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105到107這三篇都是以「你們要稱謝耶和華」為開場白,內容則分別提到出埃及、經曠野、和被擄歸回的歷史。因此,這是以色列民族蒙拯救的三部曲。我們常向神發出讚美嗎?根據我們保守的民族性來說,一般比較少對外說出讚美的話。以色列人是個久經患難的民族,他們的歷史中存在著許多被人欺凌的過去,出埃及,經曠野進迦南,被擄歸回,寫在他們民族的記憶深處。當然神特別保護他們,在其中也經歷了神的慈愛。唯有真正經歷過神愛的子民,才能發出有內容的讚美。我們基督徒是這樣的人嗎?
本詩結構非常清晰,開始的序言呼籲神子民向神發出感謝(1-3節);第二段是四首頌讚之歌(4-32節),提到在不同的狀況下,人都經歷了神的拯救;其中包括了:在曠野漂流者得安居;因悖逆被捆鎖者得釋放;因犯罪而患病者得醫治;在海上經風暴者得平安。第三段則提出人應當頌讚神的因由,祂按照人的順從或悖逆,改變人的環境與地位(33-42節);最後呼籲人思念神的愛(43節)
。讓我們一起研讀。
當向神發出感恩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2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就是他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3從各地,從東從西,從南從北,所招聚來的。」(詩107:1-3)
本詩以「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呼籲贖民向神發出感恩。能感恩的人是有福的。一個能發出感恩的人,表示他領受到了超出他本該得的福分,比起成天抱怨的人幸福得多。我們向誰發出感恩?對我們有恩之人。一般會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古代人會感戴皇恩浩瀚。傳統中曾有謝天謝地的俗語,今日也多半被當成封建迷信而拋棄。作家教授陳之藩曾寫過一篇「謝天」其中有一段:「無論什麼事,不是需要先人的遺愛與遺產,即是需要眾人的支持與合作,還要等候機會的到來。越是真正做過一點事,越是感覺自己的貢獻之渺小。於是,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這是以人為本的謝天觀。一個不信神的人能夠想到上天已經不錯了。這位曾是電機系主任的無神論者在八十多歲時,聽聞福音而信主,人生畫了一個圓。年輕時尋找的天,就是人生終了時信靠的神。有個潛存在人心中普遍的觀念,就是冥冥中存在主宰人類命運的上天。我們模糊地知道有祂,卻不深究祂是位怎麼樣的神。
人能夠真心向神發出感恩嗎?除非從神領受恩典的人,才可能從心底發出感恩。感恩的緣由從何而來?心中感受到神是「美善」。有一首兒童主日學的歌:「神真美好,神真美好,神真美好,祂對我真好!」一個童稚的心靈向神發出對祂的讚美,這是真誠的嗎?往往兒童純潔的心比成人更接近神。另一首歌:「耶穌愛我我知道,因有聖經告訴我。」一位學術界分量舉足輕重的神學家巴特,在訪美演講時,被人詢問他用一句話來總結他的神學思想。他就以這首歌的歌詞來總結。雖然他對教義的純正性受到許多人質疑,然而公開聲明他領受神的愛,在學術界也是件不易的事。你是否也清楚知道自己領受了上帝的慈愛與良善?
