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信心路程上的危機

Image result for Abraham Sarah Pharaoh
前一段經文提到,神向亞伯拉罕提出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呼召。並應許要賜給他後裔,土地,和使萬民蒙福的福分。這對當時尚沒有兒子的他而言,只是遙遠的夢想。

搭棚與築壇的信心旅程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5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6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7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8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創12:4-8)

亞伯拉罕一聽到神的呼召,就順從神的吩咐,收拾財產,離開了哈蘭,往應許之地出發。如果他當時準備暫時出外旅遊,還期待將來再回到故鄉,那不會把財產,親友都帶著同行。但他離開家鄉是連根拔起,再也沒有回來的打算。跟隨神的呼召是需要像他這樣義無反顧,決心出去了,就不打算回頭。開弓沒有回頭箭,對神的呼召三心二意的人,不可能完成神在他身上的計劃。

他們全家一步一步走進了迦南地,就是神所應許賜給他的地方。第一站來到了示劍的摩利橡樹,是一個位於撒瑪利亞與耶路撒冷中間的城市,主前1900就已經有居民的村落存在。當時,這塊地上住著迦南人,地的擁有權屬於他們。並且迦南人當時的社會風氣相當敗壞,神也不願意亞伯拉罕與他們混雜居住。神並未讓他們定居下來,反而因著放牧羊群,逐水草而居。亞伯拉罕就成了四處漂泊的異鄉人,迦南地就是他暫時借住的地方。
就在此時,神向亞伯拉罕顯現,明確地向他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拉罕腳下踏的這塊土地,就是當初神呼召他出哈蘭時,答應要賜給他的。當他聽到這句話,不知心中是如何感受?明明現今這塊地的主人是迦南人,怎麼可能有一天成了自己擁有的土地?神要賜給他的應許之地,將來會怎麼實現?當人聽到了太過遙遠的承諾,一般都會當作笑話來看,不會當真。亞伯拉罕心中怎麼想,我們難以猜測。我們教會現在正在建堂,弟兄姊妹非常熱心尋覓可以建堂的地點。有時候站在一塊極佳的土地上,心中夢想如果這塊地願意賣給我們就好了。然而,很快也會回到現實,怎麼可能呢?這是別人的土地,別人怎麼可能割愛。就算要賣,我們負擔得起嗎?現實會把我們從夢想中拉回來,但是理想最終得以實現的因素,也是因為一開始有夢想。我們對建堂心存盼望,或許也能感受到亞伯拉罕當時的心境。神向他應許的三件樣福分都還未實現,後裔還未得到,土地是被迦南人佔有,「成為萬民的祝福」更是遙遙無期。他還能帶著全家人繼續往前走,乃是因為仍然抱著對神話語的信心。神既然應許,必會實現。

亞伯拉罕在暫住的地方,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壇是敬拜神,向神發出求告的地方。是以色列先祖時代最簡單的的敬拜場所。人類在該隱亞伯的時代就已經會築壇,在壇上獻給神祭物。壇的存在證明了,先祖在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最簡單的敬拜神方式。這壇經歷長久時間的演變,成為後來的會幕,進一步成為聖殿,當主耶穌降臨後,外在的形式不再重要,對神的敬拜內化成為按照聖靈與真理的指引而進行。在一切複雜的敬拜禮儀尚未形成之前,築壇就是先民最原始的敬拜形式,單純發自於內心對神的崇敬,也是蒙神喜悅的。

亞伯拉罕飄流在外,沒有自己的土地,需要隨時拔起營帳,往前遷徙。第8節記載亞伯拉罕前往下一暫居的地點:「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隨到一處,當帳篷一立起來,就記得先築起敬拜神的壇。可見他對神的尊敬之心。有人稱亞伯拉罕四處漂流的生活方式,就是搭棚與築壇的生活。雖然住在簡陋的帳篷裡,敬拜神的壇還是要建的。亞伯拉罕對親近神的重視,值得我們今日基督徒學習。我們是否隨到一處,先尋找敬拜神的地方?無論是尋找可以禮拜的教會,或是安靜自己的心單獨親近神,都是向神發出敬拜的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當放在最優先的位置。

