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6日 星期六

體貼神憐憫心意的僕人

 


前言

11章的信息中我們提到了:「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主耶穌開啟了天國擴張的事工,福音信息正積極地向各處廣傳。然而敵對勢力的抵抗也是激烈的。主耶穌天國事工遭遇的明顯抵擋在那些拒絕接受耶穌是基督的猶太人。在12章中,衝突出現了,導火線是法利賽人對主耶穌門徒不按照他們的要求守安息日發出嚴厲的批評。主對他們的回應是反問,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是什麽?神期待祂的子民在安息日行什麽?這段對話的重點帶出了兩種遵守神誡命的方式:(1)拘守外在規條、(2)活出神在誡命中的精意。耶穌所追求的是,​​突破累贅的外在規條,回歸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就是在神的救恩中享受神賜下的安息。

從主耶穌對守安息日方式正確的詮釋,帶出來神所喜悅的僕人服事的心態,就是體貼神憐憫的心意。主耶穌服事的樣式,正如以賽亞書42-53章所描述的受苦的僕人。祂完全應驗先知對這受苦僕人的描述:捨己、謙和、憐憫,彰顯出神的內在屬性,將神救贖的恩典傳遞給需要的人。

法利賽人批評主門徒不守安息日

「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2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太121-2

法利賽人抓主門徒的毛病,曝露出他們對安息日的態度,就是他們重視按照字面守住摩西頒布的十誡:「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出2010)重點在於嚴格設定界線,防止人逾越。他們並不重視活出反映神屬性的誡命內在精神,卻制定了許多規條來限制人外在的行動。因人內心的德行看不見,行動卻看得到。看得見的他們十分在意,至於看不見的,就不是他們關心的。神的旨意往往存在誡命的內在精神。

神設立安息日為聖日

    在此,我們要從聖經中整理出所有關於安息日的主要教導。首先,神在創世時就設立安息日:在神創造完成之後,一切都甚為美好,於是神賜福這日,就安息在滿足的心意中。「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1-3)六日都有晚上,有早晨,表示有始有終。但是第七日沒有終結一直延續,表示神在安息中,持續維繫萬物運行,看顧管理。這是在人墮落以前,神就賜福這日,分別為聖。安息日不是因著頒布律法才定下的規條,而是其中有神從創世以來就存在的永恆旨意。

律法中的安息日:摩西從神領受十誡,「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11)律法的設立是要求神子民效法神創造之工完成後,就歇了一切的工安息了。期待人放下勞苦,分別一段時間為聖,在神裡面享安息之福。重點不在禮儀,而在其內涵。舊約守安息日是預表,在律法未被基督成全之前,預表基督帶來救恩,新約的實體是在主耶穌裡享受的真正安息。

先知指出安息日的精意:「你若在安息日掉轉你的腳步,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這日,不辦自己的私事,不隨自己的私意,不說自己的私話。你就以耶和華為樂。」(賽5813-14a

救恩中的安息:「其實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論到第七日,有一處說,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神的子民存留。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來43- 11a)所有舊約中安息日的實行,都指向在基督救恩裡的安息。那是神創造後享受安息的重新恢復。就如同人犯罪墮落以後失去了內在的安息,但是在基督的救恩中,恢復了起初原有的安息。這是整本聖經中對實現安息最終的盼望,也安息的真正目的。

大衛吃陳設餅卻不被算為罪

3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作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4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從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獨祭司才可以吃。」(太123-4

耶穌引用大衛時代表面上不合律法的作為,但神並不算他們為有罪,以此來說明法利賽人對耶穌門徒的控告是沒有道理的。故事敘述如下,大衛逃避掃羅,來到祭司亞希米勒處:「現在你手下有什麼。求你給我五個餅或是別樣的食物。祭司對大衛說,我手下沒有尋常的餅,只有聖餅。若少年人沒有親近婦人才可以給。大衛對祭司說,實在約有三日我們沒有親近婦人。我出來的時候,雖是尋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還是潔淨的。何況今日不更是潔淨嗎?祭司就拿聖餅給他。因為在那裡沒有別樣餅,只有更換新餅,從耶和華面前撤下來的陳設餅。」(撒上213-6)耶穌引用亞希米勒給大衛陳設餅的作為,支持在人有需要的時侯,施恩憐憫,有時候比守住外表的禮儀律更重要。

在安息日為服侍神而行動不違反誡命

5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裡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6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太125-6

