太福音11:2-6)。它引起一群人想要把耶穌從懸崖上推下去(路加福音4:29)而另一群人想要擁立祂成為國王(約翰福音6:15)。耶穌受審時,彼拉多感到困惑(約翰福音18:36-37)。它讓使徒們在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之間感到困惑和絕望(路加福音24:21)。

在這種難解的題目背後,耶穌稱之為「神國的奧秘」。讓我們轉向馬太福音13章,看看王國的比喻如何為我們揭開王國的神秘面紗。關於王國的神秘之處在於它部分已經來臨,而非完全實現。舊約中有關於此問題的暗示(例如,以賽亞書53章 - 受苦的僕人)。但總的來說,舊約並沒有明確區分基督的兩次來臨。它看到了耶和華的一個偉大的日子「耶和華的日子」。當神最終處罰罪惡,並擊敗祂的敵人,並將祂的子民聚集到一個和平,正義和喜樂的國度中,並使彌賽亞永遠統治他們,使地上成為新天新地,煥然一新。但是,並沒有說明主的 - 王國的到來 - 將分兩個階段發生:第一,耶穌作為受苦的僕人來贖罪,第二,耶穌從雲中降臨,帶來充滿權能和偉大榮耀的國度。

這是王國的奧秘 – 神國在最終完成之前,現今已經初步臨到。當所有的敵人都被擊敗,所有的罪惡和撒旦的力量,疾病和痛苦將永遠消失,那就是神國全然的實現。正如喬治賴德所說,這個奧秘是「未圓滿實現前的初步臨到」。王國的實現就在這裡。但是王國的完善並非如此。今天可以體驗到許多王國的祝福,還有許多應許是要等待耶穌的圓滿和復臨時,才能完全經歷的。

2019年8月17日 星期六

禁食的真意

Image result for fasting and prayer
整個登山寶訓的主題就是主耶穌教導天國的倫理標準,天國子民對義行的要求,必須勝過假冒偽善的文士法利賽人。在第六章一開始又對當時社會貪圖虛名的現象作出警告:「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猶太人所崇尚的三種追求敬虔方式,施捨、禱告、禁食,竟然都被錯誤的心態污染,成為沽名釣譽的手段。前一次我們已經講過前兩項,這次我們來看主耶穌教導門徒關於禁食的真理。

虛偽的禁食
「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太6:16

   首先我們先定義這段經文中提到的禁食是哪一種行為。舊約律法僅有一處提到禁食的命令,就是在贖罪日:「每逢七月初十日,你們要刻苦己心,無論是本地人,是寄居在你們中間的 外人,什麼工都不可做;這要作你們永遠的定例。因在這日要為你們贖罪,使你們潔淨。你們要在耶和華面前得以潔淨,脫盡一切的罪愆。」(利16:29-30)這裡講的「刻苦己心」就是約束自己的身體的享受。這個字往往與禁食連在一起,如詩篇中大衛說:「當他們有病的時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詩3513)猶太人在贖罪日那天都會禁戒食物,表明對自己犯罪的哀痛,在神面前認罪悔改。後來的法利賽人也會在每個禮拜一、和禮拜四禁食,當成敬虔生活的操練,如路加福音中,一個法利賽人向神禱告時自誇地說:「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路1812)約翰的門徒曾經來質問耶穌說:「我們和法利賽人常常禁食、你的門徒倒不禁食、這是為甚麼呢。」(太914)可見禁食已經成為當時追求敬虔的一種時尚。不禁食代表不夠敬虔。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耶穌警戒門徒:「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首先從句子的開始就可以看見,主耶穌知道門徒會禁食,祂並沒有禁止他們的意思。可見在當時禁食仍然是一個主耶穌所認可的追求敬虔生活的操練。在此,主耶穌要糾正的是錯誤的禁食心態。正如前面主耶穌對另外兩個敬虔生活的操練「施捨」和「禱告」做出的糾正一樣,這些行為本身是好的,但在行出來的時候,要防止使用錯誤的動機。

