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充滿了淚水的勸勉,保羅對著他過去三年來一起同工的以弗所教會長老們,語重心長地說出臨別贈言。其中最關切的還是教會能不能健康地成長,是否能同心合意地服事主,長老們是否能堅定保護群羊免受異端侵害。這些都是一個初建三年的教會最擔憂的事,保羅行色匆匆,沒有忘記一群同作工的長老。殷殷告誡他們當如何牧養、如何對主忠心。保羅對教會的牽掛,正是我們今日服事教會的好榜樣。
學習保羅謙卑傳道的見證
「17保羅從米利都打發人往以弗所去,請教會的長老來。18他們來了,保羅就說:「你們知道,自從我到亞細亞的日子以來,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19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20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21又對猶太人和希臘人證明當向 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
我們上一次信息中曾經提到以弗所,保羅因為在那裡傳道,造成當地製造偶像的生意受到損失,被人起哄推到戲園裡,連續大聲呼喊口號,想要消滅他。最後地方書記出面安撫百姓,他才得以平安脫險。在進入本段主題以前,我們先要知道以弗所教會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應該是保羅在第二次旅行佈道回程時建立的,約在主後53年。這個教會自從保羅走了以後,有亞波羅過來牧養,亞居拉、百基拉也曾在這裡服事。在第三次旅行佈道初期,保羅又到了以弗所,曾經在那裡待了兩年三個月,在公會、又在推喇奴學房與人天天辯論福音,最終亞細亞周圍的城市的人都聽聞福音的內容,也有許多人歸信。保羅在這兩次來到以弗所的過程,與當地教會的弟兄姊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既然保羅與他們感情很深,應該在第三次旅行佈道結束回程時去探訪他們。但是保羅沒有過去,只是差派弟兄到他們那裡,請教會的長老過來見見面。因為他決心往耶路撒冷,心甚迫切,他期待及早趕往耶路撒冷,不想在亞細亞耽延太多時間。這在16節清楚說明了:「乃因保羅早已定意越過以弗所、免得在亞西亞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趕五旬節能到耶路撒冷。」所以,此次保羅與以弗所眾長老見面,可以說是在匆忙之中安排的寶貴機會。眾長老也過來了。這裡描述以弗所教會使用單數,是將眾長老看作是同一個教會的,即使聚會點不同,但是被視為是同心一起服事的。雖是一個教會,卻有眾長老集體領導。這是初代教會的普遍狀況,可以成為我們今日教會學習的典範。一個地區雖有許多聚會點,卻仍然是一個教會,帶領牧養教會的長老,可以有多位,一同治理、一同牧養。
保羅向他們回顧了過去與他們一起服事的情形。保羅說:「你們知道。」表示這些都是他們能夠記得,並且見證之事。同時保羅又鼓勵同工效法他服事的榜樣。效法的內容是什麽呢?「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這群保羅的同工,長期觀察保羅,對保羅的行事為人有一定的了解。他們知道保羅服侍的心是前後一致的。多少人有一時的熱情,但撐不到了多久就冷卻了。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激勵他們堅持下去的動機,這動機是出自於神的愛。如果不是經歷從神來的愛,任憑誰遇上保羅九死一生的遭遇,肯定會打退堂鼓。保羅卻不退卻,心中對傳道的熱情仍然保持。保羅讓這群同工回想,他自己平日與他們同在時是如何為人的,後面解釋他所謂的為人,就是帶著謙卑的心態,並且流著淚來服事主。這正是身為主僕人重要的品格,一是謙卑、二是為了教會眼中流淚。
為何會為教會流淚?多半是為了同工之間的關係、為信徒成長擔憂、為教會受到異端攻擊而搖擺,這些都是身為僕人所掛念的事。保羅自許是謙卑的僕人,他不是用強勢來責備同工,而是循循善誘,期待引導同工順服,這種謙卑的牧養的方式,可能會遇到抗拒,甚至受到傷害。保羅為教會流淚,多半也是為了維繫教會同工之間和諧關係這問題。