主耶穌再度用一個舊約的例子來解釋,祭司在安息日從事服事的行為,並不違反安息日的誡命。耶穌和祂的門徒在安息日行走,傳福音和醫治疾病,正是在執行安息日的祝福。任何在安息日的敬拜和服事的事工都不算犯安息日誡命。如果安息日變成約束人甚麽不能作的規條的話,完全背離了神讓人在神的創造中享受祂賜的福分,以親近祂為樂的目的了。建造聖殿的目的是為了讓人能夠敬拜神,經歷神同在與赦罪。耶穌以自己的身體為殿,人藉著祂可以親近神,罪得赦免。祂比殿更大。祂對與安息日可以行出神所喜悅的憐憫人之事,是許可的。這樣對安息日的詮釋,與法利賽人嚴守外在規條,限制人的行動,截然不同。誰有更高的權柄闡明安息日的意義?主耶穌是神差來的彌賽亞,祂最明白神的心意。而且祂比獻祭的殿更大,進入祂裡面的,就能夠親近神。按照他闡釋的安息日當行的去行,就能夠活出神設立安息日的旨意。

神喜愛憐恤,不喜愛獻祭

7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太127

先知何西阿代替神責備以法蓮、猶大虛偽:「我喜愛良善(憐恤חֶ֥סֶד),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何66)主耶穌曾經在9章用同樣的話責備以色列民,表面遵從律法,卻因自高不願接觸社會上被排擠的稅吏和罪人。主耶穌與他們不同,看到了罪人才更需要福音,如果因輕視而遠離他們,他們無法得到神的拯救。

這句話中的良善,就是神屬性中常見到的憐憫、恩慈、堅定不移的愛(חֶ֥סֶד),按照神的屬性而行,確實是神所最重視之事。神看重的是憐恤,不是祭祀。意思就是主與祂的門徒在安息日作的醫治工作,是出於對患病者的慈悲憐憫。即使在安息日搓麥穗,也是為了服侍的緣故,在過程中因飢餓才如此行。就如同祭司在安息日操作不算為罪一樣。法利賽人挑主門徒的毛病,是不明白神憐憫的心意,把無罪的人當成有罪的。

祭祀卻是外表的禮儀、宗教活動、和外在形式。祭祀禮儀的本身,無法帶來本性的轉變,唯有禮儀所蘊含的屬靈真理,在內住聖靈的光照下才能讓人生出認罪悔改,內在改變的果效。獻祭的屬靈真理就是神的憐憫罪人的心意。守獻祭規條,不如將神的憐憫帶給人。這與「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教訓一致。

有一個假設的例子,就是在一個宣教是非法的地方,宣教士經常需要隱藏自己的身份為主宣教。一日警察在追捕一位宣教士,他逃到一個信徒的家中,請求幫助。這位是地下教會的信徒,他的身份並沒有曝露。他打開門將宣教士接待進來,就讓他藏在隱秘的櫃子裡。這是警察按了門鈴,詢問信徒是否看見一位宣教士逃到這裡來,他是違法宣教,要將他拘捕判刑。此刻信徒心中出現了掙扎,到底是要保護宣教士的安全,還是順服掌權者,將宣教士交出來。魔鬼在信徒的心中說話:「你是基督徒,心裡有真理的聖靈住在裡面,絕對不可以說謊,老實招供吧。」主耶穌也向著他的心說話:我就是真理,我要你用憐憫的心,保護那位宣教士,他是我的兒女。保護他的生命安全,比說實話更重要。最後,那位信徒做出了決定,向警察招供了隱藏宣教士的地方,讓他被逮捕。他支持自己行動的理由是,羅馬書131節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主耶穌感慨地回答他:「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雖然不是完全切合守禮儀律與行憐憫之事的對比,但是情形也是相近。當一個人堅持一定要順服在上掌權者,卻忘記所做的事,是陷害一個人的生命。那就是守住律法規條,卻捨棄憐憫。這不合主耶穌所教導的,憐恤的行動比按照字面拘守律法條文為重的原則。

主耶穌給出祂之所以支持這想法的理由:「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太128)神要人透過安息日,放下自我中心的屬世心態,歸回祂的安息。這安息最終成就在基督的救恩中,祂是安息日的中心。在安息日施行憐卹並不冒犯神的誡命,乃是反映出神用安息日預表的實體,就是神藉基督賜下的祝福。所以順服人子差遣,以憐憫的心服侍受苦的人,不違反安息日。主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律法指向的完美形象,具有解釋律法的權柄,祂不廢掉安息日,而是正確的闡釋如何活出安息日的精意。

耶穌在安息日醫治手枯乾的

9耶穌離開那地方,進了一個會堂。10那裡有一個人,枯乾了一隻手。有人問耶穌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11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他抓住拉上來呢?12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13於是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和那隻手一樣。14法利賽人出去,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15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裡,有許多人跟著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16又囑咐他們,不要給他傳名。」(太129-16

