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〇. 屬靈成長的必要

Daily Verse Reading – 2 Peter 1:4 | Daily Bible Readings
教會成長是主的吩咐,是討主喜悅的事。今天的教會很多一窩蜂追求聚會人數增長。成長的指標不光看表面人數,更重要的是看信徒整體屬靈身量。教會的成長與個人的生命的成長關係密切。有靈性健康的信徒才會有健康的教會。要把一個教會帶動起來,最基本的工作就是造就每個信徒的靈性。這也是教會傳道人的重責大任,需要下牧養的功夫才能達到的。彼得後書正是一篇勉勵信徒繼續成長的書信,是教導我們長大成熟的非常好的信息。
彼得這封書信是給小亞細亞教會的弟兄姊妹,從1章13節的經文說到他將「脫離這帳篷」,可以看出他應該是在他將要為主殉道之前寫的。當時教會出現假教師,宣傳主再來的應許不會實現,追求私慾的滿足,不重視聖潔的生活。彼得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促使信徒謹慎提防假教師,勉勵在信德上追求長進,儆醒度日以預備末日的審判。

從神領受生命敬虔
「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 神和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2願恩惠、平安,因你們認識 神和我們主耶穌,多多地加給你們。3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4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 神的性情有分。」(彼後1:1-4)

彼得在開頭向收信人問安,稱他們為「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第二節則向他們祝福,願恩惠平安因著信徒認識父神與主耶穌基督,多多加給他們。第三節的開頭有個「正如」沒有翻出來。本句重新翻譯:「正如祂的神能已經給了我們一切關於生命與虔敬之事。」本句中的主詞「祂的神能」可能代表的是父神、或主耶穌的神能。正如第2節說的恩惠平安因著我們對父神與主耶穌的知識而歸於我們。既然父神与基督是我們得信心、與恩惠的源頭,第三節的神能到底是誰的也就沒必要深究了,這大能既是父神來的,也是透過主耶穌彰顯的。

我們得到的生命和敬虔是從父神來的。這與第一節第二節的信息連貫。第一節說,我們的信心是從父神、和救主耶穌基督之義而來的。第二節說,恩惠平安是因著我們認識父神、和主耶穌而給我們的。生命是指屬靈的生命,敬虔是指我們在神面前以尊敬、忠誠、順服所過生活的態度,藉著神賜的恩典,我們才得以活出來。這些都是從父神而來的,而且是因著我們認識召我們的主,才賜給我們的。我們怎麼得生命?怎麼能夠過敬虔生活,實際上就是因為我們認識那位以祂自己的榮耀與美德召我們的主。這個「認識」不是理智的知道而已,而是有生命相連的關係。當我們見到了基督藉著受死與復活,向我們顯出的榮耀與美德,事實上就是神公義、慈愛屬性的彰顯,我們實際上正面對著祂對我們的呼召,召我們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決定,就是跟隨祂。這呼召對有真實信心的人是有效的,把我們沉睡的靈性喚醒,得到屬靈的重生。我們是否都有如同彼得描述同樣的經歷?

以上經文讓我們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與聖徒同得寶貴信心的人,是因父神與基督來的義。我們之所以有恩惠平安,是因為我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我們之所以能領受一切生命與敬虔之事,是因為我們認識召我們的主。我們的屬靈生命是從神而來,連敬虔的心也是神賜給我們的。這些賜給我們的一切事,充充足足可以讓我們追求敬虔、信心增長。我們在神以外,別無所求。彼得警告收信人,一切諾斯底異端的智慧、異教的學說,對救恩完全無用。我們也承認得救完全是神的恩典,讓我們學習存感恩的心事奉神。

第4節是接著第3節說的,正如祂的神能將一切關乎生命與敬虔之事已經給了我們,神又將寶貴又極大的應許也已經賜給我們。這應許是極大而寶貴的,是關乎豐盛的生命、與永生。神賜我們這麼大的應許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 神的性情有分。」前半句是分詞是描述我們目前的身份,是已經脫離了敗壞的生活習性。正如以弗所書中說的:「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 他叫你們活過來。」(弗2:1)那是我們過去不信主時的生活方式。我們既然從世俗情慾敗壞的生活中脫離出來了,就要成為神聖性情的分享者。也就是脫離了罪性的轄制,有份於基督神聖的屬性。這句話最直接的意義就是有份於神的生命,也就是屬靈生命的重生。這生命是從神而來,有神的性情在其中。