禁食會有什麽錯誤的動機呢?人的心往往是很狡詐的,外表可以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後卻有為自己謀求利益的私心。原本的好事,只要帶著自我炫耀的動機去行的時候,卻成了壞事。主耶穌指出當時一些法利賽人禁食時的錯誤心態:「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禁食的時候把臉弄得難看有什麽利益可圖嗎?因為故意要讓他人看出他們正在禁食,表現出他們比別人更加敬虔。透露出他們禁食的動機是為了得到別人對自己的稱讚。這與主耶穌一開始的教導相違背:「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太61)主耶穌警戒我們不要帶著自私的動機來行善,因為這種外在的粉飾超過我們內心本來的狀況。按照我們的本相,都是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忽視他人的。正如中國成語說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本是罪人,卻蒙主耶穌救恩的挽回,而得到更新的生命。如果我們忘記自己有能力行善,都是來自於主的改變,而妄想為自己謀求好名聲,那就是奪取了主的榮耀。特別是把敬虔的操練變成向人炫耀的手段,那是用錯誤的動機,污染了原本高尚的行為。這是主耶穌要我們引以為戒的。

天父察看人的內心
17你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18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617-18

   那我們禁食的時候當帶著怎麼樣的態度呢?主耶穌讓我們將自己的行事的動機對準神。禁食的目的不是為自己得到敬虔的好名聲。而是讓自己在這操練當中,把心思意念集中在神的身上。所以,禁食與禱告往往是不能分開的。並且禁食的目的不是讓自己受苦,而在神面前贏取功德,也不是為了用苦行來交換神的施恩,而是學習在神面前放下自我享受。人本來都有各種欲望需要滿足,大部分的心思意念是集中在如何滿足自己欲望上。在禁食的時候,我們卻暫時放下肉體對食物的需求。在神面前親近祂,向祂禱告,為求明白祂的心意。同時也思想神的公義慈愛的屬性,按照祂的心意,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得罪他的地方。

   人的心思意念被俗務佔滿的時候,通常很少想到神。但是在放下物質的纏擾,靜下心來親近神的時候,才最容易看見自己軟弱虧欠的地方。禁食是為了幫助我們放下世俗的纏累,專心在神面前尋求祂的心意。所以重點不在不吃東西,而是內心對神專心的依靠。在哪些場合會需要特別尋求神的面呢?聖經中有許多例子,尼希米在帶領被擄的百姓歸回後,在住棚節召聚以色列百姓,「禁食、身穿麻衣,頭蒙灰塵。以色列人就與一切外邦人離絕,站著承認自己的罪惡,和列祖的罪孽。」(尼91-2)但以理為了尋求神「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懇求。」(但92)保羅歸信的過程,也曾經三天不吃不喝,為他過去逼迫基督徒的罪惡悔改(徒99)。這些禁食的例子都是人走到了超過自己能夠掌握事態變化的時刻,感受到需要回到神面前祈求,於是自願放下飲食,專心親近神。我們今天一樣會面臨這樣的時刻,需要專心尋求神的旨意。我們是否想到,學習過去屬靈前輩的榜樣,在神面前為了專心禱告而禁食?

   主耶穌要我們禁食的時候「要梳頭洗臉、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意思就是不要像那些前面說的,為了贏得別人稱讚,故意表現愁苦的表情,讓人知道自己在禁食。主耶穌要我們保持面貌清潔,衣著正常,就像平時一樣。因為我們禁食主要是讓自己面對神,應該專注在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神怎麼看待我們,比其他人怎麼看待我們更重要。主告訴我們禁食的時候,天父在暗中察看,正如我們行善,或者是禱告的時候一樣。祂不像人們只看見外表,祂更鑑察我們的內心。祂的察看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祂會按照我們對祂的真誠的心,來報答我們。

   有的人以為任何對回報的期待都是功利主義,因此不要神的回報。這樣的想法有點矯枉過正。神給我們的獎賞是對我們在世行事為人公平的判斷。我們可以自我要求,避免用功利的心態來交換神的獎賞。但是拒絕神的獎賞,有點自以為比神還要公義的意味。父母獎勵自己的孩子,天父給兒女當得的回報,乃是天經地義之事。我們歡喜領受就好,不需矯情拒絕。

聖經中提到的禁食
在我們人生當中,時候否有需要禁食禱告的時刻呢?除了前面所說的先知尼希米,但以理使徒保羅之外。神的僕人在面臨對神子民關係重大的關鍵時刻,也會放下一切來到神面前禱告。

