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而來的領導力的影響與情境的變化
在美蘇冷戰時代,蘇聯海軍積極發展,能發射導彈到美國本土的潛艦。K-19就是第一艘發展出來的核子彈道潛艇。因為政治的因素,哈里遜福特飾演的新艦長接替原艦長米凱爾,擔任的指揮官。原艦長在演練失誤下,被降級成為副艦長。官兵對副艦長原來領導的方式已經習慣。突來的撤換,不只影響到副艦長的心情,也影響官兵原來習慣的領導方式。
兩位艦長的領導方式/作風,有何不同?背後原因為何?
原來艦長被撤換、降級,已經造成組織內部的矛盾了,而前後任艦長的領導作風截然不同。艦長哈里遜福特,以達成上級交付使命為重,決心整頓紀律。換掉醉酒的核反應室主管、第一次出航就用一連串嚴厲的演練,來考驗官兵遇到緊急事故的能耐。雖副艦長一再勸阻,但他不為所動。他所考量的是軍人的職責是達成任務。為確保達成任務,必須以嚴厲的操練來逼官兵超越能力的極限。副艦長較注重官兵間的人和,是以他個人長時間建立的人脈關係來領導。因為重人和,紀律相對較差。
做決定時所面對的掙扎
由於領導作風不同,正、副艦長間充滿了緊張關係。正艦長為達成任務,把官兵操得人仰馬翻。副艦長重視人際關係,特別在乎弟兄們的安危。副艦長常常對正艦長不合理的指揮,發出建議,但幾乎全被駁回。在緊急狀況時,矛盾就突顯出來。例如在反應爐過熱時,要不要犧牲人命去修復。在無法修復時能否棄艦,保全生命。能否在求生存的情況下向敵人尋求幫助。這些決定都面臨掙扎。
面對上級組織無法/沒有支持,又必須完成任務時的領導
副艦長在緊急狀況時面臨很大的壓力,當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而全艦官兵又習慣於他的領導之下,他必須放下對上級的不滿,維持整個組織的運作。對上級沒有支持,又必須完成任務時,領導必需自求多福,首先要向長官聲明自己的極限,盡量爭取所需的支持。然後盡一切力量達成任務。如果任務達成了,上下緊張的關係自然化解。失敗了就準備作代罪羔羊。勇於保護下屬,不推卸責任的長官是難得的。
領導反挫 Leadership Backlash,甚至是出賣與叛變 戲中的艦長在遭遇核外洩的緊急狀況,決定寧死也不向敵人求救。一名長官不滿艦長的領導。私下取出手槍,說通了政戰人員。以黨給政戰人員的權力,把艦長銬住。將權力轉移給副艦長。這個權力只能在艦長背叛國家時才能使用。還好這位副艦長不為權力所誘,沒有趁機公報私仇,反將兩位背叛的軍官逮捕。出賣與叛變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衝突的表面化,是兩股敵對勢力攤牌的時候。必以一方失敗退出作為結局。戲中的副艦長決定不參與叛變,使這次叛變未能成功。
領導與勇氣 領導者必須承擔雙重的壓力。上級所交付成敗的壓力,下屬對於領導抗拒的反應。這是身為領導者不能逃避的責任。單顧命令、不近人情,或是一味照顧下屬,不重效率。都不是好的領導作風。所以領導者需要有相當強的勇氣,能夠承擔上面來的壓力。也能化解下屬的反抗。最好的是向上為下屬承擔責任,向下為長官鼓舞全體士氣。最差的是上下推責任,向上則把責任往下推,向下則把壓力往上推。上下交相憤恨,而他一個人好像置身事外,這是沒勇氣的表現。
領導與忠誠 Loyalty and Allegiance 身為領導者,忠誠是必須有的美德。如果自己都不忠,何能要求底下的人忠誠。不管對長官有再多不滿,也不能背叛。背叛的結果不只打擊組織的穩定,而且瓦解了組織中成員的互信關係,危及組織的生存。 領導與犧牲 領導關係整個組織的成敗、存亡。在危險時必需忍痛作出決定。當核反應爐過熱,必須緊急搶修時,就要斷然決定犧牲一些官兵的生命。艦長忍痛連續派出三個小組,未著防護衣進入高度核輻射的核反應爐,搶修設備後,情況得到了控制。當人員受傷被抬出來時,在全體官兵心中佈下死亡的陰影。此時艦長心中掙扎的是,國家的利益,及全體官兵的安危。當不久之後,反應爐過熱的危機再次發生,起初艦長決定下潛到深水中,而不願向美軍求救。後來,見到官兵願意自我犧牲維護他人生命,而核外洩時危及全體官兵、甚至平民的安全時,他決定讓官兵向美軍求援,自己則與潛艦共存亡。可見這位鐵血的艦長也有人性的一面。他因這決定被國家審判,終身不能擔任艦長。但他仍是官兵心目中的好長官。
從探討「領導」的角度,看最觸動的一幕: 最觸動我的一幕是,原先因害怕不敢進去的反應爐軍官,看到代替他進去的軍官全身潰爛的被擡出來,捲縮在一旁哭泣。當他再看到,反應爐管路又破損時,自己穿上雨衣、背著乙炔,走進核反應室去修理破掉的水管。他共待了18分鐘,是準備死在裏面。最後倒下被艦長給擡出來。他有個漂亮的女朋友,他又是軍官學校畢業的學生,前途無量。有千萬個理由不死。但不巧他是反應爐的主管。底下的弟兄都進去了,他哪有躲在外面的道理。但道理人都懂,面對死亡的時候,不是靠著道理就有辦法勝過的。