神的「良善」與「慈愛」緊密相連。神的愛是基於神守約、施慈愛、信實的本性。我們對於神的愛的認識不是出於知識,而是出於親身經歷與神建立的愛的關係。祂是一位有位格,樂於與人親近,並與人建立關係的神。我們盡可能蒐集天下各樣知識,但是如果這些知識沒有互相關聯性地組織在一起,成為可以運用的智慧,那只是硬碟裡儲存的資料而已。我們對神的認識不是堆在硬碟裡的資料,而是我們可以親身感受,親自經歷,並在我們生命中可以隨時應用出來的智慧結晶。舉個例子,我們會仰望星空,面對滿天繁星,對宇宙浩瀚無窮發出驚嘆。此時我們心中思想什麼?宇宙是一片毫無生機的死寂岩石,機械性地照著原本的慣性運轉,還是在此無窮的穹蒼之下,認知自己的存在並非偶然,而是高深智慧預定下的結果。這高於我們的智慧,是願與我們建立關係的有位格存有,不是冷冰冰的科學原理。我們心中存在的期待,是與宇宙的造物主建立更深的關係。這種驚異宇宙奇妙,而心生敬畏的想法存在許多人,甚至科學家的心中。
渺小的我們期待與造物主建立關係,像「螻蟻安知宇宙之闊,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一樣,是一種痴心妄想。事實上神主動的向人發出啟示,要與人建立深刻的關係。神與人所建立的關係,最好的描述就是「愛」。神的慈愛與人間短暫的愛不同,乃是「不變之愛」(steadfast
love),永恆之愛。人都期待世間有不變之愛,卻是極為少有。人期待恆久不變,海枯石爛的愛,往往落得失望以終。在我結婚的時候,收到了一份禮物,鐵達時的「天長地久對錶」。收到後,很高興就戴上了。不到一個月,錶不走了,就算換電池也一樣。當時心中疑惑,它不是說「天長地久」嗎?妻子拿起盒子一看,旁邊有兩行小字「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這話真深刻啊!說的不止是這錶,人間豈有天長地久的愛情呢?
這種堅韌之愛只有神才可能有。祂愛你到底,不離不棄。慈愛是神對屬祂子民的守約之愛。約定規了神與子民間的救贖關係。屬神的子民都曾經歷了神對他們的拯救,接受了神為贖回他們付出的代價。神主動與子民立下了聖約,祂堅定持守此約,也要求屬祂的子民守約。這就是我們身為屬神子民所當深自體認,心存感恩,時常向神發出讚美的原因。
神招聚蒙贖子民歸回
「願耶和華的贖民說這話,就是他從敵人手中所救贖的,3從各地,從東從西,從南從北,所招聚來的。」(詩107:2-3)
第二節主要動詞「願他們說」表達作者的願望,呼召神的贖民向神發出感恩的讚美。誰是神的贖民?就是接下來解釋的,就是蒙神救贖的人,這群人從被擄的外邦被神招聚回來。「招聚」這個字與詩篇106篇提到內容呼應: 「耶和華我們的神阿,求你拯救我們,從外邦中招聚我們,我們好稱讚你的聖名,以讚美你為誇勝。」(詩106:
47)。表明這首詩歌乃是被擄歸回後所寫的讚美詩。被擄到外邦的以色列民,遭遇顛沛流離,終於被神招聚回來。歸回故土。就好像當年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樣,蒙神拯救,走過阻隔的紅海,脫離法老的追兵。被擄歸回的經歷就像是再一次的出埃及。我們蒙神拯救,脫離罪的轄制的人,也算是又一次的出埃及。這段經文所描述的情境,一樣可以將屬靈意義應用在我們得救的人身上。我們可曾感受被罪轄制的痛苦,是否經歷被神引領回家的平安幸福感?本詩篇是歸回後對神拯救的讚美。早在事情尚未發生前,先知以賽亞就曾預言,以色列民將蒙神召聚,從被擄之地歸回:「因我看你為寶為尊,又因我愛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換你的生命。不要害怕,因我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與你同在。我必領你的後裔從東方來,又從西方招聚你。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賽43:4-7)這段經文曾經在1948年以色列復國時,被歸回的猶太人誦念。對於兩千五百年前歸回的以色列百姓,親身經歷預言成就在他們身上,必然感動不已。先知預言的歸回,在本詩篇中成為神子民的讚美。先知的預言在歷史上得到了應驗,可見這拯救的行動早在神的永恆計劃中,完全是神為了祂的榮耀,而主動成就的。神子民對於神的拯救工作,只能心存感恩接受。若仍然剛硬不悔改,就落在神的審判中,絲毫無損神的公義慈愛屬性。