法利賽人在他們的律法規條中定下,在生死關頭緊急狀況下的特殊做法。為了要救人或動物免於死亡的特殊情況下,違反安息日是容許的。在他們眼中手枯乾的不影響生存,應該等到安息日過了再醫治。耶穌舉出猶太人對動物遭遇危險時,努力救助的積極態度,和對生病的人無動於衷的冷漠態度,形成了極大的對比。這種視動物比人更高貴的對待方式,簡直就是諷刺。正確的心態,不該是用規條限制安息日不能做何事,反倒是當鼓勵在安息日,體貼神的慈悲的心腸,遵守神的命令去救人。

耶穌對安息日的闡釋方式,顯出祂是神差來的彌賽亞。這直接挑戰法利賽人闡釋律法的權威。不顧他們的威脅,主繼續在安息日醫治病人。這激起他們的憤怒,商議怎樣可以除滅耶穌。事實上,耶穌誕生時就受到生命威脅,從他出來傳道之初,一直到上十字架,敵對祂的勢力,從未停止除掉祂的計劃。祂是在生命威脅下服事的僕人。即使有人籌劃要殺害祂,祂盡力不與他們發生正面對抗,因為祂需要等到天父預備的時機成熟之時,才會遵從神的旨意,上十字架受死。此刻祂仍繼續進行傳道與醫治的工作。祂吩咐得醫治的人不要為祂傳名。就是要保持低調,繼續在地上完成天父的工作。

耶穌謙卑僕人的形象

17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18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揀選,所親愛,心裡所喜悅的,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19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20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勝。21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太1217-21

作者馬太引用以賽亞書421-4僕人之歌。將其應驗在耶穌身上,指出祂是神揀選、為神所親愛、所喜悅的。祂領受天父賜下聖靈,執行天父交託的,將福音傳到外邦的工作。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在猶太人的期待裡,從神來的彌賽亞是個得勝的君王。祂將要統管神的國,戰勝仇敵,審判列國。然而,耶穌卻不爭競,不喧嚷。也沒有公開大聲宣揚祂的聲音。是個謙卑僕人的形象,以賽亞書正清楚預言出來。這與猶太人對彌賽亞的期待向左,這點讓他們難以接受。

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是帶著憐憫、施恩的僕人形象來服事。以賽亞書中描述的僕人,就是帶著憐憫的心腸,正十分貼切地應驗在主的身上。祂憐憫那些在今生經歷勞苦重擔的人,在律法規條重壓下被轄制的人,還有在罪中掙扎無法得解脫的人。以賽亞書中說的「祂不折斷,祂不吹熄」,指基督的事工是,醫治、拯救、鼓勵那些願意憑信心回應耶穌呼召,到耶穌那裡尋求赦罪的人。目的是要讓他們得拯救,而不是受審判。

基督施行神的救贖,把人從罪惡的權勢中拯救出來,在祂的統治下蒙受恩典,使律法的義成就在神子民身上。直到最後公理得勝,指的就是神旨意得以成就。這拯救之工不只停留在猶太人身上,連外邦人都盼望得到基督的救恩。所以經上說:「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憐憫罪人,施行救恩,正是主耶穌降世所要完成的工作。法利賽人不明白以賽亞所描述神受苦僕人的預言,反而將神要人安息的旨意,變成了約束人不能在安息日做工的規條,連遵行神旨意行善之事,也被限制成不能做。這是以人為的規條,取代了體貼神旨意,是偏差的做法。在此主耶穌對他們的錯誤做出了糾正,並展現出一個體貼神憐憫心腸的典範。祂正是先知預言,神差來施行拯救的受苦僕人。

結論

法利賽人因著對律法與安息日錯誤的理解,將其變成轄制人的規條。主耶穌有天國君王的權柄,成全律法的身份,祂依神的旨意正確闡釋律法。祂將律法的精意表明出來,讓人按照祂的指示,活出神定下律法所要達到的目的。

安息日不是讓人被規條限制,礙手礙腳,動則得咎;而是活出神應許賜給我們的安息,就是在神的救恩之下,免受罪惡捆綁,免除世俗纏累的自由生活。耶穌的工作目標就是讓人從痛苦中得釋放。安息日為活命而掐麥穗吃不犯罪,醫治病人也沒有犯罪。因為神「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

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天國的君王,但是祂在地上的服事卻是以謙卑僕人的身份來完成神的計劃。耶穌活出的形像是,謙卑、憐憫、施恩典的僕人。天父揀選、聖子受差、聖靈賦予能力,三一神同心完成,父所預備在立約子民身上完成的救恩計劃。身為新約中神子民的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當效法主的樣式,體貼神憐憫的心腸,遵行神在律法中的公義與慈愛的心意,在地上活出美好的見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