19節後半,另有一分詞片語來描述,保羅在什麼情況之下服事主,就是在猶太人的陰謀攻擊下,受盡試煉。這些外在的攻擊,也會讓保羅因福音事工無法順利推展而流淚。都是以弗所同工看在眼裡的。保羅希望他們謹記住他服侍的態度,即使他不在同工身邊,他們也能有事奉的榜樣可以遵循。
保羅在20節又提到了「你們也知道」,藉此提醒他們保羅在他們當中另外一些值得回顧的事。這件事就是保羅如何對他們殷勤教導。保羅對同工說:「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面前,或在各人家裡,我都教導你們。」保羅所教導的內容都是對門徒有幫助的。只要是能夠幫助同工屬靈成長,保羅都是傾囊相授,毫不藏私。這裡講的避諱,就是因著某種緣故,把該講的話保留住,不講出來。這種畏首畏尾之事保羅絕不做。可見保羅樂見同工得益,不怕說出的話得罪人、也不會擔憂同工學會更多知識,而輕視他。他在公開場合、在私下家庭聚會中,都知無不言,把自己所領受的,傾全力教導同工。這是個無私的好牧者的榜樣。20節的分詞片語,描述他教導的內容,「又對猶太人和希臘人證明當向 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這句現在式的分詞「作見證」,表示經常不斷地,向不管是何種族、何階層的各種人,見證的內容就是後面的兩個受詞,悔改歸向神,並歸信耶穌基督。這也應當是我們今日傳福音主要的內容。
保羅在以弗所的事奉就是一個神僕人最好的榜樣。為了群羊的需要謙卑服事,為他們不長進、內部紛爭而憂傷。即使在外界的排擠抵制之下,仍然積極向人見證主耶穌的福音,引導人悔改歸向神。這就是一個傳道人該有的服事態度。也是弟兄姊妹效法的對象。我們雖然不見得是全職傳道人,但是保羅要我們注意觀察他,效法他服事的態度。即使帶職事奉,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保羅不以前路艱難為意
「22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原文是心被捆綁),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甚麼事;23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24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
接著保羅向著以弗所眾長老預告自己將前往的道路,他要繼續往耶路撒冷去。他去那裡有何目的?從過去他所寫的書信,我們可以略窺一二。在前面的19章經文敘述:「保羅心裡定意、經過了馬其頓亞該亞、就往耶路撒冷去、又說、我到了那裡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他迫切想回耶路撒冷,是要向眾使徒見證外邦的福音工作得到的成果。期待猶太教會清楚向外邦人宣揚福音的方向,正是在完成主交付的使命。以期得到教會支持他繼續往更遠的地方宣教。他並且帶著眾教會的捐款要回耶路撒冷賑災,此捐款顯示外邦教會對猶太教會主內靈裡相連的愛心。保羅想回耶路撒冷的心甚迫切,他看重的是主內教會的合一,無論猶太或外邦教會,應該同心合意繼續向外宣教的事工。22節說心甚迫切,原文的意思是我被靈捆綁,此處翻成聖靈更加適合,也就是保羅的心被聖靈催促,似乎有個急迫的驅動力,非得繼續前行,前往耶路撒冷。修飾「往前去」的分詞「捆綁」使用完成式,表示不是一時的感動,而是早就在他心中產生,並且現今迫切的心仍然沒有消失。22節後半句的分詞片語,也是提及保羅前去耶路撒冷的情境,就是前途未明,不知道何事將要發生在他身上。唯一能夠知道的是,聖靈向他嚴重地指出,在前往的城裡有綑鎖與患難等待著他。
即使在這種情勢下,他仍心意堅定地繼續往耶路撒冷前行。因為他知道他此次去耶路撒冷的重要性,是為了要完成主吩咐使命的一部分。我們會覺得疑惑,既然回去前途未卜,並且還有患難等待著他,要將他捆鎖。為了繼續完成使命,應該留在外邦,保留住生命才對啊?保羅卻不作如是想。他把回去的行程當成是福音使命的重要一步。在24節前半句,他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一開始有個連接詞「卻」,對比前面說的保羅感到被聖靈急切地催逼。雖然被聖靈催逼去危險之地,但是自己的生命的安危卻不是他所牽掛的事。還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他對生命的態度,對他來說,除了不以生命為念以外,他也不把生命看成是寶貴的。24節後半句:「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是個不定詞片語描述保羅有此心志的目的。保羅不以生命為念,主要支持他的力量就是,他極力想要完成他當行的道路,以及他從主耶穌手中所領受的使命,也就是見證神恩惠的福音。
