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審判人類罪惡的描述,在創世記中出現多次,正如挪亞時代,神用洪水毀滅世界,只留下挪亞一家。本段則提到了神預備毀滅所多瑪、蛾摩拉。前段經文已經稍微提到這事,神聽聞所多瑪的罪惡臨到祂耳中,於是派兩位天使去探究。他們的惡到底到了什麼程度,竟然惹動神憤怒到要將全城滅絕的地步?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城代求,期待神為其中義人的緣故,寬容他們。居住其中的羅得到底情況如何?讓我們一起考察本章的內容。
所多瑪的罪惡
「那兩個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瑪.羅得正坐在所多瑪城門口.看見他們、就起來迎接、臉伏於地下拜、2說、我主阿、請你們到僕人家裡洗洗腳、住一夜、清早起來再走.他們說、不、我們要在街上過夜。3羅得切切的請他們、他們這纔進去到他屋裡.羅得為他們預備筵席、烤無酵餅、他們就喫了。4他們還沒有躺下、所多瑪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圍住那房子.5呼叫羅得說、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6羅得出來、把門關上、到眾人那裡、7說、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8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甚麼。9眾人說、退去罷.又說、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眾人就向前擁擠羅得、要攻破房門。10只是那二人伸出手來、將羅得拉進屋去、把門關上.11並且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他們摸來摸去、總尋不著房門。12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裡還有甚麼人麼.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13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14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他女兒的女婿們、〔娶了或作將要娶〕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創19:1-14)
本段緊接著18章神差遣兩位天使進入所多瑪城考察,首先提到兩位天使在晚上到了所多瑪。在城門口見到了羅得。羅得接待天使的過程,與亞伯拉罕接待三位訪客正好形成對比。亞伯拉罕的遇見三人之事發生在中午,羅得則發生在晚上。兩人都歡喜迎接,臉伏於地下拜;兩人都邀客人請回到住處,為他們洗腳。亞伯拉罕邀回帳篷,羅得則回到城門口附近的房子。因為已經到了夜晚,羅得留兩位天使過夜。可能因為時間匆促,羅得不像亞伯拉罕,吩咐僕人殺牛招待,他僅要求預備無酵餅。
接著發生的事真是駭人聽聞。當兩位天使吃完晚餐,準備睡覺的時候。所多瑪的人從城裡聚集在羅得家門口,連老帶少,圍住房子。他們向羅得發出威脅的呼叫:「今日晚上到你這裡來的人在哪裡呢?把他們帶出來,任我們所為。」什麽叫做「任我們所為」?中文翻譯得很含蓄,原文就是「知道」。這個字用在創世記第四章,亞當與妻子同房,該隱與妻子同房。「同房」這個字就是「知道」。看到這裡不知你心裡是否感到驚訝。所多瑪人連老帶少,群起而來,圍住羅得房子,要羅得交出兩位天使,讓這群暴民,與他們發生性關係。在今天的社會的描述稱之為,集體輪姦,而且還是男對男的強姦。非常惡劣的行為。所多瑪這個字在歷史上演變成雞姦(sodomy)的代名詞,不是沒有道理的。
有些自由派的神學家,為這段經文解釋,這段經文描述的並不能用來譴責同性戀,而是譴責所多瑪人沒有用愛心接待客旅。我們暫且不談聖經是否譴責同性戀。至少所多瑪城落在神的憤怒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見微知著,從本段經文我們就可以看見整個所多瑪道德敗壞的境況。連剛來到本地的客人,都能招惹群眾將其圍住,要求讓他們群體強姦。可見他們敗壞的程度極其嚴重,神對他們的審判一點也不冤枉。先知書中充滿用所多瑪為例來警告以色列民儆醒的經文,如神藉先知以西結警告以色列民:「看哪,你妹妹所多瑪的罪孽是這樣,他和他的眾女都心驕氣傲,糧食飽足,大享安逸、並沒有扶助困苦和窮乏人的手。他們狂傲,在我面前行可憎的事,我看見便將他們除掉。」(結17:49-50)「可憎之事」指的就是在道德上令人憎惡之事。不單指同性性暴力,連同其它一切敗壞都是神憤怒的原因。猶大書警告教會逃避情慾的敗壞:「又如所多瑪、蛾摩拉、和周圍城邑的人,也照他們一味的行淫,隨從逆性的情慾,就受永火的刑罰,作為鑑戒。」(猶1:7)從兩處經文我們可以知道,所多瑪因罪惡受神審判,已經成為聖經中神用來警惕我們的鑑戒。無需為本段經文所描述的罪掩飾,僅視作不接待遠人這麼簡單。
