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很多基督徒相當不了解聖靈是個位格的意義,以為聖靈只是信經中的一條教義,對祂只有模模糊糊的概念。作者以此文澄清,聖靈的位格正如聖父、聖子的位格一樣,是住在信徒心中,又發出行動的力量。祂實際參與神與的人同在、賜下宣道的能力,完成基督的救贖的工作之中。我們不單在信經中宣告祂,更要在實際的生活中經歷祂。
作者:戈登.費依,加拿大維真神學院新約教授,新國際新約註釋系列總編輯。
讀者:一般基督徒、或是對聖靈位格有疑惑者。
內容:每一章的標題與重點
1. 一套聖靈的神學:(24頁)保羅神學的中心就是:基督是父神向著選民所應許的彌賽亞、藉著受死與復活,祂完成了神救贖世人的工作、教會是神所呼召出來的一群百姓,在天國尚未完全實現的時候,聖靈將神的同在先實現在教會當中。聖靈是貫穿這一連串行動的中心,所以也是保羅神學重要的部分。
2. 神重訪他的百姓:(29~34頁)舊約時代神藉著會幕與聖殿與他的子民同在,但以色列民在屬靈上的失敗,使他們失去了神的同在。保羅書信中描述,神在新約時代藉著聖靈住在祂子民當中,這就是舊約應許賜給他百姓一個「新心」、一個「新靈」的實現。神藉著聖靈住在祂百姓中間,這就是神所應許與他們同在的恢復。
3. 神聖的那一位?聖靈是個位格:(49頁)許多人視聖靈為不具位格的媒介,但保羅用中介的角度論聖靈時,也同時平行地談到基督。可見聖靈與基督都同具位格。其次,聖靈的行動包括「參透」萬事、「知道」神的事、「解釋」福音內容、「住」在信徒裏面、「運行」一切的事、叫人活、使人「呼叫」神阿爸父、「引導」我們行神的路。足見祂是有位格的神。
4. 三個位格的神:(67頁)保羅書信中出現許多同時提到聖父、聖子、聖靈三位的經文。因為神愛世人、並差祂的愛子基督成就贖罪的工作,基督升天後更賜下聖靈,引導人相信耶穌、給他們傳福音的恩賜、使他們在教會中發揮合一的見證。救贖的工作可說是三位一體神共同完成的。
5. 末世的起點:(82頁)保羅對聖靈的理解是在末世的角度下來看的,屬地的今世已經進入尾聲,屬天的來世已經開始。聖靈是未來屬天應許的證據和保證。我們今日預先得到憑據。基督的復活是初結的果子,保證我們將來肉身的復活。聖靈的內住是每個基督徒將來得基業的憑據,憑著這印記我們知道自己已在神的國度裏面,神向我們應許將來榮耀的國度必要實現。
6. 歸在祂名下的百姓—聖靈和神的百姓:(98頁)在相對主義、世俗主義、個人主義盛行的當今世代。教會也逐漸走向以滿足個人信仰的需要為主要目的,忘卻了教會是一群「歸在神名下的百姓」,是基督所贖回,聖靈所呼召出來,使他們合而為一的。聖靈賜下恩賜、教會同飲於一位聖靈。祂是神百姓組成的關鍵。
7. 歸信:進入救恩(I)聖靈和聽福音:(111頁)保羅認為「蒙救贖」是包括因信進入救恩,以及留在救恩裏的整個過程。歸信又包含聽聞福音傳講,及內心受聖靈感動而相信。這兩者都是需要聖靈動工。傳講福音不是個人的口才,而是靠聖靈的大能。人心陷在罪中,原本就是排斥真理。唯有來自神的啟示才能像兩刃的劍一樣,將人頑固的心打開。若不靠聖靈動工,人的話無法改變人心。
8. 歸信:進入救恩(II)聖靈在歸信的起點上:(125頁)歸信的起點是個人清楚的、主觀的改變。這個改變發生在歸信者的心中,聖靈的感動發生了決定性的作用。保羅認為一個人能夠從心底發出改變,脫離剛硬不悔改的心,聖靈在人心中的動工,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當人一歸信,就已經領受聖靈,聖靈是歸信者的記號。
9. 歸信:留下來(I)聖靈和保羅的倫理觀:(141頁)一個得救的基督徒必須追求,活出隨從聖靈引導的生活。基督徒歸信之後,倫理準則不再是靠著受律法來制約,而是被更新為:順服聖靈。我們是順著聖靈得到新生命,也當要順著聖靈行事,過聖潔的生活。
10. 歸信:留下來(I)聖靈的果子:(158頁)一個有領受基督新生命的信徒,當他順服聖靈的引導,必然會結出聖靈的果子。聖靈會幫助我們對眾人充滿愛心、生活滿有喜樂、與人和睦相處、對於困難逼迫堅忍到底、對軟弱者有憐憫心腸、效法神的良善的屬性、誠實無偽、廉潔自守不放蕩。這些無法憑自己努力做到的道德標準,在順從聖靈之後,能夠一步一步行出來。
