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約翰,與亞伯拉罕·派博
譯/小瓷
在近期《今日基督教》雜誌的一片採訪裡,約翰·派博回憶起在教會對自己19歲兒子亞伯拉罕進行公開勸懲的痛苦經歷:
公開勸誡那個主日的晚上,我在10點左右給他電話:“亞伯,你知道你會有今天的。”他回答我說:“這是我期望你做的。這樣做很正直。我也尊重你這樣做。”從那以後的4年裡,他完全離開主,試圖在迪斯科酒吧里做個聲名顯赫的吉他歌手,那些年裡他做的所有事情除了不斷毀掉他自己以外,別無益處。我和他媽媽則在瘋狂地禱告,祈求神不要讓他讓某個女孩懷上孕,或者跟一個錯誤的人結婚,等等。 4年後他回到教會,我們為此做了很美好的恢復禮拜。他在會眾面前幾乎把眼睛都哭出來了,感謝主,他真是得到了恢復。這是教會勸誡最美好的果實了!
下面是亞伯拉罕為《決定》雜誌做的自述。
19歲那年,我決定對自己誠實,不再假裝我是個基督徒。起初我自認為自己的邏輯是卓越優秀、且具哲學意味的。但事實上,我的內心深處無非是想喝很多很多便宜的桑格利亞酒,以及可以和人隨便**而已。這樣的生活我過了4年,精疲力竭,無法思考,大多數時候情緒也很低落,尤其是在我清醒或獨處的時候。
我的父母,約翰與諾伊爾·派博,是非常虔誠與堅定的信徒,他們與教會其他所有我見過的父母一樣,按照基督徒的方式撫養我。因此,他們為我的情況痛徹心扉,且十分困惑。我相信他們一度無法知道為何他們千辛萬苦企圖以基督徒方式撫養的孩子如今是個如此不可理喻的敗類。但很感恩,上帝在掌權!
一個週二的早上,我在8點以前去到社區圖書館查閱我的電郵。其中一封來自我幾週以前才認識的一個女生,在她的電郵裡提到一句《羅馬書》裡的經文。接下來我去Circle K (美國一家連鎖超市),花$1.29買了一瓶Miller High Life啤酒,回到自己當時住的公寓,捲起一截煙,撬開啤酒,開始讀《羅馬書》。我想去讀那句電郵裡提到的經文,但因為我記不起那節經文在哪裡,所以我就從《羅馬書》第一章開始讀。等我讀到第10章的時候,啤酒喝完了,煙灰缸也滿了,而我也終於重生了,成了一名真正的基督徒。
那個早上的經歷我無法言喻,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描述方式就是上帝使得愛上耶穌在我生命裡成為一種可能。當神讓這成為可能,並同時讓你一瞥耶穌真實的風采,那麼拒絕上帝的召喚就是不可能的。
回顧那幾年拒絕基督的日子,我給你們如下的一些建議,以便你們也可以向你們偏行己路的孩子伸出手,乃至他們有一天也會因基督驚人的救贖力量而如夢初醒!
1.把他們引向基督。
你那叛逆孩子真正的問題不是藥物(毒品)、性、煙、**、懶惰、犯罪、咒罵、同性戀或加入了一個朋克樂隊。真正的問題是你的孩子沒看清主耶穌。你能為你叛逆孩子做的最好的事——也是你遵循本文所有建議的唯一理由——就是向他們展示主耶穌。這不會簡單,也不會立竿見影,但那些他們生命中讓你痛心並不斷毀掉他們自己的罪,只有在他們越來越清楚看到耶穌到底是誰的時候,才會逐漸消退。
2.禱告
只有上帝能拯救你的孩子,所以堅持不懈地禱告,求神以對你孩子而言極其清晰的方式顯現祂自己,以致你的孩子不得不俯伏敬拜祂!