今日神子民同樣蒙神救贖,被神召聚回到神家中。所以這句話中,「神的贖民」不單是祂從東西南北招聚來的被擄之民,也是祂從各種境遇中拯救回來的屬靈贖民。得救的基督徒就是神贖回的子民。神的愛顯在祂對人類的創造,看顧,與拯救的整個行動中。神造出了我們,令我們成為代替祂管理全地的最尊貴被造物;祂供應我們維生所需的一切資源;祂不願我們因墮落而受罰,為我們付出了贖罪的代價,藉此向我們流露堅定不移的「救贖之愛」。我們整個人生因著與神建立關係,所走過的路都在神眼中成為有意義。仰望星空時,不再因自己的渺小而自慚形穢,而是感受到神對我至深的愛,接納我進入祂偉大的計劃中。
回顧我們成長到如今的歷程,可曾從流浪的街頭,從迷路的曠野,從遭難的環境,從被壓的情境,得到神的拯救?從迷失與恐懼中,因著神介入,而找到回家的道路。如果我們曾有過這種被神所愛的經歷,這會令我們何等喜樂。神的贖民不限於舊約中的以色列民,而是所有願意開放自己的心,接受神拯救恩典的人,當然也包括所有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神的贖民」這身份對我們來說是空洞的名詞,還是曾經親嘗的事實?對自己身份的體認,影響著我們能否向神發出真誠的感恩。
使曠野漂流者得安居
「4他們在曠野荒地漂流,尋不見可住的城邑。5又飢又渴,心裡發昏。6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7又領他們行走直路,使他們往可居住的城邑。8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9因他使心裡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裡飢餓的人,得飽美物。」(詩107:4-9)
這群從被擄的外邦歸回的贖民,述說著他們遭遇的各種苦境。接下來的四個段落描述四種困難的處境,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來陳述。就是首先說出他們所遭遇的苦境;接著是他們在困境中的反應,「他們哀求耶和華…,祂拯救…」;最後作者呼召人稱謝神的慈愛,「但願人…稱讚祂。」這個模式就像是聖詩中的副歌一樣,在四個段落中重複出現。
首先描述的,是一群在曠野中漂流不定,無家可歸,飢渴難耐,困倦疲乏的人。以色列人曾經漂流曠野,受盡煎熬。他們非常清楚在曠野流浪的艱苦滋味。他們常常因糧食缺乏,乾渴無水而抱怨,也曾遭遇敵人攻擊而擔心受怕。他們渴望能住在城邑裡,得到保護,卻不可得。因為神賜給他們的產業是在迦南地,因他們缺乏信心,而遭受神懲罰不得進入,在曠野中流浪四十年。讀詩篇的這群歸回的人曾被強擄至外邦,漂流不定,與他們出埃及的先祖有同樣的慘痛經歷。他們訴說著自己在困厄的環境中煎熬的見證。