聖經中神與人的分際是巨大的,我們當然不可能有神的神性,只能說分享了神的性情,與部分的屬性,例如愛的能力、追求聖潔的性情。也就是學習像主耶穌的性情。我們是人,無法看見神的形象,但是主耶穌道成肉身,向我們彰顯了神的形象。我們看見了祂的作為,效法祂的性情,就讓我們在生活上更像主耶穌。這與羅馬書中說的相合:「因為他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羅8:29)基督徒既然已經預先被神知道,也就是生命與神相連,就當活出神召我們的目的,「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也就是被模造成為神兒子生命的樣式。
這是神要我們活出來的生活形態。生活上的效法,其根源在於生命本質的改變。也就是先要得重生的生命。若沒有生命的更新,外表的效法只是東施效顰,絲毫沒有意義。屬靈生命的成長是從裡到外,先求內在生命的重生,再求外在生活的更新。

本段主要信息就是:長大成熟是神對每個基督徒的期望,長大成熟的根源是神賜給我們新生命。先求主更新我們生命,再追求生活上效法基督的樣式。與神的性情有分就是神給我們那極大而寶貴的應許。神是信實的,祂的應許是必然要實現的。我們有沒有把握把這樣的豐盛生命活出來。以下就是我們所要努力做的。

殷勤成長結出果子
「5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6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7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8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9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彼後1:5-9)

基督徒最悲哀的是得了屬靈的新生,卻活得像一個沒有新生命的人一樣。就像是有了萬貫家財的富翁,卻活得像個落魄潦倒的乞丐。上一段經文提到,我們既然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應許,可以脫離過去從情慾來的敗壞,得以與神的性情有分。本段經文就告訴我們,應當如何活出與神性情相稱的生活。屬靈的新生命是神賜的,但是生命的成長卻是我們無法推卸的責任。有生命就要成長,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不是閒散地無所作為,而是需要殷勤努力去達成。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成長,根本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說的,生命的改變應當帶來生活的更新。一個嬰孩生下來了,就應該不斷成長。一個已經得救的基督徒也是一樣,當追求成聖的生活,不成長的基督徒是不健康的。身為基督徒卻不追求成長,這樣的人在觀念上需要被導正。第5節開頭說出了:「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神已經將屬靈的新生命賜給我們了,也賜下一切追求敬虔生活的能力。我們所該做的是盡一切的力量,配合神在我們身上的工作。成長與成聖的觀念相似,是需要人的順服,是需要接受操練的,所以彼得要求信徒分外的殷勤。

在哪些方面努力的追求呢?彼得連續列出了七項追求的目標,信心、德行、知識、忍耐、虔敬、愛弟兄的心、愛眾人的心。一個補充另一個,使生活上活出的信德更加豐盛。這句話是彼得對基督徒發出的命令,是我們當努力去行的。「加上」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一個合唱團的負責人,盡一切力量籌募人力、財力資源,讓這個合唱團能夠順利演出,把最精彩的表演呈現出來。我們就是領受命令,要把各種信德「加添」在我們生活當中的負責人。如同合唱團的目標就是盡心把最好的表演呈現出來。基督徒的一生活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好好活出神要我們活出的生命,讓神得榮耀。這七重信德不是按著順序去追求,似乎是一個完成了才追求另一個,而是同時進行,但是他們中間的重要性卻是有輕重的。

首先「信心」是一切屬靈品德的基礎。信心是對神救恩的完全信靠,如亞伯拉罕對神應許必然成就的信心。基督徒對基督獻身代替我的罪,也是憑信心接受。我們相信神拯救的應許必然成就。憑著信心,我們得以進入基督裡面,如第一節說的,我們與彼得同得寶貴的信心。屬靈的新生命是從這信心為起始點的。然而我們不會只停留在這個起點上,有了得救的信心,就當有與信心相稱的行為活出來。正如有了稱義地位,還要有相稱的行為,就是有成聖的生活表現出來。保羅在以弗所書二章在講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2:8)接下來就對得救的人發出期望:「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神要我們不單停留在因信得救的地位上,更要我們活出善行來榮耀神,這就是我們得救的目的。這善行是從信心為根基發出的。

