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呼召與獻上- 帶職侍奉者的使命
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活下去的目的是什麼?
你曾問過自己這問題嗎:為誰辛苦為誰忙?
我們渴望能確定一切的努力,正在實現自己之所以來到世上的目的。如果我們不能滿足這個更深刻的需要,其他一切的財富、成功、名望都變得空洞而微不足道。
一輩子都在問的問題:人生的意義
30歲的人,面對每日生活的殘酷的真相,就會開始會問:我努力的目標,早就超過了滿足父母的期望、獲得同儕的肯定、與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層面了。我這一生到底要得到什麼?
人過中年,理想性已經漸漸消失。能做什麼,似乎已經定型。該得到的已經到手、其他的大概也得不到了。面對的是更激烈的挑戰:我是否就這樣過了一生?
老年人回顧自己的一生,更常問的是:我這樣活過一次有何意義。我所得到的成功是真實的嗎?我所付出的代價交換來的成果值得嗎?
什麼是上帝要我做的事?
我們一生,在內心深處都在追尋一個比自己更偉大的目標。只有這個更崇高目標,可以激勵我們達到單憑自己絕無可能達到的境界。
祈克果寫道:「重要的是認識我自己,看見上帝真正要我做的事;重要的是發現一個我所追求的真理、一個我能夠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理念。 」他認為呼召是自我身份的認定。
分享一首詩:我是誰? (潘霍華)
我是誰?他們常常告訴我----
我會鎮靜地、愉快地、從容地,邁步走出牢監,
就像一個鄉紳走出自己的莊園。
我是誰?他們常常告訴我----
我習慣自由地、慈祥地、清楚地,
對獄卒談話,
似乎是我在發號施令。
我是誰?他們常常告訴我----
我曾平靜地、微笑地、自豪地,
忍受那不幸的日子,
好像常勝不敗的人。
我真的像別人所說的那樣,
還是僅僅像我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那樣呢?
緊張、渴望、懊喪,猶如籠中之鳥,
呼吸艱難,好似一雙手扼住我的喉嚨, 渴望色彩、鮮花、鳥鳴,
渴望柔聲細語,睦鄰友好,
預料有巨變而輾轉反側,
為遠方的朋友無可奈何的顫栗,
困倦而徒勞地祈禱、思考、做事,
萎靡不振,隨時準備向這一切告辭。
我是誰?是這個人、還是另一個人?
難道我今天是一個人,明天又是另一個人嗎?
難道我同時是這兩個人?在別人面前道貌岸然;
而在自己面前卻是卑劣的懦夫?
或者,在我的內心世界裡我像一支敗軍
倉皇逃避已獲得的勝利?
我是誰?這孤寂的問題嘲笑著我。
然而,不管我是誰,
主啊,你知道, 我屬於你!
呼召是什麼?
「呼召」是什麼意思?呼召就是神毅然決然地呼喚我們就近祂,以至於我們對全人、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擁有的每一樣事物,都投註一種特殊的忠誠及活力,在生活中回應祂的呼召並事奉。
自我身份的認定來自於明白神對自己的呼召
每個人一生都要尋求神的呼召,不管是全職傳道人,或是帶職侍奉的弟兄姊妹。
為何帶職侍奉也需要神的呼召呢?明白自己所作的服侍是從天上來的召命,就不會反悔、退縮。
求救者轉變成跟隨者:因為主的呼召
瞎子巴底買的故事:
「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啦。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裡。耶穌說:要我為你作什麼?瞎子說:拉波尼,我要能看見。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
呼召是神來尋找我們,就像主耶穌呼召瞎子巴底買一樣,是主在呼召他。我們尋找生命的目的,不是靠我們千方百計去尋找,而是神主動呼召我們。因為神要在我們身上完成祂的目的,不是我們自己想完成理想。
主呼召門徒