羅得見到如此蠻橫的暴民想要與天使發生性關係。在當時社會的習俗,作為主人,有義務保護客人的安全。於是提出交換條件:「眾弟兄請你們不要作這惡事。我有兩個女兒,還是處女,容我領出來任憑你們的心願而行,只是這兩個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們作甚麼。」不知道你看到羅得這樣的反應,心裡的感受如何?作父親的人,怎麼可能如此輕視女兒的貞操,讓暴徒輕易的蹂躪。就算是為了保護客人,也不能用犧牲自己女兒貞節,來達到目的啊。那豈不是以一個惡事,來交換另一個惡事。只能說所多瑪道德風氣敗壞到一個程度,連居住在裡面的羅得,也被污染,判斷道德的價值觀被扭曲了。我們生活在道德風氣同樣墮落的今日社會,是否被社會風氣牽引,連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都被扭曲了?活在當今之世的基督徒確實需要引以為戒。
羅得的交換條件根本無法平息暴民的慾心。他們憤怒地嗆聲:「退去罷!……這個人來寄居、還想要作官哪。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本來羅得以為向著惡徒妥協,滿足他們的獸慾,就可以換取和平,不讓兩位天使受傷害。沒想到暴徒更加狂怒,想要集體攻擊羅得,嘗試攻破房門。最後反倒是天使出手相救,將羅得從喪失生命的危險中奪回來。天使關住房門,是暴民眼睛昏花,無論怎麼摸索,也找不到房門。神要完成的工作,不需要我們用妥協的方法來幫助。特別是用犯某個罪,來換取不犯另一樣罪。這不是神做事的方式,我們也當避免像羅得一樣,用妥協來解決問題。
天使對羅得宣布神審判的計劃:「你這裡還有甚麼人麼?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可見神確實要保護願意悔改的義人,不讓他們與罪人一同被毀滅。可惜的是所多瑪城裡,連十個義人這條件也達不到。所多瑪將會在神的審判中遭到毀滅,這已經勢所難免。唯一的出路就是趕緊在神施行懲罰之前逃離。可惜連如此明確的警告,有的人還是不以為意。羅得女兒將出嫁但尚未過門的女婿,就不聽從警告,執意要留在所多瑪。放蕩的生活對人總是有吸引力,讓人流連忘返。就算對他們發出嚴厲的警告,仍然無法喚回執迷不悟的人。放眼今日世界,多少沉迷罪中之樂,無視神在末日會有審判的警告。所多瑪、蛾摩拉的命運就是今日世界將來的結局。我們被神警戒,逃離毀滅的人,除了盡力保持自己不要隨波逐流,以免落入遭神毀滅的命運。同時也莫忘積極向世人傳揚福音信息,從其中拉出還願意悔改的人。
從毀滅中逃離
「15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著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裡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裡的罪惡、同被剿滅。16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著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他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17領他們出來以後、就說、逃命罷.不可回頭看、也不可在平原站住、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滅。18羅得對他們說、我主阿、不要如此.19你僕人已經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顯出莫大的慈愛、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20看哪、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這不是一個小的麼.求你容我逃到那裡、我的性命就得存活。21天使對他說、這事我也應允你、我不傾覆你所說的這城、22你要速速的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裡我不能作甚麼。因此那城名叫瑣珥。〔瑣珥就是小的意思〕23羅得到了瑣珥、日頭已經出來了。24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25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26羅得的妻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27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28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29當 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創19:15-29)