第一個加上的就是「德行」,這個字與第三節說的基督的「美德」是同一個字。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神所賜給的能力去行出英勇的行為。在這裡意為一個人品德上「最卓越之處」,代表事物的運用或人的才能被發揮到極點。例如一把刀子,其「最卓越之處」在於鋒利的刀刃,可用來切割物品。一匹馬的「最卓越之處」就是能奔跑,快過其他動物。基督是憑著祂的榮耀和美德呼召我們的。祂在世上所作的事「最卓越之處」就在於祂至大的愛,願意為我們捨身成就了救恩。我們所作所為是否可以從基督身上學習祂的「美德」。保羅勉勵腓立比教會:「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本句中的德行,與彼得說的「德行」是同樣的字。也是基督徒當盡力追求的。

其次,加上的是「知識」,這裡的知識不是世俗的學問,而是對屬靈真理的理解、與洞見,並能正確地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這知識與諾斯底派異端所說的「靈智」毫無關聯。要得到這樣的知識,不單是靠著個人頭腦的聰明,而是藉著對真理的渴慕、與對神話語的殷勤研讀。屬靈的追求應盡力運用神所賜的知識,解開聖經中的真理,並有效的應用在傳道中。特別在異端橫行的時代,更是要靠著聖靈在我們心中動工,以屬靈的真知識駁斥異端、奪回人心。

再來,加上的是「節制」,此一信德在加拉太書「聖靈的果子」裡也出現過。彼得時代出現了許多假師傅,他們聲稱可以縱心所欲不需要節制。然而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上關於自我克制的教導是「攻克己身,叫己身服我」(林前9:27a)。一個運動員都能為了得獎賞而克制私慾,身為神的僕人,更是需要操練自制力。不要讓心中的情慾氾濫,破壞了神託付我們的使命。

接著,加上的是「忍耐」,就是不為困難所動搖的心志,讓我們可以抵擋試煉、與試探。也就是由世俗來的外在試煉、和由肉體生出的內在引誘。這兩種攻擊是來自撒但,為讓基督徒失敗跌倒,讓他們離開神,最終讓神的榮耀受虧損。忍耐就是不放棄對目標的堅持,我們的目標就是神呼召我們當跑的路程,人生的標杆就是要活出神給我們的使命。半途而廢就是在忍耐上失敗了。

再接著是「虔敬」就是在神面前對祂敬畏的心。這個字在第三節也出現過。神已將一切關乎生命與虔敬的事賜給了我們了。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從神得到了今生追求屬靈成長的能力,無需向別處追求。彼得在此對比出假師傅,自以為擁有真知識而流露出狂妄的表現。基督徒追求屬靈的知識,應當注意對神的敬重、與對人的尊重,與假師傅分別出來。

再者,是「愛弟兄的心」。基督徒對主內肢體應該表現出熱情的態度,愛弟兄是基督真門徒的記號。這樣的愛心是超越文化、階級、種族的的差異。對弟兄的愛心表現在擔待彼此的重擔,如此就成全了基督的律法, 因為「愛鄰舍如同愛自己」就是誡命中最重要的之一。

最後,是「愛眾人的心」。這個字出現在聖經中多次,在聖靈的果子裡也出現過,就是「仁愛」。描述一種超越自我、無私的態度,就是普及眾人的愛。願意為他人的好處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是最後提到的信德。也是屬靈品德上最高的追求。即使我們前面一切的品德都做到了,失去了最後一個「愛眾人的心」,那是功虧一簣。愛是一切屬靈操練的原則、是哥林多前書中恩賜運用的最主要態度、也是耶穌所說的律法的總綱。我們無論在理論上知道得再多,內在再多的經歷,實踐上總是離不開愛的原則。

彼得告訴了我們九種屬靈的品德,當我們知道了,最重要的是去行出來。彼得在第8節說:「你們若充充足足地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我們已經因為認識主耶穌,得到了神賜給我們一切得以活出生命與敬虔的能力。然而,我們如果照著去做,就能讓這些對主耶穌的認識,成為行為上結出的果子來。認識是生命連接的關係,我們的生命已經接在主耶穌上面了,但是我們能結出果子,才是有真正生命的表現。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五章葡萄樹的比喻中說:「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15:4)沒有連在樹上的枝子是不結果子的,不結的原因不常在樹上面。枝子與樹分離,不能得到養分,當然就是一枝死去的枝子。我們應當警惕自己,是不是已經與樹分離了,是不是一枝沒有生命的枝子。