他一生不畏生死,馬不停蹄地往前衝,主要的動力就是,主已經將使命交託給他,而他沒有其他選擇,唯有心無旁騖地向著標杆直跑。甚至連他身家性命的安危,都可以置之度外。
我們看到了十九世紀,正是基督教宣教運動展開的時刻。當時來自於歐美的宣教士,幾乎都是放下原本在家鄉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到偏遠的地方,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學習新的語言,向不認識基督的外國人傳福音。其中有一位宣教士戴德生是我們十分熟悉的。他十九歲就立志要來中國,向中國人傳講基督的福音。因此,他在英國時,就操練自己過信心的生活。也就是在極拮据的生活條件下,每個月靠著仰望神的供應過生活。這操練確實在他來到中國後幫助了他。他多次經歷困難,來自後方的奉獻不足,宣教士們沒有工資可發。他堅持不向人募款,等待神的手動工。神確實興起關心他們的同工,及時將款項寄到,他們最後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平安解決了財務的問題。更讓他心碎的是,義和團事件時,他那時正在英國養病,內地會宣教士在動亂中被殺死將近九十名,約佔所有殉道者的一半。他心中痛苦如刀割,連向神禱告都說不出話來。然而,他仍然鼓起力氣,抱病前往中國探望驚魂甫定的同工。到了中國,他已經病重,仍然前往揚州、浙江去探望同工,為同工打氣。湖南是新建立的宣教據點,戴德生沿著長江,再從湘江逆流而上,前往長沙。到達的第二天,他就被主接去。最終埋骨於鎮江,他奉獻一生宣傳福音、拯救靈魂的土地。
宣教士的一生就是如此,自己的生命已經不以為意了。一般的人生命的平安舒適是最為看重的事。但是對於宣教士,在他們出去的一刻,已經抱定埋骨異鄉的決心。為何他們能有這般的膽量?不是他們自己有什麽雄心壯志要完成,不是他們為要滿足宗教狂熱。那都是拿屬世之心,度屬靈人之腹。要功成名就,安享天年,在家裡待著不好,還要飄洋過海,被人排斥、被人厭棄。冒著被殺的危險,經歷九死一生的生活。原因無它,與保羅一樣,為要完成主耶穌交付的福音使命。因此,個人生活舒適、生命安危,早就不以為意。我們今天讀到保羅的臨別贈言,知道他為宣教心中迫切的原因,正也是激起歷代宣教士勇敢走出去力量的來源。宣教的心志是教會歷史中傳承下來的,是前後一貫的。都是源自於主耶穌的吩咐。就是使徒行傳第1章8節說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這火今日仍然未熄,仍然在激勵我們接下保羅的福音棒子,將福音傳向未得之民所在的地方。
警戒忠心牧養教會
「25我素常在你們中間來往,傳講神國的道;如今我曉得,你們以後都不得再見我的面了。26所以我今日向你們證明,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原文是我於眾人的血是潔淨的)。27因為 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28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 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或譯:救贖的)。29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30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31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32如今我把你們交託 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在向以弗所長老回顧過去殷勤服事態度,並告知返回耶路撒冷的計劃後。