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八. 發掘內心被罪纏累的根源


Fysis The Nature Gods by Lacy13 on DeviantArt
當我們深切反省自己的生活中,必須承認生活中仍然會出現的令自己感到罪咎、不滿意的地方。即使是已經信主的基督徒,身上仍然可能有許多常見的惡果,這些惡果的根源是我們的心。我們無法否認這些惡果是得罪神的,生出惡果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心偏離了基督。一個認真的基督徒必然會認真面對、不會推脫罪行。我們在神面前當承認自己需要改變,這改變的力量正是從神而來。只有那些靠神恩典,願意用誠實的心去檢驗的人,才能經歷真實的成長與改變。這就是基督徒在信主以後面對的成聖的過程,成聖不能單憑人的力量,仍然需要憑著信心,倚靠著神恩典,因為我們總有失敗跌倒的時候。但是成聖也不是毫無作為、自然而然就能成就,它也要人意志的順服。我們必須讓聖靈光照我們的心,檢驗內心的污穢,找出究竟什麽纏累了我們的心?並針對自己被罪纏累的弱點,順服聖靈在我們心中的管制,除去這些內心中罪的轄制。這才能使成聖過程中的改變成為可能。

基督徒生命成長常會遇到攔阻,生活中犯罪的引誘,就如荊棘叢生的花園,把成長的植物擠住,無法得到正常的生長。這些攔阻我們成長的荊棘,就是因為我們的心被偶像轄制所產生出來的。我們的心容易偏離神,被耶穌基督以外的事物所佔據,這取代神在我們心中最高地位的事物就是偶像。所有不敬虔的行為都是從這樣的心衍生出來的。

有些罪常會在我們生活中纏繞我們,如怒氣、情慾的誘惑。讓我們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會犯罪?當我們被人冒犯,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常會對那些攔阻我們達到目標的人急躁生氣。一個家庭、經濟、事業都不缺乏的人,竟然不會禁不起引誘,掉入情慾的試探中。原本和諧相處的朋友竟然因為誤會,鬧得友誼決裂。原本相安無事的夫妻,因為小事衝突,最後走到離婚的地步。最對人的破壞力如此強大,這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人原本帶著追求幸福、平安的善意,竟然最後會演變成惡言相向,水火不容。找到罪發生的根本原因,能讓我們針對問題、對症下藥。

一個人在面臨意料之外狀況時,會把內心的罪性曝露出來。這是我自己的經歷。有一次當我帶著女兒去作聽力治療的時候,突然遇到了無法預測的狀況。當天早上,妻子為我安排了兩件事,一是送女兒到聽力治療的地方,再趕往另一個地方與一位傳道人吃午飯。相鄰的時間約有一小時,如果路況良好是可以趕得上,然而,在出門前忽然遇到了大雨。開去的路上遇到了演水,所有的車全堵在路上,進退兩難。我枯坐在車陣當中,眼見第一個約定就要遲到,而感到焦急不安。更糟糕的是第二個約定,也要失約了。那是與人第一次見面,遲到十分不禮貌。我的心中生出幾種不同反應。首先是憤怒:為什麼安排好的事情,卻橫生攔阻,讓我無法完成原先要完成的事。女兒在旁邊焦急抱怨,怕因為遲到而趕不上聽力治療,讓我更加受不了。責問她:「到底是你要治療,還是我要治療?我帶你去,還要聽你抱怨、為你窮警張。」接著再怪妻子,為何要一天早上緊接著排兩個約會,讓我匆匆忙忙,緊張兮兮。天雨把路堵住了,當天開車的人都好像吃了火藥一樣,一部車接著一部車急著想往前擠,距離過近就容易出現緊急狀況,遇到快要擦撞的剎那,就緊急剎車。雙方司機互按喇叭、互相責怪。眼見必定遲到了,趕緊找小路,結果許多車子也擠進小路,把小路也堵住。因為堵車,必定趕不及了,趕快打電話給約會的對方,對方已經等了一小時,不願再等了,把約會取消。最後趕了半天,什麼事也沒辦成,心中充滿了挫折感,一個早上白費了。罪的反應好容易產生啊!憤怒、怪罪、急躁、咒罵、自暴自棄,在短短時間之內,全出現了。

我為何會犯罪?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我們常常會為自己犯的罪找藉口,以為外界狀況改善了,其他的人與我配合了,我就不會犯罪了。這是把犯罪的原因歸到環與他人身上,似乎是把基督排除在改變自己罪行之外的思想方式。
以下是幾種典型的想法,例如:
(1)他人:把自己發脾氣歸因於他人態度不好,假如他人不用那種態度對我,我就是個心平氣和的人。有這種想法的人,只圖謀另外建立人際關係,並沒有認真面對自己心中為何與人不合的問題。
(2)原生家庭:又有人把犯罪的原因歸罪與原生家庭,「我的壞行為是因為我有個不健全的家庭。」以為與原生家庭斷絕關係,自己的行為就能改善。
(3)又有人以為會犯罪是因為,自己受了很多苦難,「那件事傷害太大了,我無法控制不去想、不去做。」以為努力逃避苦難,追求舒適的生活,犯罪就不會再發生了。
(4)環境:又有人以為犯罪的原因是,遭遇的環境,「我的日子糟透了,心情最糟的時候剛好被你碰上了。」以為換個環境,犯罪之事就不會發生了。
(5)未被满足的需要:有人以為自己會犯罪,是因為需要的愛得不到滿足,「我總覺得自己少了一份愛」以為只要找對了愛我的人,填補我内心的缺乏,就不再有問題了。
(6)身體狀况:有人認為自己會焦躁易怒、失控傷害人是因為是身體狀況不好,「發脾氣的理由是我没充足的睡眠。」以為只要自己身體健康、睡飽了就不會失控了。

犯罪的根本原因
雖然上面說的六種原因似乎是最普遍的,但聖經上說,以上提到的這些情形只是醞釀犯罪發生的機會而已,不是真正的導因。我們的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環境順逆、或身體狀況只是提供機會,讓內心的向犯罪的傾向,從思想、語言、和行動中充分表達出來。我們的內心才是這些反應或行動的導因,故此我們的「心」也就成了屬靈爭戰的地方。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拿一個瓶子,瓶中裝了水,然後搖動瓶子,水從瓶子裡潑出來。什麽是水潑出來的原因?我們可能會說,是因為瓶子搖動,然而,如果瓶子搖動是個無法避免的事實,我們生活中,絕無可能能夠避開種種無法預料的意外,我們不可能妄想一帆風順。如此,水潑出來的原因,就是不該怪瓶子搖動,而是瓶中裝滿了水。如果瓶中沒水,再怎麼搖也不怕水潑出來,如果瓶中裝的是凝固的冰,也不用擔心水會潑出來。

上面提到的六種解決犯罪的辦法,並不能真正解決我們犯罪的問題。這些看起來聰明的的作法,不可能讓我們經歷根本的、持久的生命改變,因為它忽略掉解決核心的問題:「心」。這些解決的對策中,基督不在裡面。聖經上說,我們真正的問題不是我的自信心不足、不是我的人際關係太差、不是因為過去失敗的經歷、或我的身體不夠健康。我的問題是屬靈上的,因為我的心遠離了神,以及對基督的需要。以至於我一直在神以外,尋求其他的方式滿足自己,這是讓我陷在罪中,走不出來的原因。

內心對偶像的崇拜是罪行的原因
「6說,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7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8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9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10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11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12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守安息日為聖日。13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14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牛,驢,牲畜,並在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使你的僕婢可以和你一樣安息。15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16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17不可殺人。18不可姦淫。19不可偷盜。20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21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也不可貪圖人的房屋,田地,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申5:6-21)

本段經文是舊約兩處完整提到十誡之處,一是出埃及記20章2-17節,另一處就是這裡。在當今之世,十誡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被忽視,在追求個人自由的世俗化社會,對十誡的教導是相當反感的。甚至連基督徒裡面,也有人提倡:十誡已經廢除,對基督徒來說是無效的,不用在教會再教導,甚至不該在教會中公開掛出來。把十誡與新約的教訓如此地對立起來,是讓人很不解的作法。我們相信一件事,神的公義標準,從舊約到新約從來沒有一點改變。神頒布律法的宗旨,不會讓以色列人僅僅照著律法的儀文去守,而不是讓他們從心中順服律法中永恆的公義原則。後者正是新約時代基督對我們的要求,基督對我們的要求,與律法設立的宗旨不是兩套規則。硬生生的由新舊約時代的分別斷開。神對人公義的要求是永恆不變的,律法的宗旨也是如此。

這與我們前面所提到的罪的根源有何關係?我們所犯出的罪是從內心的罪性發出來的,我們生活中外在的反應與內在的心思意念緊密相關。箴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保守我們的心是舊約的教訓,保守心該做什麽?正是:「我兒,不要忘記我的法則,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他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箴言3:1-3)神的慈愛、信實的屬性正藉著律法向百姓傳達出來。把律法刻在心版上正是舊約中的新約裡的教訓:「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裡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耶利米書31:33)這個約在耶穌基督身上完全應驗出來,可見律法的宗旨是讓人刻在心版上,這就是舊約就已經吩咐以色列民,將要應驗的應許。從基督帶來的心的轉變,達成律法所要求的公義原則。這就是律法成全在基督裏的意義。律法成全在基督裡,這成全的部分正是律法公義的原則,不是外在的規條。外在的規條應當內化成生命的素質,也就是刻在心版的律法。然而不能因為律法內化了,就否定律法中永恆的公義要求。這兩者絕不是互相排斥,而應該是前後一致的。

我們今日應該讓然要教導十誡,公義的要求不是一個抽象的「愛」字,愛是有內容的,忽視愛的內容,就把愛當成了個人的感受、或是另一種不能落實的教義了。這絕不是耶穌基督教導我們的原意。耶穌在回答律法師,怎麼樣才能活出愛鄰舍的生活?他舉了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例子,最重要的是最後對律法師的教訓:「你照樣去行吧!」律法的總綱是愛神、與愛人,但真的照著「愛鄰舍如同愛己」的要求活出來,是新舊約不變的要求。十誡的內容正是愛神與愛人實際上活出來的內容。

十誡的架構,前四誡是垂直關係,注重於認清全心敬拜的對像是誰。後六誡是水平的關係,人與人該如何相待。我們陷在犯罪中無法脫離,真正的原因不在於外在環境,而在於我們心裡不停地尋找一個代替神的偶像來敬拜。拜偶像是將受造之物中的好東西視為至高之物,而忘記神才是唯一配得我們敬拜的對象。前面的一到三誡是後面七誡的基礎,當我們無法遵行第一到第三誡的時候,就難遵守第四到第十條誡命了。

以舊約以色列民在曠野的經歷為例,他們在充滿試煉、試探、仇敵、和困苦的環境,這些逆境誘惑他們去犯罪。例如犯姦淫、因為沒水喝、沒東西吃而發怨言、因怕死而退縮想回到埃及,一在困難灰心喪膽,就毀謗領袖摩西,然而道德上的罪還不是神最關心的罪惡。神所關心的是是神的子民對神的悖逆。行為上的軟弱尚可以赦免,然而神重視的是他們是否有一顆對祂忠誠的心。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爭戰過程,非常類似一個人成聖過程中屬靈征戰的經歷。外面的爭戰乃是一個人內心爭戰的表露。真正的爭戰是發生在人心裡,從為奴之地出來的人首先要對付的是,中心厭棄神的帶領,想要回頭重當奴隸的悖逆本性。

首先我們先看什麽是頭三條誡命:
(1)第一條誡命:「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這誡命正是耶穌所說的,整個律法中最大的誡命。也是與猶太人從小教導,要謹記在心的命令一致:「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申6:4-5)在耶穌受魔鬼試探時,祂以律法的話抵擋魔鬼的欺騙:「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路4:8)所提的內容,也與這條誡命相合。神是我們獨一敬拜的對象,除了祂以外,再也無別神。這是永遠不能改變的真理。

(2)第二條誡命:「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神是忌邪的神,祂的形象絕不能與任何塑造的偶像相匹配,那是將神給偶像化,是褻瀆神的行為。以色列民曾在西乃山前塑造金牛犢,稱之為帶領他們出埃及的耶和華,神極為憤怒。我們今日也是如此,絕不能拿任何物質的形象來與神相配。

(3)第三條誡命:「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神的名是表彰出祂的屬性與存在,這是不可以用輕忽的態度妄稱的。當今之世,人們常隨口以神的名來咒詛人,為取得別人信任,奉神的名起誓,或是把神的名隨意當作驚嘆語,缺乏基本的敬意。十誡中禁止這種妄稱神的名這種輕蔑的態度,這命令對今天的我們仍然重要。

前三誡是後七誡的基礎,我們重視自己對神正確的態度,才可能順服祂的命令,與周圍的人、事、物有正確的關係。如果我們不遵守前三誡,很自然的我們不會重視後面的誡命。

(4)第四條誡命:「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這誡命的重點是神對人安息的要求,重點在於我們不能一直把時間投注在自私的目的、汲汲營私謀利,我們工作和你敬拜的中心任務就是神。我們需要把時間分別出來,敬拜神、感謝神、思念神的創造、救贖恩典,歸榮耀給祂。安息日的中心是安息在神裡面,正如以賽亞書中說的:「你若在安息日掉轉你的腳步,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這日,不辦自己的私事,不隨自己的私意,不說自己的私話,你就以耶和華為樂。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賽58:13-14)我們不當以安息日的誡命今日已經廢掉了來看待。它有永恆不變的部分,也就是在神裡面得安息。本誡命也有外在儀文的部分,如守日子,不能做什麽事,在今日已經成全在基督裡,只要在基督的救恩當中得到安息,每一天都是聖的,不在乎守某一天。

(5)第五條誡命:「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孝敬父母是主耶穌與保羅一再提到的誡命。主耶穌說:「你們誠然是廢棄上帝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上帝的道。」(可7:1-13)可見耶穌說孝敬父母的誡命是不能廢的。保羅在以弗所書也一樣重申:「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6:2)舊約的誡命在新約中重申的,就是神永恆的公義標準,在今天仍然警惕我們的心,絕不能等閒視之。

(6)第六條誡命:「不可殺人。」主耶穌在登山寶訓裡提升了不可殺人誡命到更高的標準,不可恨人。這是把外在的守誡命的根源,追溯到內心的動機的純潔。從不動手殺害別人,到更積極地關愛他人、饒恕他人。這不是否定不可殺人的誡命,而是如何真的活出神設立不可殺人誡命的宗旨,從心中愛人如己。我們為何不可殺人?因為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人的生命是神重視的。謀殺、故意流人的血的,就是輕視人命,罔顧神重視人命的命令。

(7)第七條誡命:「不可姦淫。」本誡命中心是要我們保持性的貞潔,禁止神的子民在婚姻以外,發生違背倫常的性關係。主耶穌同樣追溯此誡命的根源,姦淫的動機在於人不滿足於婚姻以內,與配偶的親密關係。因此,人心裡對於婚外的性關係蠢蠢欲動的慾念,若形之於外,就衍生出了婚外情、婚外同居、三妻四妾、在感情上不忠於配偶等罪行來。情慾的罪在今日仍然引誘著世人,尤其性觀念越來越開放,世俗的標準越來越不把貞潔當一回事。我們豈可輕視這條誡命?