信心考驗上的失敗
「9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10那地遭遇饑荒,因饑荒甚大,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11將近埃及就對他妻子撒萊說,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婦人。12埃及人看見你必說,這是他的妻子,他們就要殺我,卻叫你存活。13求你說,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14及至亞伯蘭到了埃及,埃及人看見那婦人極其美貌。15法老的臣宰看見了他,就在法老面前誇獎他。那婦人就被帶進法老的宮去。」(創12:9-15)

在暫時居住示劍,並經過伯特利與艾的中間後,亞伯拉罕逐漸往南地遷移。那裡是迦南地的南邊,通往埃及的路上。當時迦南地遇上了飢荒。在聖經中的記載,迦南地出現飢荒多次,亞伯拉罕、雅各,都曾經因飢荒逃到埃及過。相對於迦南地,埃及有尼羅河的水源,及完善的灌溉系統。即使在他國出現災害的時刻,埃及還能生產足夠的糧食。

在這個時刻,亞伯拉罕面臨一個潛在的危機,也就是他的妻子撒拉生長的很美麗。他擔憂埃及的法老可能會想要奪取他的妻子,納她入後宮。古代的君王權力很大,想要娶誰為妾,只要一聲令下,誰也不敢違背其命令。此時亞伯拉罕身為撒拉的丈夫,他的存在就是法老逞其慾望的攔阻。面對難以抵擋的強權,他自認為法老一定會為娶撒拉,而奪其性命。在還沒有到埃及之前,就先與撒拉講好,不要稱自己是她的丈夫,而要稱他是哥哥。這句話並不全然是真話,雖然撒拉確實是亞伯拉罕同父異母的妹妹,但是更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在當時的社會,並沒有限制近親結婚的倫理規定,他們的婚姻是合法正當的。反而是亞伯拉罕說出的這個謊言,會讓自己的妻子,被送進法老的懷抱,變成法老的妃子。不但陷妻子於不義的危險,自己更是犯了欺騙的罪。

為何亞伯拉罕會做出這種傷天害理的事?難道他不知道這個決定會產生的嚴重後果?毫無疑問,他一定知道。然而,在生命受到威脅之下,他不得已只能犧牲個人與妻子的名節。人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所做出的選擇,往往很難用一般時期的倫理標準來評判是非。只要反問一個問題,許多義正詞嚴的衛道之士,大概也會啞口無言。這問題就是:「如果輪到你,你會做出勝過恐懼,超越生死的選擇嗎?」要別人犧牲生命保全名節容易,輪到自己的命保不住的時候,才能考驗出自己所堅持的倫理原則是否當真。

我們可能心中會有個疑惑。在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刻,說謊算是犯罪嗎?這個問題可能出現在許多不同的情形,也就需要按照當時的情境來判斷。亞伯拉罕的這事件,不單是說出個無關痛癢的謊言而已,事關他妻子的貞潔,還有他的名節,不可謂小事。但是在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頭,他選擇先保住生命,似乎也情有可原。畢竟保全生命,是倫理判斷中非常重要的判斷原則之一。生命存留下來,還可能有機會為自己的冤屈平反。喪失了生命,只能冤沉大海,含冤莫白了。

這裡並非指亞伯拉罕說謊有理。謊言是罪,因著說出的謊言導致,妻子貞潔被污辱,自己的被名聲毀掉,再怎麼也不能光明正大地聲稱自己無辜。罪就是罪,無需狡辯。只是在作出一個抉擇時,可能面臨多樣的倫理原則影響著人的判斷。例如,在納粹威逼人說出藏匿的猶太人,想要對他們做出種族滅絕的暴行時。藏匿猶太人的人選擇不說出他們的行踪。這件事面臨兩種原則來影響他的判斷,一是不可說謊,一是不可陷害人的性命。當兩者無法兼顧時,選擇影響較小的罪去作。這是倫理學上常遇見的問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盡一切力量讓善果最大化,而讓罪的衝擊減到最低。

