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曠野呼聲為耶穌作見證

從耶穌幼年時逃離希律的殺害,到出來傳道約三十年間的事蹟,聖經幾乎是沒有什麽記載。唯一寫下描述耶穌童年的經文就在路加福音。耶穌父母帶領他去聖殿,祂與拉比在殿中辯論。然後就用簡短的話一筆帶過:「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 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敘述的焦點就轉移到了耶穌已經長大成人,出來傳道。開始的場景在約旦河邊,介紹他出來的人物是施洗約翰。讓我們從這段經文,來查考有關耶穌的開路先鋒施洗約翰,並耶穌受洗的過程。 
施洗約翰呼召百姓悔改 
「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2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3這人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4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野蜜。5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但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裡。6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裡受他的洗。7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洗,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8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9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10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太3:1-10) 

 施洗約翰在當時的人眼中是位先知,猶太人在亡國五百多年,嚐到被擄歸回的慘痛教訓,知道自己是因為背離神的律法,而遭到神的懲罰。從舊約最後一位先知瑪拉基以後的四百年,不再聽聞神啟示的信息。其間經歷波斯、瑪代、希臘、羅馬等外邦統治,民心盼望神的拯救,讓以色列民從異邦統治下得到復興。就在此刻,施洗約翰出現,他就是神所差遣來的先知,傳遞出從神而來的信息。他向以色列百姓呼喊的話語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是神過去藉著舊約先知傳遞出來的信息,呼喚神的百姓從悖逆中悔改,恢復與神立約子民當有的信靠的關係。施洗約翰傳遞出來的信息正是繼續舊約先知的呼聲。

首先我們來看天國是什麽含義?馬太福音中的「天國」與其它福音中的「神的國」所指的是一樣的事。寫作馬太福音主要針對猶太人,因猶太人普遍期待神的統治臨到,神掌權的國度就是「神的國」,因為猶太人一般不直接稱呼神的名,常以天來替代,事實上兩個詞所指稱的對象是一樣的。這說法可以由馬太福音與其它福音的平行經文來證明。「天國近了」的意思就是神掌權的國度,藉著耶穌基督來臨,進入人類歷史,將要在地上逐步實現。天國近了與悔改有何關係?舊約先知向以色列百姓傳遞的信息,主要就是呼召他們悔改。他們逞著自己的私慾,不願意順服神的命令,反而悖逆轉去進拜偶像。這就是神對他們最憤怒之處。舊約時代神差遣先知呼喚他們悔改,要求他們轉離罪惡,回轉歸向神。如今神的心意仍然不變,既然神掌權的國度已經臨到,神興起施洗約翰呼喚百姓為自己的罪向神悔改,將心意轉向神,順從神的旨意。

施洗約翰正是應驗以賽亞書上預言的:「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那在曠野發出的聲音就是施洗約翰向以色列百姓發出呼召,宣告神的拯救將要臨到,這拯救將是透過神所差來的彌賽亞完成的,當為祂鋪平崎嶇的道,修直彎曲的路。約翰的使命就是彌賽亞的開路先鋒,在祂面前為祂預備道路。彌賽亞帶來的拯救是,引導百姓的心脫離罪惡,歸向神。因此,施洗約翰預備道路的工作,正是宣告神統治的權力將要臨到,呼召百姓及時悔改,免得落在神的審判中。所以施洗約翰的工作是繼承舊約先知的工作,就是向百姓傳遞神的警告,呼召百姓歸向神,神差來的基督就是預言的具體應驗。所以,耶穌基督出來傳道時所呼召的內容與約翰一樣:「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4:17b)表示基督的信息是接續約翰的宣告,是神救恩工作具體的實現,其背後神拯救的心意是連貫的。

 施洗約翰的呼召,在耶路撒冷附近的猶太人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人的反應是「都出去到約翰那裡。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裡受他的洗。」這裡提到猶太人承認他們的罪。認罪是悔改的外在表示,內心的改變需要藉著話語向人承認。不但口裡認罪,同時也在約旦河受洗,這儀式象徵的意義就是悔改、與潔淨。悔改主要源自於內心對罪的懺悔,願意尋求神的赦免,接受神的潔淨。受洗是個罪人內心轉變的外在見證,表示願意轉離罪、轉向神。基督徒的洗禮比起約翰的洗禮有更深的意義,除了悔罪、潔淨之外,再加上舊人與基督同死,新人與基督同活這意義。所以,約翰的洗禮只能說是為耶穌的福音工作預備人心,算不得是完全的洗禮。