當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在西乃山朝見神的面。那時他被召上山領受律法,耶和華神親自刻了兩塊法版交給了他,代表神和以色列民立的約。摩西說:「我上了山,要領受兩塊石版,就是耶和華與你們立約的版那時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晝夜,沒有吃飯,也沒有喝水。」(申99)在神子民面臨與神立約這樣重大事件之前,神僕人以禁食專心尋求神的指引。等摩西下山時,以色列人竟然在山下鑄金牛犢膜拜,大大得罪了耶和華神。神大發烈怒,要除滅以色列。為此,摩西再次上山,禁食四十天,為以色列人代求。摩西告訴以色列民:「我一看見你們得罪了耶和華你們的神、鑄成了牛犢、快快的偏離了耶和華所吩咐你們的道、我就把那兩塊版從我手中扔下去、在你們眼前摔碎了。因你們所犯的一切罪、行了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他發怒,我就像從前俯伏在耶和華面前四十晝夜,沒有喫飯,也沒有喝水。」(申916-18)此次他是為百姓所犯的大罪,向神祈求饒恕。可見在關係重大的事件發生的時刻,神僕人應當專注在神面前為神國事工祈求,為自己和百姓的罪求赦免,並尋求神的帶領。

新約中也有類似的情景。安提阿教會在敬拜神的時候,聽聞神對他們指示,要他們差派保羅和巴拿巴往外邦傳福音。教會的眾同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徒133)當保羅與巴拿巴受差派去小亞細亞,進行第一次旅行佈道時,將各城信主之人組成教會,「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徒1423)這兩個例子也是在教會重大的事件發生的時刻,願意神來引導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於是在神面前禁食禱告。我們今天也可以學習當時使徒的榜樣。個人禁食禱告,或是集體同心禁食禱告。

轉眼專注神心意
      接著我們來看一個聖經中警戒外表禁食內心卻偏離神的案例。先知以賽亞責備以色列百姓:「看哪,你們禁食的日子,仍求利益,勒逼人為你們作苦工。你們禁食,卻互相爭競,以凶惡的拳頭打人。你們今日禁食,不得使你們的聲音聽聞於上。這樣禁食,豈是我所揀選使人刻苦己心的日子嗎?豈是叫人垂頭像葦子,用麻布和爐灰鋪在他以下嗎?你這可稱為禁食為耶和華所悅納的日子嗎?」(賽583b-5

神指責他們禁食的心態錯誤。禁食主要的用意是為得罪神之事心中擔憂,願在神面前拋棄一切肉身舒適的追求,透過禁食禱告,專心尋求神的面。當時的以色列百姓卻把禁食當成一種足以向人炫耀的功德,表面上刻苦己身,實際上心中仍然被罪惡佔據。從他們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苦待窮人、加重軛在人身上、對人惡言相向。當他們表面向神顯出敬虔的樣式,實際上卻內心仍然懷著罪惡。這是神所恨惡的假冒偽善。以賽亞糾正他們的錯誤,向他們反問神所要求的敬虔,難道他們不知道嗎:「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凶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這反問的語氣意味著他們明明知道,卻故意任憑他們的心冷漠,對窮乏的人不施憐憫。

   如果他們轉離冷漠的心態,真的鬆開被捆綁人的鎖鏈、接待流離失所的人得到庇護、讓窮乏的人得到基本需要的保障,神就會大大賜下福分給他們。以賽亞說:「這樣你的光就必發現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醫治,要速速發明。你的公義,必在你前面行。耶和華的榮光,必作你的後盾。那時你求告,耶和華必應允。你呼求,他必說我在這裡。」(賽588-9

接下來,以賽亞再用條件句重複上面提到的話語,鬆開虧待奴僕的重軛、除去用粗厲的言詞責罵人的惡行、並憐憫飢餓缺乏的人,神必然如前面所說的,賜福給他們。以賽亞告訴以色列民,他們會得到的應許:「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干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賽5810b-11)從這裡我們可以總結出,神願意賜福分給人,不是看人表面上有沒有作出敬虔的模樣,而是要求人心歸向祂,祂要我們將目光對準神的心意,成全祂的心意。祂的心意就是讓被壓迫的人得解脫、讓被轄制的得自由、讓窮乏人免去飢餓困苦。這也是主耶穌被差遣進入世界要完成的工作。神要求祂的子民以祂的心為心,對準神的心意,在地上順從祂的命令而行。當我們將目光對準神的心意。祂給我們的賞賜就是,讓我們不再陷在專注己利,為私利而抱怨的境況中。反倒從心中湧流出源源不絕的活水,讓我們的生命不乾不渴,並出豐盛的果實來。這就是前面馬太福音經文所說的天父在暗中察看,必報答我們。我們得到的報答,不是來自於人的誇讚,而是因著順從神的旨意,心中湧流出從祂而來的滿足喜樂。