11. 繼續的爭戰—聖靈對抗肉體:羅馬書七章中生動地描寫一個人良心與情慾激烈地爭戰。這是每個人生活常有的經歷。如果我們只把良心、肉體的爭戰,看成是個人內心的掙扎。結果是相當絕望的,因為憑著個人的能力來與內心的情慾對抗,在這鬥爭上是注定要失敗。另一段加拉太書五章則提到信主的基督徒對抗肉體的經歷。一個經歷聖靈重生的人,已經是被基督的寶血洗淨,有聖靈的內住。如果還是靠自己的力量在掙扎,那永遠都不能脫離罪的纏繞,也看不到任何聖靈在找們身上的工作的機會。我們應把這裏的經文放在末世的情境來理解。雖然我們的身體仍會遇到誘惑,但我們的生命已經脫離了律法、和肉體的轄制。我們的生命乃是隨從聖靈、被聖靈所更新、能夠經歷聖靈的幫助。雖不完全,可是能得到神的赦免及復原。
12. 軟弱裏的能力:(196頁)聖靈能力彰顯在:信徒可以從軟弱中得剛強。基督原本有至高的地位,卻為了救贖世人甘願降卑,取了奴僕的形象。神卻以大能將祂升為至高。我們活在世上,一定也會經歷許多患難與逼迫,罪惡的引誘。那使基督復活的大能,同樣的也要使我們必死的身體重新活過來。在遭遇逼迫跌倒時,能夠靠著禱告支取聖靈的能力,從軟弱中站起來。
13. 讚美神的榮耀:神呼召我們一起來敬拜祂,這個敬拜不是出於血氣,滿足自己的感官,而是要順服聖靈的引導,在聖靈與真理中敬拜。哥林多前書提到的多種恩賜,大部分是在聚會的場合被使用出來,這也表示我們當用聖靈所賜下的各種恩賜來敬拜神,包括作先知講道、牧師教師、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
14. 那些受爭議的恩賜:本章主要提出保羅書信中所講到的屬靈恩賜,是在當時普遍存在的現象。初代教會的信徒領受恩賜、運用恩賜是如此自然。反倒是今日福音派教會似乎只重視一般服務性的恩賜、忽略某些特別性的恩賜,如方言、行神跡。靈恩派教會則傾向全盤接受,未善加分辨。這些作法都與保羅命令的不完全相合。
15. 一條往前走的路:指出教會歷史中,漸漸忽略聖靈應有的地位這毛病,總結全書中所談到的保羅對聖靈的認識,提出今後教會應努力的方向:恢復聖靈在引導基督徒生活的關鍵地位,要被聖靈充滿、靠著聖靈而活。
評估和比較:
1. 本文的優點:
a. 聖靈是個位格:在「神聖的那一位」一章中(55頁),提出的問題切中時弊,論點也相當平穩。正說出了某些基督徒對聖靈位格模糊不清的缺憾。也就是把聖靈限制在教義與信條當中,忽略了聖靈與聖父、聖子一樣都是有位格的神,都必須憑著信心來順從,也都能夠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帶出能力。不能將三位一體的神分開對待。這一點值得我們深切思考。作者指出:主耶穌與聖靈位格的分別、工作方法也不同,但二者卻關係密切。事實上主耶穌正透過聖靈在我們中間作工。他引用的經文是:「我在基督裡說真話,並不謊言,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羅9:1)中,「在基督裡」,「被聖靈感動」功用完全不同,但在同一句話中,見證保羅的話為真。另一處經文是:「因為聖靈照著神的旨意替聖徒祈求。」(羅8:27) 「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羅8:34) 聖靈與耶穌都為我們祈求,但一個在我們心中,另一在天上父神面前。在此看到了:三位一體的神在聽聖徒祈求一事,一同行動,一同作工。這段將三一神位格有別,心意卻合一寫得相當好。
b. 在「歸在祂名下的百姓」一章中(95頁),針對信徒對救恩個人化的誤解提出澄清,神不是只拯救個別不同的人,預備他們上天堂。更是為自己的名,建立一群百姓。神住在他們中間,彰顯祂的心意與性情。教會在合一中存有差異性,這完全是聖靈的工作。各種信徒有不同個性、不同種族文化隔閡、不同的利害關係。若非聖靈住在教會之中,不可能合一。聖靈也運行在各肢體之間,使不同的部門協調一致,使整體的功能發揮。作者此文強調聖靈在教會中扮演的關鍵性角色,就是合一中的差異。是本文很特別的重點。
