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Matthew 5:9 PEACEMAKERS — Tell the Lord Thank You
在今天這個世界上,人類最需要的是什麼? 大概許多人都會回答: 「這個世界最需要的是和平」。我們看見永無止境的戰爭鬥毆、製造仇恨、嫉妒紛爭。沒有人喜歡活在這種充滿仇恨的環境,但是人類從有史以來,從未脫離這種冤冤相報的命運。我們宣稱愛好和平,卻只能承認難以達成。應當思想為何會如此?是人性深處好鬥的劣根性在那裡蠢蠢欲動使然。在歷史上,和平從未憑著人的協議達成。在飽經戰亂之後,人類痛定思痛而締造的和平條約,往往只有暫時平息爭端的功效。當利益衝突超越條約對雙方的約束時,戰爭又會重啟。因為和平是只有神才能作成的工作。耶穌說,那些「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在今天這戰火遍布的世界,更顯得如暮鼓晨鐘般可貴。

和平是如此難以達成
「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太5:9)

在天國八福系列中,前一段講到清心的人有福了,是描述人與神之間坦然相對的關係。本段提到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是關乎我們與周圍眾人正確的關係。有正確的人與神間的關係,才可能有人際之間和睦的基礎。否則,建立在懷疑、與利益鬥爭性之下的和平,經不起星星之火的衝擊。

「使人和睦的人」直接的意思是「成就和平的人」或「建立和睦的人」(peacemaker)。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戰爭從未從這世界止息過。在戰火的折磨下,人間充滿了彼此的隔閡,缺乏信任。達成人際和平的理想,如同緣木求魚。我們很有興趣知道,為何會造成人際間的不和,根本原因何在。可從人際間、與人神之間兩層面來看。從人際間仇恨來看,雅各書說得很清楚:「你們中間的爭戰鬥毆、是從那裡來的呢.不是從你們百體中戰鬥之私慾來的麼。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要浪費在你們的宴樂中。」(各4:1-3)從人與神關係來看,人犯罪離棄神之後,與神之間的和睦被破壞了。當人類陷在罪中後,連最親密的夫妻,都不再能夠彼此坦誠接納。人際之間更是充滿仇恨、嫉妒、不信任,彼此親密的關係遭到罪的破壞。接下來就不斷發生兄弟鬩牆,家族爭鬥的事件。人與神關係破裂,是造成人與人間達不到和平的根本原因。未從這關鍵來解決問題,只是治標不治本,不可能有長遠功效。

成就和平是神的工作
有關「平安」的信息,不斷出現在整本聖經中。神願意人間充滿神賜下的平安。先知以賽亞向神子民發出應許:「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9:6-7)唯有神差來的彌賽亞才能為人間帶來真正的平安。以賽亞書進一步預言,神所賜平安是藉著神掌權而達成:「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賽52:7)人際間的和平,唯有神親自介入,改變人自私的罪性才可能達成。神差遣彌賽亞來到世間,帶來對罪人的拯救,這就是神成就和平的工作。也就是人間和平的達成,唯有解決人與神關係破壞的問題,也就是藉著接受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才能達成。

既然人類間的仇恨來自於與神關係的破裂。唯有恢復與神和好的關係,才可能與他人和平相處。人類之間的隔閡,莫大於種族糾紛,兩個民族世世代代彼此仇視,冤冤相報。然而,基督的愛卻能夠化解,人類之間的敵視。猶太人與外邦人本是互相歧視的世仇,但是在教會中兩下卻能夠合而為一。其中的關鍵就是因為耶穌基督帶來了人間的和平。保羅在以弗所書中勉勵外邦基督徒:「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 神和好了。」(弗2:13-16)這種存在於猶太人與外邦人間長久的仇恨,竟然因為一同進入基督裡的緣故,彼此間的世仇得以化解。所以我們看到了,人與人的和睦 (peace with men),在於使人與神和好 (peace with God)。當我們與神之間破壞的關係得到恢復以後,我們才得以享受屬於神的平安 (peace of God)。這就是真平安唯有從神而來的意思。