(8)第八條誡命:「不可偷盜。」偷盜是把他人的財產已不正當的方式據為己有。今日我們常遇見的是,侵害了別人的智慧財產權。尤其是網路通路的發達更使得書籍、音樂創作盜版垂手可得。侵害正當出版創作權益的情形,在近十年來變本加厲。盜版者不願花資金支持創作,除了低廉的印刷費,幾乎是無本生意,當盜版充斥,以原價一到二折的價格,強佔市場,逼得許多花下資金、時間、精力努力創作優良作品的創作者、與出版公司血本無歸、紛紛關門。這種不公平的商業作風,實際上是偷盜的行為。最終劣幣驅逐良幣,沒有人願意花錢支持作者、沒有人願意投下資金出版書,得到的結果是殺雞取卵,最後是無雞生蛋、也無卵可食。讓人擔憂的是,竟然有人以屬靈的理由支持盜版,認為這是為神作工、不是偷盜。神不要人用犯罪的方法來為祂作工。還有人拿出基督徒不在律法以下,認為著作版權法不能約束基督徒。這真是錯誤地應用經文、強詞奪理。十誡說不可偷盜,對我們今天仍然有效。就是因為有的人以為誡命中所有道德的要求對基督徒都無效了,才會有「一面偷盜,一面以為屬靈」這種觀念扭曲的理論。這是我們今日當極力糾正的錯誤。

(9)第九條誡命:「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這誡命主要是要我們不要說謊,當誠誠實實地對待他人。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也說了:「你們的話語應該如此: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太5:37)誡命中禁止的說謊當以有故意、謀私利的動機為範圍。聖經禁止我們出於貪心而爭功、逃避責任而諉過、沽名釣譽自誇自大。這個社會越來越多是非不分的事,明明錯的事,硬要拗成對的。我們活在這樣的風氣當中,常會沾染這種虛謊的惡習,值得我們特別警惕。

(10)第十條誡命:「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這是十誡中最困難的遵行的誡命,因為一切的禁令都是對外在行為的管制,然而這誡命卻是約束人的內心。外在行為容易掌握,內心的惡念卻因著隱秘難測的緣故,容易在人心中放肆橫行。聖經中說,不可貪戀別人的財物。新約中使徒也同樣的禁止我們貪心,保羅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我就不知何為貪心。然而罪趁著機會,就藉著誡命叫諸般的貪心在我裡頭發動。」(羅7:7-8)這是保羅在信主前行不出律法要求的義,反被吸引更加貪心的痛苦情形,可見貪心是錯誤的,這是新舊約一致的想法。在以弗所書中,保羅也禁止貪心:「無論是淫亂的,是汙穢的,是有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國裡都是無份的;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弗5:5)內在的心思意念最難控制,然而神卻禁止貪心的慾念,也就是說不但禁止外在的行為的罪惡,更是追溯到內心的動機與與惡念,都應該在神面前聖潔。這更是我們極力當追求的目標。

總結本段經文的信息,犯罪的根源是我們的心裡出了問題,我們被永生神以外的事物纏繞,以為缺少了那些吸引人的事物,我們人生就是空虛的、失敗的。我們被這種謊言所欺騙,讓這些奪取神最高地位的偶像,佔據我們的心,以至於我們不願遵從神的心意,離神聖潔的標準越來越遠。有的人還在其中心安理得,以為神公義的標準在我們身上不適用了。錯了!新約的標準比世界更嚴,主耶穌要查驗我們的心中的動機,真理的聖靈在我們心中光照我們的罪,在他的聖潔光中,我們無法遁形,我們無法欺騙神。十誡是律法中神對人最基本的聖潔、公義要求。主耶穌也總結了誡命為兩條最大的誡命,我們當盡心、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得罪人的原因就是我們輕慢神。如果我們不把神的命令當作一回事,我們是不可能活出聖潔的生活的。

我們知道新約中主耶穌重生了我們,讓我們有新生命去愛慕神的聖潔標準,也有能力活出成聖的生活。成聖的方法不是靠著遵行律法的外在規條,而是順服聖靈的引導。然而順服聖靈的人必然會順從律法的公義要求。一個人如果不愛神的律法,不願遵從律法中的公義要求,他聲稱順服聖靈的引導是沒有實際意義的。聖靈的引導就是要我們活出聖潔的生活,聖潔生活的標準從舊約到新約是一致不變的。如果一個人願意順從聖靈的引導,最終是不服律法的公義要求,或是聲稱不能服,那他要考慮自己是否是真的順服聖靈,因為羅馬書中說的很清楚:「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羅8:8)千萬不要把順從聖靈當成沒有內容的口號,成聖過程中公義聖潔的生活,是要按著神的標準逐步去活出來的。

罪惡的源頭是因為我們以偶像取代神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所以,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 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羅馬書1:25)

我們常有的觀念是以為拜偶像是崇拜迷信的假神、或是縱情於那些顯而易見的犯罪之事。但是羅馬書這句經文卻告訴我們,偶像有時候正是佔據我們心中主要地位的被我們視為美好的事物,可能是名聲、權力、財富、自我實現的理想。只要我們把它們視為至高之事,取代了神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我們就在崇拜偶像當中。現今之世許多人為了避開聖經中公義聖潔的要求,把保羅在羅馬書對犯罪的警告,給處境化,說這些不是指責今日世人所犯的淫亂罪,而只限於當時拜偶像的場合所發生的淫亂。他們也把本段如此清楚譴責「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為是針對當時外邦拜偶像時淫亂的風俗,今天已經時過境遷,不再適用了。他們更為下一段保羅譴責當時同性戀的行為開脫,發展出一套同志神學,規避保羅在羅馬書的譴責,認為今日同性戀與當時所做的不同,不在保羅譴責的範圍。

舊約律法中譴責同性戀的經文,一樣被他們給處境化,認為舊約已過時,律法的要求對新約時代的人無效。這種想法就出現了問題了,神的公義標準也會與時俱進,會隨時間改變而變。舊約時代不許男與男發生性關係,在新約時代就把它當成過時的標準了。這就是把神的公義標準憑自己的喜好取捨,這種應用經文教訓的方式是非常不穩妥的。神在聖經中有永恆不變的心意,特別是關乎聖潔公義的標準,豈能一句過時了、無效了就給忽略過去。「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13:8)祂不會過去譴責為有罪的事,今天卻以為是無罪。啟示是漸漸顯明,然而時代變遷只能轉換針對當時代暫時的命令,不會把神永恆的心意改變。神對人聖潔公義的標準不會隨著時代比變遷而改變。至於什麼是永恆不變的真理、什麽是對當代人暫時的命令,我們需要謹慎分辨而得到結論。最謹慎的做法是,每一條誡命都有永恆的真理在其中,但是有新約聖經清楚說明更新的部分,就按照新約的教導去行,如祭祀禮儀、潔淨禮儀、守日子、節期等外在儀文,都因為成全在耶穌裡,而按照耶穌教導的來行。道德的誡命則要從兩面來看,如果把道德誡命當在外在儀文從外在約束人,如行不出來則被定罪,破壞神子民立約的關係,這種想法如今已經不再繼續了。但是道德誡命中有神聖潔、公義的要求,如十誡在新約中被重申的部分,那就是永恆不變的。不能被新、舊約更替而把它們廢掉。那是把神對人道德的要求,在新、舊約時代,視為有兩套標準,這是不正確的看法。

結論
後現代社會的對倫理的判斷通常是以個人主觀的感受為依歸,不喜歡客觀固定的規則。律法中永恆不變的公義原則,在今日被醜化成轄制人的規條,欲棄之如敝屣。切莫忘記罪的存在是個無法否定的事實,罪的權勢對人的破壞性滲透人整個生活層面。即使連基督徒也無法完全擺脫這種惡劣的影響。我們希望對付這問題就要針對罪在我們心中牽引的根源。所有不敬虔的行為,都是從一顆被基督以外的事物所擄獲的心所發出來的。即使這些事物本身相當美好,但我們的心一旦被其吸引,代替了神在我們心中該有的位置,他們就成為了我們的偶像。我們的心被偶像吸引,汲汲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這種墮落的力量牽引我們的心一步一步遠離神,活在這種人生態度之下,罪惡的滋生就難以避免了。這是我們當時時警惕的,成聖的道路充滿陷阱,牽絆著我們繼續走下去,我們需要認清罪的權勢的可怕,也要提防路上常見的陷阱,謹慎避開它。並靠著神賜的力量,常常檢查我們的內心,不要為魔鬼留地步,卻要讓神的道充滿我們的心,如此生命持久的改變就會逐漸成為事實。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聖靈保護教會勝過逼迫



聖誕剛過,大家有沒有發現今日的社會越來越沒有聖誕的氣氛。什麽是聖誕氣氛?聖誕歌、商店大減價、五彩繽紛的燈飾、聖誕舞會、年終大餐、慶祝晚會、互送禮物。這些都不是聖誕的重點。聖誕的氣氛被商業化了,讓人覺得是刻意去營造出來的。時節一過,這一切都消失無踪。聖誕節的是中心在於它的源頭,就是耶穌基督。今天大家都想要淡化聖誕的宗教氣氛,祝賀的招呼從「聖誕快樂」變成了「佳節愉快」,彷彿「基督」這個字成了禁忌的言詞,成了一個沒有基督的聖誕節。兩千年前發生的一件事,值得我們今日追思,就是基督升天之後十天,教會誕生了五千個人信靠基督,成立了最開始的教會。然而,得救的人一開始增加就遭到了當時掌權者的嫉恨,巴不得將這群人傳福音的運動打壓下去。這就是教會成立後面臨的第一個逼迫,我們一起來查考這段經文。

前段經文提到了彼得在美門前奉耶穌的名醫治瘸腿的乞丐,吸引了眾人圍觀。彼得向他們傳道,見證讓瘸子得醫治的能力,是因著信靠耶穌基督的名而來。並呼籲他們悔改,從迫害神差來的彌賽亞這罪中回轉,領受神藉著基督賜給他們的救恩。這正是神藉著歷代先知應許的福分,如今因著基督臨到了祂的子民。猶太人雖然因無知而殺害耶穌。然而基督受害卻完成了神拯救罪人的工作,讓所有願意悔改歸正的人脫離滅亡的命運。這福音先臨到了神的選民以色列人。彼得的呼召喚醒了許多人,男丁歸信的到了五千。當彼得約翰佈道工作正積極展開,產生極大果效的時候,反對的勢力也正逐步逼近。

在審問下勇敢見證

1使徒對百姓說話的時候,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2因他們教訓百姓,本着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就很煩惱,3於是下手拿住他們;因為天已經晚了,就把他們押到第二天。4但聽道之人有許多信的,男丁數目約到五千。5第二天,官府、長老,和文士在耶路撒冷聚會,6又有大祭司亞那和該亞法、約翰、亞歷山大,並大祭司的親族都在那裏,7叫使徒站在當中,就問他們說:「你們用甚麼能力,奉誰的名做這事呢?」8那時彼得被聖靈充滿,對他們說:9「治民的官府和長老啊,倘若今日因為在殘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問我們他是怎麼得了痊癒,10你們眾人和以色列百姓都當知道,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裏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11他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12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徒41-12

路加描述這群反對福音的團體「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他們是猶太人中掌握權柄的宗教領導階層。這些人忽然來了,當然不懷好意,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來的理由正是因為「他們教訓百姓,本着耶穌,傳說死人復活。」彼得傳揚基督復活的果效太大,已經威脅到這批宗教領袖的威信了。這讓他們十分煩惱,因為耶穌正是他們密謀殺害的,彼得傳耶穌是彌賽亞,就意味著他們把神差來拯救世人的救主給殺了,這是罪大惡極的悖逆行為。彼得等於是把這大罪歸在他們身上。並且撒督該人是世俗主義者,不相信死人能復活,彼得傳揚的信息與他們所相信的違背。他們採取的行動就是使用權柄,強力壓下門徒傳福音的工作,也就是下手逮捕他們。這是教會成立後第一次面臨逼迫,打壓的力量正是來自於迫害耶穌的同一批人。

在第二天的審問中他們質問彼得、約翰:「你們用甚麼能力,奉誰的名做這事呢?」這正是彼得前一天向猶太人講道時首先澄清的事,「我們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他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徒316)這句話的重點就是,神蹟奇事的能力來自於對耶穌的名的信靠。這些官長並不是不知道彼得講的內容,而是故意要質問彼得、約翰,取得定他們罪的把柄。在問案者的面前,彼得約翰絲毫不畏懼。他們關心的不是為自己脫罪,而是不管在何場合,把握機會宣揚福音。彼得被聖靈充滿,放膽向著問他的官長說:「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裏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瘸子站在眾人面前,他得痊癒是眾人皆知、無法否認的事實。然而神蹟發生背後的原因卻是官長不肯承認,而深惡痛絕之事。彼得竟然把行神蹟的能力歸到耶穌的身上,因著耶穌的名,瘸子得以站立、跳躍、讚美神。名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與實存,奉耶穌的名行的神蹟,就表示耶穌就是賜下行神蹟能力的來源。神蹟是神來到人間,施行大能作為的記號,正是證明了耶穌是神所差來世間,完成神救贖工作的救主。

彼得更進一步說出:「他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出於詩篇11822的話,耶穌生前也曾引用這句經文來質問猶太人。在馬可福音中,耶穌用惡園戶比喻描述法利賽人:「經上寫着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11這是主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可1210-11)法利賽人就像那惡園戶,不按時交果子給園主,還想密謀殺害園主的兒子,奪取主人的園子。他們正是如此,不忠於神的託付,當神差愛子來驗收結果時,還想殺害祂。這句詩篇的話正反映出法利賽人的心態。如今彼得同樣用這句話來提醒審問他的官長:耶穌被猶太人棄絕,如同被匠人丟棄的石頭,最後發現所棄的石頭實際上是建築房屋不可或缺的房角石。他們殺害的耶穌正是神差來施行拯救的彌賽亞。耶穌從死裡復活了,還賜下醫治的大能,讓門徒施行神蹟奇事,見證耶穌是基督。

彼得繼續說:「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耶穌的名不但能讓人從病中得醫治,更是讓人從罪中得赦免,滅亡的命運中得拯救。基督的名是天上人間唯一賜下,讓我們可以靠著得救的名,除祂以外沒有其它得救的道路。

這話是官長所最不願聽、並且激烈反對的信息。如今在審判彼得、約翰時,被彼得勇敢講出來,似乎是倒過來審判他們釘死基督的罪。這信息觸到他們心中的痛處,讓他們恨得牙癢癢。然而,瘸子得醫治的神蹟顯在他們面前,是活生生的見證,他們又無法否認。只能警告他們不得再傳這福音。

門徒在聖靈充滿之後,放膽傳揚福音,與當初主被釘十字架時,驚恐、害怕、四處躲藏的景況,已經完全不同了。這是聖靈在他們內心中賜下的勇氣,也是耶穌所應許的,聖靈將與他們同在,讓他們得著能力,放膽傳揚福音。我們今日傳福音,可有像門徒一樣的勇氣,當初在他們身上的聖靈如今也催逼著我們,一樣能賜下力量,讓我們放膽傳道。我們是否願意像彼得一樣被聖靈充滿,勇敢服事主。

恐嚇門徒不准傳道

13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14又看見那治好了的人和他們一同站着,就無話可駁。15於是吩咐他們從公會出去,就彼此商議說:16「我們當怎樣辦這兩個人呢?因為他們誠然行了一件明顯的神蹟,凡住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我們也不能說沒有。17惟恐這事越發傳揚在民間,我們必須恐嚇他們,叫他們不再奉這名對人講論。」18於是叫了他們來,禁止他們總不可奉耶穌的名講論教訓人。19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20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21官長為百姓的緣故,想不出法子刑罰他們,又恐嚇一番,把他們釋放了。這是因眾人為所行的奇事都歸榮耀與神。22原來藉着神蹟醫好的那人有四十多歲了。」(徒413-22

上一段經文中提到,彼得、翰翰在公會的審問之下,勇敢見證耶穌是基督,祂賜下能力讓瘸腿的人得醫治。這勇敢的作為讓官長驚訝:「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希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他們心中不解,卑微的漁夫、沒有學過律法的小民,哪來的這等知識,能夠在公會面前,與多年鑽研律法的公會學者辯論?為何跟過耶穌的人會有這等勇氣?這種毫不畏懼的勇氣是從何而來?他們不解是因為他們不相信耶穌是基督的身份。