亞伯拉罕遇到的威脅,很像初代教會時面臨信仰與保全生命的兩難抉擇。初代教會時期,作羅馬皇帝戴克理先曾經極力逼迫教會。他命令基督徒,若要存活則需交出聖經,讓他銷毀,並宣示效忠羅馬皇帝。當時有些牧者為保護會眾,而屈服於暴君的威脅,選擇交出聖經,以免信徒遭到處死。後來,當君士坦丁即位,發布米蘭敕令,停止對基督徒逼迫。信徒們重新回到教會中聚會,那些曾經為了保命而背叛信仰的也回來了。但是當時有一群在逼迫中積極鼓吹寧死不屈的信徒,稱為多納徒派,拒絕接納曾經軟弱背叛主的信徒,再進入教會,視其為叛徒。甚至革除那些為了保護信徒生存,而交出聖經的牧者的職務。並主張這些牧者所施的洗禮,及按牧的傳道人都不算數。到底該不該重新接納,在生命遭威脅時軟弱跌倒的信徒,成為教會爭執上百年的問題。雖然後來大公會議定多納徒派為異端,他們在教會中的勢力逐漸消失,但是對教會造成的傷害極大。亞伯拉罕軟弱說謊,差點造成嚴重的後果。值得我們今日信徒警惕。但是我們也當承認,自己遇到和他同樣情況的時候,難免也會與他一樣跌倒。當考驗還沒有面臨到我們身上時,我們無法自以為剛強而自誇。

彼得面臨的也是同樣的問題。當他被大祭司的僕人的指認,與耶穌是同一夥的,生命受到威脅的那一刻,他發咒起誓不認耶穌。這件事主耶穌早就料到,也早就警告過他。只是彼得在事情沒有來臨之前,還自以為絕不會因為害怕而背叛主。事實上人只有在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才可能考驗出他的品格。我們都不是如自己所想像的剛強。當我們批評彼得不認主時,當自我反思,我遇到彼得的情況,會比彼得強嗎?同樣的情形應用在亞伯拉罕的身上,我們也實在不比亞伯拉罕好多少。我們都需要承認自己面對危險的時候,會感受到膽怯,並可能出現軟弱。我們都需要主的赦免。感謝主的是,主的恩典能夠勝過我們的軟弱,將我們從軟弱中挽回來。我們不是讓自己留在軟弱的境地,而自我感覺良好。而是願意讓神施恩的手臨到我們身上,讓我們經歷神轉化的作為。下一段經文我們將會看到神在亞伯拉罕身上的工作。

神以恩典扶持軟弱
「16法老因這婦人就厚待亞伯蘭,亞伯蘭得了許多牛,羊,駱駝,公驢,母驢,僕婢。17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18法老就召了亞伯蘭來,說,你這向我作的是甚麼事呢,為甚麼沒有告訴我他是你的妻子。19為甚麼說,他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他取來要作我的妻子。現在你的妻子在這裡,可以帶他走罷。20於是法老吩咐人將亞伯蘭和他妻子,並他所有的都送走了。」(創12:16-20)

因著法老喜歡撒拉,接她進宮中,亞伯拉罕被法老認為是妃子的哥哥,就是古代的國舅。於是賞賜他許多牛、羊、駱駝、驢、僕婢。能夠跟法老攀上親戚關係,一般人的感受都是喜出望外。但是亞伯拉罕歡喜不起來,因為他的妻子被人奪走,被迫受盡侮辱,這醜惡的結果就是他的一句謊話造成的。再追究說謊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貪生怕死。對一個身為一家之主的男人而言,保護家人的安全,是無可推卸的責任。在這事上,亞伯拉罕顯然虧負了丈夫的職責。他為了保全生命,出賣妻子的貞潔,竟然還得到了奪妻之人賞賜的財富。這丟臉的事就算不被人說閒話,連他自己想起來,都會成為一生的羞辱。更有甚者,他出哈蘭的時候,從神那裡領受的應許是,神將賜他後裔,且將要繁衍昌盛,成為大國。如今後裔還沒出生,妻子就被人搶走,神的應許變成無法實現的泡沫。原本堅心信靠神的呼召,如今卻遭到應許落空的危險。此時出現在亞伯拉罕面前的是個信心危機,成就應許的關鍵因素遭到致命的打擊。他還能繼續按照神呼召的道路走下去嗎?