受洗象徵著悔改與潔淨,但畢竟是外在的儀式。受洗的人既然以外在的儀式表達自己的信心,理當活出悔改與潔淨相稱的生活。事實並不全然如此,有許多心意不純正的人也跑來湊熱鬧,接受約翰的洗禮。他們就是後來與耶穌敵對的法利賽人與撒督該人。法利賽人標榜嚴守律法,以守律法來突顯自己在神面前獨特的地位。撒都該人則是傾向自由的思想,藉著與羅馬權貴妥協來得到較高的社會待遇。約翰知道他們並沒有真實悔改的心,就嚴厲地警告他們:「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為何約翰對他們要如此嚴厲,傳福音豈不是要更加有包容性,歡迎各類人士加入慕道的行列嗎?沒錯,傳福音本當面向人群,對於願意追求的人,自然不會排拒。但是這兩類人是帶著虛偽的面孔來歸向施洗約翰的。他們表面上裝出願意悔改的樣子,其實並沒有悔改的實意。施洗約翰知道他們受洗的動機不純正。就向他們發出嚴厲的警告,希望將他們喚醒。稱他們「毒蛇的種類」是指他們教導的內容,帶著迷惑人的錯誤思想。他們有種錯誤的安全感,以為自己是亞伯拉罕血緣的後裔,神必然會拯救他們。即使心意已經偏離神,活在驕傲自大,或是與世俗妥協的罪惡中。他們認為無論如何神公義的審判不可能臨到他們。約翰針對這點向他們提出警告:「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從亞伯拉罕而出的純正血統不能保證一個人歸屬於神的身分。神不愛惜那些在神所立之約上不信實之人,他們離棄神的應許,反而去追求偶像。神對這種背信忘義之人深惡痛絕,寧可從石頭中興起子孫,也不會接納他們。

施洗約翰並沒有放棄挽回他們的機會,仍然向他們發出最後的警告。除非他們從其中悔改,拋棄錯謬的行徑。否則,即使表面受洗,實質沒有一點改變,結局仍然是逃不過神的審判。約翰向他們呼喊:「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審判已經臨近,神的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隨時預備要將不結果子的樹砍伐,丟在火裡焚燒。這句話意指虛假悔改的人難逃神的棄絕,將任憑他們接受滅亡的刑罰。

在這個彌賽亞已經臨到,福音開始傳揚之際,神的審判不會太遠了。施洗約翰在曠野中的呼聲,正是呼喚罪人及時悔改,不要輕忽神的審判。表面的悔改,虛偽的歸信都難逃神明察秋毫的眼光,不能蒙神的拯救。唯有真實的信靠,切實地悔改,才能得到神的赦罪之恩,脫離罪的刑罰。神要求世人悔改的呼召已經發出,每一個聽到的人都必須對此作出個人的回應。不能倚靠自己外在的宗教活動,如曾接受洗禮、經常讀經、或每天禱告,就自以為與神有良好關係。也不能倚靠自己在教會擔任領導的職務, 甚至不能倚靠自己生在基督教家庭這種家世背景。悔改必須是真誠發自內心,並心的轉變帶動整個生活的轉變。外在的行為應當與口裡所表達的悔改和諧一致。既然悔改是心志和目的上的改變,從自我轉向神,從此以後的生活,就不該再隨從自己的私意,而是順服神的旨意。讓我們認真檢視自己對神順服的程度?願我們作個心口合一的人,認真反省自己得罪神之處,尋求神的赦免,帶著光明坦蕩的心來朝見神的面,求祂賜我們能力活出與悔改相稱的生命。

施洗約翰為基督作見證
「11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12他手裡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裡,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約3:11-12)