一次大戰時,英軍與德軍曾經經在戰場上遭遇,在一處陣地彼此對峙,戰火正兇猛。當聖誕節來臨,雙方都是基督徒,都在準備慶祝節日。一方響起了聖誕的詩歌,另一方不由自主地唱和。士兵走出了戰壕,相互握手祝福,送禮物,彼此擁抱,彷彿忘記不久前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可惜這和平只維持到聖誕節結束,雙方又開始交火。如果對基督的信仰真的提醒人我們都是天父的兒女,因此而帶來人間的和平,我們巴不得天天是聖誕節。

除了種族以外,造成人類隔閡的因素,還有階級糾紛、貧富差距、文化差異、觀念自由或保守,都可能造成讓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為我們這些原本當受罪的刑罰,卻無法自救的人付上了贖罪的代價。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讓兩下在基督裡合而為一,這兩下原本指猶太人與外邦人。這兩個極端仇恨的團體,因著基督化解冤仇,消弭爭端。其它人類間的隔閡都能夠在基督裡得到化解。

既然基督是帶來和平的君王,身為耶穌門徒的我們,也當效法基督,成為促進和平的人。我們能夠怎麼作來效法耶穌「成就和平」的工作呢?首先,應當將和平的福音在世間傳揚,讓人聽聞福音而接受基督。正如保羅向哥林多教會說的:「一切都是出於 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林後5:18-19)基督徒被呼召成為傳揚和平福音的使者,引導人藉著認識基督,而恢復與神和好的關係。其次,則要調解人與人之間的不和,成為人際衝突的化解者。要站在衝突的雙方中間,做調解的工作,是最為不易之事。很多時候調解不成,反而被牽扯進入衝突之中,遭兩邊怨恨。

有幾個調解糾紛的原則我們必須知道。第一,「成就和平」不是「姑息罪惡」或「息事寧人」。既然衝突已經開始,仇恨必然在雙方心中產生。不能只為了平息糾紛,而接納罪惡。一些歪曲事實的謊言,需要謹慎分辨,不受蒙蔽。如果明顯一方有錯,也需要直言無諱地指出來。有一個為了真理不惜忠言直諫的例子,就是保羅在加拉太書中提到,他曾經為了因信稱義教義要如何實踐,而與彼得當面衝突。雖然當時發生衝突,可能造成雙方關係的緊張,但是最終讓問題凸顯,讓真理得到堅持。反而成就教會中福音工作長遠的發展方向,最終帶來和平。

其次,需要明白「成就和平」是需要付代價的。廉價地達到表面的和諧,勢必醞釀下一波更猛烈的衝突。在雙方達到外表和平之先,必然先面臨內心巨大的掙扎。一旦顧到面子問題,利益犧牲,以及撫平眾怒,這些壓力能否承受得住。心中因著利害權衡而有的鬥爭必然先要去面對,才可能進一步握手言和。而讓雙方明白和平所帶來的益處,遠大於自身作出的退讓。調停者需要在衝突雙方穿梭斡旋,經歷良心的糾葛,甚至冒著被誤會的風險,本身就是一件要付出代價的事。真正的和平並非廉價,是付上代價而換來的。主耶穌為了我們與神之間的怨恨附上了生命名的代價,平習了天父的怒氣,所成就的不是廉價的和平。我們為了人際間的和睦是否願意附上代價呢?有時需要我們放下面子,首先向人道歉。有時候要冒著得罪人的危險,向人發出規勸。有時候要虛心聆聽雙方的苦情,不帶偏見地做出勸告,這都是當付出的代價。基督徒要成為使人和平的人,先要學會不計較自己需要付出的代價。鐘馬田說:「在成為使人和睦的人之前,我們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必須從自我的綑綁中完全拯救出來,沒有自我的利益和考量。若是總想到自己,保護自己,是無法成為與人和睦的人。」甘冒被人誤會、遭人排斥的風險,就是使人和睦要付出的代價。