結論

在今天的教會中,我們不常操練禁食。但是偶爾在面臨重大困難,或是需要作出重大決定的時刻,我們個人會來到神面前禁食禱告,或是集體同心地尋求神的指引。求主讓我們明白禁食真實的意義,不是在乎敬虔的外貌,讓人看見會誇獎我們,也不是用刻苦己身來換取神的同情。而是為了讓我們專注在神面前,專心親近祂,尋求祂的旨意。正如聖經中許多屬靈偉人,為了神國度中重大需要而禁食禱告。我們如果願意如同主禱文的禱詞一樣,讓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當在神面前謙卑自己,求他的旨意先行在我們身上。神應許必給我們公正的回報,讓我們得到屬天的滿足。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在等待中信心的考驗

我們後代的人從事後的歷史記錄中評價亞伯拉罕,常會尊崇他是一個靈性高超的信心典範。因著對他的尊敬,帶給我們一個想像,似乎他總是能克服各種艱難,勝過各種引誘。但是不要忘記,亞伯拉罕與我們一樣也是個人。各種生活上的挑戰,罪惡的誘惑在他生活中,都活生生地出現。他也需要在試探中,面對自己的罪性引發的軟弱,也偶爾會失足跌倒,在跌倒時,同樣需要神的救恩。他的一生走過的高山低谷,正是我們今天基督徒的鑑戒。讓我們一起來看創世記16章的故事。


走捷徑的引誘
「亞伯蘭的妻子撒萊不給他生兒女.撒萊有一個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2撒萊對亞伯蘭說、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他得孩子。〔得孩子原文作被建立〕亞伯蘭聽從了撒萊的話.3於是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將使女埃及人夏甲給了丈夫為妾.那時亞伯蘭在迦南已經住了十年。4亞伯蘭與夏甲同房、夏甲就懷了孕.他見自己有孕、就小看他的主母。5撒萊對亞伯蘭說、我因你受屈、我將我的使女放在你懷中、他見自己有了孕就小看我、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6亞伯蘭對撒萊說、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隨意待他.撒萊苦待他、他就從撒萊面前逃走了。」(創161-6

      亞伯拉罕的信心道路不是一蹴可幾,而是個漫長的成長過程。從一開始被神呼召離開本地本族父家,他就開始與放棄舒適環境這要求掙扎。當法老想要奪去他的妻子,他掙扎在保全生命,或是不惜代價護衛妻子名節的兩難之中。當自己與羅得的牧羊人為畜牧的資源爭吵時,他則要學習放下自己利益,向著晚輩謙讓。當他知道親人羅得被俘,他決心冒生命的危險與強敵作戰。當所多瑪王想用戰利品犒賞他,讓他享受從世俗來的榮華富貴時,他要硬下心拒絕此誘惑。現在這些對個人信心的考驗臨到了他的家庭。他與妻子撒拉要共同面對一個極難的考驗,就是生不出孩子這問題。

      對於一般家庭,生兒育女似乎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是對於亞伯拉罕來說,他的家族從他的妻子撒拉開始,到兒媳利百加,直到孫媳拉結都有不孕的問題。這讓他們來說是個極大的困擾。特別是他們已經從神領受了應許,後裔將要如同天上的星那麼多。自從他順從神的呼召,離開哈蘭以來,他一直相信神所答應賞賜他的,後裔、土地,並使萬民蒙福,這些應許必會成就。到如今已經有十年的時間,他們仍然生不出兒子。在長久的等待中,亞伯拉罕曾以為僕人以利以謝必會成為繼承財產的後嗣,但是神糾正他的想法:「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創156)這讓亞伯拉罕又陷入積極想生出兒子的期盼中。生不出兒子的壓力,對撒拉來說更是難熬。在那個時代,猶太婦人最感光榮的事就是有繼承產業的後代。因著不孕而得不到後嗣,讓她們感到極為羞辱。在這樣的情境下,撒拉才會提出要求:「耶和華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他得孩子。」讓使女為主人生子,算成主母的孩子,這種事在當時的社會風俗中,是可以接受的。納妾對於古代富有的男人來說,極為普遍。很少男人會拒絕享受齊人之福,況且還是得到原配贊成的事。亞伯拉罕也接受了妻子的提議,與使女夏甲同房。