人會因為環境變化而信心動搖,意志消沉。然而,神計劃要完成的事豈會輕言變卦。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是無條件的,無論如何都要實現的。就算人走不下去了,神也要插手介入。此時就是神要干預的時刻。第17節記著:「耶和華因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緣故,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神用降災來阻止法老奪取他人的妻子,特別亞伯拉罕與撒拉是承受神應許的對象。神在他們身上的旨意是不容外力阻擋的。亞伯拉罕差一點因個人的軟弱,讓神的計劃落了空。但是,神永恆的旨意一旦定下,絕不會退縮。從整本聖經看來,這旨意就是揀選一位對神有信心的人,保護他,引領他,將神的應許在他的後裔身上世世代代傳下去,直到神拯救世人的旨意完全實現,也就是神要讓萬民因著亞伯拉罕的後裔蒙福這應許。

當法老受到懲罰後,他縮了手。連忙把亞伯拉罕找來,責備他差一點讓陷法老於罪,遭神懲罰:「你這向我作的是甚麼事呢,為甚麼沒有告訴我他是你的妻子。為甚麼說,他是你的妹子,以致我把他取來要作我的妻子。」顯然法老做此事是出於不知,他沒有因此懲罰亞伯拉罕,必定是因為畏懼神的威嚴。他命令亞伯拉罕帶著妻子離開,原本賞賜給他的牛羊牲畜,也不再追回,讓他們帶走。最令人擔憂的事並沒有發生,反而是得到了出人意外的好結局。亞伯拉罕對此結果沒有一點貢獻,反而差一點因他壞了大事,其中掌管一切的是神。

以色列民對這件事的解釋是,神對他的選民以色列特別的關愛,挽救他們於危難之中。因為他們種族的起源就在於亞伯拉罕。若是神當時沒有介入,如今的以色列民族不可能出現。基督徒對此有更深的領悟,神在此事上顯出的作為,不但是為了保護一個民族,更是為了他在永恆中定下的拯救世人的旨意。神應許萬民必因亞伯拉罕的後裔蒙福,這是神永不改變,必然實現的心意。從亞伯拉罕的第一位後裔以撒誕生開始,直到後來降臨的彌賽亞耶穌基督,祂也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因著神對萬民永恆不變的拯救計劃,他揀選亞伯拉罕,保護他的家族生存繁衍,領受啟示的聖言,並將最初所蒙的福分,世世代代繼續傳遞下去,直到最終實現。我們今日蒙神拯救的外邦基督徒,也是在此拯救計劃中,亞伯拉罕之約實現在救贖歷史當中,在我們身上也有份。這是值得我們慶幸,而對神發出讚美的事。

結論
亞伯拉罕憑信走上神召他去行的旅程,路上搭棚築壇,不滿足於安穩的生活,卻不忘時時尋求神的面。歷經信心危機,所幸神介入化險為夷。神是信實的,勝過了人的軟弱。祂永恆的心意必然實現。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主耶穌對起誓的教導

Related image
無論古今中外,以發誓來爭取他人對自己的信任,似乎存在各種民族之間。運動員要宣誓遵守規則,軍人要宣誓效忠國家,官員就職典禮要宣誓盡忠職守,婚禮要交換誓約互相扶持,法庭作證要宣誓不說假話。甚至在一些迷信的地方,地方選舉民意代表,或是領導的時候,一旦競爭激烈,還會相約斬雞頭,發毒誓,如有違背對百姓的承諾,就不得好死。發誓出現在民間各種場合。但是主耶穌在這裡的教導是不可起誓。似乎是清楚地禁止基督徒起誓。有的教派如,耶和華見證人,和貴格會,都是按照字面嚴格遵守,就算在法庭作證也不起誓。這樣的做法合乎聖經嗎?我們當怎麼看待主耶穌的這段教訓?經文的解釋與應用,需要按照整本聖經的原則,加上前後文的語境來理解。才不會偏離原本主耶穌說出此命令的原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段話。