使人和睦的人必稱為神的兒子
耶穌應許使人和睦的人必要被稱為「神的兒子」。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希伯來文有個特定語法,若要描述事物具有某些特質或品格,就使用一個抽象名詞,加上「的兒子」。例如「光明之子」是意指「具有光明的品格」的意思。使徒行傳中有位巴拿巴,被稱為「勸慰子」,具有勸慰人,從罪惡中挽回人的恩賜。本句話中「神的兒子」所著重的,不僅是身份地位,更是強調具有神屬性中美好的品格。神的兒子能返照出神的品格來。使人和睦的人為何能被稱為「神的兒子」?羅馬書中曾說:「因為凡被聖靈引導的,都是神的兒子。」(羅8:9)使人和睦的人就是與神的性情有份的人。他們知道帶來真正和平要付出的代價,就是走過捨己的十字架道路,他們願意涉入人與人間的衝突中,指出人的極限,進而將基督的救恩帶給他們。其次,他們是順從聖靈的引導的人。只有放下自己利益,順服聖靈帶領,才可能在世間見證出神的品格。我們被呼召不是成為息事寧人的和事佬,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鄉愿。而是,在人因自以為義而生出的衝突中,凸顯出人因罪而無能解決爭端,讓人看見自己需要被神匡正,除此以外,和平無法達到。

法蘭西斯的禱告讓我們思想使人和睦者所要付出的代價:「主阿!使我作祢和平之子,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在傷痕之處,播下祢寬恕;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盼望;在幽暗之處,播下祢光明;在憂愁之處,播下喜樂。主阿!使我少為自己求,少求受安慰,但求安慰人;少求被瞭解,但求瞭解人;少求愛,但求全心付出愛。因為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在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

結論
使人和睦是極為困難的工作,因人都被罪所困,看不見自己的錯誤,單單指責對手的缺失。使人和睦之所以不易,因為人際間存在複雜的利益糾結,一旦牽涉其中,有時調停不成,反遭人嫉恨,結果卻治絲益棼。人常常避之唯恐不及。神是和平的締造者,人際的糾紛為由回到神面前才可能得到化解。這工作由誰來執行?我們被呼召成為神和平福音的傳播者。願進入爭鬥的人間,成為勸慰和平的人。這是要付出捨己的代價,冒著被讓人誤解,造人拒絕的風險。但是為了帶領人認識基督的福音,看見自己被罪所困的境況,進而接受神介入罪人的生命中,進行中轉化的工作。這才是成為使人和平者最終的目的。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清心的人有福了

Daily Bible Verse | God | Mathew 5:8 (NASB)
「八福」是關乎主耶穌教導的天國子民的品格。在講完前五福之後,我們進入下一個有福的特質「清心」。許多宗教都強調「清心」的重要,如佛教的「清心咒」就是「大悲咒」;儒家重視「心性之學」;道家注重「修身養性」,期待修煉人內在的良知,達到更為高超的境界。難道登山寶訓中的「清心」只不過又是一套教我們如何修持的功夫?它與其他宗教中「清心」的意義有何不同。讓我們從本段經文來探究耶穌教訓中「清心」的意思。

清心之人所蒙的福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 神。」(太5:8)

從文意中,「清心」直接的理解就是「心裏純潔」。要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定義,我們需要知道「心」到底指什麽?再來看怎麼樣的素質才能夠算是「清心」。希臘文的心(καρδία)就是指心臟,引伸為一個人最內在的部分。因為心臟跳動維持人血液循環,一般我們會認為心臟是整個人生命存活的中樞,是人內在的心思意念,思想,感情,意志活動的地方。實際上這些內在活動應該存在人的大腦,但是通俗的認知都以為在心中(mind)。所以心的意思指的就是人內在意念運作的地方。箴言論保守心的重要:「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後半句直譯是,生命的泉源是由心中湧流出來。我們之所以能表現出生命的各種活動,心就是一切的源頭。保守住心,不讓它廢弛放蕩,就能夠讓生命活出預期的果效。