彼得、安德烈:「耶穌在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弟兄二人,就是那稱呼彼得的西門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裡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 「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 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太4:19)
馬太:「耶穌從那裡往前走,看見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起來跟從了耶穌。」(太9:9)
腓力:「又次日,耶穌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見腓力,就對他說:來跟從我吧。」 (約1:43)
主要與次要呼召
當我們回應神的呼召的時候,我們必須將我們全部的生命,我們全部的工作,我們全部的所有,都奉獻出來,讓神來掌管使用。神的呼召是包括 兩方面的:
主要呼召是我們聽從基督呼召,完全跟隨祂、為祂而活,完全對祂負責;
次要呼召是在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對任何人、地、事、我們的思想、言語、生活、行為,都是完全為祂而作。
天主教誤解:高舉靈性、貶抑世俗
對於呼召的回應,我們常犯兩種錯誤。天主教(Catholic)的錯誤是不覺得我們生活的所有層面都是被召。所以他們認為只有在教會全時間屬靈的工作才是被呼召。在中古時期,只有神父、修道士、修女才算被呼召。馬丁路德改教時說,不管神父或修道士的工作是如何神聖或是辛勞,在神的眼光中,與農夫在田野的耕種、及婦女在家裡做家事,都是一樣的寶貴,因為大家都是憑信心來做。所以不要覺得你的工作瑣碎沒有意義,因為你是被神呼召做你目前的工作。
更正教的矯枉過正:強調世俗、忽略屬靈
但是更正教(Protestant)的錯誤卻正好相反。他們將一般工作的責任及使命,看成就是神的呼召。所以工作不再是為神做的,乃是我們對公司及社會的責任。我們的呼召是來自公司或社會,而不是神。這兩種的錯誤,都必須避免。
日常工作的責任不自動成為神的呼召,每日例常的工作不自動等於服事神。差別在於做事的人,是否明白自己是蒙神呼召來為他而活的人,工作是為神而作的。先要知道主要呼召,自己成為一個跟從神的人。再談次要呼召,將一切所言、所行讓神來引導。
廣義的呼召
從廣義而言,每一個基督徒都是被神呼召成為祂的祭司。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10)
這教訓強調每一位信徒在神面前都有祭司的身分。我們既然蒙神揀選,被耶穌的寶血洗淨,就都領受神所交付我們宣揚祂福音的使命。沒有一個基督徒應置身於祭司的使命之外。什麼是祭司的工作呢?祭司站在人與神之間,協助人獻上認罪悔改的祭,為人向神祈求赦免,並宣布神的赦罪之恩。
在西乃之約中,神吩咐:「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要求以色列民身為神的選民,就當從世界敗壞的風俗中分別出來,在神的面前成為祭司,帶領萬民歸向神。這祭司的呼召也臨到每一位蒙恩得救的基督徒身上。
特別的呼召
但是每一個人如何個別的活出神的榮耀,這是神對個人的呼召。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羅1:1)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 」(徒13:2)
這節經文告訴我們狹義的個人呼召的定義。呼召是神對一個人特別的揀選,為了要完成神特定的工作來榮耀神。每一個人,必須清楚自己從神來的呼召,神呼召我們在地上如何完成祂的工作。
教會需要帯職與全職事奉
在專業分工細密的現代社會,教會的事工也越來越繁雜,要牧養眾多會友,又要管理教會大小事工。大部分的教會一旦成長到某種程度,就會聘請全職傳道人來牧養教會。
今天教會的全職牧者相當於初代教會的長老或監督,他們需具備的恩賜是:治理、教導、牧養、護教。並不是每位信徒都有這些恩賜,教會領袖也是神經過嚴格的標準挑選,他個人也順服神的呼召,經教會承認印證,才能承擔帶領群羊的重任。
教會中帶職與全職事奉者不存在階級的高低,每個人從神領受的恩賜不同,只要順服神的呼召,善加發揮自已的恩賜與同工彼此配搭服事,必能同心建造神的教會。全職帶職兩者在教會事奉的關係乃是按恩賜配搭、分工合作的原則。
