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南從平原升高到海拔五千公尺高原的邊緣,有個彝族人聚居的地區,稱大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分佈幾個省的彝族人最集中的地區,共有兩百萬左右。佔整個彝族人口八百多萬的四分之一。這個民族相傳是古羌人的後裔,歷史悠久,不亞於漢族。人數是中國第五大少數民族。然而,信主的比例並不高,約百分之3.7,低於漢族與苗族的比例。
十幾天前有機會進入當地山區,親自見識到當地人生活的狀況,以及偏遠山區麻風村建立的小學。此學校的來歷開始於二十年前一位牧者,知道偏遠的山上有一群麻風病人聚居的村落,從1960年代,將當地麻風病患集中在最偏僻的角落,稱為康樂村。一般人聽到這名字就知道是麻風村,沒有人願意接近。牧者為他們送藥,認識了這個村里的人。眼見許多麻風病人的後代失學,或是牧羊、或是種地,或是遊蕩。就願意留下來,將他們聚集,教導他們學業。但是一個人的力量,還是難以持久,總是要回到平地生活。長久之計還是需要辦正式的學校。當地百姓要求牧者為他們找老師,上山來開辦學校。這就是學校的起源。最開始的時候是藉一處民宅,後來找了一塊地,建立一間土房,就是照片中的舊房子。最後,在大地震後,村書記爭取了一筆經費,蓋了三間教室,一間辦公室,以及籃球場。成為當地步行兩小時內唯一的小學。有了學校還需要老師願意來教,外地人一聽到是麻風村,就望風止步。有愛心願意來的,一般待不下去,幾個月就走掉了。牧者就從當地彝族青年中特意培養,從中學就鼓勵他們繼續升學,支持他們讀師範,最後回到山區服務,一共培養了四位。如今留下來的有兩位,學生有三十多位。
這次當地弟兄姊妹主辦夏令營,籌備及帶領的同工全部是當地彝族同工。來參加的有四十二位孩子。我們到的第一天,當地人殺了一頭小豬,用彝族人待客之道,用松木條燒烤。烤完擺上來了後,一看,不知怎麼下手,一塊塊有二三十公分大小。想找刀來切開吃。當地人說,彝族傳統是手抓起來,大口吃肉。我們真是外來的土包子,還要用刀切。面對著青山綠水,飯桌就在學校大操場擺起來,山間徐徐涼風。一面吃一面聊天,真是別處找不到的高檔待遇。
第二天早上,夏令會開始,學生由各地走來,我們開始歡迎、認識他們。節目有唱歌、講故事、體育活動、吃飯、玩遊戲、做手工。我負責的是講故事。上台一看,學生年齡從四歲到十四歲都有。一下要把我平時準備的故事深度降低,到幼兒園的人也聽得懂,十幾歲的也不覺得乏味,那是有點難度。第一天我講了睡夢鄉中的「阿善與小雪球」的故事,小雪球在山間迷路,阿善把它找回來,與當地山區的環境相像。第二天我講了「三棵樹的故事」,一眼往窗外望去,山頂也是一棵一棵大樹。故事與周圍環境密切配合。一面說一面在黑板上畫圖,他們都很感興趣。我向他們問問題,幾乎是全班同聲一起回答,好像我讀小學時候回答老師問題的方式。在今天的城市裡,已經見不到這種回答方式了。大部分是愛理不理。
山區的小孩子,體能比平地好,下課是就在玩搶球遊戲,滿場跑,半小時不覺得累。這也難怪,他們們當中有人每天走一小時半的山路來上學,再走同樣路程回去。這樣訓練下來,體能必然比一般兒童健壯。兒童們暑假沒有活動,都在幫著家裡放羊、種地,一旦有夏令營,個個都很感興趣。尤其他們本身都互相熟悉,相處在一起,總是喜歡打打鬧鬧,一刻也靜不下來。這就是山區小孩活潑、好動的習性。
他們一般不怕生。有一位四歲的小女孩綽號叫「鹹菜」,會主動找我問問題:「老師你住在哪裡?」、「老師你每天吃什麼?」、「老師你在做什麼?」「老師你還會再來嗎?」連這種問題都會問。營會結束回家後,我們在門口與他們握手送別,路遠的就開車送他們回家。他們回去後,還要背著鋤頭、水桶出去幫忙農務。遠遠看見我,還會笑著招手大叫「劉老師!」我仔細一看,三個穿著綠色營會服裝的孩子,連忙揮手向他們招呼。多麼單純的孩子。
學校的校長是彝族弟兄,已經在山上服務18年,每天山上山下跑來跑去,過去一趟要四個半小時,非得住山上。平地人爬不動的,還有騎馬上去的。現今水泥路修好了,騎摩托車四十分鐘。我曾經有個疑問,他沒有任何關係,地方政府怎麼可能讓他來當校長?因為沒人要去當。校長自己本來也曾一度想離開,當地家長苦苦哀求,一定要他留下來,因為這是他們子弟唯一能讀書學習的希望。
由於接觸福音早,當地學生,對信仰都有好感。但是沒有教會,沒有人牧養,生命也比較幼小。城裡面的彝族教會傳道人也不多,一般會眾也很軟弱,不太可能提供山上什麼幫助。如何能持續培養主內老師?願意奉獻來到山地教導孩子?帶領孩子認識主,最終能讓他們長大了以後繼續聚會,甚至回到家鄉來服事。這是件極具挑戰的事。
牧者耕耘了20多年,如今已近六十,造就出四位有愛心的老師。接下來呢?還有人能夠繼續這事工嗎?牧者語重心長地說,他做了二十幾年,沒有人來接他的工作,也少有支持,他感到很孤單。我很同情他,但能說什麼呢?只能把這負擔帶回來,與其他人分享,願有更多的有感動的人,能參與其中。真能看到彝族福音事工能夠更成長茁壯,結出累累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