所幸在困境中他們想起了神,思念自己是與神立約的選民。「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這句話的轉語詞「於是」是從原文的連接字首而來,接著未完成時態,表示時間或因果的連續性。「哀求」原文就是哀哭,一個人無論多麼剛強,到了山窮水盡時就只能向神哀哭了。人能知道自己有限,需要神的幫助是得拯救的開始。這就是他們命運得到改變的關鍵。接著敘述發生的變化,「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神願意「搭救」祂子民,是聖經中多處的應許。神在詩篇應許愛祂的人:「他若求告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貴。」(詩91:15)神介入拯救的結果是因著祂願意垂聽並應允選民的呼求。接著敘述神拯救的作為:「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又領他們行走直路,使他們往可居住的城邑。」神伸出拯救的手,使曠野漂流者找到光明大道,讓困苦流離者有安居之所。平坦的道路,以及安全的居所正是他們苦苦尋求而不可得的,神卻運用大能為他們預備。
最後詩人向蒙恩的贖民發出請求:「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這句話與第1到2節的語氣相似,是向人發出呼召的語氣,要求他們讚美神,且是有充足理由,有感恩內容的讚美。因他們領受了神的慈愛,並經歷了神作在他們身上的奇事。因著神的作為,他們飢渴的心得到飽足,不再迷茫無助,流離失所。
我們在人生中可曾遇到迷失的時候,當無家可歸的時候,你可有投靠的對象?我就曾經迷失在世俗的享樂中,藉著放縱私慾,謀求虛名的榮耀,不但得不到滿足,心靈反而更加虛空。神光照我的心,讓我從迷途中回頭,警覺不能再墮落下去。神在等待你向祂發出呼求。祂要伸出拯救的手,施恩在你身上。
因悖逆被捆鎖者得釋放
「10那些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被困苦和鐵鍊捆鎖,11是因他們違背 神的話語,藐視至高者的旨意。12所以他用勞苦治服他們的心。他們仆倒,無人扶助。13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14他從黑暗中,和死蔭裡,領他們出來,折斷他們的綁索。15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16因為他打破了銅門,砍斷了鐵閂。」(詩107:10-16)
第二段提到另一群悖逆神而受捆鎖的人。這些人被囚禁在黑暗的牢籠中,被困苦和鐵鍊捆鎖,乃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悖逆,違背神的話語,輕視神的旨意,而遭受管教。因罪受苦原是出於神管教,神對祂子民的管教是出於愛,所愛的祂才會管教。希伯來書作者警告神兒女:「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來12:7-8)我們會在黑暗死蔭中困坐愁城,是因悖逆神而遭受的捆綁。犯罪必然會導致懲罰的後果。受苦的目的是「他用勞苦治服他們的心」,要讓罪人覺醒,離開原本錯誤的生活方式。就看他們能不能在受苦中自我反省,學到教訓,從罪中回轉。
回轉的過程正如前一段相同的模式:「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他們得拯救的轉機,是因為他們轉向神。這轉向神的感動則是聖靈對罪人的光照。被罪惡轄制的人也如同關在監獄中的囚犯一樣,困在牢獄中,沒有自我解脫的能力。在這個時候,最需要基督的光照進監獄,讓被囚禁的心得到希望。盼望能突破牢籠,掙斷鎖鏈。神對罪人求救的反應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他從黑暗中,和死蔭裡,領他們出來,折斷他們的綁索。」神的作為改變了他們的生命,他們切切盼望的自由得到了實現。心靈不再因罪而捆鎖,得享不被罪轄制的自由。