他怎麽從害怕變成勇於犧牲?我想那位替他進去的弟兄,改變了他的想法。原本不需要進去的人,替他進去了。而他這位長官,卻因怕死不敢進去。爲何一個人有勇氣替別人死呢?我想事軍人為同袍犧牲的觀念,戰勝了怕死的本性。別人能為他,他怎不能為人呢?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軍人,他們之間的情感不是平常的我們所能體會。他們之間已經有種生死與共的革命情感。如果他們在生死存亡之間,還在為一己之私計較的話,最後的命運就是全體隨艦共同毀滅。
影片最後艦長與與當年官兵見面,舉手敬禮。聚在當年犧牲的官兵墓前,舉杯紀念。他們之間最美的記憶永不會被磨滅,就是達成任務後,在冰上大家快樂的踢球。世間的恩怨情愁、國與國的鬥爭、變化無常,這都只是暫時的,如過眼雲煙。與其說遇難者是為國犧牲,不如說他們是爲了同袍的生存而犧牲了。這是在爾虞我詐的冷戰中,最令人敬佩的精神。
領導反挫 Leadership Backlash,甚至是出賣與叛變 戲中的艦長在遭遇核外洩的緊急狀況,決定寧死也不向敵人求救。一名長官不滿艦長的領導。私下取出手槍,說通了政戰人員。以黨給政戰人員的權力,把艦長銬住。將權力轉移給副艦長。這個權力只能在艦長背叛國家時才能使用。還好這位副艦長不為權力所誘,沒有趁機公報私仇,反將兩位背叛的軍官逮捕。出賣與叛變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衝突的表面化,是兩股敵對勢力攤牌的時候。必以一方失敗退出作為結局。戲中的副艦長決定不參與叛變,使這次叛變未能成功。
領導與勇氣 領導者必須承擔雙重的壓力。上級所交付成敗的壓力,下屬對於領導抗拒的反應。這是身為領導者不能逃避的責任。單顧命令、不近人情,或是一味照顧下屬,不重效率。都不是好的領導作風。所以領導者需要有相當強的勇氣,能夠承擔上面來的壓力。也能化解下屬的反抗。最好的是向上為下屬承擔責任,向下為長官鼓舞全體士氣。最差的是上下推責任,向上則把責任往下推,向下則把壓力往上推。上下交相憤恨,而他一個人好像置身事外,這是沒勇氣的表現。
領導與忠誠 Loyalty and Allegiance 身為領導者,忠誠是必須有的美德。如果自己都不忠,何能要求底下的人忠誠。不管對長官有再多不滿,也不能背叛。背叛的結果不只打擊組織的穩定,而且瓦解了組織中成員的互信關係,危及組織的生存。 領導與犧牲 領導關係整個組織的成敗、存亡。在危險時必需忍痛作出決定。當核反應爐過熱,必須緊急搶修時,就要斷然決定犧牲一些官兵的生命。艦長忍痛連續派出三個小組,未著防護衣進入高度核輻射的核反應爐,搶修設備後,情況得到了控制。當人員受傷被抬出來時,在全體官兵心中佈下死亡的陰影。此時艦長心中掙扎的是,國家的利益,及全體官兵的安危。當不久之後,反應爐過熱的危機再次發生,起初艦長決定下潛到深水中,而不願向美軍求救。後來,見到官兵願意自我犧牲維護他人生命,而核外洩時危及全體官兵、甚至平民的安全時,他決定讓官兵向美軍求援,自己則與潛艦共存亡。可見這位鐵血的艦長也有人性的一面。他因這決定被國家審判,終身不能擔任艦長。但他仍是官兵心目中的好長官。
從探討「領導」的角度,看最觸動的一幕: 最觸動我的一幕是,原先因害怕不敢進去的反應爐軍官,看到代替他進去的軍官全身潰爛的被擡出來,捲縮在一旁哭泣。當他再看到,反應爐管路又破損時,自己穿上雨衣、背著乙炔,走進核反應室去修理破掉的水管。他共待了18分鐘,是準備死在裏面。最後倒下被艦長給擡出來。他有個漂亮的女朋友,他又是軍官學校畢業的學生,前途無量。有千萬個理由不死。但不巧他是反應爐的主管。底下的弟兄都進去了,他哪有躲在外面的道理。但道理人都懂,面對死亡的時候,不是靠著道理就有辦法勝過的。
他怎麽從害怕變成勇於犧牲?我想那位替他進去的弟兄,改變了他的想法。原本不需要進去的人,替他進去了。而他這位長官,卻因怕死不敢進去。爲何一個人有勇氣替別人死呢?我想事軍人為同袍犧牲的觀念,戰勝了怕死的本性。別人能為他,他怎不能為人呢?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軍人,他們之間的情感不是平常的我們所能體會。他們之間已經有種生死與共的革命情感。如果他們在生死存亡之間,還在為一己之私計較的話,最後的命運就是全體隨艦共同毀滅。
影片最後艦長與與當年官兵見面,舉手敬禮。聚在當年犧牲的官兵墓前,舉杯紀念。他們之間最美的記憶永不會被磨滅,就是達成任務後,在冰上大家快樂的踢球。世間的恩怨情愁、國與國的鬥爭、變化無常,這都只是暫時的,如過眼雲煙。與其說遇難者是為國犧牲,不如說他們是爲了同袍的生存而犧牲了。這是在爾虞我詐的冷戰中,最令人敬佩的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