事實上,這些都是來自於聖靈的能力。耶穌在在上十字架前早已預言,門徒將會面臨逼迫。耶穌安慰他們:「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甚麼話;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路1210-11) 在橄欖山講論時,耶穌又勉勵門徒,在面臨逼迫時不要懼怕:「但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們,逼迫你們,把你們交給會堂,並且收在監裡,又為我的名拉你們到君王諸侯面前。但這些事終必為你們的見證。所以,你們當立定心意,不要預先思想怎樣分訴;因為我必賜你們口才、智慧,是你們一切敵人所敵不住、駁不倒的。」(路2112-15)兩處經文都提到了,門徒必得到口才,在逼迫之下見證基督的名。這口才不是他們自己的天賦,而是聖靈賜下的、也是基督所賜的。當耶穌升天了之後,賜下聖靈保惠師,進入門徒裡面,將能力澆灌在門徒身上。他們能夠突破自身文化、階級的障礙,勇敢站在公會面前,向比他們更聰明、更有權柄的人傳揚基督的福音。

我們傳福音的能力也是來自於基督。我們與使徒同在基督道成肉身後的末世,面臨這世代的人對福音的拒絕與排斥,雖然有的地方逼迫是真槍實彈臨到的,如回教國家。大部分的地區排斥卻是隱含在眾人的態度上,如不准分享你的信仰、不准傳福音、不准公開宣揚信仰中的道德標準,否則就是政治上不正確,會受到冷嘲熱諷。這幾乎是今天社會實際的景況。我們是在這種敵對的環境下,膽戰心驚地退縮了,還是如同彼得保羅一樣。即使我會被人嘲笑成迷信、即使我的口才、學識比不過反對的人。我還是靠著聖靈賜給我的膽量,忠心地見證主的福音?這超越本身背景、能力的膽量是來自於聖靈。如果沒有聖靈賜下的勇氣,我們早就畏縮喪膽,閉嘴不敢講話了。

官長無法否認彼得约翰所行神蹟的真實性,因為在耶路撒冷眾民都知道這事,他們私下議論,最後決定使用恐嚇的方式來面對:「惟恐這事越發傳揚在民間,我們必須恐嚇他們,叫他們不再奉這名對人講論。」從他們的反應,我們看出他們心中的矛盾。既然無法否認神蹟確實發生了,為何不信神蹟所見證出來的信息,也就是耶穌賜下醫治大能讓人痊癒?他們根本不在乎神蹟,也不相信神蹟所見證出的神的作為。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權利、與威望,不希望自己地位受到威脅。

使徒們卻不同,他們不擔心自己生命的安危,不顧危險地見證主耶穌的名。當官長們威脅他們不准傳道,他們的反應是:「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吧!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這回答告訴了我們一個原則,基督徒在面臨兩難的處理方式。當遵守世俗法律,與遵從神的命令兩種行動產生衝突之時,應當如何行。管理人民的權柄是神賜給掌權者的,同時神也命令教會遵從祂的權柄。在人的層面看兩者或許有衝突,在神的面前卻是沒有的,要聽誰的、如何取捨是相當清楚的。彼得不是盲目的聽從官長,而是把理由說清楚,讓官長自己想想,人間掌權者的命令豈可違抗神所命令的事?這不是讓基督徒去違反人間法律,而是知道任何法律的源頭是神面前的公義原則。各級法律是有優先順序的,更高的法律是可以蓋過低階的法律。例如地方的法律位階低於中央的法律,國務院公佈的行政命令低於人民大會立法通過的憲法。人間的法律也不能超過神所頒布的清楚命令。基督徒順服神,即使要承受人間的處罰,也坦然接受,不與掌權者作對。這是彼得、約翰留下來,基督徒面對衝突時的榜樣,既順服掌權者、更順服神的命令,然而這兩者是有優先順序的。「順從神、不順從人」這原則說起來容易,但是實在遇到問題,需要做出抉擇時,才真正面臨信心的考驗,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群官長找不出彼得約翰到底違反了什麽法條,沒有理由刑罰他們。僅僅將他們恐嚇一番,就把他們釋放了。作者說出了原因:「這是因眾人為所行的奇事都歸榮耀與神。」還是迫於群眾的壓力,大家都知道這位生來就殘疾的瘸子,並相信瘸子得痊癒是神的作為,歸榮耀與神。只有這群官長心中不痛快,因為使徒所傳的福音,提醒了眾人基督被殺是件冤假錯案,判錯案的人就是這群官長。雖然他們出於不知。彼得傳福音時也說了,神願意寬恕人在不知的時候犯的罪。然而,明明知罪還繼續犯罪,那就罪無可赦了。

我們從官長與使徒的身上學到了什麽呢?我們關心的是人的讚賞、還是神的旨意?我們擔心自己的名譽、身家性命,還是追求神的榮耀?雖然我們不見得會遇到彼得約翰的處境,然而,身處當今不信的世代,面臨倫理抉擇兩難的問題,卻是我們都可能面臨的考驗。

門徒求主賜膽量

23二人既被釋放,就到會友那裏去,把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都告訴他們。24他們聽見了,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說:「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25你曾藉着聖靈,託你僕人-我們祖宗大衛的口,說: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26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也聚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27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裏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耶穌,28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29-30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着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31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徒423-31

公會礙於情勢不得不釋放彼得、約翰,又擔心他們繼續傳道,擴大對猶太人領袖的威脅,就向他們恐嚇一番。事實上我們知道,這恐嚇對於門徒來說,是起不了什麽作用的,連生命都置之度外了,還會害怕刑罰嗎?他們下定決心遵從耶穌基督的吩咐,將福音傳開,人的命令不能阻止他們的決心。

彼得約翰得到釋放後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會友那裡去,向擔心他們安危的會友報告所遭遇的情形,我們服事神的人絕不是單獨面對世界的抵擋,我們是以同一個教會的肢體的身份承擔一切逼迫與反對。被抓的雖然只是彼得、約翰,然而眾會友在背後為他們的安危代求。因此他們出獄後首先就向會友分享神在他們身上的作為。這正是反映出主內相連、命運與共的精神。一人為主的緣故遭難,眾人一起分擔。當他們出獄,眾肢體也一同歡喜。

他們表達出心中歡喜的方式是同心合意地禱告,並且是傾心吐意放聲禱告。這是代表他們完全信賴神掌管一切,不管順境逆境,都在神的掌管之下。當門徒身處艱難,聚在一起向神求告;當神垂聽禱告,門徒得釋放,首先歸榮耀給神。禱告的內容是對神主權的頌讚,一開始對神的稱呼就是全權的主(Sovereign Lord),神真的是掌管一切的神,祂的權柄高過世間一切的權柄,人以他們的權勢來抗拒福音,然而神的旨意是人無法阻擋的。從彼得、約翰被抓拿與釋放,他們更是深信,神有至高的主權,我們當順從祂高過一切。禱告內容圍繞著神的屬性:

1)創造的主:「主啊!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首先歌頌神的創造,天、地、海與其中的萬物都是神所造,我們的生命出於神,祂對我們擁有最高的主權。我們應當順從祂的旨意。即使在遭遇逼迫時,我們都要記住,神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宰,祂有最高的權柄,萬物都當服在祂腳下。我們受祂差遣傳福音的人,有祂的保護,沒有什麽可擔憂、與恐懼的。

2)啟示的主:「你曾藉着聖靈,託你僕人-我們祖宗大衛的口,說: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也聚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此處門徒稱大衛為神的僕人,因為大衛領受神藉著聖靈所啟示的話語,寫下詩篇,預言彌賽亞在世間被人厭棄、排斥的情形。這不是大衛個人的想法,而是傳達出啟示的信息:將來彌賽亞將會如何被世間的權勢藐視,並同謀反對。此處詩篇21-2節,說世上的君王、臣宰聚集要一起抵擋神的受膏者,此預言正在猶太人的公會中應驗了,祭司長、受殿官、撒督該人對於使徒傳耶穌復活,心中惱恨。這就是大衛預言中說的抵擋神的受膏者。他們抵擋福音的陰謀不會在此停手,他們密謀商議,醞釀下一波對福音更重的打壓。這一切患難逼迫都早在神的預料當中,我們不需要害怕,因為詩篇29-10節說:「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抵擋基督的陰謀必要失敗,不管現今他們多麼張狂,最後必要受到基督的刑罰。放眼當今福音被迫害最嚴重的中東地區,恐怖分子以聖戰為名,殺害基督徒,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然而他們張狂得了一時,卻逃不了一世,神早已經對他們的罪惡忍無可忍,當他們惡貫滿盈之時,神的審判必要臨到這些惡人身上。

3)掌管歷史的主:「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裏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耶穌,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本段描述歷史上發生的事全在神的掌管之下,神的受膏者耶穌基督被殺害在十字架上,早在神的計劃當中。人以為殺害基督可以破壞神的工作。然而神卻藉著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成就了拯救世人的計劃。這是「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這事在神的掌控中得到成就。人的抵擋不能阻止神的計劃,人反對的作為反而被神是用來成就他的工作。祂是掌管歷史的主宰,到今天仍然是如此。我們看到了世界的情勢,似乎朝著抗拒神、排斥福音的路線走,不免會擔憂,福音廣傳直到地極真的會實現嗎?基督真的會再來統管全地嗎?從使徒行傳的教訓,我們應當對神掌管一切充滿信心,祂是全權的主宰,萬事沒有在祂的掌握以外的。

4)伸冤的主:「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着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門徒們在遭遇不平的待遇時,向神呼求神施恩為他們伸冤。他們被官長恐嚇,禁止他們傳福音,門徒們不使用人的手段,向官長抗爭,而是來到神面前,把一切遭到不公平對待的事向神陳明,讓神為他們平反。他們求神賜下行神蹟的能力,讓他們奉耶穌基督的名,行更多神蹟奇事,證明他們的能力來自於天地萬物的主宰,也證明所傳的福音是真的。讓更多百姓因著神蹟奇事的印證,知道耶穌就是神差來的受膏者。只有信靠祂這條唯一的道路,才可能罪得赦免,得到拯救。我們今日傳福音時,是否還願意神賜下行神蹟的能力?個人相信神蹟在今日仍然沒有停止,只是當我們在傳福音的最前線,最需要的時刻,神蹟奇事就與傳福音的人同在。當我們不去傳福音,不去爭戰,畏縮在安樂窩的時候,那神自然沒有必要賜下神蹟奇事。神蹟的目的是見證基督,是伴隨著福音前進的。如果我們積極傳福音,面臨世界的權勢抵擋的時刻,神自然會賜下神蹟,來證實所傳的道。

當門徒傾心吐意向神禱告之後,「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神的道。」聖靈充滿門徒,讓他們放膽講論神的道。這是再一次提到聖靈充滿,第一次在五旬節是徒領受聖靈將領之時,他們用別國的話訴說神的大作為;第二次是彼得回答官長審問的時候,也是放膽向他們傳揚福音真道;這次是在同心禱告後發生,他們再一次被聖靈充滿,對主的道滿有信心,在逼迫之下充滿膽量,彼此講論神的道。地大震動是個特別的事件,見證神的同在使徒行傳中提到的聖靈充滿,會一再發生在門徒身上。每一次聖靈充滿,都伴隨著見證基督福音的能力,多半是話語的能力。他們這群原本膽小畏懼的人,在聖靈的大能催逼下,充滿了膽量、充滿了口才。對環境不再擔憂、對傳福音不再喪膽。這就是聖靈充滿的目的,每次都為了神福音傳揚的緣故,神才將能力賜下。我們當今如何看待聖靈充滿?不必排斥,只要按照聖經所記載的目的,按照保羅在以弗所書中對中門徒的命令去行。他說:「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 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 神。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519-21)聖靈充滿是個對眾信徒的命令,而且動詞是現在式,表示是經常性的。被聖靈充滿的結果是: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感謝父神、彼此順服。也就是對神的敬拜、感恩、敬畏,以及對肢體的彼此順服。是成全聖徒在屬靈上成熟之用。這些就是聖靈充滿的目的,外在讓我們放膽傳福音,內在讓我們追求靈性上的聖潔與完全。與個人特殊經歷毫無關係,這是聖經中清楚的教導。我們不應反對聖靈充滿,然而卻要照著聖經教導的原則來追求。這是初代聖徒留給我們寶貴的話語,也是今日聖徒當繼續追求的。

結論

比起初代教會的景況,今日的教會已經漸漸感覺不到信仰的逼迫,似乎這是出現在遙遠的過去。然而,翻開最近發生的伊斯蘭國殺害基督徒的消息,信仰迫害仍然以更醒目的畫面出現,刺激著人良知。我們不要活在安逸之中竟忘記了教會的歷史,教會正是在壓迫之下成長的。當眾人排斥我們的信仰、逼迫信徒的時候,正是信徒經歷信心考驗、積極投靠主、依靠祂大能保護的時候。逼迫不能消滅教會,反而刺激教會在逆境中忍耐、成長。反過來,當基督徒被世俗化的風氣牽引,漸漸失去了屬靈追求的目標,此時正是教會淡出對文化的影響力,遭到整個社會忽視的時刻。我們今日所面對的是另外一種排斥,不是外在的逼迫,而是集體的嘲笑、與忽視。

我們需要的是使徒當年傳道的勇氣,這勇氣是來自於對神掌管萬事的信念,對基督復活的信心,對聖靈能力的依靠。願這勇氣在今日再度顯在教會中,我們知道自己所傳的福音,正是神所託付的,神必會與傳福音的僕人同在,教會領受聖靈的大能,勇敢地往外擴張,福音必要一步一步地被傳到地極,直到主再臨。這是我們所確信的。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真門徒在乎信從基督


當今的社會混充著許多假冒的事物、假酒、假藥、假貨。甚至連人的學歷、經歷、身份都有假冒的。當我們悲嘆虛假充斥人間、淳樸的世道不再之時,如何分辨以假亂真之事變成每個人心中的警惕。當虛假之事進入信仰的領域。讓我們再也無法放心的信靠,這些教訓是真實的嗎?甚至連自己都開始懷疑,我的信心是真的嗎?主耶穌所傳的福音直接而明確,目的豈是要讓我們搖擺不定?我們對於一個信徒得救的立場如何,這是我們必須按照聖經的教導分辨之事。一個信靠主的人信心會高低起伏這是常見的事,然而如果這信心最終會落到蕩然無存的地步,我們真的可以抱著很大的疑問,他的信心是真實的嗎,這種信心可以證明他曾經一度重生得救嗎?主耶穌對於一個跟隨他的人到底抱著何種心態,辨別的非常清楚。祂知道人內心的真實景況。本段經文正是提到作主耶穌真門徒、與作亞伯拉罕真子孫的問題。

遵守主的道才是主的真門徒

31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32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33他們回答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你怎麼說『你們必得以自由』呢?」34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僕。35奴僕不能永遠住在家裡;兒子是永遠住在家裡。36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37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為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道。38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裡看見的;你們所行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裡聽見的。」(約831-38

     本段的前一節經文描述當時發生的事:「耶穌說這話的時候,就有許多人信他。」(約830)但是他們的信心是否是讓他們得救的信心?從接下來的敘述,我們就看到了,這批不久前信主的人,竟然在耶穌教導他們要從罪中得自由的教導後,與耶穌爭吵起來,最終被耶穌說成不信之人。一個人的信心怎麼可能反覆無常、朝秦暮楚。從實際的觀察看來,人心變化無定是可能發生的。然而這種反覆不定的信心不是主耶穌要求門徒的信心,同樣的這種這種搖擺不定、似有若無的信心不能帶給人救恩。

