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為羊捨命的好牧人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牧羊人是個最不起眼的工作,父母親威脅小孩子,不好好讀書就去放羊。讀書的時候按照學生的程度分成升學班、與放牛班。似乎放羊是個沒人欣賞、沒人想幹的活,只有頭腦不好的、沒出息的人才會去放羊。其實在舊約中許多偉大的人物都是牧羊人,亞伯拉罕、摩西、大衛,甚至在詩篇中神被都稱為我們的牧者。本篇信息中,我們要看耶穌如何用牧羊人與羊的關係來比喻祂與我們的關係。

主耶穌帶領祂的羊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門的就給他開門;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不跟著生人;因為不認得他的聲音。必要逃跑。」(約101-5

            本段經文是主耶穌對反對祂的猶太人說的一個比喻。緊接著瞎子被醫好的事件,引起了猶太人緊張,想要蒐集對耶穌不利的證據控告耶穌,從耶穌第五章治好癱子、第八章指責他們不是亞伯拉罕的真子孫,這些言論刺激他們,讓他們謀害耶穌的想法越發增強。這段牧羊人與羊的比喻正是向他們宣示主耶穌來到地上的工作、也是對他們不信的警告。1-5節是個概括性的比喻,把牧羊人從門進入羊圈,盜賊從旁門左道進入作個對比。後面的經文再抓住「門」、「牧人」、與「保護羊」的觀念用其他的譬喻作進一步的講解。

            既然是比喻一定意有所指。從猶太人背景,以西結書是先知用牧人與羊的關係,來描述領袖與以色列民。以西結書342-4節是對不忠心牧人的責備:「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的牧人發預言,攻擊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禍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嗎?你們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瘦弱的,你們沒有養壯;有病的,你們沒有醫治;受傷的,你們沒有纏裹;被逐的,你們沒有領回;失喪的,你們沒有尋找;但用強暴嚴嚴地轄制。」(結342-4)神應許親自成為羊的牧人:「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牠們尋見。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樣尋找他的羊,我必照樣尋找我的羊。這些羊在密雲黑暗的日子散到各處,我必從那裡救回牠們來。我必從萬民中領出牠們,從各國內聚集牠們,引導牠們歸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邊、境內一切可居之處)牧養牠們。我必在美好的草場牧養牠們。牠們的圈必在以色列高處的山上,牠們必在佳美之圈中躺臥,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場吃草。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牠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牠們。」(結3410-14)從這兩段經文我們看到主耶穌比喻的背景,從以西結書中來看,羊應該是指以色列民,可延伸意義為神子民,羊圈為神子民國度。壞牧人為對神不忠的以色列領袖。神本來將以色列國交給他們的領袖管理,但是這群領袖只顧自己的利益,剝削羊群,讓羊群受傷死亡。

            主耶穌在這裡藉著先知書的責備,用盜賊與羊來比喻當今的猶太人領袖與神子民。羊圈就是保護羊的地方,意指神子民的國度。中東游牧民族用石頭堆砌羊圈,唯一出入口就是門。盜賊則是當代帶領以色列民的宗教領袖。正是前面處處與耶穌作對的法利賽人。他們進羊圈,不是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為何盜賊要爬進羊圈,因為羊不是他們的,他們想把羊據為己有、在其中偷取不正當的利益,這種人不能名正言順的進出羊圈的門,只能偷偷地從旁門左道爬進去。相反地,牧羊人是羊的主人,它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出羊圈的門,看門的給他開門,這牧人就是指耶穌自己。

            主耶穌用兩個重點來描述牧人與羊的關係:

1)「羊也聽他的聲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牧羊人用聲音呼喚他的羊,並且祂知道每隻羊的名字,這代表祂與羊有親密的關係。當他把羊叫出來的時候,使用特別的聲音,羊知道這是主人在叫牠。牧人呼喚的聲音是羊辨認牧人的方法,這是羊與牧人溝通的途徑。第五節提到羊絕不跟從陌生人,因為他們不認識陌生人的聲音。「絕不」是加強語氣,中文聖經未翻出來。我們若是屬基督的羊,就必然知道祂呼喚我們的聲音,也願意跟從祂。如果聽到陌生人的呼喚,不是主耶穌的聲音,我們應當儆醒分辨,絕不跟從。這裡的「聽」與「跟從」都是現在式動詞,表示羊是一直聽主的聲音,也一直跟從主。對主的「聽」與「跟從」不是一時的,而是持續的行動。我們是否在對主的聲音有足夠的屬靈敏感度,能夠立即分辨這是主的呼喚,我們就緊緊跟從;或者辨別出這聲音是陌生人的,就儆醒逃避。我們對於主的話語是否經常研讀,熟悉主的心意,以至於異端的言論一出現,我們就能夠分辨得出來,就堅定地拒絕它,不至於被異端欺騙擄走。