   沒想到接下來的一連串家庭衝突就從這裡開始。自從夏甲懷孕了,知道自己所懷的胎是主人的後代。她的身份也應當被提升為妾,反觀主母生不出小孩,她自以為地位可以高過主母,於是輕看主母。原本卑賤的僕人,反過來輕視她的主人,這是極易引起嫉妒之事。撒拉也難逃這樣的情緒,她覺得自己受到委屈,於是向亞伯拉罕提出抗議:「我因你受屈、我將我的使女放在你懷中、他見自己有了孕就小看我、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用通俗話語來說就是:「這個奴才,給她幾分顏色,她就想開起染房了。不要忘記是我讓她為我生子,孩子是算在我名下的。她竟然爬到我的頭上來。哼!就是個奴才罷了,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她最後的一句話就是向神訴冤,求神為她主持公道。男人一般是最受不了自己太太怒火中燒後,在他的耳邊嘮嘮叨叨。他並沒有積極化解兩個女人間的衝突,公正處置問題。為了省去麻煩,推給太太,讓她自行發落:「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隨意待他。」這就造成了撒拉用惡待來報復夏甲輕視主母的罪行。使女忍受不了,帶著腹中的胎兒,逃離了主人家。家庭中兩個女人爭取丈夫寵愛的鬥爭,絲毫不比世上爭權奪利的鬥爭遜色。起初種下的禍因,就是想要用人意代替神的旨意。

這真是很可悲的結果。原本人想要用自己的熱心,來幫助完成神答應賜下後裔眾多之應許。沒想到這並不是神完成祂工作的方法。因著缺乏信心,對於應許遲遲不得成就,就想用人的計謀去完成。想走捷徑反而進入了死路,增加更多難以解決的麻煩。神的應許的成就往往不是立竿見影,需要我們忍耐等待,在禱告中仰望神施恩,尋求祂的方法來完成。亞伯拉罕與撒拉在這件事上,用自己的私意越過了神的旨意,因此而栽了一個跟頭。

如今情勢變成更加難解。夏甲懷了孩子,難道這就是神所應許亞伯拉罕的後裔嗎?從後面的經文我們知道並不是,神應許的後裔必須從撒拉而出。亞伯拉罕生下了這兒子,卻又不是真後裔,反過來會成為將來真後裔的競爭者。一個錯誤造成下一個錯誤,撒拉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就是虐待使女,沒想到使女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這可能造成母子雙雙在曠野中飢渴而死。還好這不是事情最後的結局,神仍然施恩在他們的家中,願意伸出手來彌補缺憾,挽回這些犯錯的人。我們在這段落中,可以學習到一個寶貴功課,在等待神應許成就的時刻,需要憑著禱告尋求神旨意,祈求按照祂的方法來成就。此時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在看不見未來如何演變的時候,要以信心的眼光仰望神,知道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切莫貪圖快捷的途徑,而以私心蓋過了神的旨意。最後反而治絲益棼,壞了大局。

神看顧陷在絕境中的人
7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他8對他說、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那裡來、要往那裡去.夏甲說、我從我的主母撒萊面前逃出來9耶和華的使者對他說、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他手下。10又說、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11並說、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以實瑪利就是 神聽見的意思〕12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13夏甲就稱那對他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 神.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麼。14所以這井名叫庇耳拉海萊.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間。15後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16夏甲給亞伯蘭生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年八十六歲。」(創167-16