     這種人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第二章就曾經描述一群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信祂的名的人。「耶穌卻不將自己交託他們;因為他知道萬人。」(約223-25)耶穌知道一個人心裡對祂信靠的真實境況。第六章中同樣地出現了一些追隨耶穌的門徒因聽見「吃主的肉、喝主的血」這教導,心中失望就離開主了。約翰描述這群人:「耶穌從起頭就知道誰不信他,誰要賣他。」針對門徒離去這現象耶穌評論:「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約665

     主耶穌對這群人的態度如何?接下來一句話就是主耶穌對這群人的警告:「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這是最常見的第三條件句,表示前面條件子句的原因得到滿足,就可得到後面結果子句的效果。也可能是從條件子句的觀察,我們就有足夠的證據推斷後面結果子句是真實的。本句話條件子句是「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意思是門徒若經常性的持守主的教訓,就能有後面三句話的結果:(1)足證明他們原就是基督的真門徒、(2)他們將會明白真理,也就是與真理建立連接的關係、(3)真理將會使他們得自由。常常我們把這句話拆開來引用,單單注意:「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就開始對什麽是真理、怎麼能得自由發揮想像力。這整句話是連在一起讀的。得自由是指從罪中得釋放。如何能得?唯有遵行耶穌基督的道,也就是信從祂所傳的福音,才可能因著接受基督拯救的恩典,脫離罪的轄制,得到靈裡不受捆綁的自由。

猶太人最厭惡有人說他們被人奴役,他們歷世歷代受過埃及、亞述、巴比倫、希臘、甚至羅馬的奴役。如果說從未受人奴役是欺人之言。他們之所以說:「我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從來沒有作過誰的奴僕。」是指他們以色列人繼承亞伯拉罕從神所得的應許,和神立約的關係是不受任何管制的。他們信仰上絕不臣服在任何外族的壓制底下,在各種逼迫的情況,他們都竭力爭取按照猶太人傳統信仰而行的自由。

耶穌講的不是民族的自由、也不是外在權勢的壓迫,而是進到生命的層面。祂所指的是每個人在屬靈上受到罪的轄制,成為罪的奴僕這普遍現象。這個問題沒有任何其他的解決辦法,唯獨靠著耶穌基督帶來的拯救。耶穌前面說的如仰望銅蛇一樣地信靠神的獨生子、吃主的肉、喝主的血,都是提到這個救恩。這是讓一個罪人脫離桎梏,得享屬靈自由的唯一道路。人是罪的奴僕,奴僕在家主面前是沒有地位的,兒子卻有家主賦與的權柄。同樣,在天國裡只有神的兒子,才能把人從罪的奴役中釋放出來,那是所有被罪轄制的罪人得自由的真正途徑。

這段的主題正是講到基督是神所差來完成救恩的唯一道路,凡是信靠祂的人,必然要住在主的道裡面,也就是持守主的教訓,這教訓主要就是主所傳的罪人如何得救的福音。如此才能從罪的捆綁中得釋放,得到屬靈的自由。這等人才是主的真門徒、也才是真正得救之人。得救從來不是漫不經心、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這種隨心所欲之事。這是主耶穌捨身流血所成就的工作,是藉著聖靈光照心中污穢,使人得重生這重大的改變。是得生命與、未得生命這天差地別之事。前面所提到的三種反覆不定、似有若無、以假亂真的追隨者,在主的眼中是很清楚的。人心會反覆不定,主的拯救不會,不會跟著人心的變化、讓他在神國與地獄間徘徊。

當猶太人否認自己是任何人的奴僕,耶穌指出他們陷在罪中,正是罪的奴僕,需要基督的釋放。接著更進一步指出他們的罪。耶穌前半句說:「我知道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肯定他們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裔。後面語氣一轉說:「你們卻想要殺我,因為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道。」這群人既然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怎麼不照著亞伯拉罕信心而行,反而想要殺害耶穌?這種掛名的後裔是名不副實的。耶穌早就知道猶太人的密謀,在第七章時就質問猶太人:「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你們卻沒有一個人守律法!為什麼想要殺我呢?」(約719)第五章提到了原因:「猶太人越發想要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 並且稱神為他的父,將自己和神當做平等。」(約518)第八章更清楚地說出,猶太人想殺耶穌的原因是,他們心裡容不下主的道,也就是主的道在他們裡面找不到一點可被接受的空間。這句話與主耶穌一開始的警告呼應:「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心裡沒有空間可容得下主的道,怎麼可能遵行主的道,原意就是居住在主的道之中呢?從這批猶太人想殺耶穌,就證明他們根本不是主的真門徒。可悲啊,一群擁有短暫就消失信心的人,最終變成辱罵主耶穌的人。變節的信心豈是真信心,豈能讓他暫時得救?在主耶穌的心目中,這群不是主的真門徒,我們對主的信心千萬不要流於輕忽,這種隨風搖擺之人可能根本就是在救恩門外。

主清楚的指出這群不信之人的根源與主是不合的:「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裡看見的;你們所行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裡聽見的。」主耶穌的根源是天父,祂從天父面前看見的就說出來。那些不信的猶太人呢?他們行這些謀害耶穌惡事正指明了,他們的行為的根源是來自於他們的父,而他們的父絕不是天父。主耶穌再一次把不信者行惡的根源指出來了,約翰福音多次提到人能夠歸信基督,領受祂的救恩,原是父把這些人賜給基督。不信而排斥基督的人,從他們的行為證明不是屬神的。第六章時主就說了:「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約644)「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約665)主耶穌對救恩的根源全歸向神主動的計劃與引導,讓人知道信靠神差來獨生子的人,就是神賜給主耶穌的人,這等人主必保守到底,連一個也不失落。否定耶穌拒絕救恩的人,就證明出他們本不是屬神的人,早在神的震怒中。這種在救恩上父神主動把人帶向耶穌,讓神的救恩計劃成全的想法充滿整個約翰福音。領受的人當心存感恩,若不是神主動施恩,我們仍在罪中摸索,離不開滅亡的命運。

順服神差來的才是亞伯拉罕真子孫

39他們說:「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耶穌說:「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40我將在神那裡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要殺我,這不是亞伯拉罕所行的事。41你們是行你們父所行的事。」他們說:「我們不是從淫亂生的;我們只有一位父,就是神。」42耶穌說:「倘若神是你們的父,你們就必愛我;因為我本是出於神,也是從神而來,並不是由著自己來,乃是他差我來。43你們為甚麼不明白我的話呢?無非是因你們不能聽我的道。44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45我將真理告訴你們,你們就因此不信我。46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為甚麼不信我呢?47出於神的,必聽神的話;你們不聽,因為你們不是出於神。」

本段繼續前一段的信息,作門徒是真或假,與生命的根源有密切關係。前段主耶穌指責他們,身為亞伯拉罕肉身的子孫,心中謀劃的卻是想要殺害耶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心裡容不下我的道。」接著主指出他們心中抗拒的原因是生命的根源不對,主耶穌從天父那里差來,將天父啟示的真理帶來。他們卻不願接受耶穌的道,這表示他們的生命並没有與天父相連。主耶穌說:我所說的是在我父那裡看見的;你們所行的是在你們的父那裡聽見的。」耶穌的父與猶太人的父不是同一位。雖然沒有明說他們的父是誰?事實上暗示他們的父就是讓他們抗拒主話語的魔鬼。

他們聽到耶穌的回覆,急於澄清:「我們的父就是亞伯拉罕。」聲明他們是血統純正的亞伯拉罕後裔。耶穌並沒有否認他們猶太人的血統,但是耶穌提到亞伯拉罕子孫時,耶穌看重的是品格與信心上的傳承關係,不在乎肉身的血統。主說出了辨別亞伯拉罕兒子的條件:「你們若是亞伯拉罕的兒子,就必行亞伯拉罕所行的事。」這不是文法中典型的條件句。單從文法,不能判斷本句意思是肯定、或否定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但是按照下文意思卻是很清楚的。耶穌指出:「我將在神那裡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你們,現在你們卻想要殺我,這不是亞伯拉罕所行的事。你們是行你們父所行的事。」這句話幾乎是37-38節的重述,身為亞伯拉罕子孫,當效法亞伯拉罕行為的典範,也就是謹守神與亞伯拉罕子孫立的約,相信神的應許的拯救必然來臨,順服神所差來,成全救恩的基督。如果他們像亞伯拉罕一樣,存著順服的心等候神的拯救,必然能夠認出耶穌就是這位神所差來,拯救他們脫離罪的救主。然而,事實與期待相反,他們心中容不下主傳的道,想要殺害基督,這正證明了他們沒有效法亞伯拉罕的信心。因此也不是亞伯拉罕的真子孫。從本句話,我們就知道耶穌心目中亞伯拉罕的子孫是屬靈上的,不在乎肉身。這與羅馬書的教導相合:「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228-29a)由此看來這群反對耶穌所傳之道的猶太人,在屬靈上算不得亞伯拉罕子孫。

 

當耶穌否定他們是亞伯拉罕屬靈的子孫,說出「你們是行你們父所行的事。」他們又急於爭辯:「我們不是從淫亂生的;我們只有一位父,就是神。」猶太人這句話不單是為自己血統純正辨白,不像撒瑪利亞人與外邦人混血,是他們所歧視的,他們也拿撒瑪利亞人這種被賦予輕蔑意味的稱呼來貶低耶穌。這裏的的淫亂更有屬靈的淫亂之意。舊約中把對耶和華不忠的人比作「從淫亂生的」。猶太人聲辯:「我們只有一位父,就是神。」宣稱他們在信仰上對神忠貞、絕未叛離。

 

除了前面的條件句否定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耶穌又用另一個條件句來質問猶太人:「倘若神是你們的父,你們就必愛我。」這句話是典型的否定意思的條件句,意思就是耶穌不認為神是猶太人的父,因為他們明顯的不愛耶穌。為何身為天父的兒女必然會愛耶穌?主耶穌講明原因:「因為我本是出於神,也是從神而來,並不是由著自己來,乃是他差我來。」這是主耶穌從第五章一直到這裡多次重申的主題,祂就是天父差來的基督,為要遵行天父的旨意,作成天父要祂成就的救贖工作。

 

既然猶太人拒絕接受耶穌是基督的身份,就表明他們生命的源頭與天父隔絕,不但他們的父不是父神,反而是與天父作對的魔鬼。耶穌嚴厲的指責他們:「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慾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裡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這段話十分嚴厲,一般我們很少聽到耶穌使用如此嚴厲的話來指責人,對於否認祂身份、拒絕接受耶穌所傳之道、甚至密謀除滅耶穌的猶太人,耶穌毫不客氣。耶穌再一次指出猶太人不聽主的話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生命的源頭是連於魔鬼的。魔鬼的名字是作惡者、說謊者、控告者。那些不遵從主的道、想要殺害耶穌、又不願悔改的人,顯明他們正是連於他們的父魔鬼。他們與魔鬼作相同之事:(1)魔鬼是殺人的,猶太人想殺祂;(2)魔鬼不持守真道,猶太人心裡容不下祂的道;(3)魔鬼是說謊者之父,猶太人認為耶穌的道不可信,把真理當作虛假,這是謊言。從他們的行為看出了他們生命的源頭。

 

主耶穌在43節質問猶太人:「你們為甚麼不明白我的話呢?無非是因你們不能聽我的道。」並指出他們之所以不聽主的道的原因是「不能聽」。這裡指的不是耳朵的聽覺,而是屬靈的聽覺。人怎麼可能不能聽主的道?當然有可能。一個人要聽得進主的話,沉睡的屬靈生命必須覺醒過來。因為猶太人心中頑梗剛硬,與神的生命隔絕,心像蒙了脂油一般昏暗無光,對於主的話,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正如耶穌引用以賽亞書610節,對猶太人發出警告:「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13:15)當一個人悖逆剛硬到一個地步,神任憑他們繼續墮落下去,預備接受神的審判。此時就算聽到福音真道,也是一樣聽不進去。當日的猶太人就是如此,今日這種人豈會少呢?有多少人嘲笑福音、用褻瀆的話語污衊基督。這等人的心已經落在剛硬之中,就算再懇切、再語重心長地對此人講解福音,也一點進不了他的心,因為他的心已經被撒旦的詭計所蒙蔽了。如此我們為自己能聽得進福音,並且打開心門接受福音深感慶幸而戰競。追究原因,只能說是聖靈在我們心中動工,開了我們的心眼,除去心中的障礙。若非如此,我們一定也是和那些頑梗不化的人一樣。既然救恩全然出自於神,在我們自己身上就毫無可誇耀之處。

耶穌指出猶太人不明白主的道,是因為他們聽不進去。與45節「我將真理告訴你們,你們就因此不信我。」想法一致。不明白主的話、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心裡容不下主的話,主的話就是真理。因著他們對真理的排斥,心中沒有一點接受真理的空間,所以無法生出對真理信心,結果就是不信主。耶穌膽敢在敵對祂的人面前發出挑戰,指出他們的不合理之處:「你們中間誰能指證我有罪呢?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為甚麼不信我呢?」連處心積慮想要找耶穌毛病的猶太人,在這挑戰之下都啞口無言,足以證明耶穌是無罪的。這句話與希伯來書415節的陳述相合:「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猶太人設計想要殺害一個無罪之人,足見他們故意悖逆真理,拒絕神差來施行拯救的基督,這才是最大的罪。

耶穌在47節說出他們犯罪的根源:「出於神的,必聽神的話;你們不聽,因為你們不是出於神。」從一個人對耶穌話語的反應就知道他的生命源頭,出於神的必然會對基督所傳的道有所回應,否則就知道他們不出於神。這句話與開始的:「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約831)聽神的話,與遵行主的道意思是一致的,同樣的遵行主的道的人才是真門徒,聽神的話的人才是出於神的。此兩句話就把真門徒生命的源頭指出來了,他們是出於神的。也就是在約翰福音637節說的:「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天父對賜給耶穌的人的旨意是:「他所賜給我的,叫我一個也不失落 」(約639)這話最後在門徒中應驗:「你所賜給我的人,我沒有失落一個。」(約189)這些持守對主信心的人,就是神賜給基督的人、也就是出於父神、生命與神相連接的人,這等人才是主的真門徒。我們當以此自我期許、自我鞭策。

耶穌比亞伯拉罕還大

48猶太人回答說:「我們說你是撒馬利亞人,並且是鬼附著的,這話豈不正對嗎?」49耶穌說:「我不是鬼附著的;我尊敬我的父,你們倒輕慢我。50我不求自己的榮耀,有一位為我求榮耀、定是非的。5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見死。」52猶太人對他說:「現在我們知道你是鬼附著的。亞伯拉罕死了,眾先知也死了,你還說:『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嘗死味。』53難道你比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還大嗎?他死了,眾先知也死了,你將自己當作甚麼人呢?」54耶穌回答說:「我若榮耀自己,我的榮耀就算不得甚麼;榮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們所說是你們的神。55你們未曾認識他;我卻認識他。我若說不認識他,我就是說謊的,像你們一樣;但我認識他,也遵守他的道。56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57猶太人說:「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58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59於是他們拿石頭要打他;耶穌卻躲藏,從殿裡出去了。」(約848–58