有一位曾經墮落在罪惡深淵的年輕人,犯了滔天大罪最後卻被基督拯救回來,他最後奉獻成為傳道人,他的見證激勵了許多在罪惡中掙扎的人。1978年,穆瑞戴維斯是一位桀驁不遜的年輕人,他的父母婚姻不幸福。在他父母離婚不久後,他的父親打電話給他,邀請他到父親的公寓談話,一坐下來,父親就說:「穆瑞,我們家一直都是信神的,我希望你能信神。只有祂能夠改變你……」在父親還沒有說完話,他馬上打斷父親:「你今天找我來就是為了這事嗎?在你繼續說下去之前,我先清楚地告訴你,你不必再浪費時間了。我根本不相信有神,我是個無神論者。……爸,你是一個離婚離了七次的人,你告訴我有神,我怎麼能信你的話?」他的父親被兒子講得無話可說,站起來打算離去,出門前回頭說了一句:「是的,我不是個好爸爸,我希望你不要像我一樣。」就轉身離開。就在他與父親談話的二十四小時之內,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與人發生衝突,在憤怒之下故意殺死了一個人。被警察開車追趕、逮捕送進了拘留所。在審問之前,他打電話給父親:「爸!我出事了,現在在拘留所。」他父親還以為他是開車拿了什麽罰單,或是與人打架等小問題。但是他清楚地告訴他爸爸:「爸!我殺了人了。是真的。」他爸爸連忙趕去拘留所,帶著一位當地最有名望的律師。當這位律師與他對談了一陣子之後,律師把聖經拿出來。在當地如果一位律師拿出聖經出來,就代表這場官司是沒希望了,只能求神了。律師問他:「你預備好和我一起禱告了嗎?」他拒絕:「我不要禱告,我要回家。」律師說:「你的案子,將會被控一級謀殺,可能無期徒刑,我所能做的就是爭取能判五十年,幸運的話你二十五年可以出來,還有點時間可以自由地活在外面。」他開始害怕了:「我才十八歲,我不要一生待在監獄裡,幫助我打贏這場官司吧!」律師說:「你還沒有預備好。」
他在監獄裡遇到了一位獄友湯米,也是犯了重罪,等待判刑。但是這個人看起來與其他的人非常不同。別人在獄中脾氣特別暴躁,動不動就要吵架,甚至動粗。他總是帶著微笑、心平氣和的。當湯米看見他心浮氣躁的時候,就來拍拍他的肩膀,說:「放心,一切都會好轉的。」湯米的出現,讓他在獄中逐漸平靜下來。他對湯米有種不一樣的感受,他心中似乎有種別於常人的力量,能夠安撫人心,他不該屬於這個充滿暴戾之氣地方。有一天湯米的案子宣判了,他靜靜地走了進來,從鏡子的反射中他看見湯米面色平靜,不改他慣有的笑容。他急切地追問∶「你到底被判了幾年?」湯米平靜地回答:「七十五。」穆瑞失望地躺在他的床上,用棉被枕頭蒙住自己,心中失望的自言自語:「怎麼會這樣,湯米這輩子完了。」他大聲向管監獄的高喊:「你們一定搞錯了,湯米是最不像屬於這裡的人,你們卻要把他關一輩子。」他甚至想說服湯米:「你打算怎麼辦,就一輩子死在這裡?」湯米說:「我寧可認識基督,而一輩子關在監獄裡。也好過於不信基督,在外面浪費我的生命。」穆瑞聽到這句話,他受不了了,他看到了湯米裡面的那股他所缺少的力量:「湯米!你今天一定要告訴我,你的神是個怎麼樣的神?我一定要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湯米向他傳起了福音。那天起他認罪悔改、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成了一位基督徒。他每天在監獄裡與獄友一起讀經,聽湯米分享,信心一點一點長大。神將一個意念放在他的心裡,告訴他最讓他擔憂的事:「他將被判二十年。」其妙的是在一陣來回的法庭辯論後,陪審團定他為有罪,法官判的刑期就是二十年。他在服刑時期表現良好,八年半後出獄,進入教會中全職服事主,從最底層的服事,幹到青年牧師,再幹到小教會牧師,今天他成了一家將近四千人教會的主任牧師。他志願到各處監獄裡,鼓勵犯人悔改信靠耶穌。的他經歷鼓勵了許多在犯罪邊緣,自認為無可救藥的青年人。
一個身陷罪惡,被罪捆綁的人,怎麼能夠從被囚禁的牢獄中出來?唯有從神來的光照進他的心中,讓他看見自己的被壞與缺乏。回轉過來,伸出手來向神呼求。唯有神的力量能夠將人從監獄中釋放出來。「因為他打破了銅門,砍斷了鐵閂。」罪的勢力緊緊將人捆綁,但是卻無法抵抗神釋放的力量。唯有神能解救我們,讓我們走出黑暗的監獄,迎向光明與自由。
