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踏上培訓之路



在神學院畢業兩年多後,告別了十九年帶職事奉的過程,投入全職事奉的道路。投身服事的崗位就是大陸的培訓工作。在投入之前,已經前後十幾次進入工場短宣。越來越清楚神的帶領,對此事工負擔也更重。在得到家人、教會的全力支持之下。義無反顧回應神的呼召,把下半生的時間獻在培訓神國工人的工作上。

城市神學班培訓

每次服事將近五十天,是體力的考驗。開始是在一個沿海城市神學班上了三個禮拜的課程。班上二十個同學都是大專生,程度比以前接觸過的學生好,也都獻身全職服事主。這在國內越來越重視追求事業成功的風氣下,年輕人要作出這決定,是不容易的事。很多學生都得不到家人的諒解。我與他們住在一起三個禮拜,一起吃住。也與他們談談將來服事的方向。這批人將來都是帶領教會的領袖,有許多恩賜很不錯,能講道、能傳福音。在這群人身上,我看見了神國的後起之秀,接續家庭教會復興的火種。我鼓勵他們好好追求,做個好傳道人。 週間教神學班,週末就教延伸班。這些同學是帶職的同工,人數更多,一班都有三十多個人。上課地點就是幾個同工的家,他們當初買房時連在一起,上下樓就成了宿舍、餐廳、與課室。在短短16小時內,要把一門課濃縮教完,很具挑戰性。但是他們學習的熱誠都很強,耐力超過我的想像。試想一想,如果每個大城市一個月開一次課,會有多少個帶職同工被培養出來?這樣做,我們需要多少老師?

農村教會的挑戰

結束南方的培訓後,我繼續前往北方,探訪農村的四個家庭教會。他們是二十年前農村教會屬靈復興的成果。教會的會友文化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同。這裏人雖然多,但是普遍面臨一些困境:人口老化、找不到年輕人接棒、難以維持過去教會成長的趨勢、甚至漸漸衰退。教會領袖看見這個問題,卻束手無策。我是跟著一位長者去探訪他們,與他們交通如何培養年輕同工,帶動教會兒童主日學、中學生團契,進一步培養寒暑假返鄉的大學生,讓他們繼續對自己的家鄉有認同感、將來可能回饋,支援家鄉教會青年人事工。對於出外打工的年輕人,則希望幫助他們集中在城市工廠附近一起打工、共同建立教會。近年來,中國城市化越來越快,人口往城市周圍集中。這是回應社會變遷不得不有的作法,如果再用過去對他們不理不睬的模式,這些年輕人都要跑光了。領袖們都有心發展這些工作,卻有心無力,因為每一樣事工都需要有人帶領。帶領的人只能從當中出來,也就是現任的傳道人領袖,必須有遠見,願意培養他們,甚至在經濟上支持他們。這在農村是件為難的事,老一輩傳道人全是靠信心服事,不受教會供應的。如果以奉獻來支持同工生活費,必須改變傳統的模式。這不但需要信心的跨越,還需觀念的突破。

城市教會成長快速
結束了農村教會的訪問,又進入大城市。這是一家成長快速的教會,五年來已經有近一千人。主要由外來打工、白領組成的教會。會友面臨的問題是:為了工作,家庭分居,夫妻拼命打工、親子教養失衡的現象。城市裡人際關係緊張,心理失衡的情形更嚴重。當地傳道人幾乎花大半的時間,做婚姻輔導、與心理諮商的工作。當地傳道人說,進入教會的會友大多數不是因為宣教而進來的,而是身心靈出現了問題,因著需要走進來的。有沒有足夠的基督徒輔導來滿足這些人,把福音與神的安慰帶給他們呢?

再一次出發,城郊神學班

回來休息一個月後,再度出發往東北的農村。開始是在城郊的神學班上了四天解經講道的課程。二十一個同學都是中學程度,也都正在東北各教會服事主。有幾位已經有多年講道的經驗。過去大部分使用專題式講道。也就是先決定主題再找經文,常會變成分享個人領受蓋過對經文原意的解釋。這次我要求大家按照經文內容找出重點,並為他們修改講道大綱。要求他們每個人上台講三十分鐘。開始時有些人不習慣,講了十幾分鐘就無話可說。後來的人越來越好,大部分人按照所教導的要領講道,講出了經文的重點。要突破固有的習慣,談何容易。許多面有難色的告訴我,她找不到經文的重點,寫不出大綱。我告訴她,寫不出沒關係,用講的告訴我也可以。重點是一定要先想清楚預備好的內容再講,不要憑臨時的突發感動。

