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恩賜配搭、建造教會

Using Your Gift as a Team Player | ChurchGrowth.org
(羅馬書12章3-8節)

保羅在羅馬書12章1~2節提到了,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活出心意更新變化的生活來。當心意更新變化了之後,對我們產生最大的影響,是表現在群體中與人關係的改變。保羅在整個十二章到十四章,正是談到我們與教會的弟兄姊妹的關係、與鄰舍的的關係、與世界關係都改變了。

第3-8節特別提到我們在教會中,如何與其他的弟兄姊妹相處?教會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人與人的不合。爭風吃醋、爭權奪利的情形與世界上的生存競爭沒有差別。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彼此相愛,如何向世界宣稱主的愛在我們中間?世人又何必羨慕基督徒重生的生命?羅馬書12章3-8節這段經文值得我們細心思想。

不看自己過高
「3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4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5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保羅一開頭就說:「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所用的語氣,與第一節所說的幾乎一樣:「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他身為神揀選,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使徒,面對羅馬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心中充滿了關切。他是以使徒的身份來勸誡,這身份不是人封的,而是因著神所賜的恩。主在大馬色的路上向他顯現,從此改變了他的命運。這是出自與神的恩。我們每一位分享神話語的人,也同樣要有的自我身份的體認,我們今天成了何等人?是因著神的恩才成的。神不賜恩給我們,我們還在救恩的門外流離失所。有了自己蒙召原是神恩典的觀念,就不至於自高自大,以為我今天的成就、在主裡的地位是因著自己的本事,靠著自己掙來的。不是,沒有主賜恩給我們,我們就是一群悖逆的人。

保羅告訴弟兄姊妹:「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本句話原文出現三個與看相關的字就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要「看」得合乎中道。這個看是什麼意思?原意是思考,就是對自己的身份、恩賜的評價。保羅說出了正反兩方面的命令。反面來看,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我麼常會自視過高的傾向。總以為我比別人行,我的恩賜高,對神國的貢獻大。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自然而然就會輕視其他的弟兄姊妹。話語上面就會流露出驕傲的口氣、不屑與比自己能力低人為伍。然而我們反省一下,自己在神面前,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是否自以為了不得,超過了真實的情況。求神鑑察我們的心,當我們有這種「看自己過於所當看」心態的時候,就是我們停止進步的時候。雅各書4:6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那我們該如何評價自己的身份呢?從正面保羅這麼教訓:「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這裡說的看得合乎中道,原文就是用清醒的思想來評價,這個清醒的思想,不是驕傲自大的想法,而是被神的靈所更新變化後的心思意念。那以什麼標準來評估自己的身份地位呢?保羅說要用神所分給個人的信心大小,可見每個人在神面前信心的大小是有別的。這裡應該不是指得救的信心,而是運用恩賜的信心。神所賜給人得救的信心,只有存在與否的差別,不應有大小的差別。否則,神在我們得救的恩典上還有大小的差別待遇,是難以想像的事。那運用恩賜的信心是有可能有人更強,有人較弱。是有可能的。甚至同一個人也有可能有信心增強,或減弱。

例如羅馬書4:19~20指著亞伯拉罕的信心說:「他將近百歲的時候,雖然想到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經斷絕,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這個不是讓亞伯拉罕得救的信心。稱義的信心是在亞伯拉罕聽到神的應許,就信神的話必然成就就開始了。早在他作出任何行為之前,神就已經算他為義了。這節經文說的亞伯拉罕的信心會從軟弱轉為堅定,是指他對神的信實,經歷了重重考驗,更加堅定,最後達到了信心的高峰。所以說這節經文說我們要按照神所分給個人的信心的大小,來評估自己,而且要用清醒的心思,看得合乎中道。如果我們對神的話語越有信心、對神的作為越有信心,我們就能更加肯定神在我們身上的呼召,進而為神國的服事,獻上更多從神領受的恩賜。

本節經文主要的用意就是叫我們不要拿自己的本事自高自大,在教會中與人爭競,看誰的本事大,看誰的貢獻多。我們要求的是按照神的標準來看待自己的身分。我們本是神的僕人,哪有僕人之間在比本領高低的?神會按照他的主權將恩賜賜在我們身上,一旦得到神所分給我們的恩賜,就按照恩賜的程度,盡心服侍。這是我們看待自己身份的方式。不需競爭,不需與人比較。這一切都是神賜下的,不是自己學來的本事。當然也毫無可誇。