從羅得當初走進所多瑪的動機來看,我們真不能把他算作是義人。當叔叔亞伯拉罕讓他選擇想要去的放牧之地,他竟然毫不禮讓地選擇較豐美的約旦河谷。然後還漸漸遷移帳篷直到所多瑪。城市舒適的生活將他吸引過去,最後他連帳篷都不住了,搬進了城裡的房子。他確實被所多瑪貪戀罪惡的生活吸引,而潛移默化地讓他的價值觀受到所多瑪的影響。雖然,他仍然保留了熱誠接待遠人的善良風俗。新約彼得後書中曾提到:「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鑑戒。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彼後2:6-7)相對於其他居民,整個所多瑪城只有羅得還算存著義心,為所多瑪的敗壞傷痛。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神憐憫他一家,讓他們聽聞天使的警告,在神審判臨到之前及時逃離。
我們看到習慣於生活在敗壞環境中的人,即使原本有道德的觀念,也會逐漸受到影響而被同化。當羅得聽到天使緊急地催促後,他竟然遲延不走。這是因為他在所多瑪這舒適環境中沉溺已久,捨不得離開。若不是神的憐憫臨到他,讓兩位天使拉住他的手,並他妻子的手,與他兩位女兒的手,硬是把他一家拖出將要毀滅的城市,恐怕都將葬身火海。有的時候,神的憐憫會以激烈的手段臨到,就如羅得一家被天使硬拉出來。當時或許覺得不樂意,但事後他們必會知道,這行動是保住他們的命。在阿摩司書中,神對以色列民說:「我傾覆你們中間的城邑,如同我從前傾覆所多瑪蛾摩拉一樣,使你們好像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摩4:11)以色列民在撒瑪利亞被毀滅的時刻,蒙神憐憫,保住性命。就如羅得一家被神從傾覆的所多瑪拉出來一樣。羅得一家蒙神存留性命,真的像從火裡抽出來的一根柴。幾乎要被燒盡,但及時被搶救出來。我們蒙恩得救的過程也真像如此。我們大部分出生於不信主的家庭,若不是神介入我們生命中,讓我們因著聽聞福音而悔改信主,我們也將如周圍不信之人一樣,在神的審判下滅亡。我們能得救,真像從火裡抽出的一根柴。
當逃出所多瑪後,天使極力警告羅得,不可站在平原,不可停下,不可回頭觀看,要趕緊往山上跑。羅得顯然對著被毀滅的所多瑪還有一點留戀,他不想躲在山上,與世俗隔絕。於是向天使求情:「我主阿,不要如此。你僕人已經在你眼前蒙恩,你又向我顯出莫大的慈愛,救我的性命,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這災禍臨到我,我便死了。」天使要羅得逃到山上,不可留在平原,羅得卻哀求天使,讓他跑到容易逃到的小城瑣珥。從羅得的話可以看出他仍然三心二意,暫時保住性命,就想停下腳步,沒有除惡務盡的決心。我們在尋求神拯救的過程,與羅得十分類似。常常認罪悔改到一個程度,就自以為足夠,不想再繼續追求。心中以為「我已經做出很大的犧牲了,留下一點罪中之樂有什麽關係,神不會對我這麼嚴苛吧。」這種偏安的心態,往往為撒旦留下破口。讓自己陷入一個圈套,預備將來承受更大的惡果。
羅得一家正嚐到了猶豫不決的後果。他們得到天使的允許,逃到附近的瑣珥。天使曾經吩咐他們不可回頭觀看。當時神將硫磺與火從天上傾倒下來,將所多瑪和蛾摩拉、和全平原的諸城都傾覆了。城裡所有的居民,牲畜、一切生物,都被掩埋在硫磺與火底下。那時候,羅得的妻子留戀過去在所多瑪的生活,想看看那城到底怎麼了,正當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如今考古學家發掘疑似所多瑪與蛾摩拉的遺址,就是在死海北岸的約旦河平原附近。在死海邊上有一根鹽柱,號稱是羅得的妻子變成的。當然那只是當地人為吸引觀光客而流傳的說法,事實是否如此,仍然查無可信的證據。
亞伯拉罕在跟神討價還價,得到神應允只要所多瑪有十個義人,就不毀滅這城。第二天清晨,亞伯拉罕非常關心居住在所多瑪羅得的安危。他站在向神代求的地方往所多瑪城望去。看見的景象然他大為驚訝。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神真的毀滅了所多瑪。證明城裡的義人連十個也沒有。然而神是充滿憐憫的,經文記載:「當神毀滅平原諸城的時候,他記念亞伯拉罕,正在傾覆羅得所住之城的時候,就打發羅得從傾覆之中出來。」這裡清楚說出,神保留羅得一家,除了捨不得被毀滅的城市,回頭往的羅得妻子以外,羅得與兩個女兒的都得到拯救。這與亞伯拉罕的代求有關嗎?當然。神救羅得,讓他與女兒免於死亡,主要就是記念亞伯拉罕向祂代求,不要讓義人與罪人一同滅亡。當然,如果要算誰是無罪之人,真的連一個也沒有。但因著神的施恩憐憫,羅得這位比起當世代更加重視義行的人,得到了神的救拔,沒有落在可怕的毀滅中。
反思我們這群蒙神施恩拯救的基督徒,原本同樣也是一無可誇的罪人,但是卻得到主耶穌寶血的潔淨,免於末日毀滅的審判。我們當以羅得逃離所多瑪的過程為戒。不要留戀過去,還想走回頭路。不要三心二意,不願徹底信靠神。神要我們這些從滅亡命運逃出來的人,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既然免去了滅亡的命運,就當在今世堅定信心,跟隨神到底。路加福音中主耶穌勉勵門徒以羅得為鑑戒:「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喫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路17:28-30)末後的審判尚未來臨,我們一生的果效尚未經過考驗。主耶穌的日子就是考驗我們對主忠誠與否的時刻。我們不要像羅得的一生。追求神卻未盡其全功,在功虧一簣後嘆息不已。
向下沉淪的羅得