2)「既放出自己的羊來,就在前頭走,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羊從羊圈被呼喚出來,牧羊人帶領羊的方式,不是在後面趕逐,或是如今日的牧人用牧羊犬來管制;而是牧羊人親自走在前頭,發出聲音帶領羊跟著走。羊在後面跟著,只要是聽到前面有主人的聲音,就繼續跟隨,不會被陌生人帶走。主耶穌帶領我們也是如此,祂帶領我們前行的時候,是走在最前面,無論任何崎嶇的山路、可能的危險,祂都是第一個經過。我們跟隨去走的是祂走過的路徑,只要認定祂的聲音,跟著祂走下去,沒有一個我們所經歷的危險苦難是祂所沒有走過的。既然他帶領我們走上這條路,我們心中有篤定的把握,祂必然保護我們的安全。

主耶穌是羊的門

「耶穌將這比喻告訴他們,但他們不明白所說的是什麼意思 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6-10

            主耶穌前面說的羊不聽盜賊聲音的比喻,就是指法利賽人而言。第九章中當耶穌醫治生來的瞎子,法利賽人卻把瞎子找來質問,要他配合官方說法認為耶穌是罪人,當瞎子拒絕配合,法利賽人將他逐出會堂。這就是不愛惜羊的盜賊的作風,牧人醫治羊、接納羊、呼召羊歸信。盜賊則是利用羊、輕視羊、驅逐羊。當法利賽人聽到了耶穌的比喻,他們不能明白背後的意思。耶穌就再用三個比喻進一步闡釋。第一個就是從610節的「主耶穌是羊的門」。這是主耶穌在約翰福音中說的七個「我是」之一。羊的門是指什麽?就是羊進入羊圈的入口。主耶穌說祂自己就是羊的門,表示祂是人能進入神國的唯一途徑。過去有許多人來聲稱自己能帶領人進入神的國,然而那些在耶穌以前來偽稱是彌賽亞,宣告能帶來救恩的,都讓人失望,結局卻是讓神的子民遭遇戰爭、苦難、奴役。他們不是真彌賽亞,只不過是賊、是強盜。

            主耶穌再一次說「我就是門」,意思與前面說的相同。門的特點是合法進出羊圈的途徑。耶穌說祂是門,是進入神國度唯一的道路。從耶穌這條道路進入神國的,必然得救。所以我們看到得救與進入神國是連在一起的。得救的意思就是脫離一切危險、傷害、痛苦、死亡。門的意義不止進入能得拯救,還可以出去,這不是指羊可以出神的國,而是「出入得草吃」,也就是跟著牧人出去,尋找可以吃草的草場、可安歇的水邊。這是羊生命成長的供應。主耶穌不單單領我們進入羊圈,不受外界凶惡環境的危害,這是得到生命;還供應糧食,讓我們的生命得到成長。這與不愛羊的盜賊截然不同。

            第十節提到了兩種人對羊的不同目的,盜賊進羊圈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偷竊,殺害,毀壞」不但不愛惜羊,反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利,破壞羊的平安與健康,正如以西結書中說的壞牧人。主耶穌來的目的卻完全不同,祂愛他的羊,祂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主耶穌來世上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拯救我們。不只讓我們從危險、痛苦、疾病、殺害中解脫出來,不只讓我們得生命,還要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這裏提到的生命,不只是僅僅靈魂得救,免於滅亡,更進一步讓我們的生命健康成長、可以領受豐盛的供應、不致缺乏、不致羞愧,是人間所能期望最理想的生命。韋斯敏斯德教小理問答的第一條:「人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答: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榮耀神,永遠以祂為樂。」我們從主耶穌那裡領受的豐盛生命不是灰暗、無生氣、壓抑潛能、可悲可嘆的人生,而是充滿生機、活力、喜樂、滿有希望的人生。

「門」的意思就是出入的途徑,主耶穌聲稱自己就是羊得生命的道路、也是羊生命成長的道路。主耶穌是我們得生命唯一的道路,我們要進入他的羊圈、並且在祂的牧養之下得保護、得健壯。這豐盛的生命是否是你所期待的?