律法中對起誓的教導
「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34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太5:33-34a)
這是登山寶訓中主耶穌闡釋天國倫理的第四個對比。每個對比都以慣用語「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只是我告訴你們」為起首。表示前者原本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慣例;主耶穌提出了後者,將原來的看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對過去猶太人只注重守外在規條的作風,主耶穌帶來了倫理的更新。新的天國倫理不是一套更嚴厲,更難以做到的律法。而是直接追溯倫理的根源在於內心對神順服,就是從裡到外順從神的管治,願意與神建立正確的關係。主耶穌來,不是要頒布另一套更加嚴格的法規,來約束人。而是要應驗舊約律法書、先知書應許的彌賽亞預言,完成彌賽亞在末世要成就的救贖工作。登山寶訓呈現出比摩西律法更高的標準,若是按照舊約那套作法去守,對我們來說更是力有未逮。所以律法成全在基督裡,並實現在我們身上,需要放在基督成就的救贖之功這思路下來理解。當我們經歷「稱義」的接納,並靠聖靈走過「成聖」道路。我們就能憑著對基督的信靠與順服,讓天國倫理成全在我們身上。這正解釋了主耶穌在前段經文中說的:「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主耶穌將律法的真意呈現出來,超越了原本僅守住外表規條的傳統。並給我們更新的生命去活出來,這就是成全律法,達到了神設立律法要達到的目標。

猶太人傳統的想法「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是從何而來?毋庸諱言,這句話確實是舊約律法書中幾處經文的綜合。申命記6:13-15說:「你要敬畏耶和華-你的神,事奉祂,指著祂的名起誓。不可隨從別神,就是你們四圍國民的神;因為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你神是忌邪的神,惟恐耶和華-你神的怒氣向你發作,就把你從地上除滅。」利未記 19:12說:「不可指著我的名起假誓,褻瀆你上帝的名。我是耶和華。」民數記30:2 神要摩西對百姓說:「人若向耶和華許願或起誓,要約束自己,就不可食言,必要按口中所出的一切話行。」舊約中並未禁止起誓,而是要求謹守所發出的誓言。

律法是對敗壞的人心作出的約束。它的功用之一就是要控制人本性中罪的蔓延,使得神子民的生活不受到罪的破壞。前段提到的幾處規範起誓的律法,就是要求人對自己在神面前發出的誓言,嚴格遵守。既然舉出神的名來為所說的話作證,就必須謹記自己公開的承諾,不能出爾反爾,或是故意躲避,不去承擔。人必須對自己說出的話認真,對許下的諾言信實。這是神對以色列民頒布律法時,對他們道德上的要求。律法反應出神的公義聖潔屬性,本是好的。但是為何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卻提出另一個與此不同的倫理要求?並且兩者看起來似乎是南轅北轍,相互衝突。

原因正是律法只能讓人知罪,卻無法改變人心。人的心被罪惡轄制,連要求人聖潔的律法,也經常被人濫用,找出法條中的漏洞來違背。甚至於不把在神面前起的誓言當回事,輕率地起誓又背誓,這是對神不敬的心態。出埃及記20:7十誡中的第四誡命令百姓:「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這種用不認真的態度奉神的名起誓,讓神的名受羞辱。這種行徑就是妄稱神的名,也就是第四誡中嚴格禁止的。為了要糾正這種對神不敬,輕率假借神的名起誓的普遍現象,主耶穌要求他們什麽誓都不要起。既然整個社會對起誓的態度,出現嚴重偏差。這種妄稱神的名的起誓,已經成了惹動神憤怒的罪行了。在這種錯誤的風氣之下,主耶穌乾脆要他們,什麽誓都不要起。最重要的是,先除去人對神輕慢的態度,重新找回對神敬畏之心。

主耶穌禁止人起誓的原因
「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 神的座位。35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36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太5:34b-36)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人為何會想要起誓。主要目的就是要藉起誓來爭取別人的信任。說謊是一個人不用學習,自然就會的本性。在為了自身的利益受到危害的時候,或是為了逃避對自己犯錯的指責,往往會用謊言來趨利避害,推諉塞責。就連幼兒被父母親責罵的時候都會用謊言來逃避懲罰。經歷人間爾虞我詐的大人,用謊言來保護自己的利益,是經常發生的事。但是將心比心,我會騙人、人也會騙我,當面臨重大利害衝突的時候,自然會對方話語的真實性心生懷疑。為了取得他人的信任,有時會用起誓來增強自己話語的可信度,了結各樣的爭論。起誓,就是人在宣稱一件事的時候,以神見證其話語的真實性,若所宣稱的不是真實的,就會招致神的咒詛。中國民間的誓詞常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所說的句句屬實,若有半句虛假,天打雷劈、絕子絕孫。」英美法律規定,當證人受法庭傳喚作證的時候,必須手放在聖經上,宣告「我發誓要講真話,全部的真話,並且任何一點都是真實的,求神幫助我。」如果在宣誓之下作偽證,就會被認為是在神的面前公然說謊,是讓人極為反感的行為。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經在聯邦調查庭聽證時,在誓言下說謊,落得名聲掃地,灰頭土臉。