恩賜相互搭配

「4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5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

當我們以神所分給我們信心的大小,正確的看待自己之後。就能以清醒的心意,合宜地看待自己的身份,不自高,也不自卑。同樣的原則也可以運用在恩賜的使用上。在教會當中最容易形成弟兄姊妹爭競的導火線,就是在恩賜上與人較量。有恩賜的人以此自高,引起其他的人嫉妒。常常看到一群恩賜都高的人,爭著當老大、彼此誰也不服誰。其實、恩賜是出自於神,不是自己的本領。不應該成為自誇的理由。神將恩賜分給個人,原是要我們藉著恩賜的相互搭配,成就建立教會的目的。

保羅在第4節就用身體為比喻,提出了教會之中運用恩賜的原則。從這段經文中,我們看到了三個原則就是:

1.「恩賜的多樣性」:四節說:「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神賜給教會多樣的恩賜給教會,正如一個身體中有多種肢體。如果所有的肢體都是相同的,這身體就不能發揮各種該有的功能,也就不完全了。哥林多前書12章17~18正是提到同樣的原則:「若全身是眼,從那裡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那裡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恩賜的多樣性正顯示出一個健康德身體,需要各種功能的肢體。神賜下多樣恩賜,正是因為神要教會,在各種功能上顯出它的均衡與豐富來。如果大家都羨慕顯眼的恩賜,沒有人願意默默無聞地在背後做事。或是大家都羨慕管理的恩賜,沒有人願意順從別人的管理。這個教會一定無法正常運作。

2. 「肢體的合一性」:五節上說:「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裡成為一身。」 每一個神所賜下的恩賜,正代表肢體的一種功能。功能雖然多樣,卻合在一起,成為完整的身體。肢體既然連在一個身體上,要得益就一起得益、要受損就一起受損。沒有看到一個肢體受損,其他肢體幸災樂禍的。肢體之間各自為政,離心離德。就好像身體的一個肢體只管自己好處,不顧整體的利益。身體一旦受傷害,肢體不能獨存。我們身為連在同一個身體的肢體,運用自己的恩賜時,就應該以整體為考量。人的身體中最怕遇到,只顧自己發展,不顧整體健康的細胞。這種不受整體約束,拼命增長的細胞,正是讓身體病倒的癌細胞。

3.「恩賜的配搭」:五節下說:「互相聯絡作肢體。」既然神的心意是賜下各種不同的恩賜,又讓各種恩賜的肢體連於一身。我們沒有任何餘地去選擇各自為政、互不合作。那是讓身體生病、最終死亡。肢體互相連接,命運已經連在一起;彼此相處唯一的方法就是將各種恩賜配搭在一起,相互合作。與人合作就是要放下自己的驕傲,放下自己固執的意見。謙卑的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肢體、欣賞他們的恩賜、尊重他們獨特的個性、容忍別人無心的過犯。這是讓各樣肢體能夠連接在一起,不相互爭鬥的重要原則。

教會中成員來自各種家庭背景,難免有肢體個性不同、脾氣不同、思想觀念各異。再加上人本有的罪性,喜歡高抬自己,與人相爭。一點小誤會就會在心中燃起怒火,如果不能妥善化解,就會造成肢體之間關係的破壞。甚至演變成明爭暗鬥、讓教會分裂。歷世歷代的教會,因為不能合作而分裂的事,層出不窮,這是最讓主痛心的事。

我們既然讀到了保羅告訴羅馬教會運用恩賜的原則,又看到了當今的教會最常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能感受到,教會中的爭競是最常發生的事,多半是與個性差異、恩賜間的較量有關係。我們應謹慎小心,尊重教會中與我們不同恩賜的人,主將他們與我們連在一個身體上,我們必須按照主的吩咐,竭力保守合而為一的心,讓各種恩賜充分發揮,相互合作,讓它們成為教會的祝福。

按恩賜盡心服事

「6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7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8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