保羅警戒他們小心假教師對教會的破壞。保羅先預告他們日後再見面的機會可能不多了。事實上保羅此後被關進羅馬監獄之前,他們未曾再見面。直到保羅後來被放出來後的兩年,聖經沒有這段期間他宣教行程的記載。他曾經寫信給在以弗所牧會的提摩太兩次,信中曾寫到他後來獲釋後有機會再去以弗所。所以,保羅預告他們之間不會再見面,是保羅自忖,此去耶路撒冷必然面對監禁甚至殺害,再見面的希望渺茫。既然保羅認為這是最後見面的機會,當然臨別的贈言也更加語重心長。保羅首先告誡他們謹慎守住過去保羅對他們的教導。他說:「我今日向你們證明,你們中間無論何人死亡,罪不在我身上。」原文是:我在你們的血上是無辜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們有人在神的審判上被神討罪流血的話,我在此事上心是清潔的。也就是說我已經把我該盡的責任都已經盡心做到了,如果你們中間還有人在道德上犯罪、或是真理上犯罪。不能怪我沒有事先把嚴重性警告你們。這是保羅身為牧者的自我期許,就是清清楚楚地把神所有的教訓教導門徒,不管是好聽的、或難聽的。他說:「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這裡的「避諱」與20節出現的是同一個字。20節說的是,保羅對於同工有益的事,沒有一句因為退縮而不敢講。這裡也是一樣,所有對弟兄姊妹該有的警戒,沒有一樣因為怕得罪人而退縮不講的。保羅勇於規勸的牧者風範在今天的社會尤其難得,多少牧者只敢講大家歡迎的話,對於聽了之後會得罪人,或者聽了讓人扎心的話,就避開不說了。明哲保身雖然可以保持眾人對牧者的歡迎,但是讓弟兄姊妹對於罪的嚴重性掉以輕心。最終犯罪落在神的審判中,牧者也有一份未事先警戒的責任。此處經文顯明一個真理,牧者最重要的責任是按照神的心意帶領群羊,不是在群羊中爭取別人對自己的讚揚或喜愛。如果是違反神心意之事,寧可自己被誤會、被討厭,也要照著聖經真理,清楚向會眾指出來。
28節一開始是對長老的命令:「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 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保羅要長老們為自己,也為全群謹慎,時態是現在式,意思就是要他們一直保持謹慎。長老的職分就是群羊的監督,且是聖靈所選召,並在教會中設立的,可以說是看管、餵養、保護群羊的牧羊人,也就是神將群羊託付讓他們照顧的負責人。這羊就是神的教會,也就是神用他自己的血所贖回來的。我們知道基督用祂的血將羊群贖回歸入祂的身體教會。這裡卻說這群羊是神用祂的血所買回的,教會也是神的教會。這裡路加沒有混淆神與基督的身份與工作。群羊是基督的也是神的,是基督用祂的血贖回的,也是神用祂的血贖回的。這裡當然指耶穌在十字架上流的血,這也是屬神的血。
29節保羅預先警告他們:「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保羅這裡以兇暴的豺狼來比喻,破壞教會,傷害羊群的假教師。他們會進入教會,對教會造成嚴重的破壞。他們的特性是不愛羊群,不在乎羊的健康成長、不關心羊的存活,只關心自己的私利。保羅這裡事先警戒他們,要他們有所防備,善盡一個牧羊人當有的責任,保護群羊,不要讓羊被豺狼吞吃。就連他們當中也有人受假教師欺騙,與他們錯謬的道理呼應。保羅警告:「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這些人在教會中的影響是,說悖謬的話,也就是違反真理的錯謬理論,吸引門徒跟著他們走墮落的路線。
保羅在30節再度命令他們:「所以你們應當警醒,記念我三年之久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你們各人。」警醒的內容是要經常記住保羅在這三年來,晝夜不停,為他們走偏而流淚、勸告他們悔改。在真道上的偏差在保羅心中是嚴重的事。教會剛成立三年,真理的根基尚未穩固,假教師已經滲透進來,已經在教會中勾引一些不穩固的人,跟從他們錯謬的歪道。真理的偏差對教會生存是致命的打擊。如果放任不管,最終整個羊群走進異端,對神的教會的破壞性是相當大的。今日教會同樣也有這樣的問題,異端千方百計要從教會中偷羊。他們知道正面與真理辯論,得不到群羊採信。所以常用的手段就是假扮成熱心的樣子,盡心盡力滿足人的需要。但是最終看到他們勾引教會中搖擺的分子,對教會批評、分裂、興風作浪,就看見異端的本質露出來了。異端不是來建造教會的,是拆毀神的教會。被異端攻擊的教會,如果不採取斷然措施,常會四分五裂,群羊被擄走,迷失、死亡、最終教會解散。今日國內外常見的異端有「全能神」,化妝成熱心愛主的樣子,到處結交基督徒,背後是想要偷拉羊。