反過來看,不殷勤追求屬靈長進的人,是生命不正常的。彼得警告這種人:「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這裡提到了眼瞎,但是又說只看見近處的。似乎相互矛盾,後面的「只看到近處的」是分詞,修飾眼瞎的原因。因著他只能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因此看不見天上屬靈的真理。是屬靈視覺失去了作用。眼睛瞎的人見不到屬靈的亮光,也就是不接受基督傳揚的真理。他看不見不是主不讓他看,而是因為他故意視而不見,正如約翰福音中主耶穌對拒絕福音的猶太人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約9:39)他們宣稱自己看得見,但是在屬靈上是瞎眼的。他們不願接受耶穌是基督,所以他們的罪仍然在他們身上,沒有得到赦免。彼得在這裡責備這些不願追求成長的人:他們是「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如同第3節說的:「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一個信徒的身份就是已經脫離了世界的敗壞習性,如果所作所為還像是不得潔淨之人。那他根本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我們不去論斷這種人的最終結局,但是彼得在此時很慎重的警告,不追求成長,不結果子的基督徒是不正常的,屬靈上應當是明眼的,卻像個瞎子一樣。理應得潔淨了,卻活得像過去不潔淨時的景況一樣。彼得呼喚他們悔改,再錯下去,後果嚴重。最後一段我們將會討論基督徒追求成聖生活的重要性,因為那是真實信心的明證。

堅定不移進入神國
「10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11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後1:10-11)

最後彼得使用命令句向弟兄姊妹提出呼籲。前面第五節已經命令他們「要分外地殷勤」,彼得既然在前面已經提到成長的重要性。現在,再度使用命令語氣發出呼喚「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彼得對他們成長的期望是殷切的。假教師使用眼前的利益迷惑他們,讓他們陷在落入屬靈盲目的危險之中,所以要更加儆醒小心,務要積極追求屬靈成長。

殷勤成長的目的是「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我們常會覺得呼召和揀選是神的行動,我們信主的人是回應神的呼召、接受神的揀選。神既然已經選了,我們還有什麼可以努力的餘地。這節經文命令我們要殷勤追求成長,使神在我們身上的呼召、與揀選成為我們堅定不移的確據。神的揀選在先,我們的回應在後,我們的回應照理不能推翻神的揀選。但是這裡彼得說的是我們對神的呼召的回應,能夠讓出於神的揀選成為我們身上堅定的確據。神揀選誰是祂隱藏的旨意,我們對於最終的結局沒有絕對把握。我們所能知道的是自己對神信心的回應。若我們積極回應神的呼召,一生持守信心到底,就能證明出來,我們就是神揀選的。這不是說我們來決定神揀選的主權,神揀選工作在神創立世界以前早已做出。我們能掌握在手裡的是自己對神的信心,當我們越是殷勤成長,越能證明我們的信心是真實的,是能讓我們得救的。我們的確據是信心的呈現。生命越成長,我們就越有把握自己是蒙神揀選的。反之,如果絲毫都沒有生命成長的跡象,沒有果子結出來,我們就沒有這種已蒙揀選的把握。這是針對我們人所能掌握的確據部分而說的,生命成長是個蒙恩得救的證據,不是去操控神預先揀選的旨意。神揀選的主權、與人回應的責任兩者都是聖經的教訓,並不抵觸,在此就可以看出來。