猶太人被耶穌的話激怒,越發對耶穌發出無情的攻擊,稱祂為「撒馬利亞人」。這當時猶太人極度藐視的稱呼,暗示耶穌像撒馬利亞人一樣偏離主流信仰、成為邪門歪道。他們還稱耶穌是被鬼附的,並以此為是,這是因為他們把耶穌的話當作是魔鬼附身的胡言亂語。這種污衊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720節主耶穌質問猶太人為何想殺祂,他們憤怒地回答:「你是被鬼附著了!誰想要殺你?」他們輕視耶穌的教訓,就連耶穌像他們傳講悔改得救的生命之道,也一樣被他們當作話柄,更加堅定排斥耶穌。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見死。」他們反而抓住耶穌說的「人能夠永遠不見死」的話,猛烈攻擊:「亞伯拉罕死了,眾先知也死了,你還說:『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嘗死味。』」人能夠得永生在他們心目中是不可能的。他們提出自以為是的證據:「亞伯拉罕死了,眾先知也死了,你還說:『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嘗死味。』」耶穌說的永遠不死是指著凡信靠基督的人,能永遠與天父同在永遠不滅亡,指的是屬靈的生命能持續到永恆而言。猶太人卻拿歷史上沒有人肉身生命能永遠不死來反駁。這代表猶太人完全不了解耶穌說的話,也完全不信。不信的原因乃是他們心中根本不關心屬靈生命存到永恆之事,他們的屬靈生命與天父完全沒有連接。主的應許非常明確:「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遠不嘗死味。」我們這群信靠基督、屬靈生命與神相連的人,是否相信主的應許必然實現?得永生是信靠主者的結局,我們能因著信領受主的應許,也因著信得到主的保護,這不是模棱兩可,渺茫不定之事,而是主親口應許信他的人,也是將來必然成全之事。其中當然也帶著遵行主道的要求,信靠主與遵行主的道是連在一起的,不能拆開,以為信靠主的人不見得遵行主的道,那就是對得救信心的誤解。正如前面所說的三種虛假的信心。我們蒙恩得救者,豈要效法這種反覆無常的信心?斷乎不要。

他們輕視耶穌說的話,提出始祖亞伯拉罕、與歷世歷代神差來的先知與耶穌相比,連最偉大的人都死了,耶穌竟然敢宣稱遵守主道的人可以不死。他們以為耶穌狂妄自大,自以為比始祖、比先知還高。耶穌的地位的確高於一切歷史上的偉人,這不是狂妄,乃是救恩歷史中千真萬確的事。這是連貫約翰福音的主題:耶穌是父所差來拯救罪人的基督。祂指出自己與天父的關係。(1)首先,說到天父親自榮耀祂:「我若榮耀自己,我的榮耀就算不得甚麼;榮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們所說是你們的神。」(2)其次,說到主耶穌認識祂的父,這認識是指生命的連結:「你們未曾認識他;我卻認識他。」(3)主耶穌遵守天父的道:「但我認識他,也遵守他的道。」這與自認為神的兒女的猶太人完全不同。猶太人求自己的榮耀、不認識神、也不遵守神的道。他們所作所為顯出,並不是神的兒女。

最後耶穌講出了自己身為神兒子,地位遠高過亞伯拉罕:「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猶太人認為耶穌的話荒謬絕倫:「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這不單是猶太人的問題,我們也有同樣的疑問,亞伯拉罕怎麼可能見過耶穌?亞伯拉罕「仰望主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三個動詞都是過去不定式,表示當時就已經看見、就已經快樂。這乃是指亞伯拉罕憑著信心看見基督的日子將要來到,所有神對於亞伯拉罕的應許,在那日子都要應驗。當他領受神與他立的約,便全心相信,仰望神應許的實現。這日子在舊約時成為「耶和華的日子」,但耶穌稱之為「我的日子」。神的拯救臨到之日,就是猶太人日夜期盼的彌賽亞來臨,對神子民施行拯救的大日。竟然耶穌將它稱為「我的日子」。意思就是耶穌認為自己就是實現神應許的彌賽亞,亞伯拉罕之約在祂裡面得成就。所以生於耶穌約兩千年前的亞伯拉罕,竟然能看見耶穌的日子。耶穌補充說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耶穌早在亞伯拉罕的年代之前就已經存在,這指出了耶穌的先存,與約翰福音一章的「太初有道」一致。「就有了我」原文直譯作「我是」。這是我們前面多次提到的神的名字,耶穌使用神的名字自稱,不單指出祂在永恆中就與天父永遠同在,更指出祂與天父有同等身分和地位。猶太人聽了這話,再也按捺不住滿腔怒火,撿起地上的石頭想要丟擲耶穌。在猶太人心中,耶穌把自己當作與神同等,這是何等褻瀆的話。然而耶穌這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因為耶穌所說的一切話都是來自於神,祂所做的一切行動都是神要祂做的。當人的心遠離神、與神的生命隔絕之時,即使神親自賜下的話語也同樣進不了他的心。

結論

我們今日信靠主的人當謹記這段經文的教訓,以主的真門徒自許,遵行主的道、成為亞伯拉罕的屬靈子孫。用屬靈的耳朵聽天父的話語、用屬靈的眼睛看天父的作為、屬靈生命與天父緊密的連接在一起。我們得救的確據來自於我們與基督生命連接的關係,這關係藉著遵行主的話語活出來,這是作主真門徒的記號,也是我們得永生的保證。如此,我們再也不必三心二意懷疑自己的救恩,懷疑自己是否是得救之人,以為自己可能得不到永生。這種模棱兩可、似有若無的信心不是一個真門徒的信心。我們當謹慎主的教訓,以信實的心,住在主的真道裡面。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神蹟的能力來自復活主



神蹟奇事的發生至今仍然挑動著眾人的好奇心,吸引人注目的眼光。正如當初五旬節聖靈降臨後發生的一連串神蹟,吸引眾人聚集觀望一樣,科學發達的今天,群眾對神蹟的希奇毫無稍減。不免讓我們反省神蹟奇事的意義是什麽?當時使徒在神蹟發生的時刻,第一件事就是糾正群眾對神蹟錯誤的解釋,進一步將眾人的好奇心導正到福音真理上。我們今日教會追求神蹟的聚會,大多在這一點上忽視了。我們看到打倒、翻滾、大哭、大笑、醫病、方言在聚會中發生,沒有看到福音信息的傳揚,群眾的心集中在神蹟的希奇,極少對認罪、悔改、歸正的呼召有所回應。這是我們該注意警惕的地方,教會最重要的方向,是歸回聖經,從使徒身上學教訓。把注意力從經歷神蹟奇事、轉到神蹟奇事指向的力量源頭基督身上,進而得到屬靈的復興。

奉耶穌的名行醫治神蹟

「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2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3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4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5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甚麼。6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7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8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 神。9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 神;10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徒31-10

五旬節聖靈降臨,門徒們得到了天上來的巨大能力,放膽見證神的道。在彼得第一次佈道後,三千人覺得扎心,願意認罪悔改接受基督。教會第一次在耶路撒冷建立,各樣事工積極推動,如同今日教會的種種功能,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除了五旬節聖靈降臨時,他們領受屬靈恩賜說起別國的話之外,第243節提到:「使徒又行了許多神蹟奇事。」第三章開始就描述一件重要的神蹟,彼得約翰奉耶穌的名使瘸子康復。

一位生來就瘸腿的人,天天被人抬來,放在聖殿美門前行乞。行乞是讓人瞧不起的舉動,然而這個瘸子卻每天都來,若不是走投無路,誰願意放下顏面,卑躬屈膝地向人乞討。除了身體的殘疾讓他痛苦,他人的輕視也令心靈充滿了創傷。特別是被人白眼相待、不屑一顧的時候,不單什麼都討不到,還看盡人間冷漠拒絕的臉色。然而,他人生還有什麼希望,沒有了。只能求進進出出的善心人士,給他幾個小錢,讓他能苟延殘喘活下去。

一天下午三點,他看到了彼得、約翰走進聖殿禱告,瘸子以可憐的動作、話語求他們賙濟。彼得、約翰停下腳步,定睛注視著他說:「你看我們!」這個舉動讓瘸子燃起一線希望,期待得著一些財物。沒想到彼得、約翰告訴他,如果要金銀,他是找錯人了,這些他們都沒有。當瘸子聽到這裏,心中可納悶了:「我要的你沒有,那還停下來看著我做什麽?這不是尋我開心嗎?」然而,彼得、約翰有一樣東西,肯定是瘸子最需要的,就是使他恢復健康。他不待瘸子反應,就拉著瘸子的手,向他發出命令:「我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奉耶穌的名是何義?名字是代表著一個人的本質和屬性,奉一個人的名,就是憑著那個人所有的權柄和能力行事。當彼得約翰奉耶穌的名,施行神蹟時,奇蹟就因著耶穌賜下的能力發生了。瘸子右手被彼得拉著,站起來,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他就在聖殿中行走著、跳躍著讚美神。心中充滿了喜樂、與感恩。

這是何等奇妙的事。這讓我們想起了主耶穌也行過類似的神蹟。祂在畢士大的池邊,醫好三十八年病者,也是一樣命令他:「起來,拿著你的褥子走吧!」這兩件事情何等相似。主耶穌醫治的大能,如今在彼得、約翰身上繼續施行出來。使徒們延續著耶穌的工作,耶穌的權能伴隨著使徒,讓他們傳道的工作,充滿神蹟奇事的見證。神蹟的發生有特定的目的,新約中記載了許多神蹟,是為了顯出記號,讓人知道神的國、與神的統治權能已經到來。在主耶穌的時代,神蹟見證主耶穌是父所差來的,有神的同在、與能力。在使徒時代,神蹟伴隨著福音,讓人知道行神蹟者的權柄來自於神,目的是讓人信服使徒們所傳的福音,讓人信靠耶穌就是施行拯救、統治萬國的彌賽亞。

教會擁有神所交付傳福音的使命,同時神也賜下聖靈的大能。我們應當知道自己所有的使命與權柄,是高過世間一切勢力的。有一次中世紀的主教湯瑪斯阿奎那,來到教皇Innocent二世面前,教皇看到教會收到的奉獻豐厚,心裡喜悅說:「現在教會不再會說:金和銀我都沒有了。」湯瑪斯回答:「我們也無法向人說出:起來,行走了。」我們所依靠的力量不是金和銀,而是讓人從瘸腿起來行走的大能,這大能來自於耶穌基督的名。我們是否如彼得、約翰一樣堅定的依靠祂。

今日我們怎麼看待神蹟奇事?今天的教會是繼續主耶穌、並使徒傳下來的福音工作,應該仍然保有主耶穌賜下的行神蹟的能力。但是為什麼神蹟奇事不常見?可能是因為聖靈賜下文字的啟示已經完成,傳揚福音的重心從神蹟見證轉到聖經明確的話語,不再有太多機會需要藉神蹟來證明所傳的道。然而,是否就代表神蹟從此在教會歷史上終止了。聖經中從沒有明文記載神蹟終止,我們似乎不必因著神蹟較少發生,就定論今日不再有神蹟。賜下神蹟能力的主是昨日、今日、明日永遠不改變的,當祂要用神蹟來見證福音真道時,也絕對有賜下行神蹟能力的權柄。我們只要帶著謹慎、不誇張、不虛謊、不強求的心態。如果神真的賜下行神蹟的恩賜給某位門徒,他只要帶著順服與感恩的心,為福音的目的施行就是了。不必排斥或禁止。

雖然我們無需視神蹟奇事為洪水猛獸,但我們需要有正確看待神蹟的心態。為何今日教會會如此謹慎?原因是教會史上確實出現了,因追求神蹟而偏離了正統信仰的現象。人心容易被神蹟吸引,專注於奇特的外在經歷,忘記了神蹟真正要達到的目的。當時在聖殿見到神蹟的猶太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眾百姓一齊跑到使徒與瘸子那裡,心中很覺希奇,還以為是人的能力使瘸子得醫治。人都有看熱鬧的好奇心,一旦有令人驚訝的奇事發生,眾人關心的往往就是表面的現象。不僅於此,人的私心會被挑動,去羨慕行神蹟的能力,進而積極模仿、效法,甚至高舉神蹟恩賜特別強的人物,使群眾的注意力全放在神蹟本身,而不是記號所見證的真道。專注於神蹟的目的、謹慎檢驗、不因噎廢食,可能是今日我們對待神蹟適當的態度。

基督的名讓瘸子得醫治

11那人正在稱為所羅門的廊下,拉著彼得、約翰;眾百姓一齊跑到他們那裡,很覺希奇。12彼得看見,就對百姓說:「以色列人哪,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甚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13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 神,就是我們列祖的 神,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或譯:兒子)耶穌;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14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反求著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15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 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了;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16我們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們所看見所認識的這人健壯了;正是他所賜的信心,叫這人在你們眾人面前全然好了。」(徒3:11-16

當眾人見到瘸子得醫治的神蹟,心中感到希奇,為這奇事所吸引,跑來聚集在彼得約翰面前。這正是傳福音的大好時機,彼得把握住這機會以此為引言,開始了對猶太人的第二篇佈道信息。與五旬節的第一篇佈道一樣,兩者都是從神蹟奇事為引子,吸引眾人聚集,當眾人正在疑惑神蹟發生的原因的時候,從神蹟轉而切入福音重點。所以重點不是神蹟令人驚訝的果效,而是正確的解讀神蹟發生的意義,也就是接下來的讓人心悔改歸正的福音信息。兩篇佈道都有同樣的模式,按著信息的發展,有以下幾個階段:(1)神蹟引起人驚訝、(2)糾正人錯誤的期待、解釋神蹟發生的原因(3)進入耶穌受死復活的主題(4)引聖經支持神救贖計劃應驗在耶穌身上(5)呼召悔改歸正。

讓我們來看彼得第二篇佈道的內容。當眾人聚集在彼得約翰身旁,定睛看著他們、以為他們本身具有獨特的大能。彼得知道大家對神蹟的解讀並不正確,以為他們是憑著人的能力行出神蹟,就大聲澄清:「以色列人哪,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甚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彼得極力糾正眾人錯誤的期待,瘸子能得醫治不是因為人的能力與虔誠,我們應當把注意力集中在神蹟能力的源頭,就是賜能力的耶穌基督。彼得質問猶太人為何要把神蹟當作希奇?意味著他們對神蹟希奇的態度不正確。讓生來瘸子行走這件事本來就是奇特的,人感到驚訝是很自然的,為何彼得要糾正?因為這是一個神向祂子民應許實現的記號,在神拯救計劃中必要發生的事。在以色列歷史中,充滿了神藉著神蹟來警惕祂的子民的事件。就連耶穌基督在世上的時候也行了許多神蹟。當看到神蹟時,神子民當有的態度,是思想這件事應驗了神的哪些應許,如何指向神拯救的作為。為此感恩、並積極順服,而不只是單為外在現象希奇。

彼得首先指出,神拯救的應許已經應驗,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們列祖的神,已經榮耀了他的僕人耶穌。」這是以色列民對父神最熟悉的稱呼,讓他們想起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揀選亞伯拉罕的後裔,承受神給他們的應許。這會讓他們想起來自己身為神子民的身份。13節裡,什麽是神榮耀耶穌的工作,就是當耶穌受害而死之後,神以大能使耶穌從死裡復活,證明祂是神的兒子。耶穌的受死復活本身就是彰顯出神的榮耀,神也藉此事榮耀祂的兒子耶穌。這對猶太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被釘在木頭上而死是極重的咒詛,神差來的彌賽亞怎麼可能如此卑屈而死?然而,彼得此處使用「神的僕人」來稱耶穌,指出舊約先知以賽亞早已記載,受苦的僕人為以色列民擔當罪孽的預言。以賽亞書中預言:「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比被高舉上升且升為至高。」(賽5213)又預言祂必為神子民受苦:「祂誠然擔當了我們的憂患,背負了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賽534)耶穌受死三日後復活,正是神將祂升為至高,也正是神榮耀祂僕人的應驗。

彼得接著描述耶穌是怎麼受死的。這是五十幾天前的逾越節發生的,猶太人記憶猶新的事,也就是耶穌被殺受害的事:「你們卻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釋放他,你們竟在彼拉多面前棄絕了他。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反求著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這裏彼得使用「聖潔公義者」這名字來描述耶穌。只有神才被成為「以色列的至聖者」(賽4511),以賽亞書5311節稱神的僕人為義僕。所以「聖潔公義者」這名稱只能用在神或彌賽亞身上,耶穌正配得這稱號。下一節,彼得又用「生命的主」來稱呼耶穌,意指耶穌是生命救恩的源頭。