c. 在「繼續的爭戰」一章中,解明了許多人對羅馬書第七章的誤解。將保羅所述的聖靈與肉體的爭戰,當成是基督徒信主之後,内心中仍然存在的鬥爭。如果住在主裏的人,還在靠自己的力量克制罪的引誘,還在因行不出律法而苦惱。那與不信之時,沒有兩樣。而且靠者意志來抵擋罪惡注定要失敗。作者的觀點是:這段應該是保羅在未信主前,靠著受律法稱義時,所有的掙扎。在他信主之後的經歷則記載在加拉太書5章17節,這裏則是靠著聖靈與肉體爭戰,末世的百姓應認清自己已有基督的救贖、與聖靈的更新。不再是停留在個人内心中,良心與肉體情欲的掙扎。而是能看到自己是活在基督已得勝、肉體勢力必要消亡的末世之中。我們在順服聖靈、與順服肉體兩股勢力的鬥爭中,應該要專注在神已經為我們成就的事上。這是本文所清楚提出的觀點。
d. 最後一章「一條往前走的路」,總結了全書的論點,指出了當今教會界對聖靈忽視的問題,並提出了教會應該採取的進路。結構上很完整,立論十分中肯,確實是當今教會應該認真思考、謀求改進的地方。結尾的呼籲發人深省。期待今日教會認真從研經中發掘,保羅在書信中所敘述的聖靈觀。是超過當今教會所領受及操練的。他並期待教會能夠預備一個環境,在敬拜上,屬靈恩賜上,有個容讓聖靈自由工作的空間。使初代教會中聖靈活潑的工作,再度運行在今日教會當中。
2. 本文的缺點:
a. 本文結論的重點是在:(223頁)傳統福音派信徒對聖靈能力,缺乏經歷,也缺乏信心。他並指出初代教會聖靈的恩賜是多樣性的,在信徒敬拜的場合,將恩賜自然運用出來,因此造就聖徒,解開神的啟示,為信徒與不信者作見證。作者認為福音派教會似乎單注重服務性的恩賜、如:牧師教師、治理事、愛心。卻忽略了某些神跡性的恩賜,如:方言、預言、醫病、神跡。而當今靈恩教會所追求的則是反過來,重視另一類型的恩賜。事實上恩賜的彰顯是教會在歷史的環境中,因著傳福音、與建立教會的的需要,而從神那里領受的。所以服務性的恩賜常見、特殊性的恩賜較少出現是自然的現象。一旦宣道的需要增加,環境的逼迫來到,教會必須顯明神同在的見證時,自然而然神跡性的恩賜就會增加。所謂恩賜平衡的看法,本人認為不是嘗試恢復初代教會所有的恩賜,即使保羅時代,每一樣恩賜出現的比例,也不是相等的。主要是不要排斥、或壓抑恩賜的出現,讓神的靈隨著環境的需要,自然運行在教會中。
b. 本文(104頁)另一段提到:「神藉著聖靈住在他們中間,…有聖靈各樣的作為彰顯在其間,包括了行異能(加3:5),和先知的講論(林前14:24~25);外面的人驚訝的說,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 作者以靈恩的表現,如異能的彰顯,先知講論揭露不信者心中的隱情,使不信者驚訝稱:「神真是在你們中間了」。為神在教會中間的明證,這說法似乎較為片面。除了在異能上吸引外邦人驚訝之外。神在教會中間有許多方面的意義。敬拜時神的臨在,禱告時聖靈在眾人心中動工,傳道時聖靈降下恩膏,叫聽道的人扎心。這些都是神與教會同在的方式,作者在此卻沒有提到。
c. (124頁)在論證信心出自於聖靈的恩賜時,作者提到兩處經文。哥林多前書12章9節:「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以及林前13章2節:「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所提到的信心。作者認為這是得救的信心。但也有其他解經書認為 :此處所說的信心是屬靈恩賜,前後羅列的都是為聖靈賜下,為了造就教會的特別能力。而得救的信心是每一個信徒都應該有的,不能算是屬靈恩賜。這一點作者似乎並沒有解釋清楚。
d. 作者強調保羅在這段經文中對,聖靈與肉體的爭戰正確的理解。但對於信主的基督徒内心經歷類似的掙扎,並未多作解釋。我們知道住在主裏的信徒應該靠聖靈的力量,勝過罪的引誘。但信主前、和信主後所經歷的類似聖靈與肉體的爭戰,怎麽分別將他們定位。是肉體殘餘的勢力呢?還是自己仍然沒有完全順服聖靈的管制呢?這與信主前靠自己良心約束,行出道德標準,有什麽差別?這一點似乎需要作者更多的解釋。
e. 最後一章中:「對聖靈飢渴的生命,就是登山寶訓所講論的内容。並且登山寶訓第一個前提就是,在神面前凡認識自己是「靈裏貧窮」的人,他們就是神國的繼承人。」 這裡似乎把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這裡的靈、與聖靈混在一起。這裡的靈裏貧窮,顯然不是指在聖靈裏貧窮,而是人的心靈感受到缺乏。登山寶訓中沒有直接文字提到對聖靈飢渴。
3. 作者的目的達到了嗎?