      雖然人隨著私意的謀劃有時反而破壞了神的工作。但是神仍然憐憫那些犯錯而陷在苦難中的人。因著撒拉急於用人為手段,想要加速神應許的實現,亞伯拉罕缺乏謹慎的判斷,聽從妻子的意見。造成家庭關係極大的破口,甚至懷著孩子的夏甲,在憤怒下離家出走,幾乎在曠野中喪命。神並沒有任憑犯罪的惡果肆意發展,祂在此時介入這事件。經文中提到「耶和華的使者在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見他。」這裡提到的耶和華的使者,可能是為神傳遞信息的天使,也有可能是神藉著人型向人顯現。聖經中大部分是出現這樣記載都是指單純的天使。但也有特別的情形,經文直接指出耶和華的使者就是神自己。例如亞伯拉罕在獻以撒時,天使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創2212)這裡說話的是天使,但是稱讚亞伯拉罕未留下他的兒子不給「我」,這句話的「我」明顯指神。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摩西見到荊棘火焰中向他顯現的神:「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耶和華 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出32-4)前面提到向他顯現的是耶和華的使者,後面卻說在荊棘火焰中向他說話的是神自己。無論如何,神是藉著祂的使者向人親近,傳遞從神而來的信息,本身就是神親自介入人的生命,改變他們的人生方向。祂絕非僅僅定下一些規則,就袖手旁觀人自己選擇,讓人自求多福。

      神並向夏甲關切地發出詢問:「撒萊的使女夏甲,你從那裡來,要往那裡去?」首先提醒她,她是撒萊的使女。接著神問她從哪裡來,要她回答,承認自己是從主母的身邊叛逃的使女。進而神再問她,想要往哪裡去?這是要她三思現在逃亡的後果。在脫離了主母的控制後,她前面的方向到底是什麽。回自己原來的家埃及?或是冒著母子雙亡的危險在曠野飄流?這些都是夏甲尚未思考清楚的問題。神對她發出命令:「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他手下。」這話是為了要保全她母子的生命,同時也暗指她逃亡的行動是錯誤的,要她回到主母身邊,服在主母的權柄之下。這才是解決當前問題最好的辦法。神對人的帶領是逐步揭露的,神確實在將來會帶領夏甲子孫,從亞伯拉罕家中出來。但是此刻她僅僅是一個懷了亞伯拉罕兒子的使女,神要她回到主人身邊,保全母子生命。神又對她發出應許:「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這祝福與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部分相似。也就是關於後裔這部分。最後夏甲的兒子以實瑪利也生了十二個兒子,與以色列的十二個兒子相像。然而,對於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土地,並藉著他要使萬民蒙福這部分,卻隻字未提。表示以實瑪利並未繼承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他不是蒙應許的後裔,而是憑著血氣生的。在神揀選的百姓中,以實瑪利的後裔是局外人。當然,在今日基督所立的新約成全了亞伯拉罕之約的光照下,我們知道萬民都可以因著進入基督裡面,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包括以實瑪利的肉身後裔。但是在舊約裡,他們不在亞伯拉罕之約中,預表了後來憑著血氣得不到神應許的一群人,值得我們引以為戒。

接著神又向夏甲啟示她兒子當取的名字:「你如今懷孕要生一個兒子,可以給他起名叫以實瑪利,因為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在那個時代,人常會用對兒女的命名,或對事發地點重新命名,來記念當時發生事件的重要含義。夏甲聽到神告訴她,當為所懷的兒子命名為以實瑪利,意思就是「神聽見」,因為耶和華聽見了夏甲的苦情。這名字對夏甲來說有深刻的意義,在她淪落在外,生死未卜的時刻,神竟然聽到了她哭求的聲音。神沒有忽視不管,而是臨近而垂聽。神真的會顧念淪落在困苦中的人,即使他們在神揀選計劃中是局外人。這反應出神對世人普遍的恩典,祂讓所造之人同蒙看顧的福分,讓他們得以在地上存活。普遍恩典是為更進一步的救贖恩典鋪路。當人進入基督裡,就得到基督的贖罪救恩。他們所蒙的救贖恩典,顯出神更深的愛。