 前一段談到了施洗約翰向以色列民發出曠野呼聲,宣告天國近了,要求他們悔改。話語中隱含了神的統治能力將要臨到他們。神將會差遣一位救主來到他們中間,施行拯救與審判。這是舊約先知書中多次宣告的預言。如今預言應驗的時刻已經來了,施洗約翰這位開路先鋒已經在前面為祂鋪平道路,神子民引領盼望的救主就將要出現。這位救主就是那一位「在施洗約翰以後來的」,拯救以色列民的救主。自從以色列亡國五百年來,百姓雖然一直記得先知的預言,神要差遣救主來復興以色列國,但是對於這預言何時才能實現,並透過誰來實現,都不清楚。從後面13到16節的段落中,我們可以看到,約翰所說那位在他以後來的就是耶穌。 在本段經文裡,施洗約翰將自己與那位「在他以後來的」耶穌作對比。我們可以從經文裡觀察到幾點對這位將要來的者的描述: 
(1)那位以後來的能力比施洗約翰更大:約翰謙卑地承認耶穌的能力比他更大,祂是神所差來的彌賽亞,施洗約翰只是先來為祂鋪平道路。耶穌才是施行拯救的主角,祂有從神而來的權柄與能力,能使人從死裡復活,能賜給人更新的生命,能救人脫離魔鬼的權勢。除了耶穌以外,無人能有這樣的能力去完成神拯救的工作。 
 (2)祂的地位比施洗約翰更大:施洗約翰出來傳道,造成以色列地轟動,許多人湧向約旦河,接受他的施洗。他卻聲稱有一位比他地位更高的耶穌要來,他連替耶穌提鞋都不配。他的見證讓聽見的百姓對耶穌尊貴的身份有更深的認識,更殷切盼望這位救主的出現。從這句話我們看到了,施洗約翰謙卑地承認自己是為耶穌鋪平道路的人,並不是主角。 
 (3)施洗約翰是用水施洗,但耶穌是用聖靈與火施洗:施洗約翰在約旦河施洗,水洗的意義是象徵洗去罪的污染。目的是要引導人悔改。耶穌的工作更進一層,除了人必須為罪悔改,求神赦免之外。耶穌將會賜下聖靈的洗,潔淨人內心的被罪所敗壞的性情。也就是賜下聖靈更新人心,讓人活出與基督同活的生命。這裡「聖靈的洗」與新約中其它地方出現6次同一個詞意義是一樣的嗎?除了四福音施洗約翰的見證出現過,使徒行傳耶穌提醒門徒,要等候不多幾日將要發生的聖靈的洗。還有哥尼流信主的那刻,彼得親眼見到聖靈降在哥尼流一家人身上,就如五旬節降在使徒身上一樣,彼得想起這就是主曾應許將要臨到信徒身上的聖靈的洗。最後在保羅寫的哥林多前書12章13節也出現:「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到,約翰預言耶穌將要用聖靈施洗是什麽意思。哥林多教會所有信主的人,無論地位高低,無論猶太外邦人,都領受了聖靈的洗。這洗是耶穌所施在信徒身上的,也是藉著聖靈來施洗的。意義與前面6節「聖靈的洗」的經文,應該是一致的。既然哥林多所有信主的人都受了聖靈的洗,都連於基督的身體。那就不是指聖靈隨己意分賜給個人的屬靈恩賜,或非普遍性的特殊經歷。恩賜的分派不是所有人都一概得到。但是聖靈的洗則是臨到所有信靠基督的信徒。當耶穌為信徒施聖靈的洗,指的就是讓聖靈進入信徒內心,做更新與潔淨的工作,讓他的生命因著聖靈的潔淨,改換一新。 那穌用火施洗又是何意呢?事實上這裡約翰應該不是講耶穌要施行兩種洗,一個使用聖靈施洗,另一種是火洗。應當是同一個洗的兩方面的意義。前面我們已經談到聖靈的洗,是指內在的潔淨,火的洗與聖靈的洗是連在一起的。就如舊約時代潔淨的媒介包括水與火。民數記31章23節規定潔淨的禮儀:「凡能見火的、你們要叫它經火、就為潔淨、然而還要用除污穢的水潔淨它、凡不能見火的、你們要叫它過水。」火與水在潔淨的功能上是一樣的,凡是物件,必要用清水洗淨,或是用火來潔淨。在許多舊約的經文中,火有潔淨的功能:「我必反手加在你身上,煉盡你的渣滓,除淨你的雜質。」(賽1:25)約翰用水施洗,象徵洗去悔改之人的罪。但是耶穌用聖靈與火施洗,則是讓受洗的人經歷聖靈內在的更新,並像火一樣煉淨內心不純淨的雜質這工作。基督將賜下聖靈給真正悔改轉向神的人,使他們被潔淨,凡是主的真門徒都應當接受基督聖靈與火的洗。
 (4)祂要審判神的子民,把麥子與糠秕分開:耶穌要為祂的子民施聖靈與火的洗,同時也要對悖逆不悔改的罪人施行審判的工作,就像以前篩麥子的農民,用耙子或簸箕將夾雜麥子、與糠皮夾雜的混合物,拋到空中。讓風將碎秸吹走,讓麥粒留下來。然後將麥子收在倉庫中,將糠皮、碎秸用火燒掉。這裡「火」是象徵末後審判時的烈火。在最後審判的時刻,基督將要使不悔改的人,受到永恆的刑罰。很多時候我們不願談審判的信息,以為一說到審判舊傷感情了,讓不信的人難堪。這裡主耶穌的工作除了潔淨信靠祂的人,同時不可忘記,祂也會審判硬心不信到底的人。有人稱今天的教會,有很多倒向與世界妥協的方向,只敢講軟性的福音,卻對基督將要審判悖逆的罪人規避不談。尼布爾對今天世代的主流派基督教會下了一道嚴厲的批判:「一位不發怒的神,藉著沒有十字架的耶穌,將無罪的人帶進一個毫無審判的國度。」我們千萬不要墮落到這個地步,走這條妥協的道路。 