因犯罪而患病者得醫治
「17愚妄人因自己的過犯,和自己的罪孽,便受苦楚。18他們心裡厭惡各樣的食物,就臨近死門。19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20他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脫離死亡。21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22願他們以感謝為祭獻給他,歡呼述說他的作為。」(詩107:17-22)
本段提到的是另一種受苦的情況,這種人被稱為愚妄人,他們受苦楚不是因為缺乏智慧,而是他們被過犯與罪孽牽引。箴言中指愚妄人是藐視神教訓的人:「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1:7)以色列民在曠野漂流時,當中也有很多抵擋神的愚妄人,他們只求眼前欲望满足,任意向神抱怨,而遭到神降禍成為對他們的懲罰。犯罪的後果是落到疾病纏身,食不下嚥,睡不安枕,幾乎臨近死亡的邊緣。他們因著病痛,在受苦中向神哀求。
神回應他們的呼求,發出拯救的作為:「他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他發命醫治他們,救他們脱離死亡。」神發命醫治他們,就是以神的話語,醫治他們悖逆的心。唯有內心得到了神的更新,才可能脫離愚妄的習性,身體再從受病痛纏累的境況下復原。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病痛的時候,不見得都是因為犯罪引起。但生病卻也是讓我們自我反省的機會,思考自己曾經在哪裡得罪神?同時生病的人因為身體軟弱,最需要神的安慰與扶助。這個時刻也是向神禱告,仰望神賜力量度過難關的最寶貴時機。當我們遇到身邊有因病痛而受苦者,我們身為基督徒,當操練神吩咐我們愛人如己的誡命。將安慰的話語帶給生病的人。雖然我們知道病得醫治與否是神的主權,我們身為曾經生病的人,卻可以感同身受,視病如親。我們怎麼在受苦中得到神的安慰,同樣地可以將神的愛分享給生病受苦的人。在病中的人心往往也比較軟,願意接受神的幫助,也願意向神祈求。我們的責任是將慈愛憐憫的牧者主耶穌介紹給需要的病人。神自己會在他們身上動工。聖靈軟化人心的力量往往超過我們所料想的。
作者呼籲病得醫治的愚妄人,不要忘記神的醫治之恩。當向神獻上感謝的祭,因為神聽了我們的呼求,醫治了我們的疾病。詩篇116篇的作者同樣經歷了神在病痛中的拯救,而向神獻上感謝祭:「主阿,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淚,救我的腳,免了跌倒。……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詩116:8-17)感謝祭是表明對主所施的恩典還願。禱告既然蒙神垂聽,不要以為是理所當然,而漫不經心。所有向神發出的許願,必然要神的恩典謹記在心,將神當得的榮耀歸給祂。
在海上經風暴者得平安
「23在海上坐船,在大水中經理事務的。24他們看見耶和華的作為,並他在深水中的奇事。25因他一吩咐,狂風就起來,海中的波浪也揚起。26他們上到天空,下到海底,他們的心因患難便消化。27他們搖搖幌幌,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他們的智慧無法可施。28於是他們在苦難中哀求耶和華,他從他們的禍患中領出他們來。29他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30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他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31但願人因耶和華的慈愛,和他向人所行的奇事,都稱讚他。32願他們在民的會中尊崇他,在長老的位上讚美他。」(詩107:23-32)