本文的目的十分明顯,是要澄清許多人對聖靈模糊的觀念。尤其是有些基督徒把聖靈教義化,而失去了對有位格聖靈的信靠,也失去了聖靈活潑的同在,這種偏差的態度是很可惜的。本文又強調聖靈在神的子民中扮演的角色,祂住在信徒中間,使不同的恩賜彼此配搭,合而為一。這點講得很清楚。同時澄清一些常有的對聖靈與肉體的混淆。給我清楚的概念,能夠正確面對自己内心仍然存在對罪的爭戰。作者指出當代教會忽視聖靈的缺失,並提出呼籲,要更重視保羅在書信中所描述的聖靈觀。所有的論點都有完整的聖經基礎。他指出福音派教會的問題所在,對我們產生了提醒的作用,他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了。
其他
1. 作者本篇文章可以看出他提出,傳統福音派中常見的,對聖靈位格的忽視。承認聖靈是三位一體的一位。但在對聖靈信心,與聖靈能力的經歷上卻相當貧乏。作者提出保羅書信中經文的討論,強調聖靈的工作,正是行出父神、與基督所要行的旨意。聖靈的內住,正是父神、與基督藉著聖靈住在我們心裏。
2. 教會是信徒結合而成的團體,我們與世人的分別不單是我們個別得到基督的拯救,更是我們,歸屬於神的家、成為聖靈居住的殿、及因聖靈合一而為基督的身體。神在教會中與我們同在,這是神的子民與世人最大的分別。
3. 這是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也是基督徒常會友的疑惑。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中生動地描述聖靈與肉體的爭戰,是只他信主以前,還是信主後。要解答這問題,不只要符合上經文字義的解釋,還要顧到神學上的一致性,又要能夠應用在生活,解釋基督徒經歷中所遇到的情境,確實不容易。讀完這篇文章,有個較清楚的概念。也知道該怎麽面對生活中,罪與聖靈爭戰的問題。
4. 本文主要是針對當今福音派教會對聖靈觀過於狹窄提出建言。他期待教會更重視聖靈在信徒中動態的工作,例如讓聖靈活潑的運行在敬拜的會眾之中,賜給信徒屬靈恩賜、能運用在教會的建造、屬靈的復興、及福音的工作中。我們對聖靈的理解不在是教義上的,更是實際經歷上的。不再只限於倫理的規範,更是服事的動力。使的信徒被聖靈更新成長、潔淨完全,成爲末世神國度的子民。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
-
「衝鋒陷陣」是一部以運動為背景的勵志片。片中探討黑白族裔,如何捐棄成見,合作致勝。兩位教練在領導上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們學習。 空降而來的領導力的影響與情境的變化 在1970年代,正是黑人民權意識高漲的時代。位於美國中南部的維吉尼亞州,居民的觀念還是很保守。那裏的一所高中的美式...
-
兒子的與趣與我對他的期待有段差異,我期待他多讀點書,他卻非常喜歡玩Lego。我叫他過來聽我講故事,他卻叫我陪他玩Lego。我對Lego本來沒有任何成見。但兒子常常把細細小小的積木散得一地,收的時候卻要我幫他收。有時不小心一腳踩在尖尖的積木上,忍不往要罵上兩句。看著玩具箱內積滿了幾...
-
考驗對於一個產品達於完善是必須的,越加嚴格的品管,越能製造出高品質並耐用的產品。跟隨主的基督徒、在地上成為神見證的教會,同樣地也需要經過神的考驗。我們有興趣知道,對於神兒子主耶穌,難道考驗也是必要的嗎?從本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身為神受苦的僕人所經歷的考驗。這內容出現在三卷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