  父神見證耶穌的身分
「13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14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麼。15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或作禮〕於是約翰許了他。16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 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17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太3:13-17) 

 在施洗約翰傳一陣子後,耶穌才從加利利過來,開始祂的傳道工作。在正式傳道之前,耶穌先來到施洗約翰面前,要求接受他的施洗。當耶穌提出這要求,施洗約翰卻想要攔住祂,極力用勸阻的語氣來糾正耶穌:「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麼?」約翰認為耶穌將兩個人的地位高低搞反了,應該是地位高者為地位低的人施洗。約翰清楚知道耶穌的能力、地位遠高於他,覺得這樣的要求不可思議。 耶穌的回答值得我們思想:「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這是個命令句,意思是「你在此刻就容許吧!」理由是,當如此做時,諸般的義在我們中間得以成全,這是合適之事。後半句是什麽意思,令人費解。受洗的意思象徵罪人願意悔改,藉著受洗的儀式,表明自己願意讓神來洗淨罪惡。耶穌從未犯任何罪,無需悔改、也不必被洗淨。祂接受洗禮不是與祂宣告的彌賽亞身份矛盾嗎?其實並不矛盾。我們先要明白「公義」是神的屬性,符合神心意之事就是「義」。「盡諸般的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符合神旨意之事被成全。什麽是神差耶穌來到世上完成的旨意,就是完成神救贖的工作,讓耶穌的生命為救贖人脫離罪而犧牲。在馬可福音中有一段話:「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麼?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麼?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可10:38-39)這句話中講的「杯」與「洗」就是神差遣耶穌來到地上要成全的救贖之功。耶穌身為受苦僕人的身份,在地上就是要一步一步走完,為罪人承擔罪的刑罰,在十字架上受死的道路。雖然此事在當時尚未發生。但是耶穌明顯知道等待祂的,是什麽樣的洗,什麽樣的杯。因此祂說出「你暫且許我」在此刻,祂是要用這個受洗的儀式,表明他順服天父賦予祂的使命,擔任受苦僕人的角色。這不代表耶穌也需要藉著洗禮,象徵罪得赦免。而是象徵祂願意順服在神的旨意之下,讓神揀選祂成為受苦僕人的使命得以成全。這就是「理當盡諸般的義」的意思。

施洗約翰答應為耶穌施洗,當耶穌受洗完畢從水裡上來。天父上帝親自用異象、用話語來見證耶穌的身份:「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 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三一神同時出現。聖子接受洗禮;聖靈彷彿鴿子一樣,降臨在耶穌身上;天父從天上發出喜悅祂的愛子耶穌的話語。這是何等莊嚴,榮耀的景象。這景象何等像國王被膏立的場景。主耶穌領受神的使命出來傳道,正是神國度大大開展的時刻。神對耶穌發出見證的話語,來自於以上兩句舊約的預言:「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詩2:7)基督是神的兒子,神膏立的受膏者,就是以色列人引領盼望的彌賽亞。以色列人的觀念中常把這兩個身分連在一起。如彼得對耶穌的認信說:「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兒子。」神從天上來的見證指出耶穌就是這位彌賽亞。神的話語也應驗了另一句經文:「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裡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賽42:1)耶穌就是神所選召,蒙神喜悅的受苦僕人。祂在地上的工作就是在十字架上犧牲,為神子民贖罪。在以賽亞書53章有更清楚對受苦僕人的預言。耶穌既是神的兒子,也是神所喜悅的受苦僕人。這兩個身分在耶穌受洗這時刻,由天父上帝親自說話向世人發出見證。 

  結論
在耶穌開始地上傳道事工的時刻,施洗約翰向世人發出了曠野的呼聲,見證耶穌是那位在他以後來,卻有更高地位,更大能力的救主。聖靈如鴿子降在耶穌身上,如君王受膏的典禮一樣充滿榮耀,天父上帝從天上發出見證,證明耶穌就是神的兒子彌賽亞,也是蒙神喜悅被選召為僕人,為拯救世人而成為贖罪祭。當我們看到瞭如此明確的見證。我們是否更加堅定相耶穌是基督,是神兒子的身分?我們是否按照祂所當得的尊榮來敬拜祂?願神開啟我們眼,降伏我們的心,讓我們一生忠心地侍奉主耶穌到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