很讓人覺得諷刺的是神榮耀他的僕人,以色列民將祂交付彼拉多,棄絕了祂。以色列民不讓「聖潔公義者」得釋放,反而要求彼拉多釋放一個強盜。基督來是賜救恩的「生命的主」,以色列人卻將祂殺害。這對比給以色列民的良知極大的刺激,揭開他們心中最痛之處。等於是說,神差遣彌賽亞來拯救以色列民,你們不但不接受祂的救恩,反而把他殺了。

雖然以色列民棄絕了耶穌,否認祂是神差來的彌賽亞。然而,「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了」為祂平反。使徒們都為這事作見證。這段敘述等於是對以色列民極大的責備,他們棄絕神差來的彌賽亞,殘忍地將祂殺害,所作所為完全與神背道而馳,凸顯出他們的罪孽。而神卻以大能的作為讓耶穌從死裡復活,榮耀他的僕人、並證明祂就是神差來的基督。當以色列人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心中的震撼非我們外邦人能想像。如同舊約先知嚴詞斥責以色列民,背棄造他們的主,去與偶像行邪淫一樣。就如成語中的「恩將仇報」一樣,那麼令人羞恥的罪行。這麼嚴厲的話會對聽到的以色列民有什麽衝擊呢?一是讓他們心中羞愧難擋,或許因著後悔而回轉,或者因惱羞成怒而反擊。彼得不為可能遭受憤怒的反擊而擔憂,勇敢的指出猶太人的罪來,這是福音信息中的重點:耶穌基督為贖我們的罪而受死,也從死裡復活,以大能賜我們復活的生命。

彼得最後轉回前面發生的神蹟,瘸子得醫治的根本原因是,奉耶穌基督的名所領受的能力。我們前面說過,名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屬性、品格,奉耶穌的名,就是靠著耶穌所賜的權柄與能力。我們因信耶穌的名,才得到因祂而來的能力,連我們所有的這等信心都源自於祂。祂所賜的大能才讓瘸子得醫治。以上的信息,前後呼應,給我們很大的警惕。這段經文的主題不是神蹟令人驚訝,而是神蹟的能力來自耶穌基督。這大能不單單只是醫治外在的疾病,更是光照人心中的幽暗,讓他們知道自己過去不認識神所犯下的罪。人心被改變歸向基督的能力,遠遠超過瞎子看見、瘸子行走的神蹟。福音的要素就是基督的救贖,若不指出人陷在罪中,哪裡會有向基督求赦免的需要?我們今天經歷神蹟奇事的信徒,是否把眾人的注意導引到基督身上,讓人心悔改歸向基督,還是被奇異的神蹟驚訝,一次又一次的追求更奇特的經歷?我們千萬不能像那群以色列人起初的樣子,被好奇心誤導到錯誤的方向,應深究神蹟能力的來源,與神蹟背後的意義,就是讓我們為自己的罪悔改歸正,更深愛慕基督。

拯救的應許成就在耶穌身上

17弟兄們,我曉得你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18但神曾藉眾先知的口,預言基督將要受害,就這樣應驗了。19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20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21天必留他,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就是 神從創世以來、藉著聖先知的口所說的。22摩西曾說:『主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凡他向你們所說的,你們都要聽從。23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24從撒母耳以來的眾先知,凡說預言的,也都說到這些日子。25你們是先知的子孫,也承受 神與你們祖宗所立的約,就是對亞伯拉罕說:『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26 神既興起他的僕人(或譯:兒子),就先差他到你們這裡來,賜福給你們,叫你們各人回轉,離開罪惡。」 (徒317-26

在前段經文中彼得毫不客氣地指出以色列人違逆神的心意,當神差遣彌賽亞進入他們中間施行拯救,竟然被他們棄絕,交付給彼拉多定死罪。雖然以色列人如此剛硬悖逆,彼得向他們說出寬容的話:「我曉得你們做這事是出於不知,你們的官長也是如此。」舊約律法中把故意犯的罪、與誤犯的罪區別對待。出於無知而犯的罪是可以得到赦免的。彼得這麼說的用意是為後面呼召悔改預備他們的心。俗話說「不知者無罪」。「不知」而犯之罪真的能夠判為「無罪」嗎?雖然猶太人因著不知道舊約聖經啟示的彌賽亞就是耶穌,而犯下拒絕基督、將祂定在十字架上殺害之罪。但是這樣的無知並不能當作免於罪責的藉口。當他們知道自己犯罪之後,願意為自己的罪悔改,仍然能夠得到赦免。這對於我們今日聽聞福音的外邦人也是一樣,未信主時因無知拒絕耶穌,雖不能免除犯罪的責任,但是認罪悔改是得赦免的必要條件。

雖然人的無知悖逆,拒絕了神施恩拯救的手。然而神拯救工作仍然要按照計劃實現,不會被人的違逆所攔阻。只不過拒絕的人要承受犯罪該當的刑罰。絲毫不能動搖神的工作至終實現。甚至神會使用人悖逆的行動,來成為祂完成計劃的手段。例如神使用外邦的暴君尼布甲尼撒王來懲罰墮落的以色列人。以色列的抗拒救恩不能攔阻神的工作繼續進行,只不過悖逆者被排除在選民之外,落入審判中。神對忠心選民的保護仍然堅定不移,神的應許仍然信實到底。彼得說:「但神曾藉眾先知的口,預言基督將要受害,就這樣應驗了。」因為透過基督而完成的救恩,是在神永恆的計劃中,藉先知的口預言,神的大能保證它必定成就。悖逆者把基督釘死,他們的作為表面上攔阻神的工作,事實上對神的計劃毫無影響,神讓耶穌的死成就了贖罪之工。耶穌遭受不義的酷刑反而滿足了神審判罪惡、又為罪人預備贖罪祭的要求。神的計劃遠高於人的智慧。

彼得明白神定意要完成祂的拯救,向以色列人發出悔改的呼召:「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不但要為自己所犯的罪憂傷痛悔,同時也當從原本轉離神的罪惡中,再次回轉歸正。這兩者必須連在一起,對罪痛悔,必須伴隨著轉向神的行動。單單為罪後悔,卻不順服主耶穌的訓導正自己的生活,不是完整的救恩。悔改歸正特別指從過去不認識神的時候,拒絕耶穌的態度回轉,轉向以信心和順服神為基礎的新生活。如此會得到什麽結果呢?

1)「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我們過去拒絕神、違逆神的罪惡被神塗抹,不再記念,不能再成我們定罪的依據。

2)「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當罪得赦免,心中不再被罪牽掛,讓我們經歷聖靈賜下屬靈的更新與能力,這就是神所賜的安舒日子。

3)「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本句指末後基督再臨時,所帶來的萬物復興的景況。如今萬物受敗壞的轄制,直等到基督再臨帶來完全的拯救,神的兒女們身體得贖,萬物恢復被造時原本美好的形象。

彼得解釋主耶穌降臨的時刻:「天必留他,等到萬物復興的時候。」主耶穌此時正留在天上,直到主再來的一刻,也就是萬物復興的時刻。這也是猶太人熟悉的耶和華的日子,是神子民蒙拯救的時刻,也是背離神的的人遭審判的時刻。這些事正符合先知口中說的預言。

接著前面提到先知的預言,彼得提出至少兩點,把神預定的拯救計劃與猶太人熟悉的舊約預言連在一起。預言正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

1基督正是摩西所預言將要來的那一位先知:「主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凡他向你們所說的,你們都要聽從。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要從民中全然滅絕。」這句話是綜合了申命記1815-19節的經文。以色列民崇敬摩西,是他為拯救整個民族免於奴役的救主。摩西的預言他們自然十分重視。摩西要求以色列民聽從這位神興起的先知,以色列民以為是摩西之後的撒母耳。但是彼得這裏明顯將預言的目標指向耶穌。耶穌是神所差來,成全摩西拯救神子民的工作的彌賽亞。眾民必要聽從祂的話,否則會遭遇嚴重的懲罰,從民中被剪除。

2)基督成就亞伯拉罕之約:「地上萬族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以色列人的被神分別出來成為神選民是從始祖雅各開始,但是神最初的呼召是臨到亞伯拉罕,叫他離開原本敬拜偶性的父家,與他立下亞伯拉罕之約,將應許傳承以撒、雅各、再傳十二支派始祖。以色列被稱為先知的子孫,也被稱立約之子。他們抓緊了亞伯拉罕之約,自認為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此約必要實現在他們身上。然而,彼得指出亞伯拉罕之約最終實現在基督身上,祂正是亞伯拉罕的那一位後裔。萬民要蒙受祂的拯救而進入基督裡面,成為效法亞伯拉罕信心的屬靈以色列民。

那肉身的以色列民呢?神自然不會廢棄祂所立的約。彼得說:「就先差他到你們這裡來。」有個「先」這個字,表示神既然差遣祂的僕人基督,先來到以色列民中間,向他們傳福音,這就是神施恩賜福祂選民的實現。這句話也隱含著,既然有「先」臨到以色列民,必然接下來救恩 再擴展到外邦人中間,這是神的拯救計劃。萬民蒙福的應許不會遺漏神首先揀選的以色列民。

彼得信息的結尾是個呼召,此刻他們已經聽到了福音,所當做的就是悔改歸正,為自己過去不認識神所犯的罪後悔,然後轉向真道接受基督的救恩。如此才能期待前面所說的:罪得赦免、享受安舒的日子、有基督再臨的盼望。這篇信息引起了必五旬節的講道更大的回響,共有五千男丁歸信。神的道火熱地傳開,教會更積極地擴展。這是聖靈的工作,也是基督福音所蘊含的能力。福音是藉著聖靈賜下的大能在人心中動工,這能力來自於復活的基督。當我們聽聞福音之時是否曾感受到聖靈光照心中的幽暗,基督為我捨命的信息扎心?這正是聖靈在我們心中動工的結果。當我們傳揚福音的時候,也當禱告求聖靈賜下大能,在人心中動工,使聽聞的人被光照,得以悔改歸正。

結論

第三章包括兩個部分,使徒行的神蹟奇事、還有接著神蹟奇事傳揚的福音信息。這兩方面何者是重點?顯然是後者。不是讓人驚訝的神蹟奇事使人歸信耶穌,而是基督代贖的救恩大能令人扎心悔改。我們傳福音的人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何處?自然不是讓人一次又一次驚訝於神蹟奇事的奇妙,去追逐外在經歷;而是從基督為我們受死顯出的大愛,成就了替我們贖罪、免去刑罰的救恩。這是真正讓我們扎心、悔改的力量。如果要說哪一個更為奇妙,內在的改變比外在的經歷更為神奇,也更是我們今日教會該追求的方向。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光明與黑暗的交鋒

「耶穌到底是誰?」對於耶穌身分認定的這古老問題,在今天仍然挑戰的我們。人類文明在宗教信仰上第一大的分歧是:「是否有一位創造主掌管著世界?」這分別除了有神論、無神論、神本信仰、與人本信仰。第二大個問題讓有神論生出不同看法就是:「怎麼看待耶穌的身分?」祂如自己宣稱的是神的兒子、是一個先知、或只是一個道德高尚的教師?分別出了基督信仰、與回教、猶太教等其他亞伯拉罕衍生的信仰。這個問題從兩千年前就已經開始在猶太人中爭論,一直到如今仍然是人類社會爭論的中心,成了整個人類造信仰上的分歧的中心點,可見此問題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從源頭來審視這個問題的起源,然後再來思想這問題與我們當今世人的關聯。

世界的光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

「我是世界的光」是耶穌基督對自己的宣告。門徒對耶穌的認知,都是起源於耶穌對自己的宣告。也就是祂身份的宣告挑戰著我們對它作出回應。祂宣告了什麽呢?約翰福音中有許多次耶穌使用「我是」這個字,來展開一段對祂自己屬性的講論。前一次在五餅二魚神蹟之後,耶穌提到「我是生命的糧」。十二節一開始,耶穌就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整卷約翰福音中耶穌一共有七次耶穌使用「我是」來描述他自己的屬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兩次。還有「我是羊的門」、「我是好牧人」、「我是復活、生命」、「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我是真葡萄樹」。這些活生生的圖象,顯出耶穌品格與工作的特質。本段用光來描述耶穌的特性。

這與當時的節期有關,當時正是猶太人慶祝住棚節的時機,時間約在晚秋之際。在聖殿中女院的旁邊有幾個收奉獻的容器,被和合本翻成庫房,此處就是耶穌講論的地方。在住棚節時,猶太人會在聖殿中點起巨大的火炬,火光照耀耶路撒冷全城,在黑暗中特別顯眼,一直燒到節期結束。猶太人在住棚節時為了記念在曠野沒有固定居所,神賜下保護與供應,讓他們存活。他們會在聖壇前倒水,用這個儀式來記念先祖在曠野沒有水喝,神讓磐石流出活水,讓他們免於乾渴。另一個清楚的象徵就是聖殿中點起火炬,為了記念曠野中,神使用火柱來引導他們。

就在此時刻,耶穌對周圍的猶太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這對他們印象深刻,當火炬的光芒漸漸消弱,耶穌說出自己正是那照耀周圍黑暗世界的光。這說法與約翰福音前面的信息呼應,如一章五節的:「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還有三章19節的:「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光與暗是相反的觀念,世界陷在敵對神的勢力管轄之下,不愛光倒愛黑暗。然而耶穌基督就是世界的光。即使世界拒絕光、排斥光,祂仍然來到世界,將光芒照在黑暗中。「世界的光」這個詞意思就是,耶穌正是照亮世界、影響世界的力量來源。雖然在約翰福音中,「世界」這詞多半帶著與神為敵的權勢這含義,然而世界本身也可當人類生存的範圍來理解,是中性的,如「神愛世人...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約316-17)雖然世界陷在罪惡權勢的控制下,耶穌仍然愛世人,願意捨身拯救他們。光與暗的對比在此就顯明出來,黑暗拒絕光,然而光仍不減其熱誠,照向黑暗,呼喚在其中的世人,離開黑暗,走向光明。

耶穌光照世人所發出的信息是什麽?耶穌說:「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祂呼召世人回轉歸向祂。這裡使用的字是「跟從」,意思就是像門徒亦步亦趨地跟隨主,羊跟著牧羊人一樣,以主為他們跟從的對象,在思想與行動上,效法主的樣式。跟從祂是耶穌對我們的呼召,也是我們得以出黑暗,進入光明的關鍵步驟。我們原本活在罪中,被黑暗弄瞎了心眼,看不見自己的罪,習慣於罪中之樂。但是主耶穌光照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看見自己的罪惡與污穢,使我們的心回轉,願意接受基督的救恩。這就是出黑暗進入光明的過程。耶穌此時正在向世人發出福音的呼召,要他們離開罪惡、跟從耶穌。不在黑暗裡走」是用加強否定的語氣,強調那些跟從耶穌的人,絕不會在黑暗中走,將會得著生命的光。

「得著生命的光」又是何義?也就是得生命之意。約翰福音第一章說:「這生命就是人的光」,表示主耶穌賜下的屬靈新生命,在人心中照亮人屬靈的盲目,讓人得以看見自己的罪,歸向真神。得生命的重要步驟在於跟從主耶穌。凡跟從他的,必不走在黑暗中。

接受耶穌真實的見證

13法利賽人對他說:「你是為自己作見證,你的見證不真。」14耶穌說:「我雖然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還是真的;因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15你們是以外貌(原文是憑肉身)判斷人,我卻不判斷人。16就是判斷人,我的判斷也是真的;因為不是我獨自在這裡,還有差我來的父與我同在。17你們的律法上也記著說:『兩個人的見證是真的。』18我是為自己作見證,還有差我來的父也是為我作見證。」19他們就問他說:「你的父在哪裡?」耶穌回答說:「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若是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20這些話是耶穌在殿裡的庫房、教訓人時所說的,也沒有人拿他,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約813-20

