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有多處提到神會試驗人。神要求亞伯拉罕獻兒子來考驗他的信心。歷代志中神故意離開希西家,要試驗他,好知道他內心是否驕傲。為什麼神要試驗人?這是一個常會被問到的問題。神會以一些方法試驗人,是不是表明神並非無所不知,祂的知也是有侷限性的?以下是我對一位未信者的回應:
未信者:創世記上說,神想試驗一下人,后面又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那不是很明顯,神原先不知道,或者說不能肯定人對神的態度,所以有試驗。等人揮刀殺向兒子的時候,神才知道或者說才肯定人對神的心意。這樣理解沒問題吧?
阿斗:神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表面上看來似乎是祂不肯定亞伯拉罕將會有的反應。但我們從神的本性知道,在他眼中沒有隱藏的事。他能識透人的心,也能知道萬事。耶利米書上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耶利米17:9-10)從這段經文就可以知道,神既然是鑒查人心,沒有事能躲過祂的眼目。但祂還是會試驗人。這不表示祂無知,還要用些方法來試驗一下,而是給亞給人機會來顯示和証明他的信心的真實性。
信心是隱藏在人心裡面,沒有行動表明出來,既使是當事人也不知這信心的真假。神是要借著亞伯拉罕順服的行為來表明他的真信心。亞伯拉罕因他的順服証明他的信心為真。未經試驗的信心毫無意義,因為信心的含義不是盲目地相信,而是順服的行為。
那后面一句“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看起來也好像神原本不知道亞伯拉罕的想法,事實上從上面的解釋就可知道,神要試驗亞伯拉罕的信心,是要看他的行動。經過了他的行動,神知道了他表現出來的信心。
聖經中有多處神會明知故問:
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哪裡?” (創 3:9)
耶和華神對女人說:“你作的是什麼事呢?” (創 3:13)
不是祂無知,而是他要人回答他的問題,以示負責。打個比方,孩子做錯了事,我門問誰做的?不是我們不知道,是要他自己承認。長官交待一個重大任務來考驗我們,不是他不知我們能不能做,而是給我們機會,把我們自己把能力証明出來。
未信者: 這其實就是你心中的障礙,你認准神好象什麼都知道,便放著清清楚楚的語法,明明白白的文字而不顧,肆意曲解,你這是尊重你所謂的聖經嗎?
你認准神是神的,所以對神縱容亂倫搞什麼父子一體的丑惡而不顧。所以對神唆使人屠殺自己的兄弟鄰居的凶殘血腥而不顧。所以對神因為嫉妒搞亂人類語言的惡行而不顧。我覺得你應該放棄心中的成見,好好地以自己的良知去讀那本書。既然認定舊約新約是聖經,那干嘛不從書的本身去讀,卻看別的亂七八糟的書呢?
注意,這時神是說“我”知道,不是說人知道。如果指人,就應該說:“這回你知道你是敬畏我的了吧?”
再說你的兩個例子,我們問孩子誰做的錯事,實際上是我們不知道或者不肯定孩子是不是會誠實回答。我們問是試探孩子是不是誠實(甚至進而借題發揮去教育小孩),是試探我們不知道的事。至於長官的例子更是不合適,做一件事不完全看一個人的能力,還有其實很多因素。有能力不一定就能做好。即使肯定能做,長官安排的更應該是“工作”,而不是讓員工証明能力。比如說大學生從能力上講一定能看大門,但是不是真的能看好大門,卻也還是要看了長官才能真正確定。另一方面,如果我讓一個學生去寄封信,這是工作,並不是想讓學生証明他可以寄信,所以他寄了信,我也不會跟他說:這回我知道你能夠寄信啦。
所以你的兩個例子,一個偷換概念,另一個混淆了工作與試驗。
阿斗: 你說:”這其實就是你心中的障礙,你認准神好象什麼都知道,便放著清清楚楚的語法,明明白白的文字而不顧,肆意曲解,你這是尊重你所謂的聖經嗎?”
這不但不是障礙,反而是理解聖經的正確方式。要理解聖經裡文字的確實意義,本來就要經過解釋。而解釋的方法就是要透過對整本聖經的觀察與歸納。我所用引的經文全都是出自聖經,除非你是選擇性地接受部份的聖經,拒絕另一部份的聖經。要不然引用聖經來解釋聖經是最正確的方式。如果你是選擇性地相信,那問題來了,哪一部份是你相信的?你有比啟示聖經的神更高的權威嗎?你拿聖經出來討論,本身又不認為他說的是真的,這不就是自我否定嗎?連你接受的那部份也站不住腳了,還要討論什麼呢?我尊重聖經是全本尊重,你呢?