我們身為人,無需猜測神隱秘的旨意,例如每個人最終的結局。但是對於我們自己,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救恩要有確據,我是否有屬靈的新生命,是否繼續成長。在得救的確據上不要模棱兩可、搖擺不定。彼得也對這些收信人說了:「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這是把他們當成都是已經重生得救的信徒。不要在自己救恩上三心二意,朝著前面所說的屬靈成長的路繼續走下去,就絕對不會落入滅亡的命運。這是對信徒救恩的肯定。有時候我們聽到聖經中講到可能會失腳的警告,我們就猶豫自己是否有「得救的確據」。事實上兩者都是聖經的教訓,在教會中就都應該講。表面上看起來矛盾,事實上我們都走在一條往永生道路奔跑的路上,使徒的教訓是對著教會,其中有稗子有麥子,也就是有真信心主的、也有參雜其中不真信的。使徒勉勵的時候是把他們當成應該都是麥子來說的,但是有難保不出現幾個沒真信主的混在其中。他們勸勉不可能每一句話都同時針對真信徒,又換個角度針對假信徒的警告,那書信就冗長瑣碎、讀不下去了。所以,他可能在訓勉真信徒持守信心,要他們把握得救的確據後,又會轉過來說出警告跌倒的話。他們中間的人,或持守到底、或者跌倒,最終就會呈現出來,這就是決定他們誰是真信徒,誰蒙主保護到底的時刻。救恩的確據對真信徒一生適用,主也確實保護他們永不失腳,他們的持守信心到底正是主保護的結果。另一方面,放棄信仰、叛教、進入異端的這些人,只能說被使徒的警告說中了。他們的最終的離開正是自己沒有真信心的結果,因他們自己的剛硬,主也不保護他們。這種推論似乎是以結果論信心的真假。事實上確實是如此,我們豈能知道神揀選的隱秘旨意,神公開的旨意就是信祂的祂必拯救,祂必保護屬祂的羊,連一隻不離棄。所以,凡信他到底的,就知道自己原是神揀選的。我們不是未卜先知,只能從結果看出神隱秘的旨意。但是神不是,祂有預先揀選的主權,不是讓我們的行動操控的。我們只不過是從自己的結局,看出自己原是神揀選的。我們當在主明顯的旨意上順服,不猜測主隱藏的旨意。

信徒持守信心、追求屬靈成長,最終的結局是如何呢?彼得鼓勵他們說:「這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地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彼得在這裡把信徒成長最終的結局擺在我們眼前,就是得見信仰旅程的終點。持守真道的信徒最後會進入主的國度。這國度是主永遠的國,是救主耶穌的國。兩個片語修飾同一個國。表示耶穌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的主,也是救我們脫離滅亡命運的救主。

這國度有什麽特徵呢?我們怎麼進入?彼得說我們將會豐豐富富地進入。按原文的意思重譯:「進入主永遠的國-救主的國度,將會豐豐富富地加給你們。」這個「加給」與前面第5節,有了信心還要「加上」德行這句話的動詞是同一個字根。第五節是命令句、第11節是未來式。也就是將來才會成就的,我們今日因著重生,已經在神國度裡,但是將來神還要豐豐富地將「進入主的國度」加在我們身上。現在已經嚐到神國初步的恩典,將來更榮耀地進入神國會在末日主來時完全實現。我們既然有這榮耀的盼望,就要持守信心,殷勤追求成長。

另一個特徵是主的國是永遠的國,現今的國度都是暫時,我們無法永遠居住,主的國是立定在天、永不動搖。我們在地上所爭取到的利益不能永遠保存。但是將來在主的國,要賞賜給我們的基業是存到永遠無人能奪取。這就是永生最終的實現。

彼得這裡說的國度是屬於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國度。彼得後書在第三章也提到了將來主再的盼望:「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彼後3:10)、「切切仰望 神的日子來到。」(彼後3:12)「主的日子」就是「神的日子」,是審判的日子,也是拯救的日子,也就是主耶穌帶領我們進入祂國度的日子。我們將會在主的國度裡面,與祂同在直到永永遠遠。這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盼望。

殷勤追求成長是有盼望的,將來加給我們的榮耀是豐豐富富進入主的國度。因著這盼望,我們今日能以在地上忍受一切的困難,為要成為聖潔,更像主耶穌的樣式。願主在我們成長的過程加添我們力量。

結論
在教會面臨假教師欺騙的危險時,彼得勉勵信徒:既然已經得到了主賜給我們的新生命,並得到了主給我們追求生命敬虔的能力。我們就當繼續往前、殷勤追求屬靈成長。彼得列出了幾種屬靈的美德,這與追求成聖的生活是目標一致的。當我們努力活出這些美德,他們就是為我們重生得救的明證,這就讓我們更加有蒙神揀選的確據,在得救的地位上不至於失腳。最終我們的盼望是進入基督永遠的國,與主永遠同在。這就是追求屬靈成長的目標。我們只管殷勤裝備自己,主必會幫助我們達到這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