呼召帶來生命的熱情
「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 」(徒20:23~24)
一個人有呼召,就會有熱情。為什麼在這麼多的打擊和挫折中,他們仍然能堅持下去?因為他們都有清楚的呼召。所以,當你有心服事神的時候,先順服神在你身上的主要呼召,為祂而活。再尋求以何種工作來服侍祂。
呼召帶來神的榮耀
沒有一個事工一開始就是偉大的。每一個偉大的事工,一開始都只是來自於簡單回應神的呼召。
德蕾沙修女的見證:一開始並不是要建立一個世界級的機構,她只是走出高牆,開始幫助印度街頭垂死的人,回應神給他的呼召。沒想到幾十年後,傳愛修女會成了世界上最知名的教會機構之一,她還到諾貝爾和平獎
戴德生回應神的呼召,一生奉獻給神。向中國人傳福音,影響了一百五十年中國教會的發展,以及他們一家六代子孫。
一個人要活得榮耀,就要活出神對他的呼召。神對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特別的呼召。這個呼召是給你的,而且也只有你能活出來。你不要去做神沒有呼召你的事,你要做的是:神呼召你的事。
明白神的呼召
要明白神的呼召,不需要每天問我的呼召是什麼?只要我們專注的敬拜神,服侍神,跟神有親密的關係,聖靈很自然的會向我們說話。
如果是出自於神的呼召,感動不會消滅,反而會越來越清楚。
彼得的例子:他並沒有一直問我的呼召是什麼?而是有一天耶穌來到海邊,呼召他跟隨他。
保羅的例子:他並沒有一直問我的呼召是什麼?而是在大馬色的路上,與耶穌的相遇,耶穌呼召他成為外邦人的使徒。
摩西的例子:他甚至已經放棄了他的呼召。有一天在如同往常一樣外出牧羊時,神在荊棘火焰中,再次呼召他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
亞伯拉罕對呼召的態度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 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 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 (來11:8-15)
當神的呼召臨到,總是充滿困難和挑戰的。亞伯拉罕的回應是憑信順從。
以信心回應神的呼召
回應神的呼召,必須跨出信心的步伐,如同彼得離開船身,行走在水面上。
回應呼召總是冒險的。但是,不回應呼召是更大的冒險。因為,我們將錯失活出神的榮耀的機會。誰給每一個人都有活出榮耀的機會,但是,只有勇敢踏出信心腳步的人,才能得著他。
當一個人只為自己活時,就會專注在自己的問題上。於是生命被各樣的問題充滿。當你的生命專注於神的呼召時,生命才有是有意義。因此,基督徒不要為自己活,為你的呼召而活!當你為你的呼召而活,你的生命將找回熱情,你會有榮耀的一生!
帶職侍奉在教會事工上的貢獻
1. 分擔牧養管理與領導的責任:帶職信徒中具牧養、管理恩賜者,可以擔任長老或執事分擔全職事奉者重擔。
2. 是教會事工主要的執行者:全職牧者主要功能是以傳講聖道及掌握教會屬靈的方向。若事必躬親必然虧損祈禱、傳道等更重要的事。全職牧者應扮演領導角色,由帶職事奉者實際執行。
3. 是教會經濟的供應者:教會事工的推動少不了財力的支援。宣教及慈惠的事工尤其需要長期穩定的支持。帶職者忠心的奉獻是不可或缺的。
4. 是接觸未信者的橋樑:帶職者分佈社會各階層,與社區內的福音對象直接交往,是福音工作的第一線。也是邀請慕道友進入教會的橋樑。
5. 藉著專業投入宣道工場:回教、佛教、及相信無神的世界是今日未得之民最多的地方,也是宣道士最難進入之地。但他們卻觀迎能夠協助當地教育或經濟發展的專業人士。值得帶著大使命的專業人才投身此帶職宣教事工。
6. 是信徒事奉的榜樣:平信徒事奉不僅需要牧者鼓勵,也要其他帶職事奉者成為學習的榜樣。出於同儕的規勸較不易造成彼此關係緊張。
7. 是將來進入全職事奉的準備:當教會事工加重需要聘請全職傳道人時,最好的人選是已經長期投入、又對本教會有深刻負擔的帶職事奉者。帶職事奉是將來獻身成為全職傳道最好的在職訓練。
在文化使命上的貢獻
