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我們是神國的祭司



在疫情氾濫的今日,好多教會為了安全起見,停止了聚會。即使在情況較好的地區,也有肢體因著擔心,聚會人數大幅度減少。似乎教會實體的聚會因著外在情勢變化而分散了。有些教會採取代替方案,用視頻播放講道錄影,等於是網上聚會。然而,不是很多教會都有這種技術來提供視頻的製作。就算有能力做,這種方式也都存在被擋住的風險。大多數教會採取讓肢體間互通微信,一起禱告分享這方式來維繫大家的關係。如果疫情不改善,這樣下去,長期沒有聚會,教會還能存在嗎?在此刻,讓我們思考教會的意義,它是一棟建築物,還是一群屬神的人。屬神的人聚在一起是否是必要的。如果沒有辦法聚在一起,他們還能夠維持教會的運作嗎?教會必要的功能是什麽?我們都知道,教會存在最主要的功能是,敬拜神、團契生活、傳福音、門徒造就。在信徒分散的情況下,這些功能要怎麼進行

在這時刻,我們會有兩種似乎相互衝突的期待。一個是期望有更多平信徒領袖被興起來,帶領眾多分散各地的網路小組。所有教會的事工,包括講道、團契、關懷全部在小組裡面達成。但是,這樣鬆散的組織,如果沒有統一的規劃,明確的領導,很容易力量分散,各自為政,最後無可避免煙消雲散。這種獨立運行,卻又合作無間的架構是非常不容易建立的。

教會歷史記載,在使徒以後,教會逐漸演變成為分層負責的組織架構。難免就形成聖職人員,以及平信徒的階層劃分。這樣的制度設計下,聖職人員掌握領導教會的權柄,並承擔事工的主要的責任,平信徒對教會的參與感較低。馬丁路德改教之後,打破聖俗二分的想法,重新強調「信徒皆祭司」的教義,期待每一位信徒都能明白自己在神國裡擁有祭司的身份,進而承擔許多原本以為聖職人員才能做的工作。聖經中稱基督徒的群體是神從世界揀選出來的子民,他們的身份是神與萬民之間的祭司。我們怎麼理解這個身份?又怎麼在實際生活中活出這樣的身份呢?期待這觀念的改變對今日身處艱困環境下的教會,能發揮振衰起敝的作用。

神子民是祭司的國度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5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6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出194-6

 我們先來看舊約出埃及記記載,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後,先來到西乃山下,在神頒布十誡與所有的律法之前,祂先讓摩西告誡以色列百姓,祂以大能帶領以色列人出紅海,用神蹟奇事阻擋埃及法老追兵,保全以色列民生命的安全。神形容這拯救的行動是「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百姓能夠脫離法老的奴役,前進應許之地,完全是神施恩憐憫而作成的。這行動就像是老鷹背負著小鷹,帶領牠們歸回到母鷹的保護之下。這是神對祂子民立約的提醒,神沒有忘記祂與以色列百姓所立的約。當他們受到法老奴役的時刻,神就差遣摩西去拯救他們脫離法老的手。出埃及記記載:「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出224)神拯救以色列民出埃及,是神主動守約施慈愛的行動,是一個神無條件完成的恩典作為。神對立約子民也有要求,是要他們聽從神的話,遵守神與他們立的約,這是立約子民當負的責任。若是以色列民忠於所立之約,他們將會得到與世人有別的蒙福身份,也就是要在萬民中作屬神的子民。這句話表明以色列是歸屬於神的,是神從萬民中選召出來的。立約的內容經常出現的慣用語就是:「我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利2612b)這句話從神與亞伯拉罕立的約中就已提到:「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創177)直到啟示錄的新天新地所描述的,神的應許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成就:「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3)神與子民立約就是要實現神的救贖計劃,讓原本遠離神的人歸向祂,成為屬祂的子民,尊祂為神。我們新約中的基督徒也與以色列民一樣,是屬神的子民。

除此之外,神並應許他們:「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祭司是神與人之間的橋樑。他蒙神選召要完成的職責是:將不認識神的百姓帶領到神面前,代替他們向神求告,領他們與神親近,向神獻祭;另一個責任則是將神所曉諭的話語,向人宣告,讓人明白神的心意。此處提到「祭司的國度」是指整個國上下都要成為祭司,帶領外邦人認識神,親近神,與神和好。以色列民雖然領受神託付的責任,但是在舊約時代,他們似乎辜負了神的心意。以身為神的選民為傲,卻對外邦人心存排斥,沒有盡到神託付的祭司職責。直到今日大多數以色列民仍然心中剛硬,拒絕接受耶穌是神差來的基督。