主耶穌在35節解釋為何什麽誓言都不可說。因為當時猶太人為了需要取信於人而起誓。然而,因為人的軟弱,常常會起了誓,卻又無法兌現。為了避免因違背誓言遭到懲罰的後果。就發展出許多詭詐的方便之門,他們聲稱唯獨指著神起誓,才需要嚴格遵守。若只是指著天,或指著地、或指著耶路撒冷、或指著自己的頭起誓。就算違背了誓言,也沒這麼嚴重。其實這是個鑽律法漏洞的詭計。當人守律法時,忘記了律法出自於神公義聖潔的屬性,順服神的人必然要順服神所定下的公義聖潔要求;反而去尋找許多投機取巧之道。就算表面上自我圓解,脫離律法的制裁,事實上他根本偏離了律法設立的宗旨。

主耶穌正是指出他們假冒為善之處:「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指著天,指著地起誓,其實就是指著神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地是神的腳凳。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就是指著大君的京城,這裡的大君就是天上的大君王父神。指著自己的頭起誓,也不行。我們的生命氣息原在神的掌管之中,我們尚且沒有能力使自己的頭髮變黑又變白,豈能掌控自己的生命呢?又有什麽權柄以自己的生命當作賭注,來取信於人。無論是天或地、耶路撒冷、人的生命,這些全部服在神的掌管之下。指著天地起誓,指著神的京城起誓,指著神所造,具有神形象的人生命起誓,都等於是把神當成自己信譽的支持者,來為自己作保。是利用神的不敬虔做為。

那我們怎麼解釋聖經中許多起誓的例子?亞伯拉罕拒絕所多瑪王賜給他禮物時說:「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創14:22)他差遣老僕人為以撒尋找媳婦時,對老僕人說:「我要叫你指著耶和華天地的主起誓,不要為我兒子娶這迦南地中的女子為妻。」連神自己也曾起誓賜給亞伯拉罕應許:「耶和華天上的主,曾帶領我離開父家和本族的地,對我說話向我起誓,說,我要將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24:7)希伯來書作者論到神向著立約的子民立下堅定的應許:「照樣,神願意為那承受應許的人,格外顯明他的旨意是不更改的,就起誓為證。」(來6:17)使徒保羅也曾經在神面前向信徒真誠說話:「我寫給你們的,不是謊話,這是我在神面前說的。」(加1:20)主耶穌在彼拉多要祂起誓回答是否是神的兒子時,祂並未拒絕,反而正面回答。經文描述:「大祭司對他說,我指著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訴我們,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耶穌對他說,你說的是。」(太26:63-64a)以上的誓言多半是表述堅定的應許,承諾必然實現,而用誓言說出永不改變的盟約。這裡面的起誓不涉及借用神至高的權柄,來增加自己的話語的可信度。所以,主耶穌說的什麽誓言都不可起。指的不是堅定承諾必然實現的盟約。而是那些想要得到他人信任,卻又用投機的方式指著天地發誓,來增強自己信賴度的這種情況。這兩種起誓在動機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此處的主耶穌禁止的起誓,並不關乎堅定承諾自己答應做的事。例如:公務員就職時的誓詞、軍人的宣示對國家效忠、婚禮的交換誓約、或是法庭作證的宣誓不作偽證。以上都不在主耶穌禁止的起誓範圍內,不需要過度按照字面拘守,結果反而讓自己綁手綁腳,努力去堅守規條,卻與主耶穌糾正的錯誤無關。對於主清楚的命令,我們當然要遵行。然而,卻不要脫離經文語境下表達的本意,到了行義過分的地步。