主耶穌是好牧人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1011-18

            接下來我們來看另一個比喻,就是主耶穌以好牧人來比喻祂自己。這是約翰福音中的七個「我是」之一,是從第一個比喻中的「牧人」這個角色延伸出來的,這加上一個形容詞「好」來修飾牧人。正好像「真」光、「真」糧、「真」葡萄樹,強調真實的屬性、有別於世上虛假的事物。此處說好牧人,也是凸顯與不盡心、不愛羊的牧人的對比,也就是僱工。好牧人有什麽特質?對於牧人來說,羊是屬於他們的,是他們的身家性命。一旦有人要侵害他們的羊,就如同要奪去他們的命一樣嚴重。在羊遭遇危難時,他們寧可為羊捨命、拼了命去保護羊。然而,僱工卻不一樣。他們雖然受僱看羊,然而他們的利益是雇主所發的工資,忠心照顧羊與否、對他們的利益來講絲毫沒有差別。羊不是他們的,命卻是自己的,誰願意為別人的財產去賣命呢?當狼出現攻擊羊,僱工沒有義務為了保護羊,與狼對抗。在他們的觀念中,自己的生命比羊更重要。結果是任憑狼吞吃羊、把羊趕散,他們只顧自己逃命。這就好似不愛百姓的猶太領袖,為的是保護自己的私利,任憑羊被敵人攻擊、殺害,卻一點沒有顧念羊的心。

            好牧人為何會如此照顧他自己的羊?不單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財產,而是因為他與羊有深厚的感情。「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這種認識不是知性層面的知道而已,而是生命層面的相互連接、彼此交流。主耶穌用天父與祂的關係,來類比祂與羊的關係。「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天父與基督生命相連,緊密相交,這是兩位格之間最緊密的關係,基督看待我們這群屬祂的羊也是如此。主耶穌對祂羊的關係深到一個地步,願意為羊捨下自己生命。這群羊就是我們這群屬於主耶穌的人,主耶穌是這麼愛我們,祂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就是為了拯救我們這群犯罪悖逆的人,雖然我們當時都還不認識祂,沒有接受祂,祂已經主動替我們付上贖罪的代價。羅馬書中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基督為我們這群屬祂的羊捨身流血,這就是捨己之愛的最高表現。

            接下來主耶穌說:「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這另一群羊是指誰?應該就是當時還沒有進入以色列民之內,但將來會歸信基督的外邦信徒。主耶穌視他們為自己的羊,雖然目前不再羊圈裡,但是主耶穌差遣僕人去萬民中傳揚福音,這就等於主耶穌去領他們歸回羊圈的行動,他們的地位與目前在羊圈內的以色列信徒是一樣的,是廣義的神國子民。舊約時代以色列民的定義被擴大了,不止血統上的以色列信徒被稱為神的子民,連外邦人歸信基督也被算成是屬靈的以色列民,也就是神國子民。這些屬主的人,將會聽從主的聲音而跟從,與以色列民一樣成為一群,歸入一個牧羊人之下,這牧羊人就是基督。

            接下來的連接詞是「因此」,為了基督要召喚祂的群羊歸回,同歸一個牧人的緣故,天父讓基督為羊完成贖罪的救恩。為了以上的原因,天父愛耶穌,因祂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這就是天父所安排的拯救計劃,讓耶穌為代替羊的罪而捨身流血,再讓祂從死裡復活,顯明祂基督的身份。基督的受死不是神意料之外的事,似乎神拯救世人工作失敗了,這完全是符合神的計劃,耶穌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耶穌走上十字架,這一切事情的發生,正是天父計劃讓耶穌捨身為我們付上的贖罪代價。也是天父向世人展現祂慈愛的最高表現。然而死不能把耶穌拘禁,神以大能讓耶穌復活,也就是耶穌將自願捨去的生命取回來。這證明了祂的死與復活全是天父的旨意在天父永恆的計劃中。以此成就了救恩,讓所有信靠耶穌的人最得赦免。基督順服天父命令,在十字架上完成了救恩,正是聖子順服聖父的最高表現,也是天父公義慈愛屬性的展現,並祂至高的旨意的彰顯。