神不僅要求以色列民在萬民中成為神與他們的使者,又要求以色列民:「為聖潔的國民。」這裡的聖潔主要的含義不是道德上完美無瑕,而是與世俗分別開來,將主權歸神所有。這聖潔反映出神的屬性。也是神對祂子民的要求:「我是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耶和華,要作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利1145)因為神是聖潔的,屬祂的子民擁有祂賜下的生命,應當活出聖潔的生活。

 神在西乃之約中再一次強調以色列民是神所選召,拯救出埃及,歸屬祂的一群人。這群人是神眼中的珍寶,是屬神的產業,在萬族中是神與人的橋樑,向世人反映出神聖潔的屬性。神在舊約時代就對以色列民有這樣的要求,如今這要求仍然在新約中繼續。基督徒就是承接以神對色列民立約的子民。我們也是神擁有的珍寶,被神拯救歸屬於祂,祂託付我們成為人與神中間的祭司,活出聖潔的見證。以下讓我們思想我們如何能活出祭司的身份。

因基督的救贖成為祭司
「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 神所揀選所寶貴的。5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 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24-5
 信徒皆祭司的主題在彼得前書中再度出現。我們能夠成為祭司是因為主耶穌拯救了我們,他賜給我們新的生命,能夠有聖潔的身份,效法他的樣式,成為神與人的中間的橋樑。彼得說出「主乃活石」的意思是使用聖殿建造的圖像,來描述主耶穌在屬靈聖殿建造中關鍵的地位。第六節彼得引用舊約經文來支持活石這觀念:「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這句話出於以賽亞書:「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在錫安放一塊石頭,作為根基,是試驗過的石頭,是穩固根基,寶貴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著急。」(賽2816)這句話是神應許賜下彌賽亞成為建造以色列國穩固的根基,並呼籲他們信靠祂。這預言在新約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並屢次被耶穌(太2142),保羅(羅933),以及彼得(徒411)引用,來支持耶穌就是這塊神所揀選的房角石。

主耶穌是活石,是建造屬靈聖殿的根基,我們為祂所拯救的基督徒也成為活石,被疊放在這個根基上,對準房腳石,一同建造這屬靈的殿。「靈宮」之意就是屬靈的房子,或是屬靈的殿。神與大衛立約的時候說:「並且我耶和華應許你、必為你建立家室。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下711-13)這句話中的「家室」就是房子,也可以解釋成殿。靈宮的意思就是屬靈的殿,主耶穌就是建造靈宮的房角石,我們則是對準這基石的建築材料。

建築靈宮的目的為何呢?為神的居所。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同樣用「建造靈宮」這圖像來描述教會的建造:「因為我們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林前616)神與祂子民立的新約是實現在基督完成的救贖上。一群被基督所拯救的百姓,對準基督這房角石,被建造成為神與人同在的居所。靈宮的建造就是屬靈子民的建造,正如保羅說的:「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222)「豈不知你們是 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麼。」(林前316)神在舊約所應許的「神與人同在」這計劃,在主耶穌身上得到了實現。我們之所以能被建造成為神居住的所在。乃是因為我們蒙了主耶穌的救贖。祂是活石,我們因祂的拯救也成了能夠建造教會的活石。

 除了教會被建造成為神與人同在的居所之外,彼得又提到了神子民所領受的職分,「作聖潔的祭司」。我們能夠成為祭司,也同樣是因為基督救贖了我們,賜給我們一個屬靈新生命。祂自己就是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成為神與人間的中保,在神面前為百姓代求。我們蒙主救贖之人,也同被呼召成為祭司。我們的責任是效法基督捨己愛人的心,體恤人的軟弱,為需要的人,在神面前代求。我們本來因著犯罪遠離神,不配作祭司。但是主耶穌捨身流血,為我們付上了挽回祭,我們的罪已經被主的血塗抹,不再被神紀念。我們與神之間隔斷的幔子已經破裂。所以我們可以因著主耶穌基督的拯救,坦然無懼地來到神的寶座前。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1019-22)我們之所以得以成為祭司,是因為基督在我們身上成就的救贖之功。