那什麽是「清心」呢?這個片語的形容詞「清潔(καθαρός)」是清潔乾淨,沒有污穢的意思。或是純潔,沒有參雜的意思。合在一起,「清心」指一個人心思意念保持清潔,或單純的狀態。這裡的「清潔」包括二方面的意義。首先,是指道德上的潔淨。摩西在申命記中要求以色列民:「所以你們要將心裡的污穢除掉。不可再硬著頸項。」(申10:16)除掉內心的污穢包括道德上的聖潔。大衛在詩篇上向神悔罪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你所喜愛的,是內裡誠實。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詩51:5-6)他求神潔淨他內心中得罪神的地方。此處明顯有道德上潔淨罪惡的意義。

現今的社會對道德上聖潔的追求有種排斥感,認為人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達到完全的標準。如果仍然去追求聖潔,只會不斷獲得達不到標準的罪惡感。其實,聖經中對聖潔的要求,是神對人的期待。神在利未記中曉諭以色列民:「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11:44)雖然人無法完全達到神所要求的聖潔標準,它仍然是我們當追求的目標,我們不應當連追求的意願都沒有,就完全地否定它。就算追求的過程中,我們達不到神的標準,神有足夠的恩典,能赦免我們的達不到標準的缺憾。神看重的是人的內心,而不是外表的行為。一顆願意順從神的心能夠討神喜悅。

其次,「清心」也是指對神全然真誠的心態。在積極上看,指專一心思, 赤誠忠心地面對神。消極上來看,指沒有假冒為善, 沒有詭詐, 沒有摻雜的態度。大衛在詩篇中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24:3-4)不虛妄、不詭詐,提到的就是內心對神的專一真誠。大衛在悔罪詩中也說:「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阿,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詩51:17)真誠的認罪悔改在彌補履行律法上的缺憾十分重要。就連研究猶太人對律法態度的學者摩爾也主張:「義人並非真正成功地遵行律法的人,而是企圖努力遵行律法,並且在失敗時悔罪的人。」另一位研究猶太律法的學者秀伯司推斷:「不論有否真正履行律法,只要有履行律法的意圖,就能叫人親近神。這種好意圖堅立了那在律法之先的約。」可見即使是按照猶太人的標準,神對人道德上公義的要求,並非呆板地嚴守律法,卻在失敗後沒有留下一點彌補的餘地。

清心在道德上、與對神忠誠上二方面的意義, 實質上是密不可分的。沒有專心尋求神的面,真誠對神的人,不願意認真要求自己行出道德上公義的標準。也不可能有人自我要求道德上聖潔,卻不認為向神忠誠是必需的。一位宣稱自己真誠委身於神的人,卻活出敗壞的生活;或努力活出道德高尚的生活,卻心裡對神不忠,這些都是表裡不一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態度。

主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也就是主對天國子民的品格要求是道德上清潔,並在對神的事奉上忠誠專一。當我們聽到這樣的要求,會出現一種感受:要達到清心,何其不易。因為當始祖犯罪後,「天然的人性」被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心中清潔無暇的狀態已經不復存在。耶穌曾對「天然的人心」做了負面的評估: 「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 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裡。又說,從人裡面出來的,那纔能污穢人。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兇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可7:18b-22)所有犯罪的意念都是從人心中的墮落本性發出。先知耶利米也做了類似的評估: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從這兩段經文我們可以看到,聖經對人性墮落的傾向了解得十分深刻。當我們深自反省自己內心的活動,也不得不承認,保守一個人的心單純清潔,是何其困難的事。

如何能成為清心的人
如果單靠著人的努力,要活出道德上的清潔,與服事態度的忠誠,確實是不可能達成的目標。我們也不會妄想要靠自己本事,活出神公義的要求。神拯救的工作,就是幫助我們這群沒有能力自救的罪人,突破原本墮落的本性,活出神對我們要求的聖潔標準。我們這群追求順服神命令的天國子民,首先要有個心理認知,我們內心得到「潔淨」是神在我們身上施行的工作。正如大衛在悔罪詩中向神呼求:「神阿,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詩51:10)他明白要解決內心偏邪這問題,不能靠自我道德修煉,而是要神為他造一顆新心。大衛知道自己的心容易受引誘而放蕩,求神鑑察他的內心:「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139:23-24)這正是我們屬神的人,當常向神發出的禱告。我們雖然已經罪的赦免,然而,不能以為自己已經完全,輕忽內心被引誘偏離神聖潔的標準。基督徒對於自己仍然會犯罪的問題,需要誠實面對,求神鑑察內心,再一次得神潔淨。