誠實是基督徒處世的原則
「37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或作是從惡裡出來的〕」(太5::37)
既然主耶穌前一段教訓,不是在禁止人在神面前,堅定宣告自己的意圖,或是與人定下穩固盟約時的誓言,為何用如此絕對的話警戒門徒:「什麼誓都不可起。」?答案應該就在接下來的句子:「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的話語應當盡一切可能接近所認知的事實。在必須說「是」的時候就清楚說出來,不說欺騙的話。同樣地,當事實是否定的時候,也清楚地說出「不是」。這是一種光明磊落,誠實無欺的生活形態。主耶穌期望信徒以這種態度在世上為人處世。一個人在公眾面前的信譽是累計長時間建立起來的。主耶穌要他們用自己長久活出出的品格,來得到別人的信任。而不是在得不到他人信任時,假借至高的神的名來保證自己的可靠,取信於人。

一個人需要用發誓來取得別人信任,常常就是在一個互相不信任的環境才會發生。為何人際間彼此不信任,因為人的心容易被惡者欺騙,被罪引誘,用謊言遮蓋錯誤,贏取利益。一旦在社會中形成爾虞我詐的風氣,大家就不會再信任別人說出的話。連他人清楚的回答都要懷疑三分。使得人們需要用誓言來爭取他人信任,這是人心敗壞之後的結果。

主耶穌心中天國的情形是,不再需要用誓言加強自己的可信度,而是自己生命被聖靈更新後,活出誠實無偽的品格,以事實來衡量該說什麽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如果得不到別人信任,還需要指著天,指著地,把神拉到自己的背後,為自己背書,那是種話語得不到他人相信的羞恥。「若再多說」指的就是在「是」與「不是」再多加一些修飾的話,遮掩的話、誤導的話,讓人搞不清真相,避免真相被揭發後,難以擺脫責任。或者是指天指地,拉神撐腰來增添自己的信譽。這作為就是出於惡者,而非出於神。如此行也就是被惡所牽引去犯罪,神不會願意我們這麼做的。

結論
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天國倫理的第四個對比,要求門徒不要起誓,而要誠實無偽地待人處事。這教導主要是我們,不要用發誓的方法,將神拉來支持自己,謀取他人信任,遮掩自己的錯誤,得到不當得的利益。這就是破壞十誡裡的第四誡「妄稱神的名」的罪。今天的社會就是個已經被罪滲透的地方,人的心已經受到污染,誠實的話語何其難遇。基督徒身處此世代,我們是與他人一樣,用謊話來掩飾內心的虛假,還是仍然願意遵照主耶穌的教訓,即使受虧損,也是心口如一、光明磊落。即使可能會吃虧,可能會受到排斥,甚至遭到惡劣的對待。我們寧可尊行主耶穌的教訓,而得到主的稱許,不要用犯罪手段來獲得屬世的利益,最後讓主譴責。俗話說:「誠實是最好的政策」基督徒立志走在主的道路中,心中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於人,這是穩妥無比的。

2019年2月5日 星期二

新春吉祥健康:2018回顧

Image result for 可愛豬小弟
親愛的家人,
2019的春節,特別跟您全家拜年,恭祝健康平安快樂下面以中文跟您報告2018年家中一些較大的事。(中間部分是翻譯肇恩,肇宣寫的)

佩蓉身體還行(現在開始吃奶薊草籽),就是希望下決心多曬太陽仍然在教會的兒童部門學習教導小朋友們

女兒肇恩在經過將近兩年(4個學期)的學習之後,終於在2018年年4月時申請從工程科系轉到生態和自然資源系。雖然轉學的過程有點麻煩,並且還要補修一些學分;然而自從她轉系之後,看見她每天上課的心情更活潑高興時,我們都覺得很興奮,並跟她一同感恩!

