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

農村教會的前景



在中國農村,教會存在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人力的老化與流失。年輕的人多是為了前途進入城市打工,甚至夫妻雙雙遠離家鄉,進入城市。留下子女與老人。教會中最多的就是老年人、兒童、年長的婦女。為何年輕人留不下來?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願留下了來,而是整個社會的大環境,逼的年輕人不得不出外工作。留在家鄉只能守著田地耕種,連子女都養不活。

這個現象值得憂慮。特別是八零年代教會復興的成果,成千上萬的農村基督徒,他們正在一點一滴的流失。農村里負責牧養的都是老一輩的基督徒工人居多,即使有年輕人願意獻身牧養教會,也常遇見家庭生活的壓力,讓他們必須一面服侍、一面打工。

這個問題不是容易解決的,社會大環境的變化無法改變,工作機會都在城市。留在農村就只能種地,或者作些小買賣。我們是否能預見十年後、或二十年後農村教會的模樣。我的估計是人數繼續減少,年輕工人嚴重缺乏。這樣的趨勢如何挽救?唯一的方法不是把人從城市裡再找回來,那是不可能的事。而是要在農村的下一代中,開始培養願意獻身服侍的人。以教會整體的力量來支持他們。培養他們在出外打工之前,就先有服事神的心志。如果他最終外出,就差派他們在工廠附近建立宣教基地,以團隊的力量組織教會。如果他們願意留在家鄉從事牧養的工作,就以奉獻支持他們生活費,讓他們全心全意作,牧養會眾、培養後進的工作。

這需要教會傳道人突破許多觀念。首先不要以為教會以奉獻支持傳道人,是讓傳道人不憑信心過生活。憑信心是傳道人與神的關係,奉獻支持他們,是教會有計劃的支持傳道人生活費,讓他們不要分心打工,全心全意以祈禱傳道為事。這是策略性的在農村留下工人。有工人才會有事工、才會有會眾的成長、才會有一代接一代的工人出現。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突破。

其次,城市教會基督徒應以農村教會為宣教基地,定期派出傳道人,在農村培訓農村服侍的人力。特別是一些有需要的地方,會眾多、但是資源少,需要有計劃的接受城市教會的支援。

希望神繼續在農村作工,讓一代接著一代的傳道人被培育出來。讓三十年前成長的農村教會,繼續保持前一輩信徒火熱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