雖然除掉我們內心中墮落的本性是神的工作,同時身為人對於這件事,也有當盡的責任。當神在我們身上動工的時刻,我們當作的事就是聽從聖靈的警戒,並順服神的引導。耶穌的弟兄雅各勉勵信徒:「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4:8)知道自己有罪了,首先需要在神面前承認,並願意回轉,不是任憑心中的剛硬,而不願回頭。使徒保羅勉勵屬靈兒子提摩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2:22)神的公義是身為神子民應當去追求的。不能說自己無能為力,就把一切責任推脫給神。一旦達不到神的公義要求,就說神沒給我能力。這不是一個負責的心態。神在人身上的潔淨的工作,同時也要求人必須抱持一顆願意被神改變的心。這是身為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神應許清心的人必得見神
耶穌應許所有追求清心的人屬靈的福分,就是能夠得見神的面。神是聖潔的,人是有罪的,非聖潔沒有人能得見主。正如希伯來書作者對基督徒的警戒:「你們要追求與眾人和睦,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 (來12:14)我們這群軟弱的人,怎麼可能達到神聖潔的標準,以致能夠朝見神的面呢?記得前面神對於我們公義的要求,不是在道德上完美無暇,而是心態上順服神的要求,並竭力追求實現。神對於我們在行為上達不到的缺憾有足夠的恩典,至少我們要保持願意追求的心,並願意在達不到要求時,悔改求赦免。這就是神對於我們追求聖潔的心意。

我們都知道,有罪的人無法朝見神的面。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得見神呢?在今生我們確實無法面對面看見神。但是,主耶穌此處應許我們,清心的人得以見神的面。這是以信心的眼睛看見祂。正如本段經文舊約的背景:「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24:3-4)我們不可能在有生之年,進入神天上的聖所。只能憑著信心,倚靠著耶穌寶血,罪得潔淨。在屬靈上得以進入至聖所,朝見神的面。然而,在世界的末了,當耶穌基督在榮耀中顯現時, 我們這群手潔心清的人,必得見神的榮美, 得見祂的真體。正如使徒約翰所預言的:「親愛的弟兄阿,我們現在是 神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約一3:2)這就是我們得以朝見神的面最終的實現。

結論
耶穌向他的門徒發出訓誨,勉勵他們身為天國子民當有的品格,就是追求內心清潔。這要求不但是要門徒在道德上追求聖潔公義,並且在對神的心態上忠誠專一。可悲的是現今的時代直接否認了這等要求是有效的,甚至視之為律法規條,可以棄之如蔽屣。這不是對主耶穌教訓的正確理解。反而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進經文中,讓經文為自己講話。我們不會以自己的觀念劫奪聖經的原意,而是認真從耶穌教訓本身,來明白祂做出這樣教導的心意。原是要求天國子民活出天國價值觀,就是認真追求公義的標準,對神存著單一清潔的心。這樣必能與神保持正確的關係,主應許這等人能夠憑信心朝見神的面。

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

願亞伯拉罕之福臨到萬邦

Did Moses kill his wife Zipporah's tribe, the Midianites? Why ...
亞伯拉罕是將近四千年前的人物,原本出身於異邦拜偶像的家庭。卻因為神的呼召,向他發出賜福的應許,他的整個人生,並整個子孫後代,的命運得到改變。甚至影響到幾千年後的我們。這中跨越四千年的影響力是怎麼成就的?讓我們從詩篇67篇,看亞伯拉罕之約是如何擴及萬民。

本篇是舊約中普世宣教的信息。整段就是一篇禱告,結構清晰:1,2節願神賜的福分臨到萬邦;3,5節願福分擴及萬邦。4節願神治理萬民;6,7節願神將產業賜給萬邦。主題圍繞著神賜福分,賜福對象面向萬民。