你說:” 我覺得你應該放棄心中的成見,好好地以自己的良知去讀那本書。既然認定舊約新約是聖經,那干嘛不從書的本身去讀,卻看別的亂七八糟的書呢?”
我引用的耶利米書本身就是聖經的一部份,你沒看過嗎?怎麼說它是亂七八糟的書呢?
神知道一切,但仍要看人的作為
你說:” 注意,這時神是說我知道,不是說人知道。如果指人,就應該說:這回你知道你是敬畏我的了吧?”
我沒說:神目的是要讓亞伯拉罕知道他自己的信心為真。
我說的是: “信心是隱藏在人心裡面,沒有行動表明出來,既使是當事人也不知這信心的真假。神是要借著亞伯拉罕順服的行為來表明他的真信心。“
既然亞伯拉罕將自己的信心表明出來,神就從他的順服行動上知道了他的真信心。這個知道並不否定神在事情未發生前,早已預知亞伯拉罕會這麼作。神是超越時間觀念的,在他沒有未知的事,一切都在他的預知中。在亞伯拉罕表明出信心的行動后,神從他的行動中知道他的信心,這與他在預知中早已料到他的信心,這並不抵觸。人有時間觀念,后來的事不可能先知道,但神與人不同。拿人的能力來比神,難怪會想不通神為什麼知道了還要再試驗?就是要讓人把心裡的信表現出來啊。
如果神知道一切,就不管人的作為,而施行賞罰,你自己認為合不合理?
神預知了,還能不能問呢?
講到問孩子有沒有做錯事的例子。我這個比喻是拿人為了某種目的有時會明知故問,來類比神的明知故問。人想知道小孩會不會誠實,會問:“這是誰干的?”
神問亞當:“你在哪裡?” 也是質問亞當為什麼要躲起來。
人有未知的事要發現,在神沒有未知的事,他明知故問則是要看人的態度。你說他不知人的態度將會如何才會問。但他預知亞當會有的反應了,還能不能問呢?當然可以了,他總要亞當將自己的罪招出來,才施行賞罰吧。
另一個比喻不好,我接受。
未信者:什麼叫選擇性地接受?既然認定是聖經,那應該每一部分都是正確的,隻要我們正確理解,哪一部分都是可以的,是不是?難道說聖經還有一部分是對的,另一部分是錯的嗎?我想你應該回答“沒有”。
既然都是對的話,那麼從上面我所引的一段聖經:神先試驗,然后說知道。從語法上正確的理解就應該是:神通過試驗知道了某些事。如果你覺得這個理解有誤,我想你應該回去問一下你的小學語文老師,而不是從另外什麼地方找一些文字來說明“表面是什麼其實是什麼”,非要用”其實“來修正”表面“的意思,本質就是歪曲。
而如果按你說的認定這是聖經,認定每一部分都是對的。那麼聖經其實地方所引的應該也與這個結論一致。神是不應該出爾反爾,顛三倒四,前后矛盾。
從這段文字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神有些事是不知道的,至少不能肯定。要通過試驗才能知道。
不要說”神是要借著亞伯拉罕順服的行為來表明他的真信心。“ 神沒有那麼說,神隻是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神說過的你說沒說過是不合適的,同樣的,神沒說過你非要說其實說過也是不合適的。
2、神試驗人的方法有時會是很凶殘的,比如要人自己殺自己的親生兒子。
3、神有時開玩笑也是很陰損的。即使不是真要人殺兒子,也可以用殺兒子作為試驗人的手段。人如果真的起了殺心,它又可以沒事人一樣輕鬆抹過。
阿斗說 : "...神就從他的順服行動上知道了他的真信心。...在他沒有未知的事,一切都在他的預知中。"
你這是什麼意思?到底是未知?還是預知?預知是預先知道,未知是不知道,那你是想說知道還是不知道?如果”預知“是”預料“的話,那麼嚴格的說預料也是不知。
”難怪會想不通神為什麼知道了還要再試驗?就是要讓人把心裡的信表現出來啊。“
知道了是可以試驗,為了驗証,為了好玩,為了象神這樣用殺人做已知結果的試驗來耍弄人的良心人性,這不是不可以。但是,注意但是,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它不會說:”現在我知道你...“。神應該不會說廢話胡話的吧。
我們倆很多時說不到一起,我想主要原因就是,你總是把神當作一切的標准,什麼語法、邏輯、人性、良心,統統都是可以不顧。有時你自己都過意不去,就故作糊涂,視若無睹,偷梁換柱,混淆是非。呵呵。
阿斗:請解釋詩篇139,創世記22章,不可矛盾
請看你自己講的話:
“什麼叫選擇性地接受?既然認定是聖經,那應該每一部分都是正確的,隻要我們正確理解,哪一部分都是可以的,是不是?”