第四段提到的是航海謀生的人,因遭遇風浪襲擊而驚慌失措。人不能理解災難發生的原因,即使如此,大自然的氣候變化仍在神的掌控中。正如24-25節說的:「他們看見耶和華的作為,並他在深水中的奇事。因他一吩咐,狂風就起來,海中的波浪也揚起。」受風浪沖擊人,被海浪拋到高空,沉到海底。在風浪下,人常會呼天喚地,苦不堪言。在猶太民族傳統裡,他們對海有種恐懼感,認為被海吞吃的人都失去了生命。因此在啟示錄中,神最後審判活人死人的時刻,「于是海交出其中的死人。」(啟20:13a)當神帶領子民進入新天新地時,「海也不再有了」(啟21:1b)海洋中狂風巨浪令人心生恐懼。船隻被海浪吞沒,船上的人生命難保。海洋有人類難以控制的強大力量,常造成嚴重災難,令人心生畏懼。
有位教會弟兄曾經擔任船員,在一次航向南極的路上遇見狂風巨浪襲擊,船隻劇烈顛頗,海浪甚至橫向撲在甲板上。所有船員必須用繩索把自己扣在船上,否則可能會被海浪打進海中。沒有經歷航海經驗的人,難以想像這種恐怖的情景。在這次風浪中,當時未信主的他感到生命受威脅的恐懼,也嘗試對天地主宰禱告。在大自然巨大災難的震懾下,人會思想到神。在災難襲擊下,渺小的人不再會妄想人定勝天。詩篇敘述身處海難下人的反應:「他們的心因患難便消化。他們搖搖幌幌,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他們的智慧無法可施。」於是他們無助地向神發出呼求。這與前面三種困境下人心中的反應相同。
同樣地,神願意向求助的人伸出救援的手。神的作為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領出他們來。他使狂風止息,波浪就平靜。風息浪靜。他們便歡喜。他就引他們到所願去的海口。」這讓人想到主耶穌平靜風和海的故事。當主耶穌和門徒航行在加利利海的船上,遇到了暴風,船進了水。門徒惶恐驚呼,求當時睡著的主耶穌幫助。經上說:「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罷,靜了罷。風就止住,大大的平靜了。」(可4:39)主耶穌是大自然的主宰,連風浪也需要聽命於祂。
有一首廣受歡迎的詩歌《奇異恩典》作者為約翰牛頓。他曾經是一位行為惡劣的黑奴販子,卻在一次海難之後,幡然悔改,歸信基督。原因是他在風浪中被船長吩咐到船底艙,清理灌進來的海水。無論多麼努力,只見海水不斷灌進來。他感到死亡的威脅,於是只能向神呼求。神行了奇妙的事,讓船沒有沉沒,平安抵達海港。他蒙神拯救,免於死亡。他的禱告蒙神垂聽,從此他重生得救,成為一位愛主的基督徒。這故事鮮活地反映出航海者因著求告神而蒙拯救的經過。詩篇作者呼籲得拯救的贖民不要忘記神的恩典,要公開的讚揚神的大恩。「願他們在民的會中尊崇他,在長老的位上讚美他。」約翰牛頓的後半生正是不斷回報對神的感恩,影響了英國當代的許多重要人物。
我們看到了以上描述的四種人類經歷的困境:曠野漂流的人,期待能回到安穩居住的家中,他需要的是慈父。被捆鎖於牢獄中的囚徒,期盼有人能斷開他的鎖鏈,他需要的是伸張公義的君王。因犯罪而受懲治的病人,期待從虛弱死亡的陰影下得康復,他需要的是憐憫醫治的醫生臨到。最後是在海難中掙扎的航行者,在狂風巨浪中恐懼戰驚,他最需要大能的天地主宰施恩拯救。描述的四種困境,正是我們在世上可能經歷的難處,我們對神拯救的需要也是非常切實的,我們需要慈父、公義的君王、憐憫的醫生、全能的主宰。我們對這寫人物的期望,正在神的身上完全得到實現。祂就是公義又慈愛,憐憫又有大能的神。有祂在我們身邊支持,救我們脫離苦難,是我們人生中最大的保障。
神能降禍亦能賜福