主耶穌保護羊到底

「猶太人為這些話又起了分爭。內中有好些人說:「他是被鬼附著,而且瘋了,為什麼聽他呢?」又有人說:「這不是鬼附之人所說的話。鬼豈能叫瞎子的眼睛開了呢?」在耶路撒冷有修殿節,是冬天的時候。耶穌在殿裡所羅門的廊下行走。猶太人圍著他,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訴我們。」耶穌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我與父原為一。」(約1019-30

            正如前段經文中耶穌的言論引起猶太人爭論一樣,本章前面的三個比喻,也引起了猶太人的爭論。耶穌怎麼可能捨了祂的生命又再取回來?每當耶穌向他們講論祂神性的真理,與祂將要成就的事工,總是令猶太人無法理解,造成他們議論紛紛。對耶穌的身份的看法分成了兩種意見:(1)一種是認為耶穌是鬼附的,並且瘋了,拒絕相信耶穌的話。這也不是第一次他們用鬼附來控訴耶穌,當猶太人排斥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指此人是被鬼附的。在第八章猶太人也曾用類似的話藐視耶穌:「我們說你是撒瑪利亞人、並且是鬼附著的、這話豈不正對麼。」(約848)如今他們又用同樣的說詞來控訴耶穌。(2)另一批人因著耶穌所行的開瞎眼之人視力的神蹟,認為耶穌不可能是鬼附的人。如果不是出於對天父的認識,沒有人可能相信耶穌的話語,也沒有人會跟隨祂。

            接下來的一段的事蹟是發生在修殿節(Hanukkah)附近,也就是在陽曆十二月初。是為了記念馬喀比時代驅逐希臘帝王安提阿哥·伊比法尼對聖殿的污穢,猶太人趕走希臘統治者,潔淨聖殿,定這日為獻殿節。在此時,猶太人又因為對耶穌宣稱的身份懷疑,而來找祂的麻煩。他們向耶穌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訴我們。」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好像要追根究底,探尋耶穌的身份,似乎他們一直在等待基督的出現。事實上耶穌早就已經告訴他們多次,只是他們不信,還要反覆來詢問耶穌。耶穌早已向撒瑪利亞婦人說過自己是基督:「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約4:25-26)又向生來瞎眼的人說過自己是神的兒子:「他回答:『主啊,誰是 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這瞎子曾經因為認耶穌是基督而被猶太人趕出會堂。耶穌也曾經在第八章與猶太人爭辯時,曾經用「我是」來暗示自己的身份:「所以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約824)、「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約824)耶穌直接了當地指出猶太人的問題所在:「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約1025)類似的話早在第536節就說過了:「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你們並沒有他的道存在心裡;因為他所差來的,你們不信。」(約536-38)他們清楚知道耶穌宣稱自己是基督,反覆地質問只是他們不信,這就是他們的問題所在。

            耶穌進一步指出他們不信的原因:「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約1026)這句話讓我們覺得有點疑問。不是因為我們信耶穌,才成為祂的羊嗎?怎麼會倒過來說:因為猶太人不是耶穌的羊,所以他們不信。這裡與第644節相似:「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644a)「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約665)這三處經文同樣是強調神在吸引人歸向祂的主動性、與決定性。人常以為是自我的意志決定相信基督,神在信靠祂這事上不會干涉我們。其實完全不對,我們會選擇歸向基督,完全是神在我們心中動工,光照我們內心的黑暗,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罪,願意悔改歸向祂。猶太人為何不信,因為他們不是主的羊。他們不聽牧人的聲音,拒絕接受耶穌對他們的呼喚。表面上似乎是,耶穌把機會擺在他們面前,讓他們來選擇。他們有絕對的主控權,「一切操之在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其實他們不知道,當他們抗拒耶穌的時候,正顯出自己是被耶穌拒絕,不是耶穌被他們拒絕。同樣的,當我們認為耶穌根本不是基督,福音沒道理,拒絕接受的時刻,正反映出我們原本不是基督的羊。不是祂的羊就認不出祂呼喚的聲音,怎麼能回應祂的呼喚呢?