“我也不是什麼反基人士,我隻是對有些人把那麼一本書當作經典覺得可疑。”
這兩句話都是你說的。
你自己說聖經每一部分都是正確的,可是你的目的卻是在証明它前后矛盾。這就是你矛盾的地方了,兩段經文都擺在你眼前:
詩篇139:1,2,16
“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
這句經文明顯指出神能預知未來的事。
創世記22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現在你要合理解釋兩處經文,不能互相矛盾。
我的解釋是兩處不矛盾,詩篇的經文非常清楚,神能預知未來的事,沒什麼錯誤理解的可能。所以創世記的理解就是:神原來早預知亞伯拉罕的信心,現在從他的行動知道了他的行動所証明出來的信心。這在語法、邏輯、人性、良心,統統不矛盾。
好,你說這解釋不對。我謙虛的請教,什麼是你的更好的解釋。請注意,詩篇139,以及創世記22章都要解釋,不可矛盾。我等你的解釋。
你說:現在知道就表示過去不知道, 這完全忽略文法。
你說:”但是,注意,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它不會說:”現在我知道你...“。神應該不會說廢話胡話的吧。”
你堅持理解聖經要看文法結構,我百分之百同意。舊約聖經是希伯來文寫成的,中文聖經是從希伯來文翻過來的。有任何的疑義,就該回到原文。現在我們就來看這節聖經希伯來文的文法。
“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為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
從中文你看不出時態,但希伯來文是可以看出的。這裡的知道(yada)是完成式,希伯來文的完成式是指一個行動從過去一直就在進行,而且這行動到某時間已經完成了。而未完成式則是指:某行動直到現在仍在進行,或仍未結束。
這裡的“知道你是敬畏神”過去就一直知道,現在看到亞伯拉罕所表現的順服的行動,神的知道已經完成了。知道這行動是個單向的動詞。不知道可以轉成知道,一旦知道就不能再變成不知道。這裡的意義不就很明顯了嗎?神過去知道,現在知道,未來永遠知道。這是一個已然完成, 不再更改的動作。
我把創世記中同是完成式的同一個字知道(yada)列出來給你看:
(創12:11)“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
亞伯拉罕過去就一直都知道,現在還是知道。
(創20:46)“神在夢中對他說:我知道你作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攔阻了你,免得你得罪我,所以我不容你沾著他。”
神過去就一直都知道,現在還是知道。
現在來看你的解釋,你說既然現在知道就表示過去不知道。這是完全忽略文法的講法。從文法一看就知道你的講法是錯誤的。
我的說法都有証據,網上有人懂希伯來文的可以為我作証。以上的資料來自維基百科,還有Strong's經文匯編。歡迎查証。
請參考維基百科:
Biblical Hebrew had only two aspects (not tenses). The perfect aspect was
used for completed actions, and generally implies past time. The imperfect
aspect was used for uncompleted actions, and thus could imply present or
future time.
The perfect aspect is a grammatical aspect that refers to a state resulting
from a previous action (also described as a previous action with relevance
to a particular time, or a previous action 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later time).
For example, "I have eaten lunch" implies both that a previous action happened
("I ate lunch") and that a current state resulted ("I am full"). This differs
from the simple "I ate lunch", which implies only that an action happened,
with no relevance to the present. The form "I have eaten" is referred to
as a present perfect, meaning present tense, perfect aspect. (It is considered
present tense instead of a past tense because the resulting state is in
the present.)
2006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
-
「衝鋒陷陣」是一部以運動為背景的勵志片。片中探討黑白族裔,如何捐棄成見,合作致勝。兩位教練在領導上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們學習。 空降而來的領導力的影響與情境的變化 在1970年代,正是黑人民權意識高漲的時代。位於美國中南部的維吉尼亞州,居民的觀念還是很保守。那裏的一所高中的美式...
-
當人生經歷苦難的時候,常會讓我們思考發生的原因,到底是什麽造成的?誰要為這件事負責? 大部分的事情沒有簡單的答案,許多天生的不幸、無定法抗拒的災害,實在找不到導致的原因。 如果能找到原因的,可以讓自己好過一些。但很多時候,事情發生都發生了,即使找到原因,也不能改變過去。在約翰福音...
-
考驗對於一個產品達於完善是必須的,越加嚴格的品管,越能製造出高品質並耐用的產品。跟隨主的基督徒、在地上成為神見證的教會,同樣地也需要經過神的考驗。我們有興趣知道,對於神兒子主耶穌,難道考驗也是必要的嗎?從本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身為神受苦的僕人所經歷的考驗。這內容出現在三卷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