神也預言以實瑪利將來的命運:「他為人必像野驢.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眾弟兄的東邊。」野驢是曠野中難以馴服的動物,神預言以實瑪利會有這種不受約束的性格。他也容易與周遭的人發生衝突,最後他所居住的地方會是他兄弟的東邊。此刻他與他的兄弟都尚未出生,神的預言早就已經傳遞給了夏甲。根據猶太人以及阿拉伯人的傳統,以實瑪利是阿拉伯民族的先祖。然而,考古學較可信的理論是,現今的阿拉伯民族血統很雜,以實瑪利的後代只是其中的一個部族,他們原本是生活在西乃半島北部,到加底斯巴尼亞南邊的人,後來逐漸遷徙到中東及北非各地。後來約瑟被哥哥賣給米甸的商人,被稱為以實瑪利人。可見這群人是在埃及與以色列之間旅行放牧,繁衍生息的民族。有一個阿拉伯的游牧民族稱為貝都因人(Bedouin)酷愛放蕩不羈的生活,推崇行俠仗義的行為,願意種族利益衝鋒陷陣,不惜犧牲性命,這些性格都與與聖經中所描述的以實瑪利極為相近。

我們怎麼看待以實瑪利的後裔?有的人會引用聖經說他們不是神揀選的民族,且公然與神的選民以色列為敵。所以,對他們帶著仇視的態度。其實這種態度並不正確,是把聖經中當有的屬靈的意義,混雜了屬世的意義。在過去,阿拉伯民族雖然與以色列民族衝突不斷,他們在同一塊土地上也共存了上千年。不幸的是,在近代接二連三的政治勢力的推波助瀾下,激化了兩個民族之間的仇恨,到了不共載天的程度。事實上,如今我們看待神的選民是按照屬靈的意義而言,也就是凡信靠耶穌基督就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不管他是以色列或以實瑪利後裔。反過來說,就算他們在血統上是以色列人,如果不信耶穌基督,就不能算是蒙應許的後裔,就都需要接受福音,歸入耶穌基督名下。在同需要基督救恩這點上,以色列後裔的地位,與以實瑪利後裔的地位相同。我們不當傾向一邊,且敵視另一邊。以實瑪利的後代與以色列的後代,如果未信耶穌,就一視同仁都是我們傳福音的對象。

夏甲因著神與她的對話,對神有了更深的認識,於是「稱那對他說話的耶和華為看顧人的 神。因而說,在這裡我也看見那看顧我的麼。」在曠野荒涼無人之地,竟然神也與夏甲同在。祂不忽視向祂呼求的聲音。夏甲有親身蒙神幫助的經歷,所以她願意稱神為「看顧人的神(אֵ֣ל רֳאִ֑י)」,這也是表達神屬性的名字之一。大家可能會有個疑問,前面向夏甲說話的明明是耶和華的使者,怎麼她卻說「對她說話的耶和華」呢?其實不矛盾,神透過祂的使者傳出神的話語,向夏甲說話的其實就是神自己。夏甲也為她遇見神的這口井命名為「庇耳拉海萊」,意思就是「那位看顧我的永活者之井」。我們在困境中,所最缺乏的就是,知道神沒有離開我。這個名字提醒我們,神看顧保守受困的夏甲,祂也必保守看顧我們這群屬祂的人。

夏甲遵從神的吩咐,回到主人那裡去,服在主母撒拉的權柄下,順利地把兒子生下來。雖然,這個兒子不是按照應許而生的,不能承受產業,畢竟也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亞伯拉罕為他命名為以實瑪利,正如夏甲在曠野從神領受的名字。這代表亞伯拉罕承認以實瑪利是他的兒子,神垂顧他的使女夏甲以及他的兒子的性命。人會因為血氣做出違反神心意的事,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但是神是信實的,祂願意看顧保守陷在痛苦中的人,給他們機會回頭,從毀滅的深淵轉回到平安的道路。

結論

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否也曾經歷信心的考驗?是否在等待中失去了耐心,想要靠著自己的血氣,加速神應許的完成。這是很危險的嘗試。如果人的行動不是來自於神的旨意,而是出於私心,必要遭遇意料不到的惡果。在我們等待神成就在我們身上的計劃時,讓我們先禱告祈求神引導,不要像撒拉一樣,因等不及而自作主張。

倪柝聲教導中關於成聖觀的探討

第一章 前言 倪柝聲為近代中國本土神學界影響重大的人物,他建立了華人界第一個具影響力的本色化教會。他留下來的文字著述豐富,其中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可以說是《屬靈人》 [1] 。這書所提出的三元人觀的想法,雖然引起了讚賞與批評兩面的評價,直至今日其中的思想仍然深刻地影響中國教會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