 我們要怎麼在神的國作祭司呢?第5節接著說:「藉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神所期待我們獻上的祭是什麽?不是像舊約時代大祭司獻上的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贖愆祭,主耶穌已經獻上祂自己,成為完全的祭物。所有舊約獻祭的禮儀所需要獻的祭,都已經成全在主身上,不再繼續了。那我們今天身為祭司還獻什麼祭?保羅在羅馬書勉勵所有信徒:「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神所悅納的活祭,就是基督徒活在神面前的生命。不用被殺在祭壇上,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活出來。獻祭不用限制在某個聖潔的地方,每一個基督徒走過的地方就是獻祭的場合,每一個或在神面前的思想行動都是對神的獻祭。有句很有道理的話:「基督徒就是行走在祭壇上的祭物。」我們所行走的每個地方都是祭壇,我們就是活在祭壇上的祭物。這觀念令我們心生警惕。我們的行動夠在神面前成為獻上的祭物嗎?每當思想到這裡,就讓我們羞愧不已,我們不夠聖潔,我們常常偏行己路,得罪神。唯一讓我們稍感到安慰的是,主耶穌潔淨了我們,過去我們曾經行過許多不潔不法之事,但是主耶穌用祂的血,將我們的污穢洗淨。正如保羅勉勵哥林多教會信徒說的:「你們中間也有人從前是這樣。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藉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成聖稱義了。」(林前611)若不是在基督裡,因著主耶穌為我們獻上的贖罪祭,我們沒有一個人有資格當祭司,也沒有一個人有能力獻上神所悅納的靈祭。如今我們已經得蒙主的救贖,就沒有理由再推諉,而不願獻上自己成為活祭,讓聖靈引導我們每天的行動與思想,讓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成為對神獻上的祭。

 我們有今日尊貴的身份,全然是基督在我們身上救贖的工作所作成的。因此我們在地上的使命,就是活出基督期待我們活出的新生命。基督是活石,我們也蒙基督救贖成為活石,建造神居住的靈宮。基督是大祭司,我們同被呼召成為祭司,在神面前為人代求。基督獻上自己為贖罪祭,救贖了我們,讓我們也將自己獻上,以活在神面前的思想行動,成為神所悅納的活祭。

蒙揀選者的呼召
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10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現在卻作了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彼前29-10

 對比於那些不信耶穌是基督的猶太人,他們像是將房角石丟棄的匠人。如今這塊被棄的石頭已經被神高舉,成為房角的頭塊石,成為神建造神所居住靈宮的基礎。憑著信心投靠祂的人必蒙祂拯救,這些人不至於羞愧。彼得針對這群信靠基督的人發出勉勵,他提出基督徒的四種身份:「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在本卷書信中,彼得用基督徒的尊貴身份,來勉勵散居各地教會的信徒,忍受當時困厄環境的試煉。彼得必然是記得出埃及記中神拯救猶太人,託付他們的使命。兩處經文提到的內容密切相關。出埃及記中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分別對應彼得前書中的「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

 首先提到的是神子民是一個蒙神揀選的族類。這是彼得在書信一開始就清楚說明的信徒身份:「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彼前12)我們是蒙神揀選得以聖潔,被揀選以致順服基督,被揀選蒙主血所灑。這完全是神施恩所做成的工作。蒙揀選完全出於神的主權,非人的任何功勞,摩西在摩押曠野勉勵以色列民說:「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申77)正如以色列民蒙神揀選,在整個救贖歷史當中,對他們施恩拯救,將他們從敗亡的命運中挽回來,神對基督徒的揀選也是一樣。不是我們有什麼優越的素質,超越群倫的功勞,讓我們得到神的揀選。我們得到救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神願意拯救我們,我們只是因著信領受這救恩而已。任何將救恩的功德歸於自己身上的想法,都不是出於聖經的。主耶穌也向門徒說出揀選的觀念:「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約156)蒙揀選的目的是去達成基督差遣我們去完成的福音使命。既然自己得救完全是恩典,就毫無可誇,見到其他蒙恩的罪人,不會自以為高人一等,而是帶著像乞丐分享所領受的施捨的心態,帶領世人回到基督面前,同蒙救贖。

 其次談到我們「是有君尊的祭司」。「君尊」的意思就是「服事君王的」。我們的君王就是神,我們蒙揀選成為祭司,共同服事神國的君王。我們所服事的對象是聖潔的神,不是我們自己。舊約中記載幾個祭司的壞榜樣,成為我們的警戒。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和非尼哈,敗壞祭司的該有的紀律,貪贓枉法,利用特權行淫亂,於是神責備大祭司以利:「在以色列眾支派中,我不是揀選人作我的祭司,使他燒香、在我壇上獻祭、在我面前穿以弗得、又將以色列人所獻的火祭、都賜給你父家麼。我所吩咐獻在我居所的祭物,你們為何踐踏,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將我民以色列所獻美好的祭物肥己呢。」(撒上228-29)藉著服事的特權謀求私利,是神所厭惡的。身為祭司也當有國度的觀念,不能像士師記中描述的:「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子孫作但支派的祭司。」(士1830)單單服事一個家族,或是一個支派。神選召我們成為祭司,當順從神差派的使命,成為萬民與神之間的橋樑,帶領世人歸向神。不應當帶著私心,以服事為顯揚名聲,或以權謀私的這種錯誤動機。