3.面對且承認不對勁的地方。
當你女兒拒絕耶穌時,就不要假裝一切都正常。如果你知道她還不是個信徒,而你也沒有主動向她傳福音,那就開始吧,且永不停止。不要忽略她的不信。忽略這個問題或許會讓節假日過得更輕鬆,但卻無法有永恆的結果。
4.不要期望他們像基督。
如果你的兒子不是一個真基督徒,那他的行為就不可能像個基督徒,如果假裝的話,那也不過是虛偽罷了。如果他棄絕你的信仰,那他就沒什麼動機按照你的標準去生活,你也沒理由期望他那樣做。
如果他正在掙扎要不要信耶穌,那麼逼著讓他承認他在浪費時間也是無足輕重的。是的,你想要保護他,但他最危險的問題是不信,而不是穿梭於各式各樣的派對。無論你孩子的行為如何透露他的不信,你需要確保一直把焦點放在他心的問題上,而不是症狀。
5.歡迎他們回家
由於你最深切的擔憂是你孩子的心,而不是他的行為,所以不要為他回家製造太多要求。若他有絲毫願意與你在一起的表現,就不要讓此事變得艱難。上帝或許會用你的愛讓他回歸。當然,有些情況下父母必須給出底線通牒:“如果你還…..,就不要跨進這個家門。”但這種情況很少見。不要因為製定太多規矩而把孩子拒於千里之外,以至於他們回歸的可能性變小。
譬如,假若你的女兒聞起來像雜草或是煙灰缸,那就用香霧劑噴灑她的外衣,在她外出時為她換洗床單,但,讓她回家。如果你發現她未婚懷孕,那就給她買葉酸,帶她去做超聲檢查,盡量保護她不受Planned Parenthood的傷害,但,讓她回家。若你的兒子在女人和酒身上花盡了你借給他的所有金錢,那就原諒這筆債務如同上帝原諒你的債務一樣,不要再給他任何錢,但,讓他回家。如果他待在女/男朋友那裡一兩週都不回家,那就鼓勵他別再去,但,讓他回家。
6.多請求,少批評。
在你失望時,別忘記溫柔。
你最擔心的是你孩子正在逐漸毀掉她自己,而不是她不守規矩。確保你對待她的方式讓她清楚知道這一點。她或許已經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尤其如果她也是以基督徒的方式被養大的;並且,她肯定知道你認為她是錯的,所以她不需要你總是提醒她。她需要看看你是如何回應她裡面的惡的。你溫柔的忍耐與憂傷的希望會讓她看到你真的信靠耶穌。她的良心會自己審判自己。你的角色就是慈愛、堅定地站穩立場,永遠對你孩子的回歸心存希望。
7.幫助他們與其他信徒建立連接。
顯然,你與你孩子的關係並不良好;否則你不會認為他/她是偏行己路的叛逆之子。這也是為何講理與請求比批評來的效果更好,因為你與你孩子的關係已經夠緊張了,應當盡可能保護這份關係。
不過批評仍然是必需的。許多叛逆的孩子在聽到訓誡以後能改良,但你可能不是說這話的人。嘗試在他們生活中保存其他的信徒,相信神你的孩子會與一些信徒建立關係,而這些信徒會指出你孩子生命中的愚蠢,而無需把他們關在門外。
8.尊重他們的朋友。
你孩子的一些朋友關係當然是建立在罪之上的。是的,她的那些朋友對她而言沒什麼益處。但她也對她的那些朋友沒什麼益處。無論你多麼強烈地表現你不贊同她的朋友圈子,都於事無補。
相反,好客吧。她的那些朋友也是別的某些父母叛逆的、迷失的孩子。他們也需要主耶穌。
9.發電郵給他們。
當你讀到某句鼓勵你或幫助你更愛主耶穌的經文時,簡要寫進郵件裡,發給你的孩子。你能給孩子的最好鼓勵是讓他們看見基督在你生命中帶來的喜樂。這比任何糾正都更有效!