「33他使江河變為曠野,叫水泉變為乾渴之地。34使肥地變為鹼地。這都因其間居民的罪惡。35他使曠野變為水潭,叫旱地變為水泉。36他使飢餓的人住在那裡,好建造可住的城邑。37又種田地,栽葡萄園,得享所出的土產。38他又賜福給他們,叫他們生養眾多。也不叫他們的牲畜減少。39他們又因暴虐,患難,愁苦,就減少且卑下。40他使君王蒙羞被辱,使他們在荒廢無路之地漂流。41他卻將窮乏人安置在高處,脫離苦難,使他的家屬多如羊群。42正直人看見,就歡喜。罪孽之輩,必塞口無言。」(詩107:33-42)
神按照祂至高的權柄管治眾人,他能因人的悖逆而降禍,亦能見人回轉而賜福。祂是翻轉人類命運的神,使人類的命運產生180度的轉變。本段包含神顛覆性行動的兩個領域,一是人類居住的土地,另一是人的社會地位。
前半部(33-38節)提到神因著人對祂的悖逆或順從,而降禍或賜幅在人居住的土地上。首先提到,因人的罪,江河水泉會變成曠野乾地。接著寫出,若是人願意悔改歸向神,神則施恩,將曠野旱地轉變為水泉。這與申命記中神對以色列民的訓誡相符,包含賜福的應許:「耶和華必使你們凡事蒙福,五穀滿倉。你們的上帝耶和華必在祂賜給你們的土地上賜福你們。」(申28:8)和降禍的警告:「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申11:17)
三千年前神藉著摩西吩咐的誡命,如今仍然對我們發出振聾啟聵的呼聲。我們居住的大地,本是神賜給我們按照他的心意來管理的。如今人類因為滿足私慾,而過度開發,大地被嚴重破壞,山林被濫墾濫伐,海洋成為垃圾漂流的場所,水源被污染,天空滿是污染的空氣。這就解釋了為何近年來天災發生越演越烈。人類偏離神的心意,就遭到神的懲罰。未信者以為是大自然的反撲,其實這早在神降禍賜福的旨意中。
神除了能在土地上降禍賜福外,還能在人的社會地位上彰顯他對人的管治。神能使原本居高位的君王,因犯罪而降卑,蒙羞受辱。也能施恩給窮乏人,讓他們被高舉,脱離苦難。這與前面人類受苦的四種困境相關。為何人會陷入難以忍受的苦境,多半是因著人違背神的旨意,落在神的懲罰中,或是因個人的罪受罰,或是因集體的罪受連累。
神讓居高位而驕傲的達官顯要,嚐到被羞辱降卑的滋味。今天的社會常有趨炎附勢、仗勢欺人的惡劣風氣。富二代眼睛長在頭上,盛氣凌人,這種作風都要落在神公義的懲治之下。反過來,如果人願意謙卑,虛心待人,這樣的人會被神高舉,讓他得到尊敬。聖經中有多處經文反映出這種教訓,路加福音神向撒迦利亞的啟示:「祂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祂趕散了。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1:51-53) 雅各書中也教導信徒:「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雅1:9b-10) 降卑與高舉是神的權柄,祂有權按照祂的全知,向世人施加最公正的判決。我們不需要為自己在世上遭受的待遇抱不平,神豈是視而不見?祂必會為受屈的人申冤。
結論
「43凡有智慧的,必在這些事上留心。也必思想耶和華的慈愛。」(詩107:33-43)
結尾是對神贖民的呼籲。與前面四種困境中,詩人對神百姓的期待相同,就是要經常思念神施恩在我們身上的作為,鼓勵大家讚美神的慈愛。這也是全詩的總結。神的慈愛是神選民親身經歷的事實,它在四種困境中顯現出來。或是流落荒野的浪子,或是被困監獄的囚徒,或是因罪而痛苦的病人,或是被狂風巨浪侵襲的旅客。當我們落在受苦的環境,只要承認自己面臨難以克服的苦況,願意向神發出呼求,神應許施恩憐憫,伸手拯救我們。這是何等有福的應許。歷史上許多神子民都曾經歷神信實不變的愛,願我們今日蒙神拯救神的子民,同樣能經歷神的慈愛。並能心存感恩,經常向神獻上讚美。願榮耀歸於祂,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