這句話中的祭司是指教會整體要成為神與人中間和平的締造者,基督拆毀了人際間彼此仇恨的牆,我們身為祭司的責任就是帶領各種族、各階層的人,因著認識基督,領受祂的贖罪救恩,得與神和好。教會集體是神祭司的身份,與教會中個別組成分子都領受祭司身份,不相衝突。有的人認為教會整體是神的祭司,但是卻否認個別的信徒也有祭司的身份。這樣的想法又回到了改教前,天主教中聖俗二分的觀念,讓平信徒放棄自己在神面前被神呼召作祭司的責任。神要求教會整體聖潔,難道不要求個別信徒聖潔?神要求教會整體歸屬與神,難道不要求個別信徒歸屬於祂?神對教會整體的勉勵,就是對個別信徒的勉勵。這樣的想法才能激勵每一個信徒,對教會有歸屬感,對神差派教會的大使命有參與感。

 再接著看信徒「是聖潔的國度」這身份。彼得在第一章就勉勵信徒:「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前116-17)這是貫穿新舊約的一致教導。聖潔在聖經中主要的意思是,從世俗中分別出來歸給神。教會是聖潔的國度,教會的事工的方向,教導信徒的價值觀,都與世俗的世界觀、價值觀有所分別。教會中的個別信徒所抱持的世界觀、價值觀也應該反映出神對我們聖潔的要求。因為我們所領受的新生命是來自於神,我們是被主耶穌的寶血所潔淨的。因著基督的救贖,我們才得以成為潔淨,如保羅在以弗所書說的:「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弗14)我們不敢說自己清潔無瑕,因為在世的日子,我們仍然繼續與罪惡爭鬥,仍可能會犯罪,仍然需要主耶穌寶血的遮蓋。但是我們知道主要我們成為聖潔,從世俗中分別出來歸屬於祂,這是我們一生走成聖道路努力的方向。我們不會逃避主對我們的期待。

 最後,我們「是屬神的子民」。我們朝向的目標是成為屬於神產業的一群子民。舊約時代以色列民是神的產業。摩西在神向他啟示自己的信實、憐憫的屬性時,他俯伏在地下拜,向神發出求告:「主阿,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們中間同行,因為這是硬著頸項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們的罪孽,和罪惡,以我們為你的產業。」(出349)神的產業就是神所擁有主權的事物,神的子民是神所贖買回來,脫離惡者的權勢。我們在神國中就是歸屬於神的產業。詩篇中大衛求神救他脫離仇敵的逼迫:「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你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詩289)在神的眼中,屬於神的百姓就是祂的產業。這是主耶穌付出贖罪代價所拯救出來的。當我們知道自己在神眼中的尊貴地位,是否相信神必定保護到底。

 我們從萬民中被呼召出來的目的,是「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信徒作祭司的工作是什麽?親近神、讀經、禱告、聚會、服事,都是身為祭司不可或缺的。但是,祭司的工作不僅僅限定在教會的四面牆內。我們已經知道神所期待我們獻的祭,是全然獻上的活祭。我們要讓自己的生活每一個層面,獻在神面前,成為祂所悅納的祭物。因此,我們無論全職或是帶職,在家庭、教會、或工作場合,都是服事神的地方,也都是見證神在我們身上行出奇妙作為的地方。教會的聚會可能被不可抗拒的外力干預而停止,但是我們在家庭中的生活,在工作崗位的盡心付出,在鄰里和睦相處的關係不會停止。每一個在我們心中醞釀的思想,每一個生活中的行動都成為我們對神的獻祭。也都可以宣揚出神在我們身上施恩,帶我們脫離黑暗,進入光明的作為。我們是否能夠體認,生活的每個層面都是我們的祭壇,我們所做出的每一個行動,在世人的眼裡都代表神。我們是讓世人看出神真的改變了我們墮落的本性。還是讓神因著我們的虧欠而蒙羞。

結論
祭司的角色是神人之間的橋樑,將人帶領帶神的面前,幫助他們認識神,帶領他們親近神,向神發出敬拜。同時也向世人宣揚神的救恩,將神的施恩憐憫的作為帶到人面前。這就是在世間宣揚神美德的工作。祂揀選我們,拯救我們,洗淨我們,同時還呼召我們服事祂。成為祂所差派宣揚祂奇妙作為的使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