願救恩從選民臨到萬邦
「願 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2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3 神阿,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詩67:1-3)

本篇從憐憫的呼求開始。內容非常像民數記中大祭司亞倫的祝福:「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保護你。25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26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民6:24-26)這段祝福包括(1)保護(2)恩惠(3)平安。兩段經文的差別在於,民數記是大祭司向以色列民的祝禱,受詞為「你」。詩篇轉為選民向神的祈求,受詞為「我們」。祭司的祝禱,應用在全體選民身上,成了選民的禱告。

禱告的內容先為自己求憐憫,我們需要神施恩憐憫我們,否則都陷在罪中,難逃神公義的審判。當罪蒙神赦免後,他們繼續向神求福分。什麽是神所要賜給選民的福?「賜福」這個字出現在舊約三百次以上。單單創世記12章2-3節,提到亞伯拉罕之約時,就出現4次。讓我們來看這段經文。神應許亞伯拉罕:「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2-3)亞伯拉罕曾領受應許,神要賜後裔、土地,福分給他,萬國也要因他得福。其中最重要的的就是萬民將因著亞伯拉罕的後裔蒙福。這應許實現在亞伯拉罕後裔耶穌基督身上。可惜在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前,以色列民對這應許實現的理解十分有限。神早應許亞伯拉罕之福將藉著亞伯拉罕後裔臨到萬民。也就是透過耶穌帶來的救贖而實現。

願神統管引導萬邦
「4願萬國都快樂歡呼。因為你必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世上的萬國。5 神阿,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詩67:4-5)

第二段選民祈求神統管萬民,包括按照公義施行審判,並引導他們走公義道路。神統治所帶來的結果是,萬民因此而快樂歡呼。我們常會誤認為,在神的公義統管之下,應該會十分痛苦。作者卻認為神的統管是人喜樂的來源。差別就在於被統管的人與神的關係,是與祂作對的,還是順服祂的。

第四節的祈求也成就在耶穌基督身上。耶穌是神差來統管神國的彌賽亞,祂的權柄降臨到神國子民身上。祂也是神至終的啟示,藉著祂引導神國百姓。走在這條道路上的人都能進到神面前,與神同在。神統管的範圍從以色列民擴大到萬民。外邦人也能因信靠耶穌基督成為神國子民。這是在舊約時代就有的觀念,也是神永恆不變的計劃。

願神將豐富產業賜給萬邦
「6地已經出了土產。 神就是我們的 神,要賜福與我們。7 神要賜福與我們。地的四極都要敬畏他。」(詩67:6-7)

亞伯拉罕之約中提到:「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 神。」(創17:7)神要做祂子民的神,他們要作神的子民。是神與選民立約的慣用語。第6節出現了神重申與選民立的約,代表神對他們守約到永遠。他們得到地上的產業,就是神賜給他們土地這應許的應驗。神的約的應驗,不止停在以色列民領受迦南地為業,更是擴大到,萬民都能得神國的基業。地的四極都屬耶和華,當福音臨到地極時,普世萬民因聽聞福音,信靠基督,就能夠進入基督裡,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同樣領受神賜地土的福分。這地土就超越了迦南美地,而是神賜下天上永遠的產業。所有神的福氣,都與祂的選民有份。普世萬民只要藉著基督,都能成為神的選民。那是亞伯拉罕之約最終的實現。也是今日我們積極盼望的目標。

結論
神一開始揀選亞伯拉罕,與他立下賜福之約;以色列的歷史中,神一而再、再而三,堅定不移地重申此約;帶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全救恩,此約已經得到應驗。今天的基督徒就是因著信進靠基督入此約當中。並且是繼續藉著福音,將人帶進神立約子民的行列。基督福音臨到何處,何處就有人因著福音歸向神。福音傳播的範圍就是萬民。我們當順從神從舊約到新約中啟示的宣教使命,帶領普世萬民進入神國度,領受神應許的福分。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