這是把我們對基督呼召的反應,推到了根源。從我們接受或拒絕,顯明了我們本來的身份。如果我們屬於祂,必然會聽祂的呼聲,如果不聽,正顯明出我們不是祂的羊。

            後一節馬上說出主的羊會具備什麽特性:「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這是與主親密的關係。這句經文的三個詞「聽」、「認識」、「跟著」都是現在式,表示是持續性的行動,羊一直聽從耶穌,耶穌一直認識他們、他們也一直跟隨耶穌,有這樣持續穩定關係的人才是主的羊。聽了主的呼召,剛硬不信,反覆質問耶穌,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主的羊?

            接下來的兩節經文是約翰福音中,基督對屬祂的羊保護到底最清楚的應許:「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兩句話指出的重點是一樣的,天父的羊就是主的羊,主耶穌應許誰也不能從祂手裡將養奪去,又再說「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奪走主的羊就是奪走父的羊。天父至高的權柄絕不會讓祂的羊被人奪去,祂的手必要保護羊到底。天父對羊的保護,正是主耶穌對羊的保護。這把天父與基督的工作連在一起。下一句話「父與我原為一」主要指的就是神在拯救工作上心意的合一。猶太人以為自己是天父的羊,不信主耶穌。耶穌說,不信耶穌的人,就不是耶穌的羊,也根本就不是天父的羊。因為天父的拯救工作已經交給了耶穌,耶穌奉天父的差遣,正是來呼召天父賜給耶穌的羊歸回。否定耶穌的人,就自己證明根本就不是天父的羊。看起來主耶穌這句話好像是因果顛倒,其實正是把人歸向神的根源講出來了,正是天父把羊賜給基督,又差遣基督來世上呼召這屬天父的羊歸回。拒絕基督的人,就把自己不信的根源顯明出來了,因為他們不是天父的羊。

            主耶穌在這裡應許保護祂的羊到底,「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約1028)這句話與第六章的應許一樣:「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在末日卻叫他復活。」(約637-39)這兩處經文都提到了一個否定的加強語氣,「永不」、「總不」。表示對於主保護到底這行動,在語氣上十分確定。永生的應許是賜給凡到主面前來的人,也就是信靠主的人。主應許這等人保護他們到底,不讓一個被人奪去。這是何等大的應許,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天父手中所有的,是何等穩固的地位,顯示基督對我們的愛是何等深厚。我們自己都沒有十足的把握,確定自己是否能對主的愛永不改變。然而主已經對我們說了,祂對我們的愛永不改變。這是遠遠超過人間的愛,父母的愛只限於自己的孩子,夫妻的愛也會變淡、變質。只有基督對屬祂的羊的愛,是堅貞不變的。這就是聖經中所說的盟約之愛,不是為了祂自己的利益,而是顯出祂就是堅忍不變之愛的源頭,正是因為祂愛我們,應許在各種情況都保護我們,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將來的盼望在哪裡。我們更加明確知道自己是屬祂,更要堅定心志以愛來回報基督。雖然我們的愛比起耶穌的愛差得十萬八千里。我們對祂愛的堅定確有把握,不是因為我先愛祂,祂才愛我;而是反過來是祂先愛我,讓我被祂的愛所感,而以愛回應。更是因為祂堅貞不變地愛我到底,激動我的心,從各種環境的衝擊中保護我的心不致偏離。我能堅持信心,不是我自己行,而是主愛我,憐憫我,至今都沒有拋棄我。這是主對祂的羊永遠不變的愛,也是人世間最大的愛。因主大愛的感動,我立志要永遠住在主的愛中,永遠不離開祂。

結論

從這段經文我們看到了主耶穌的比喻,祂以神子民為羊,以自己為牧羊人。對比那些偷竊、殺害羊的盜賊與強盜。祂與羊有罪親密的關係,祂用聲音呼喚祂的羊、呼叫他們的名字、又走在最前面帶領著羊。羊也認識他的牧人,絕不跟著陌生人。這是牧人與羊親密相連的關係。接著主耶穌又說,祂是羊的門,從祂可以進入羊圈,出入得草吃,羊才可能因著祂得生命、並且是更豐盛的生命。再來,祂又用好牧人來,比喻祂自己,好牧人愛他的羊,到一個程度願意為羊捨命,這是僱工所不願意幹的。最後,祂說祂的羊就是天父的羊,祂與父一同保護羊的安全,連一隻也不被別人奪去。這是極為堅定的應許,我們在此救恩當中,心中穩妥,並且心無旁騖,靠著主的力量,持守信心到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