第二站:縣城神學班

接著在縣城的神學班上了十二天系統神學的課程,包括教會論、救恩論、聖靈論。十五個同學來自東北各地,有幾位弟兄已有二十年以上的服事經驗,程度也都很好。上課時他們對於神學問題,能有一些思考,甚至與老師討論,這都是好現象。有一位同學老王,年紀與我一樣,是位農村傳道,已經服事主20多年了。圓滾滾的身材,看起來比實際的年齡大。他在最後一堂考試的卷子上寫下他的見證。他說:「我並不是個很有恩賜的人,能出來服事主二十多年,已經是蒙主莫大恩典了。當年我的兒子考上大學,開口向我要求支持他學費,我困難地告訴他,爸爸沒有辦法支持,請他不要念了。他放聲大哭!我與妻子兩人禱告,決定給人跪下來借錢也要給孩子唸書,後來靠著自己省吃儉用、加上別人的幫助,總算讓孩子讀完了大學。沒有留給孩子一生遺憾的事。」我看完卷子,感慨萬千。今天的小孩向爸爸要的,不是上大學,而是比別人更多新奇的遊戲、手機、球鞋。在幸福中的人,往往不能體會缺乏的痛苦。我在他的卷子後批下:「謝謝你的分享,非常感人的見證。」

第三站:學生團契

結束神學班,下一站培訓臨時改變行程,原本接待的教會,臨時出了一點狀況。改在學生團契接待,此團契約有十位固定同學參加。這次前後參與培訓的約有八位。因為周間是上課時間,參加培訓有困難。但是原定培訓教會的負責人帶來將近十位會友,成為固定學生,他們都是五十歲以上的同工。每天走在大學校園內,在畢業28年後重新有機會體驗大學生活。在學生食堂吃飯、在洗浴中心洗澡。找回了以前大學的時代的一些記憶。這個團契創立於十年前,「姐夫」是當時創會的元老,他把一位學姐娶走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姐夫」。在工作了十年後,他回來讀研究生,自然就重新領導團契了。他有個感慨:比起十年前那種熱情,現在好像大家都不熱衷來團契。我問他,大家忙什麽呢?他說,有的人和同學聚餐、有的約朋友唱KTV。團契的聚會則提不起勁。我確實觀察到,連最偏僻的農村,可能沒有銀行、郵局。KTV、網吧則到處都是。在今天這個時代,團契能吸引人嗎?

第四站:偏遠農村教會

接下來的城市培訓也是臨時出了變化,原本去的地方臨時不便接待。後來臨時聯繫農村的弟兄接待。負責聯繫的阿龍開了三小時車帶我過去。當地負責的姊妹非常殷勤。她們每天上、下午上課前都會有三十分鐘敬拜。大約唱五首歌。東北人嗓門大,遠遠就能聽到歌聲。我一聽到歌聲,馬上從午休的床上起來,加入他們的行列,一起放開嗓門唱歌。他們的感情特別豐富,是如此地投入,幾乎每個人唱歌的時候都淚流滿面,桌前一堆擦眼淚的紙。我沒有他們那麼深的經歷,雖然一起唱,但是哭不出來。 同學四十個人中只有五位是弟兄其他全是姊妹,這群就是帶領農村教會幾十個點的負責人。若說教會的大半邊天是由她們撐起來的,一點也不差。姊妹們對客人特別熱情,招呼吃飯、倒水洗臉、洗腳、準備水果,十分周到。四天的課程講解羅馬書,他們像海綿一樣地吸收,似乎不受文化差異的影響。其實他們平均只有中學文化水平。過去老師來,一年只有兩、三次,大部分都是培靈性的專題。這次是講解整卷聖經,他們的領受很不同,一般反應還不錯,希望下次再有同樣的課程。 離開的時候,一大早六點鐘,就有十幾位的姊妹圍著車子,要送我走。我與他們照相,互道珍重。最多聽到的話就是:「老師,下次再來吧!」這真是一群淳樸、又熱情的人。車子走遠了,我回頭尋找著遠處上課幾天的房子,似乎又聽到他們的歌聲,遠遠地傳過來。

最後一站:南方城市教會

這是新增的一個合作夥伴,我則是第二次去到這地方。這個教會成立已經十年,由一位中年姊妹開始,後來另一位姊妹加入與她配搭。已經成立了三個聚會點。人數約在一百多位左右。他們準備開始學生工作,發展附近大學城的聚會點。教會中青年人逐漸增多,約有三十人,其餘則是附近郊區、或藍領的姊妹居多。他們已經舉辦兩三年的固定培訓,每個月都有,人數約為三十人。主要的老師為負責教會的姊妹。她也支援偏遠地區的培訓工作,例如西南山區一帶。本次培訓就有臨近的少數民族的弟兄姊妹前來。他們並派出老師支持西南地區工人培訓。

兩次培訓的感想

看到了國內教會的多樣性,也看到了各地許多需要。有些我們可以立即提供幫助,有些則是需要長期投注心力。這十年是個教會轉型的關鍵時刻,成長或衰退,就看我們現在投注的心力。在人力、財力都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夠集中火力,專注在幾個最可能產生果效的地方下工夫。合作重心應該是各地工人神學培訓、輔助培養農村教會青年同工、婚姻輔導、親子講座。事工的推動需要人,培訓傳道人的工作刻不容緩。願主興起更多的培訓老師,長期支持培訓工作。願我們在這事工上配搭努力,沒有辜負神賜下此刻,復興教會的良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