2018年暑假期間肇恩找到在學校附近三明治店打工的機會,雖然工作內容難度不大,但對她來說的確是個嶄新的生活經驗我們全家都特別為她高興

此外在2018暑假期間,漢生的二弟妹帶著三個孩子在2014年之後很難得的再度從台灣來訪,肇恩至今仍津津樂道與堂弟堂妹的寶貴相聚

暑假期間,兒子肇宣再度回台灣參加為期兩週的短期宣教—以聖經真理為基礎的英文教學夏令營。只是這次與兩年前的短宣有一個最大的不同處--就是沒有英文堂的牧師或輔導員帶領同去(仍然有家長在生活細節上從旁大力協助。可是在屬靈的領導層面上,確實有一個空缺。)因此在籌備和操作上,今年比往年更具挑戰!肇宣甚至有一天半夜非常氣餒的從台灣寫電子郵件(email)回家,要我們緊急為他們的團隊禱告,因為學弟不太能服氣學長的帶領。我們看了他的電郵請求,心中也十分擔心,難過………只有深深禱告求天父上帝在這些年輕的孩子們心中做教導人心謙虛,並彼此真心相愛相敬的工作奇妙的是,到了兩週英文教學短期宣教結束,開會檢討時,每一個英文小老師(包括高中生,大學生及一位研究生),都懷著感恩的心分享自己這兩週學到的許許多多功課!每一位都更同心,更相愛真是台灣,美國兩地一同經歷上帝改變人心的奇妙恩典

從台灣回美之後,肇宣也把握機會利用還未到大學報到的幾週時間,在教會幫忙暑期聖經學校(負責教小朋友從做簡單的科學實驗來體驗信仰的真實面)也回到他以前學寫電腦程式(robotics and programming)的地方教48年級的小朋友編寫程式。

2018年的八月下旬,我們全家送肇宣到大學報到..這是他年輕的18年生命當中----到目前為止所經歷最大的變動回想申請大學過程中的所有認真,辛苦,盼望,等待雖然不是每一件事都照著他所期待的發生但他深深覺得自己靠著主耶穌寶貴恩典學了好多……也感謝並相信主耶穌必定帶領他走向前面的大學生涯繼續經歷祂的恩典!!

肇宣上大學的第一個月一直都在感冒,他也承認是一個讓他學習更謙卑的大功課他深深感恩……感冒在第一次期中考之前完全好了,所以沒有影響他的學業成績。

他深深同意電腦網路節目“Worth It”的主持人Stevenm Lim說的一段話:願天父上帝差派我吧在新的2019年裡,發掘活祂計畫中的喜樂,並祂掌管下生活的能力,和從祂恩典流出的愛

漢生回顧2018一年來服事的經過,繁忙中卻充滿神賜的力量。外出三次宣教,也為華神開了三次神學課程,再加上新城分堂服事的擔子也加重。這些服事將日程排得滿滿的。最重的時候一個禮拜需要講三場道,外加兩堂主日學,真的是需要神的憐憫,賜下額外的能力。
三次到海外宣教旅程中有兩次進了山上少數民族的地區,看到了當地同工聖經培訓的需要。幾乎所有同工都未受神學訓練,會眾一般也出現鬆散、軟弱的情形。因為地處偏遠,很少人願意長途跋涉去協助。漢生帶給他們基本的聖經課程,期待裝備他們來服事弟兄姐妹。他們學習都十分投入。也繼續參與聾啞事工,因已熟悉他們特殊的學習方式,漢生也逐漸調整做法,準備了更多淺顯易懂的聖經內容,加上圖片。發現他們不但能夠理解聖經故事,也逐漸能夠領受更深的神學信息。這兩類型的服事,都是需要細水長流,持續投入,才可能生出果效。

2018年服事地點的情勢普遍都緊張。原本集合在一起的大型聚會,都採取分散在家庭中舉行。漢生也是分别在各個小組中分享。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參與的總人數比原本大型聚會更多。漢生看到了他們不畏懼情勢變化,仍然勇敢的固定聚會,肢體間的關係也更加密切。漢生帶給他們鼓勵的信息。教會在壓力下不致喪膽,反倒能夠考驗大家的信心。漢生也不擔心風險,宣教旅程都照原定計劃進行。感謝主的是,至今未出現緊張的情形。

另一個感恩的事,就是新城分堂,雖然成立三年半。這一年大家的熱情仍然未見減低,每一季神都把信主受洗的人加給分堂。主要是同工對福音工作充滿火熱,藉著中文學校,特別聚會,積極接觸慕道友。福音班總是有福音朋友願意來。新受洗班也有三位持續一年參加,成為教會的生力軍。

回顧這一年,為上面提到的事情感恩。漢生覺得自己的領導能力有限,但是神賜給他足夠的同工,大家同心合作。讓植堂的事工,不斷帶出激勵人心的結果。漢生會珍惜所得到的一切,盡力在92019年,達到更好的服事成果。

最後恭敬祝您---2019年更多經歷天父上帝的愛!
晚,

漢生,佩蓉,肇恩,肇宣敬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