1. 教會的事工不限於教堂的四面牆內,整個社會都是宣教的工場。基督徒對文化的影響是使人看見信仰的具體呈現,是宣教的預工。文化使命應在教會的統合下進行,以福音為最終目標。與其個人單打獨鬥、力量分散,信徒應該在教會中,或眾教會之間,整合肢體力量、形成共識,作有組織的推動。
2. 是信仰對社會的見證:整個社會對神的認識,並非從教義研究或聖經閱讀而來,而是從觀察周圍基督徒的表現而來。基督徒在社會上活出基督的生命比單用口傳講更能說服人。
3. 能應用聖經的原則管理世界:神的國度是神的權柄可以臨到的地方。它的範圍不限於教會之內。廣大的基督徒分佈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以神國的原則待人處事,相當於把神國的影響擴展到世界裡去。
4. 能對文化的更新發揮影響:有時我們憂心這世界文化的敗壞,對文化採取隔離或逃避的態度。卻忘了基督徒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對挽回敗壞的風俗也有一份責任。當信徒同心對惡俗發出批判的聲音,必能成為社的良心,產生振聾啟瞶的作用。
5. 運用在職的力量影響公共政策的製定:錯誤的公共改策對社會的傷害比個別的罪行更加嚴重。在社會各界位居要津、掌握大小權力的基督徒,若能對政策的製定、或媒體的言論,發揮集體的影響力。使合乎信仰原則的法案獲得通過,是信仰明顯的見證。
結論
今日宣教的工作存在眾多機會,整個宣教工場對教會所提供服事的期徒也相當大。教會需要培養一群忠心又有見識的工人,投入廣大宣教的禾田。
神國的人才儲備在深具潛力的帶職事奉者中。這群生力軍隱藏在教會的各個角落,等待恩賜被發掘。
鼓勵更多的信徒接受神的呼召,在帯職事奉中裝備自己,聽侯神的差遣,承擔神國重任。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詩歌:真愛
施孝榮弟兄唱
若世間真有一種愛,能滿足人最深情懷,
無限量像洋海,不改變比堅崖,救主耶穌祂就不必來;
黑暗裡,祂聽見我嘆息,我悲哀,
一路上,祂看見我徘徊,我無奈。
因著愛,祂不能再等待,從天來,走在人世塵埃,
尋找我,不懈怠;忍飢渴,受苦害;
被掛木上,清償我罪債;
經死亡,祂復活,進我靈,作主宰,
與我聯合,使我心滿愛。
這世間我得到真愛,是耶穌,那全勝的愛,
無限量像洋海,不改變比堅崖,真摯、無價、恆久且不衰;
我日子祂同在,我道路祂領帥;
我的主,我的愛,我愛你到萬代。
若世間真有一種愛,能滿足人最深情懷,
無限量像洋海,不改變比堅崖,救主耶穌祂就不必來;
黑暗裡,祂聽見我嘆息,我悲哀,
一路上,祂看見我徘徊,我無奈。
因著愛,祂不能再等待,從天來,走在人世塵埃,
尋找我,不懈怠;忍飢渴,受苦害;
被掛木上,清償我罪債;
經死亡,祂復活,進我靈,作主宰,
與我聯合,使我心滿愛。
這世間我得到真愛,是耶穌,那全勝的愛,
無限量像洋海,不改變比堅崖,真摯、無價、恆久且不衰;
我日子祂同在,我道路祂領帥;
我的主,我的愛,我愛你到萬代。
訂閱:
文章 (Atom)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
-
「衝鋒陷陣」是一部以運動為背景的勵志片。片中探討黑白族裔,如何捐棄成見,合作致勝。兩位教練在領導上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們學習。 空降而來的領導力的影響與情境的變化 在1970年代,正是黑人民權意識高漲的時代。位於美國中南部的維吉尼亞州,居民的觀念還是很保守。那裏的一所高中的美式...
-
兒子的與趣與我對他的期待有段差異,我期待他多讀點書,他卻非常喜歡玩Lego。我叫他過來聽我講故事,他卻叫我陪他玩Lego。我對Lego本來沒有任何成見。但兒子常常把細細小小的積木散得一地,收的時候卻要我幫他收。有時不小心一腳踩在尖尖的積木上,忍不往要罵上兩句。看著玩具箱內積滿了幾...
-
考驗對於一個產品達於完善是必須的,越加嚴格的品管,越能製造出高品質並耐用的產品。跟隨主的基督徒、在地上成為神見證的教會,同樣地也需要經過神的考驗。我們有興趣知道,對於神兒子主耶穌,難道考驗也是必要的嗎?從本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身為神受苦的僕人所經歷的考驗。這內容出現在三卷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