那教會當怎麼樣防備異端呢?唯有在真理上裝備信徒,讓群羊對聖經真理有紮實基礎。很多的基督徒對真理模模糊糊,雖然每個禮拜天聽道。然而,對神的話不清楚、連錯誤的理論也分辨出不出來,就很容易被異端欺騙。甚至連傳道人都有被異端哄騙,最後把整個教會都帶進異端的事發生。牧羊人的責任就是,在講台上清楚教導聖經教義,可能誤解的地方更要清楚解釋,避免信徒跌倒在錯謬的理論中。另外,還要養成信徒自己讀經、靈修的習慣。不能光靠著聚會聽道,自己需要從聖經裡領受神話語的供應。當信徒熟悉純正信仰的內容,就不容易被虛假的道理欺騙。訓練人分辨假鈔的方法,就是讓人經常接觸真鈔,讓他對真鈔的質感、顏色、圖案熟悉。一旦摸到不一樣的鈔票,會覺得不對。今天我們也是將聖經真理不斷地講解,讓弟兄姊妹熟悉真道,一旦聽到不一樣的道理,他們會很警覺地發現不對。牧者對於信徒屬靈身量也需要經常關心。揀選同工時,需要找真理清楚的。對於有口才、有恩賜,但是真理模模糊糊的人,要有所保留。不可以託付重任。以免那人跌倒後,對整個教會造成嚴重破壞。
本段最後,保羅知道自己不可能經常與他們同在,但神的教會如何能平穩健康地發展?保羅對長老說:「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保羅必須離去,不能經常陪著他們。但是他將教會交託給神,還有交託給神的恩道,也就是神恩典的話語。教會沒有最初建立的牧者,仍然能夠生存。因為是在神的手中,並且也是在神的話語的保護中。門徒只要立定心志跟從神,按照神的話語的教導,繼續服侍。就不怕異端的攻擊。我們今日的教會也是如此,不可能有哪一位有恩賜的牧者永遠陪伴著教會。只要是神的教會,祂必然與群羊同在。祂的道也在群羊心中帶領著我們。今天世上的教會,有好多並無人牧養,但是神興起忠心的肢體,即使恩賜尚未成熟,但是為了神託付的使命,就願意盡心按照神的話語照管羊群。一步一步摸索,羊群還是能生存,能繼續長大。為何如此能如此?不是牧者不重要,而是神呼召同工,將帶領的恩賜賜下。即使恩賜尚不成熟,但是神與群羊同在,神的話語就是同工們能夠找到方法牧養,並得以有糧食餵養群羊的途徑。這支撐了許許多多還在成長中的教會。我們普世屬神教會是合而為一的,如果我們知道有教會存在需要,無力牧養。有能力、有同工、有負擔的教會責無旁貸,應當伸出援手。這才體現普世教會是一個身體,互相幫補、互相支援。保羅告訴我們的教訓,就是如此。我們將來是與眾聖徒同得基業的。不能說我們在地上互不相干,各自為政,有一天到天上就成為一群,同得基業。那是前後不一致的想法,既然將來在天上是一家,在地上只要是純正信仰的基督教會當然也是。我們在地上的眾教會應當有這種體認。保羅給我們留下了好榜樣,他愛教會,即使臨行之前也不忘記殷勤勸勉。這就表示,在他的心中,教會不受地理轄制,外邦、猶太、各民、各族的教會,在神的眼裡是一家,在保羅的眼裡也是。我們有無這種體認呢?
結論
本段經文提到保羅與以弗所教會長老的臨別贈言。話語中表現出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愛,教會是他建立的,他曾經在那裡經過多次,最長待過兩年三個月,每天與人辯論聖經真道,讓福音信息傳到遠近各地。他實在愛這群羊,為了讓他們在保羅離去後,健康成長,他語重心長地吩咐他們三件事。(1)要效法他平日服侍的榜樣,如何謙卑待人、為羊流淚。(2)告知他心中被聖靈引領,迫切想要前去耶路撒冷,為要傳遞福音在外邦宣揚的情形,並帶著外邦教會對耶路撒冷賑災的捐項。所作所為都是想要按照主所吩咐的,讓基督吩咐的福音使命,把猶太與外邦教會連在一起。(3)命令長老忠心看管羊群,警戒假教師會如同兇惡的豺狼來偷羊。期待長老按照神的恩典之道餵養群羊,關照羊的健康。保羅不能永遠留在他愛的教會身邊,但是將教會交託神、並祂的恩道。這群羊在神的手裡,在神話語的光照下,必然能夠平安成長。我們從這段信息中看到了一位忠心牧養的僕人,不但愛主、也愛主所託付他照管的羊群。他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