寫這些郵件時,千萬別緊張,生怕哪句話不夠重要。放輕鬆,讓這些你以上帝為樂的郵件在你孩子的郵箱裡不斷累積,上帝自己的話語從來就不會無效。
10.帶他們去吃午餐。
如果可能,不要讓你與孩子的互動僅限於電子方式。盡量與他面對面。你或許感覺這樣做很有壓力且不太舒服,但,相信我,你的孩子感覺更糟,他不僅感受你所感受的所有不適,還要受愧疚感的折磨。所以,若他願意與你共進午餐,那就感謝上帝給你這個機會。
同時,與孩子討論他的日常生活或許讓你感覺虛偽,因為你真正關心的是他是否得永生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你需要關心他的日常生活。孩子需要知道你關心他的所有。然後,在午餐快結束時,問問他關於靈魂層面的事。你並不知道他會如何回應。他會對你翻白眼,彷彿你是白痴嗎?他會生氣、拂手而去嗎?還是自從上次你們談話後,上帝就一直在他心裡做工?你若不問,就永遠不會知道。
11.對他們的追求表示出興趣。
若你的女兒拒絕基督,那麼很可能她使用時間的方式也會讓你失望。但無論如何,盡量在她的興趣愛好裡發現價值,若有可能,多多鼓勵她。在她10歲時,你去看她學校的表演;現在她20了,你能做什麼讓她知道你對她的愛好仍然感興趣?
主耶穌花時間與稅吏和妓女們在一起,還不提他與那些人無親無故。模仿主耶穌吧,在你包裡放兩個耳塞,然後到市中心參加你孩子唱片的首次發行儀式。鼓勵她,並不住禱告她有一天能為主的榮耀而使用自己的恩賜。
12.把他們引向基督。
這點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這是所有與全部。若潛在的目的不是幫助他們更多認識主耶穌,那無論你採取何種“戰略”去幫助孩子,都不會有持久的果效。
請記住,目的不是讓他們再次成為好孩子。不是他們可以重新梳頭,再次洗澡;不是他們會喜歡上古典音樂,而不是死亡搖滾;不是他們在下次總統競選時能投保守派一票。目的也不是讓你在周間查經時不再為別人問起你孩子時感到尷尬,也不是因為知道你的孩子不必下地獄,所以你晚上能睡上好覺。
你為他們禱告、歡迎他們回家、請求他們、與他們共進午餐、對他們的愛好表達興趣,一切的一切都只為了一個目的,他們能看見耶穌。
主耶穌不僅僅是唯一的焦點,祂也是唯一的希望。當你的孩子看清主耶穌的美好時,他們生命的滿足感與價值感會重新被定義。祂自己會替代金錢,人們的讚揚,情緒高昂,或者性等等你孩子現在正竭力追求的東西。只有祂的恩典會把你的孩子從那些虛無的追逐裡拯救出來,把他們與祂自己僅僅綁在一起,讓你的孩子成為祂快樂滿足的“俘虜”。
上帝會為你成就一切的。保持信心,永不放棄!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
-
「衝鋒陷陣」是一部以運動為背景的勵志片。片中探討黑白族裔,如何捐棄成見,合作致勝。兩位教練在領導上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們學習。 空降而來的領導力的影響與情境的變化 在1970年代,正是黑人民權意識高漲的時代。位於美國中南部的維吉尼亞州,居民的觀念還是很保守。那裏的一所高中的美式...
-
兒子的與趣與我對他的期待有段差異,我期待他多讀點書,他卻非常喜歡玩Lego。我叫他過來聽我講故事,他卻叫我陪他玩Lego。我對Lego本來沒有任何成見。但兒子常常把細細小小的積木散得一地,收的時候卻要我幫他收。有時不小心一腳踩在尖尖的積木上,忍不往要罵上兩句。看著玩具箱內積滿了幾...
-
考驗對於一個產品達於完善是必須的,越加嚴格的品管,越能製造出高品質並耐用的產品。跟隨主的基督徒、在地上成為神見證的教會,同樣地也需要經過神的考驗。我們有興趣知道,對於神兒子主耶穌,難道考驗也是必要的嗎?從本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身為神受苦的僕人所經歷的考驗。這內容出現在三卷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