在以上兩段保羅特別警誡教會中可能會因為恩賜差異、信心高低,而生出的爭競嫉妒。他要我們知道自己是一個身體的肢體,功能不同,但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段經文就按著這個思路,鼓勵弟兄姊妹,把自己的恩賜發揮出來,造就教會。

第六節前半部是個分詞片語,用作描述後面半句的原因。可以翻作:「既然按著神給我們的恩而有不同的恩賜。」我們中間有說預言恩賜的人,「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首先我們看到,我們之所以能有不同的恩賜,是按神給我的恩典而有的。恩賜不是如一般人所認為的本事、或才幹。外表看來好像沒什麼分別。在教會幹執事與在公司當經理似乎很像。但是差別在於,基督徒能夠體認,我們服事教會的恩賜出自與神的恩典。不信的世人會歸功於自己的本事。基督徒卻深知,所得的一切出於神的恩典。有了這樣的認識,讓我們這群有恩賜的人,不至於自我高抬,以為我比別人都強,忘了這恩賜完全是神賜下的。

在第六節後半段,按照信心的程度運用恩賜,與前面第三節後半段「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兩處的意思類似。我們所領受的恩賜也不同,神所賜給我們運用恩賜的信心大小也不同。但是保羅告訴我們恩賜的不同,並不能成我們逃避服事的藉口。就如有的人在接受服事的邀請時說:「我的恩賜不行,不要找我。」保羅卻認為我們有多少恩賜,就要按照賜下恩賜的程度使用出來。如果有人有說預言的恩賜,無論程度高低,他就當照神所量給他的力量,去發揮說預言恩賜。

本段列舉的七種恩賜,都是第六節的動詞我們「有」的受詞。神所賜給我們的是什麼?說預言、作執事、作教導、作勸化、施捨,治理、憐憫人。這裡提到的恩賜,大部分都是一般常見建造教會的恩賜。其中說預言是唯一較特別的恩賜。說預言的恩賜在當時的教會是相當普遍的,因為教會需要得到神話語的建造,而當時的新約聖經還沒有寫成。神的話語常藉著聖靈感動先知,發出勸勉、警誡、安慰的話語。它的功用不是與寫下來的聖經同等,而是神使用這恩賜來造就當時的信徒,讓他們聽到福音的真理、得到造就、安慰、與勸誡。聖靈保惠師直接將話語賜給人,領受這話語的人,就有說預言的恩賜,他們就應當憑著從神領受的信心程度,向會眾說出預言。

除了說預言之外,作執事的不是個職位,而是指教會中廣義的服事,有這樣恩賜的人也應該按照所賜恩賜的程度來服事人。和合本翻成專一執事,有時會讓人誤會,以為服事只能專心做一件工作,不能再兼做其他事工,不見得。這裡的專一是原文沒有的。加上去為了讓意思完全。本意是有服事恩賜的人,就讓他作該作的服事。其餘的幾個恩賜也是如此。有作教導恩賜的,就當讓他按恩賜教導;有作勸化的恩賜,就當讓他按恩賜勸化。

最後,有施捨恩賜的人,就當讓他在施捨的事上,抱著誠實的心,專一單純的施捨,不抱著自私求名的動機。有治理恩賜的人,就當讓他們殷勤治理教會中的事物。有憐憫人恩賜的,就當讓他甘心樂意去幫助別人。

神所賜下的恩賜是何等豐富多元,讓教會中充滿傳講神預言的人,推動事工計劃的人、教導神話語的人、熱心奉獻的人、管理繁雜事務的人、照顧肢體需要的人。這些滿有恩賜的肢體配合在一起,同心合意興旺教會,神家中的事工能得到完成,神家中的人能得到充分造就。這是何等美好的事?這是保羅在此對教會的期待,也是教會努力兩千年,仍讓然要繼續努力的目標。

結論
身為教會的一分子,我們千萬不可對教會灰心。肢體個別有軟弱,相互間可能因爭競而不和。然而主耶穌從未放棄我們。祂一直與我們同在,即使我們常常出問題,讓他傷心。他從未停止賜下恩賜給我們。我們這群的他恩賜的人,怎麼能辜負他的恩典呢?願我們中弟兄姊妹,能按照保羅給我們的期待。不互相爭競、與肢體互相配搭、盡心發揮恩賜。達成神在教會中要成就的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