聽到耶穌自稱世界的光,讓猶太人感到不安,按他們在舊約中習慣的用法。只有神和彌賽亞才可以稱為「光」,如「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詩271)、「日頭不再作你白晝的光、月亮也不再發光照耀你.耶和華卻要作你永遠的光、你 神要為你的榮耀。」(賽6019)當耶穌稱自己為光,就是把自己與神當作同等。這是猶太人不能容忍的。他們就提出律法的觀點來挑戰耶穌,律法中要求,任何法庭的控訴,不能憑一個人的口作見證,需要兩三個見證人,才可以定案,這是舊約律法的要求(申176)。猶太人也可能是拿耶穌第五章自己的話來提出質疑:「我若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就不真。」但是他們明顯誤解耶穌當時說話的意思。耶穌不可能說自己單獨作的見證就必然是謊言。而是要按照前後文情境來理解耶穌的話。第五章31節的前文是:「我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530)後文是:「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我也知道他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約532)按照原來說話的情境,耶穌的意思是:「如果耶穌脫離了天父交付祂的旨意而說話,單憑自己的意思,祂的話語就不真。」然而我們知道耶穌絕不可能違反天父的心意說話,祂的話完全是天父讓他說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耶穌在第五章、與第八章的話語是一致的,毫無衝突。

耶穌提出兩點理由支持自己的見證是真實可靠的:

第一,祂的權柄來自真理的源頭。耶穌說:「我雖然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還是真的;因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祂是神所差來,對神的旨意有第一手的認識;也將要往神那裡去,耶穌知道神的計劃最終會如何成就。耶穌的權柄來自於祂與神緊密的關係,父神乃是真理的源頭,完全真實,不可能有任何虛假。完全依靠神旨意而行的耶穌,也必然能完全掌握事實真相,所以祂有膽量宣稱祂的見證是真實的。人世間常見學識淵博的權威人士單憑自己豐富經驗作出可信賴的判斷,如醫術精良的外科醫生憑老練的經驗作出正確的診斷,他的醫術就是最好的見證人。或是斷案多年的法官可用自由心證來判斷案情。耶穌正如具有權威的判斷者,相對於與祂辯論的猶太人,他們之間天差地別,源頭不同、本質不同、作見證所依靠的方法也不同。耶穌說:「你們卻不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你們是以外貌判斷人,我卻不判斷人。」猶太人不知耶穌是父所差來的,也不知道父神計劃會如何成就,他們作判斷所依靠的標準就是外貌,也就是憑著表面、用屬肉體的方法來作判斷。以外貌來判斷耶穌,常會得到完全錯誤的結論。猶太人憑著外貌,以為耶穌就是一個加利利的木匠的兒子,不信祂是父神的獨生子。保羅過去身為法利賽人的時候就曾以外貌判斷,而拒絕耶穌。當他信主之後態度完全改變,說:「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原文是肉體)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林後516

第二,父神自己也為耶穌作見證。耶穌說:「你們的律法上也記著說:『兩個人的見證是真的。』我是為自己作見證,還有差我來的父也是為我作見證。」耶穌在於猶太人的辯論中先讓一步,就算按照猶太人律法的標準來判斷,需要兩個人的見證才能算為真。耶穌的宣稱還是站得住腳。因為除了耶穌自稱祂是神所差來的神的兒子之外,天父也為祂做見證。這見證第五章中有詳細的說明。神差施洗約翰見證耶穌是以聖靈與火施洗的基督(約533)、基督以神賜的能力行神蹟奇事證明祂有來自於神的權柄(約536)、父神自己也在耶穌受洗時從天上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約537)、整本舊約聖經充滿了神所賜下對彌賽亞的啟示,正應驗在耶穌身上(約539)。我們可以說對耶穌是神的兒子最有力的見證都是來自於父神。除非我們不信父神,我們難以拒絕來自於祂的如此充分的見證。

猶太人為何看不見這些見證呢?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認識父神。當耶穌說出天父為祂作見證時,他們竟然問出:「你的父在哪裡?」這個反應很諷刺,代表他們的心中所認識的神,與耶穌基督的父不是同一位。哪一個才是對神最正確的認識呢?耶穌提出他們不信的關鍵:「你們不認識我,也不認識我的父;若是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他們不信子最主要是因為他們不信父的見證。從他們對子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他們對父的信心。對天父的認識最直接、最清楚的途徑是透過聖子基督。約翰福音第一章就清楚說明:「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唯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118)猶太人宣稱自己認識神,然而神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他們對神認識的考驗。如果連神差來的基督,他們都拒絕,表示他們並不真正認識神。他們只拘泥在自己對律法的理解,死守外加的傳統規條,沒有真正認識天父的旨意。從他們對基督的態度,就能反映出他們對神的認識。

今天的我們對耶穌的態度是如何呢?是信靠祂是神的兒子,接受祂為我們預備的救恩,還是像猶太人一樣,以外貌來判斷,而拒絕祂?這判斷關乎我們人生最終的結局。我們需要謹慎作出決定。在本段結束寫著:「也沒有人拿他,因為他的時候還沒有到」猶太人已經圖謀抓拿耶穌,只是還沒有動手。只是時候還沒有到,耶穌在世上傳道,按照神所指示祂的時間。當上十字架的時刻來臨,就再也聽不到祂的話。作者意指耶穌與猶太人的衝突不斷升高,最終必然是耶穌被捉、被釘十字架,這時刻已經臨近了。耶穌隨後對猶太人的警告語重心長,聽來雖然刺耳,卻是不拐彎抹角、直接刺入他們的心,認識基督就是認識天父。對耶穌所作的見證,每個人都當作出接受與否的決定。我們當把握住活在世上,尚能作判斷的時機,作出正確的選擇。

信基督與否關乎生死的結局

21耶穌又對他們說:「我要去了,你們要找我,並且你們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22猶太人說:「他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難道他要自盡嗎?」23耶穌對他們說:「你們是從下頭來的,我是從上頭來的;你們是屬這世界的,我不是屬這世界的。24所以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25他們就問他說:「你是誰?」耶穌對他們說:「就是我從起初所告訴你們的。26我有許多事講論你們,判斷你們;但那差我來的是真的,我在他那裡所聽見的,我就傳給世人。」27他們不明白耶穌是指著父說的。28所以耶穌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29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裡,因為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約821-29

當耶穌向他們說出了祂的見證是來自於神,必然是真實的,接著就告訴他們必須對耶穌所傳的信息作出回應,這回應的結局是關乎生與死。祂首先說出:「我要去了,你們要找我,並且你們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到。」這句話與第七章的一段話非常相似:「你們要找我卻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們不能到。」(734)兩段耶穌所說的要去的地方,都是預指祂要回到天父那裡。然而猶太人不理解祂的話,第七章中猶太人以為耶穌要到外邦人中去傳道,這是他們這些不與外邦人接觸的猶太人所不願去的。雖然他們誤解耶穌的話,諷刺的是,如他們所說的,耶穌命令門徒向外邦傳道,門徒最終也真的將福音傳向外邦。第八章他們又誤解耶穌要去死,這種自我結束生命的作為讓他們感到厭惡。諷刺的是耶穌最終確實如他們所想的,自己捨棄了生命,然而不是自盡,而是捨命為救贖人的罪。

耶穌進一步解釋「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的意思為何。耶穌與他們的人生目的地不同,主要的原因是生命的根源不同。猶太人是從下頭來的,耶穌是從上頭來的,猶太人是屬這世界的,耶穌是屬天的。這兩句話指的是同一件事,下頭與上頭就是指屬地與屬天,屬地就是屬於這不信靠神的世界,生命沒有與神所賜的屬天生命相連,最後的結局就是死在自己的罪中。我們若不是靠著基督的救贖,得到屬天的生命,最後的命運就是按照自己所行的罪接受夠審判。

耶穌再一次嚴重發出警告:「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不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最終沒有其它的結局,只有為自己的罪接受刑罰,結局就是與神永遠隔離,也就是滅亡。這是極為嚴重的警告,也是每一位世人所面對的選擇。對耶穌身份的認定,就是一個選擇,祂真如祂宣稱的,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能救我推理罪的刑罰?福音傳到了世界,是提供了拯救的機會,同時世人對福音接受與否,也成了一個審判的根據。

「我是基督」原本只有「我是」。希臘文的「是」這個字已經包含了主詞,如果又重複加上「我」,是強調性的用法。不僅如此,如果「我是」後面不加任何述語,更是讓猶太人想起舊約中神向摩西現顯現時,自稱的名字「我是我所是」,和合本翻成「我是自有永有的」。所以當耶穌說了這個字,引起猶太人的疑惑。一句「我是」,後面沒有敘述我是誰,這引起他們不客氣地發問:「你是誰?」猶太人在上一段發出了「你的父在哪裡?」質問到底耶穌的父是指誰?此處又對耶穌的身份發出疑問,這兩個都是最關鍵的問題。我們都當思考我們對天父的認識、與對主耶穌的認識,「主耶穌的父在哪裡?主耶穌是誰?」正確的認識聖父、聖子,並對他們的呼召發出回應,讓我們得以進入救恩當中。

「我是」後面不接述語這特別的用法,第八章出現三次,有人以為是省略上文所題的,「我是從上頭來的」、「我是不屬世界的」。然而連續出現同一個用法,表示耶穌正要使用這個祂特別用法來強調祂的身分。從八章58節我們就看到了,當耶穌說:「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原文就是「我是」。這句話沒有任何省略述語的可能性,就是沒有述語的特殊用法。況且此話一出,猶太人拿起石頭要打耶穌。可見這句「我是」在猶太人心中的分量,他們以為耶穌是人,怎麼敢用神的名字稱自己,這是極大的褻瀆,甚至可以當場用石頭打死。然而他們之所以會作出如此憤怒的反應,主要是因為他們不認識耶穌,也因為他們與屬天的生命根源沒有連接,仍然是以肉體來判斷耶穌的身分。即使耶穌苦口婆心地傳達神賜給他的話語,他們的心是剛硬的,無法接受。

耶穌感慨地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828a)他們不信耶穌所說的話,不信耶穌宣稱的是神的兒子,是神所差來的基督。然而最終神會以大能證明耶穌的身分,也就是耶穌被舉起來的時候。這「舉起」有兩重意思:(1)一是在十字架上被舉起,如第三章說的:「摩西在曠野舉蛇,認字也必照樣被舉起來。」(約315)這是指如舊約時神設立銅蛇成為被火蛇懲罰的罪人得拯救的憑藉,當人憑信心一望銅蛇,就得拯救、免去死亡。如今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也是神設立拯救罪的人方法。只要憑信心接受基督的贖罪救恩,就能罪得赦免、免去滅亡的命運。(2)另一意思是被神高舉得榮耀之意,至於基督的復活、升天相關。耶穌雖然屈辱被釘死在十架上,但是祂不能被死拘禁,神以大能讓祂從死裡復活,證明祂在十字架上已經成就的神拯救的計劃,祂就是神差來替人贖罪,拯救人脫離死亡的基督。基督被高舉就是最大的證據,證明耶穌所說的「我是」,也就是那一位與神同樣稱號的特別的身分。和合本加上「基督」是合理的翻譯。

耶穌被高舉不但向猶太人證明祂是神差來拯救世人的基督,「並且知道我沒有一件事是憑著自己做的。我說這些話乃是照著父所教訓我的。那差我來的是與我同在;他沒有撇下我獨自在這裡,因為我常做他所喜悅的事。」(828-29)後面這段重複了第五章耶穌所宣稱的:(1)他所做的事,沒有一樣是憑著自己的意思,完全按照天父對祂的指示。(2)祂所說的話完全是按照天父對祂的教導。(3)天父與祂一直同在,天父從不離開祂,讓他落單。這是指天父與基督緊密連結,時刻保持合一的關係。這是因為耶穌常以父的事為念,總是做出討神喜悅的事。我們雖然沒有如基督一樣與父神如此緊密相連關係,但是我們是住在基督裏,有與基督相連的屬靈生命,是否效法耶穌,按照父神的心意行事、按照合乎神旨意的方式說話、常常思念做出討神喜悅的事?這是我們當努力追求的方向。



耶穌向猶太人做出了見證,其中充滿了對他身份的宣告,祂是神的兒子、是神差來的基督、行神指示的事,說神教導的話語。這見證是真實的,然而對不信的猶太人卻是冒犯他們固陋的思想。他們不信耶穌,不接受耶穌的宣稱。耶穌對他們發出極為嚴厲的警告,不惜與他們針鋒相對,此舉激怒了猶太人,雖然當中有人願意相信,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怒火中燒,生出了殺害耶穌的惡念。我們聽聞福音的過程何嘗不是如此,心中天人交戰,按照我們原本肉體的喜好,我們不會接受耶穌是基督,不會認罪悔改。然而神的靈光照我們,引導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罪,也看到了陷在罪中的可怕結局,就是落入滅亡的命運。我們願意謙卑下來領受耶穌救恩的人,當思念神救恩臨到我們是何等奇妙。耶穌是世界的光,當祂光照我們的時候,我們願意打開心門領受救恩,這是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的一刻。我們當對自己的悔改歸正心存感恩。我們也知道世人因著被世界弄瞎了心眼,會生出剛硬拒絕的心,我們當藉著禱告、與謙卑的心,誠懇地將福音的好消息與他們分享。我們只是福音的管道,只求忠心傳揚;向人心動工的是神,結果是在神的手中。

結論

當耶穌來到世界,向世人宣稱祂是神兒子的身分,這宣告造成了當時猶太社會極大的紛爭,因為這對當時猶太人固陋的信仰體系而言,是個突破性的想法。對耶穌所傳的福音,有人嚴厲拒絕,有人願意接受。能否接受在於一個人是基於按照肉體的標準來看待耶穌的宣告,還是按照屬靈的標準,也就是對神的認識與順服。人之所以作出不同的判斷,顯出生命連接的根源不同。主耶穌向世人發出福音呼召,宣告祂是基督、是通往父神那裡唯一的道路。這呼召如今仍然在這世上傳揚,當年猶太的反應是我們的警惕。我們是願意謙卑,接受基督向我們提供的拯救,還是以世界的眼光來判斷祂,拒祂於千里之外。這判斷導引到完全不同的結局,我們當慎重作出選擇。

六. 曠野的考驗

Exodus 16 Commentary | Old Testament | Matthew Henry | St-Takla.org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了困難的世界,人們天天都在掙扎當中。神創世時造的伊甸園,現今已經成為無法實現的烏托邦。為何會有如此多的問題與困境?原因是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已經不是按照神起初創造的樣式運作了。整個世界陷在罪的咒詛之下。本篇信息中我們將要思考下列問題,以此學會如何在困境中自處:
1.為何神容許這些掙扎存在?這些掙扎對我有什麼意義?
2.從聖經中以色列民所面對曠野的漂流,我能夠學到什麼鑑戒?
3.神讓我看到自己面對生活困境發出的回應。從這些反應中,發現內心有什麼是神要我改變的?

經歷今世的困境
「20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22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23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0-23)

我們活在當今的世代,最常見的生活景況是什麽?人人都期待生活安然舒適、諸事順心。然而這卻是難以達到的夢想。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歷困境,當我們一旦成長自立之後,就自然要擔起生活的責任。沒有人是天生優游自在,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即使是衣食無缺的富家子弟,仍然面對找不到人生奮鬥目標的失落感,這種茫然的感覺並不好受。經歷困境是人生的常態。原因是什麼呢?