「30羅得因為怕住在瑣珥、就同他兩個女兒從瑣珥上去住在山裡.他和兩個女兒住在一個洞裡。31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們的父親老了、地上又無人按著世上的常規、進到我們這裡.32來、我們可以叫父親喝酒、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他存留後裔。33於是那夜他們叫父親喝酒、大女兒就進去和他父親同寢.他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34第二天、大女兒對小女兒說、我昨夜與父親同寢、今夜我們再叫他喝酒、你可以進去與他同寢.這樣、我們好從父親存留後裔.35於是那夜他們又叫父親喝酒、小女兒起來與他父親同寢.他幾時躺下、幾時起來、父親都不知道。36這樣、羅得的兩個女兒、都從他父親懷了孕。37大女兒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摩押、就是現今摩押人的始祖。38小女兒也生了兒子、給他起名叫便亞米、就是現今亞捫人的始祖。」(創19:30-38)
縱觀羅得一生的路徑,可以說是個向下沉淪的道路。本來跟著亞伯拉罕從迦勒底的吾珥出來。再從哈蘭一起遷移到神應許的迦南地。本來可以與亞伯拉罕一同承受與神立約的福分。就在一次僕人爭奪牧草的糾紛後,他不念叔侄的親情,罔顧長幼有序,禮讓長輩的原則,眼中望著豐美的約旦河谷,心中就選擇了較好的土地。沒想到這個選擇正埋下了讓他一家日後萬劫不復的禍因。他們逐漸遷移帳篷直到所多瑪,被貪愛情慾之樂的所多瑪人同化,最終落得從滅亡中倉皇出逃,妻子捨不得過去的享樂生活,回頭成了一根鹽柱。女兒受到敗壞風氣的影響,作出了令人髮指的敗壞之事。這正是在不知不覺中一步一步墮落的結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羅得將全家遷移至所多瑪,又沒有從小以神的道教養女兒,最後落得悲慘下場。羅得在聖經創世記中的記載就到此為止,以罪惡的結局告終。
當一開始羅得被天使拉著,逃出所多瑪成的時候。他曾經擔憂逃到山上太過辛苦,還求天使讓他躲進平原附近的小城瑣珥。如今看見所多瑪被毀滅,他又害怕住在瑣珥,轉意逃到山上。從此就看得出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對與神所吩咐的事不在乎。他心中所思念的是屬世的發達,心裡的意念引導著他的腳步,也因此鑄成了他一生的命運。選擇豐富的約旦河谷遷移,與逃到瑣珥後來又反悔這作法,都反映出他心中沒又對神命令的尊重,他的選擇都是被追求私利的動機驅使。使徒保羅曾經警戒加拉太人:「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加6:8)羅得正是以屬世價值觀為本之人的代表。他的墮落也是受到這種價值觀的影響,必然有的後果。
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下,羅得的大女兒擔憂,如此下去他們將沒有後代,絕種在山上。她所思想的繼承羅得,只關心屬世的利益。於是和羅得的二女兒共同商議計策,將父親灌醉,然後兩個人分別與父親發生性關係,因此從父親懷了孕。這是普世道德所不容的父女亂倫的行為。有的慕道友本來對基督教有興趣,在讀到這段聖經的時候,心生反感,認為神竟然讓這種大逆不道的事記載在聖經當中,從此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批評聖經為淫亂之書,以此為理由再也不信基督教。這是天大的誤解,聖經中的記載,是將對於信仰有關的事忠實地記錄下來,不見得是教訓我們照著去做,更多的時候是警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如大衛謀殺烏利亞,奪他的妻子,這種卑劣的惡性。即使貴為一國之君,也還不掩飾地曝露在史冊中,成為後代萬民的警惕,切莫重覆其錯誤。羅得的悲慘結局記在聖經中,目的也是如此。
人的本性總是墮落敗壞的,在遠離神的時刻,常見把持不住而墮入罪惡深淵。神對羅得的懲罰就是他與女兒亂倫,生出的後代為摩押人、亞捫人,這兩個民族不得算為神國子民,與神應許的福分無關。但是神還是有恩典與憐憫,對於個別願意離棄罪惡,從滅亡的命運中悔改的人,神還是留下了免於滅亡的機會。摩押人的後裔路得因著信,跟隨婆婆拿俄米回到猶大,信靠耶和華神。她就是大衛的曾祖母,也是主耶穌的肉身的祖先。從此我們可以見到貪戀世俗的力量實在可怕,它會潛移默化地把人引導至墮落的地步,走進死亡尚不自知。羅得的一生就是我們的鑑戒。
結論
每當我們提到聖經中警戒我們不要貪戀世俗的經文,我們就會想到羅得。世界的引誘看似絢麗多彩,其實險惡無比。追求世俗的價值觀帶給我們的不是幸福,而是遠離神的悲慘結局。哥林多前書中提到:「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林前3:12-15)那曾經在基督裡建造,卻使用草木禾稭等,經不起考驗的材料,是,只能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正如羅得是被神從火裡抽出的一根材。僅僅得救,卻失去了神兒女當有的福分與榮耀。羅得的故事可讓我們引以為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