羅馬書的經文寫出今天的世界,是始祖墮落之後落在罪的咒詛之下。有三點是被罪轄制後的結果。
  • 「服在虚空之下」:感到生命空虛、失去意義。雖然想努力改變現況,情势卻没有一點改善。所有的努力似乎白費功夫、全然没有果效。這種挫折感充滿我們所處的生活中。
  • 「敗壞的轄制」:萬物正以逐漸走向敗壞與毀損,我們無力去扭轉這敗壞墮落的過程。從敘利亞的難民潮就看到了,西方世界想要用武力打擊第三世界獨裁勢力,卻無力轉變敗壞的政體,反產生難以解決的難民問題。當百姓抱怨接受難民,想要從根源解決問題,根源就是西方摧毀了原來的獨裁,反生出另一個更極端的反西方的組織。問題糾纏在一起,根本無解。全球暖化、貧富差距嚴重都是困難重重的問題。你曾感到衰敗的真實嗎?
  • 「一同嘆息勞苦」:人一生充满了强烈的挣扎與痛苦,如同婦女分娩一樣。現在雖然有痛苦,但卻盼望一位新生嬰兒的誕生。這些痛苦掙扎是確實存在,無法推托的。許多人都曾體驗到這苦境。

一切受造之物都會感受到虚空、敗壞、與痛苦。我們常見的痛苦事實是:(1)大自然中有天災、污染。(2)我們的身體會生病、衰老、死亡。(3)人際關係中有衝突、分裂、暴力。(4)人間災禍有,飛機失事、車禍意外。(5)種族階級糾紛:種族歧視、政府敗壞、屠殺、階級壓迫。(6)工作中充滿了勞資糾紛、利益傾軋、貧富差距增加。正如創世記中描述的:自從始祖犯罪之後,地上長出了荆棘蒺藜,工作中充滿了辛勞困頓,人需要汗流滿面才得糊口。這就是我們今日生存的世界的景況,不管是誰都需要在其中掙扎。就如以色列人走過的曠野道路,我們也都走在人生的曠野。

曠野中的苦境:貪戀過往舒適
「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5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6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7(這嗎哪彷彿芫荽子,又好像珍珠。8百姓周圍行走,把嗎哪收起來,或用磨推,或用臼搗,煮在鍋中,又做成餅,滋味好像新油。9夜間露水降在營中,嗎哪也隨著降下。」(民11:4-9)

當我們描述一件事的時候,常會用第三者的角度,想拿著一個錄像機,拍攝所觀察到的事物,然而描述的內容中甚少看到自己出現,因為「我」是躲在錄像機後面。然而聖經不同,它不僅仔細描述發生的事實,還把整個事件中的人,對周圍變化的反應記述下來了,為要成為後人的教訓。聖經中記載,出埃及的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們的經歷有許多可以成為我們的鑑戒。聖經中對這群人的描述非常深刻,就連敗壞、墮落、爭競、仇恨的醜態也鉅細靡遺的寫下來。雖然我們不太願意描述自己在困境中的軟弱,然而卻可以從聖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首先他們在困難的環境起了貪戀過去的心。他們被其中的閒雜人所牽引,開始對帶領他們出埃及的摩西抱怨,內容是食物。當他們每天吃神從天上降下的嗎哪,一樣的滋味讓他們失去的新鮮感。他們開始懷念起過去埃及的食物。他是他們可以免費吃魚、黃瓜、西瓜、韭菜、蔥、蒜,可謂滋味豐富。然而這些食物是他們用服在法老的奴役之下換來的,那時他們必須被罰;老的督工用皮鞭逼迫去作工,稍有懈怠,就得挨打。這種沒有自由、沒人人格尊嚴的生活,如今已經過去了,他們經歷神大能的拯救,嚐過神雲柱火柱的保護,在曠野無法耕種的地方、神從天上賜下嗎哪,養活他們上百萬人。

人心常是不知足的,當被奴役時,抱怨沒有自由,當自由來到,又倒過來懷念起奴役時代豐富的飲食。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沒工可作時,怨無聊、有工可作時,又嫌勞累。沒結婚時巴望有個配偶相伴,一旦結婚了,又嫌被束縛,想在外面拈花惹草。信仰的路上也是一樣,當不信主時,被罪捆綁、嘗盡罪果,巴不得從罪中得解脫,當信主後又懷念起以前自由自在、不需聚會、不需奉獻、不需服事、可以享受罪中之樂、沒有心裡牽掛。這就是人貪戀過去的表現。

神解決摩西的重擔
「10摩西聽見百姓各在各家的帳棚門口哭號。耶和華的怒氣便大發作,摩西就不喜悅。11摩西對耶和華說:「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12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13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14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15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16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從以色列的長老中招聚七十個人,就是你所知道作百姓的長老和官長的,到我這裡來,領他們到會幕前,使他們和你一同站立。17我要在那裡降臨,與你說話,也要把降於你身上的靈分賜他們,他們就和你同當這管百姓的重任,免得你獨自擔當。」(民11:10-17)

摩西在眾多抱怨襲擊之下,承受不了群眾的壓力,轉而向神哀求。他為自己領受如此困難的領導責任而覺得冤屈,甚至為了推掉這困難的任務,求神將他擊殺了。身為神所興起的領導本來就需要承受比眾人更大的責任,也需要具備更大的抗壓性。摩西沒有隨眾人的要求而屈服,而是回到神面前,讓神為他主持公道。神是信實的,祂既然託付摩西重任,也必然會賜給他能夠承受責任的力量。摩西的申訴達到神手中,神沒有棄之不顧、也沒有因他的苦求而責備。神教導他方法,將任務分派給七十位長老,使他們共同領受神賜的靈,與摩西一同分擔領導百姓的責任。

身為今日教會的領袖,何嘗不是常在神所託付帶領會眾的責任之下,當領袖遭到冤屈、受到群眾責怪的時候,常會生出不如歸去的感受。然而神的工作不是世俗的工作,受不了了就掛冠求去。我們當對神有信心,即使人對神不信實,祂仍是信實的神,必然會賜給領袖化解困難的力量,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萬事的主權在神的手中,在祂沒有難成的事。他對領袖所求的就是他們忠心順服,成敗乃在於祂,身為領袖的,能否在眾人的壓力下,仍然堅持對主忠誠,不放棄主所託付帶領會眾的使命?

神賜下的過於他們所能承受
「18又要對百姓說:『你們應當自潔,預備明天吃肉,因為你們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我們在埃及很好。這聲音達到了耶和華的耳中,所以他必給你們肉吃。19你們不止吃一天、兩天、五天、十天、二十天,20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裡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因為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在他面前哭號說:我們為何出了埃及呢!』21摩西對耶和華說:「這與我同住的百姓、步行的男人有六十萬,你還說:『我要把肉給他們,使他們可以吃一個整月。』22難道給他們宰了羊群牛群,或是把海中所有的魚都聚了來,就夠他們吃嗎?」23耶和華對摩西說:『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嗎?現在要看我的話向你應驗不應驗。』」(民11:18-23)

當以色列百姓怨聲連連向摩西吵鬧著要吃肉。神就找他們所求的給他們。讓他們知道不是神吝嗇不給他們肉吃,而是鍛煉他們能夠在曠野能夠過刻苦的生活,讓他們經歷磨練後,有足夠的耐力,得以在將來的爭戰中得勝。這原是為著他們的好處。當他們不要神為他們指引的道路,反想要重返埃及,這等於是公然悖逆神,不願跟隨神的引導。

神就按照他們所要的賜給他們,神賜下鵪鶉飛到他們中間,讓他們天天有肉吃,不止吃到飽、還吃到撐、最終吃到膩,讓他們知道他們所哀哭祈求的,原來是他們根本沒有容量來承受的。正好像以色列人厭棄耶和華神,去拜外邦偶像,神就任憑他們被外邦人擄去,被強迫繼續去拜外邦偶像。如神對悖逆的百姓發怒,告訴先知耶利米:「百姓若說:耶和華我們的神,為甚麼向我們行這一切事呢?你就對他們說:你們怎樣離棄耶和華,在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神,也必照樣在不屬你們的地上事奉外邦人。」(耶5:19) 神應許保護祂的子民,然而對於背棄神的人,保護他們的應許,在他們身上不得應驗。神賜下的福分他們連一點也得不到。人若離開耶和華神,對神不信實,必然落入神的任憑當中,承受自己罪行的惡果。

曠野中的苦境:強敵的威脅
「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2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3耶和華為甚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嗎?」4眾人彼此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民14:1-4)

當摩西派了十二個探子進入迦南地偵查虛實,結果其中除了迦勒與約書亞回報好信息,鼓勵民眾勇敢進去、攻取應許之地。其餘十個都膽祛懼戰,回報壞消息,讓百姓心生驚恐、士氣瓦解,在摩西面前哭號。他們抱怨的內容是:與迦南人爭戰必敗,寧可死在埃及,也不願倒在敵人刀下。這是失敗主義,顯現出他們心中根本不信,神將會把迦南地賜給他們,它們連爭戰的意願都沒有。都已經走到了迦南地的門口,以色列民中還有人提議:「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對爭戰心生膽祛,正是對神應許不信的表現。

從此段我們學到的教訓就是,神的應許需要我們憑信心領受,並靠著信心在爭戰中得勝仇敵。人的心常會見風轉舵,見情勢不妙就向打退堂鼓。一旦回到埃及,前面冒千辛萬苦、經歷艱難危險、蒙神拯救的過程,全部前功盡棄。爭戰之際必然面臨危險,這是在走完曠野道路、準備進入迦南前最後的考驗,可惜以色列民失敗了,那些沒有信心的人全都倒斃曠野,只有滿有信心的迦勒與約書亞,帶著下一代人進入迦南美地。我們在屬靈征戰過程何嘗不是如此,越是臨近最後的目標、情勢越是艱險,屬神的子民必要從以色列民學功課,千萬不要膽祛退縮,以免功虧一簣、進不了迦南地、落在神的管教裡。

曠野中的苦境:環境惡劣
「正月間,以色列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裡,就葬在那裡。2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3百姓向摩西爭鬧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4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裡呢?5你們為何逼著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喝。」」(民20:1-5)

人都有求生存的本能,食物、飲水、安全、休息,正是一個人生存最需要的要素,在曠野中這些都正好是最缺乏的,這些需要也成了我們信心的考驗。前面我們看到了以色列民為了食物、為了害怕爭戰死亡,而想退縮回到埃及。二十章這段則是因著缺乏飲水,百姓又聚集起來向摩西發出抱怨。抱怨的內容還是同一種想法,跟著摩西出埃及讓他們後悔了,原來出來後面對的曠野生活竟然是這麼艱苦。他們不知道艱苦的生活正是神磨練他們的機會,讓他們成熟、面對強敵時,能堅忍不拔、勇於爭戰。惡劣環境能讓人成長、也能讓人心中的老我曝露出來。以色列人正是在這些困難的考驗下跌到,抱怨連連、膽祛退縮。退回埃及的想法正是他們心中不信神引導的表現。他們看不見自己心中的軟弱、不信,反而把矛頭對準了別人,以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如果不出埃及,就沒這等難處;如果摩西不是摩西領導無方,百姓一定能過著舒適的生活。他們怪東怪西,最終責怪的對象就是神,因為是神呼召他們出埃及,預備進入應許之地。他們把問題歸咎於一切外在的事物,但就是沒想到自己心中的貪戀世界、不信才是罪魁禍首。

我們在屬靈成長的路上,也是一樣會面對艱難的環境,這也是神對我們信心的考驗。考驗正是神鍛煉我們品格的機會,正如優良的產品在出廠以前,必然經過嚴格的品管,有時甚至到不合情理的地步。雖然品管本身常挑產品的毛病,讓製造部門頭痛,然而,產品的缺失與其被顧客發現,不如在出廠前被品管發現,及時補救。我們今日就像經歷出廠前的品管。

又像軍隊平時的訓練,出操、服勤常常讓人覺得嚴苛、繁瑣。軍隊不是要訓練上戰場的嗎?如今卻窩囊地聽命行事,讓英雄無用武之地。確實訓練的過程充滿了不合理的要求,軍中常聽見一句話:「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如果沒有這些磨練的過程,怎麼能讓一群長久在溫室的花朵上戰場打仗?以色列民經歷四百年的奴隸生活,完全失去了作戰的能力,如果不先經歷曠野的磨練,必然在進入迦南地時,被敵人消滅、全軍覆沒。

同樣的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逆境也是我們的曠野經歷,正是神磨練我們的過程。我們是願意忍耐順服,憑信心繼續走完曠野的道路,還是想以色列民一樣,抱怨、不信,想要回到原來的世界中去?

困境是神對我們的考驗
「「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你們要謹守遵行,好叫你們存活,人數增多,且進去得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的那地。2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 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3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4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5你當心裡思想,耶和華─你 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6你要謹守耶和華─你 神的誡命,遵行他的道,敬畏他。7因為耶和華─你 神領你進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從山谷中流出水來。8那地有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石榴樹、橄欖樹,和蜜。9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無所缺。那地的石頭是鐵,山內可以挖銅。10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 神,因他將那美地賜給你了。」11「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 神,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12恐怕你吃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13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14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 神,就是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申8:1-14)

本段經文是摩西對將要進入應許之地的以色列百姓最後的叮嚀。吩咐他們記住神的誡命、並要謹守遵行。這段記錄的重心是陳述神讓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漂流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應當如何詮釋神讓以色列民流落曠野,經歷痛苦。以色列百姓以為一切的原因是摩西領導的能力不足,表面上攻擊摩西,事實上背後攻擊的對像是神,他們抱怨神讓他們出埃及根本是件錯誤、神忘記了祂的子民、對他們不信實。然而神容許這些困難發生卻有更高的目的,試煉以色列百姓。神向以色列百姓做了三樣事:教導他們、使他們謙卑、管教他們。做這些事的目的是:
1. 磨練他們成能爭戰的軍隊:在進入應許之地前,百姓將會面對極為猛烈的爭戰,一群未曾經歷訓練的烏合之眾,是經不起敵人攻擊的。曠野的經歷就是神故意用來訓練他們的機會。第二節說:「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對誡命的遵行是保護以色列民生存最重要的因素。爭戰前的磨練就是讓一群溫室的花朵,經歷考驗後成為紀律嚴明、堅忍奮發的軍隊。
2. 曝露心中潛藏的罪:他們需要從困境中看見自己心中,其實暗藏著許多不服神、不信神的悖逆傾向。他們需要從神的管教中學習順服。不再心高氣傲、單靠自己,而是願意謙卑順服在神面前。
3. 讓他們經歷神的大能:他們需要從困難中看見神大能的作為,讓他們更有信心知道,不管在任何困難的環境,神都不會離開他們,他們需要經歷信心的考驗,讓他們更加信靠神的帶領。
以色列百姓的問題不是遭遇了這些困難,而是對困難的環境生出的錯誤詮釋。在困境的考驗下,沒有讓他們看見神的美善與信實,反而激起了他們心中負面的反應,抱怨、不信、退縮這是源自於人老我的自然反應。其實也正反映出我們對於困境常見的回應。聖經中記述這些事,正成為我們的鑑戒。為了避免我們想以色列民一樣,落入懷疑神、抱怨神的罪中。

結論
我們今日仍然在曠野中,地上的生活充滿了許多不順利的事,正好像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遭遇。我們心裡是否也有想以色列民一樣的反應:懷念過去罪中之樂、想要回到世界中去、抱怨神不應允禱告、責怪周圍不利的環境、攻擊帶領我們的屬靈領袖。這些生活上的逆境正是神磨練我們的機會,曝露我們心中潛藏的罪因,讓我們謙卑下來,經歷神的對付。今世的生活正是神給我們的考驗場,讓我們找到自己品格上不討神喜悅的部分,讓神按祂的心意來改變我們。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