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0 面對世界當有的心態


Pin on Prayer
「世界」這個詞常出現在約翰福音、與約翰書信中。它是什麽意思?它是指我們所居住的這個環境、還是周圍的人文事物、還是與神敵對的勢力?在解釋聖經時,同一個字在不同的上下文,有不同的意義。同樣地,世界這個詞,在約翰福音不同的前後文,也有不同的意思。我們可以看兩段我們經常引用的經文來分析。就是約翰一書215-17;和約翰福音1713-19。很明顯的,這兩節經文中的「世界」是帶著負面的意思,意指與神敵對的思想或力量的領域。我們可以從這兩段經文中,看看基督徒當如何面對世界。

這世界所追求的引致敗壞
「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16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17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壹2:15-17)

      這是個否定的命令句,時態是現在式,表示收信人中正存在著愛世界的問題,約翰禁止他們繼續愛世界下去。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人會愛世界。不是只有不信主的人才會愛世界嗎?信主的人怎麼還有這情形?我們不能否認,愛世界不是一個有基督新生命的人該有的生活形態,但是即使是信主的人,仍然會受到原本墮落本性,也就是肉體的影響而離不開對世界的貪愛。例如從世界來的酒色財氣、成功、發達、名聲、權柄、自由、享受、眾人仰慕。誰不愛呢?如果說不愛,那是還沒有出現在眼前,還沒有臨到在身邊,如果從世界來的利益,近在眼前、垂手可得,要推掉這種誘惑,需要克制多麼大的心理掙扎啊。

      為何約翰要求讀者不要愛世界,和其中的事?因為愛世界,與愛父的心是相互抵觸的。一個人不可能又愛世界又愛天父,正如馬太福音624說的: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追求世界的利益與追求天父的道是相互抵觸的。當我們的心被世界佔據,裡面就再也容不下天父的位置了。

      為何愛世界與愛天父會如此地截然劃對立,無法共存。我兩者都愛,想要魚與熊掌兼得,難道不可能嗎?確實如此。因為「世界」的定義就是與神敵對的思想與力量的領域,與愛神的心是無法兼容的。16節解釋得很清楚,前面所說的「世上的事」是什麽,就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這些都不是從神而來,而是從世界來的。也就是出自於抵擋神的勢力範圍。出於神和出於世界,兩者源頭不同、基礎不同,是全然對立,無法兼容並蓄。愛神的人就不能同時又愛世界;想要愛世界,心就與神相離,無法愛神了。

      頭一樣肉體的情慾,是貪戀屬肉體的罪惡之事,是個廣泛的描述。後面兩項是肉體情慾以下的從屬的範圍,進一步解說什麽是肉體的情慾,也就是包含以下兩個屬它的領域,眼目的情慾、與今生的驕傲。眼目的情慾就是,接著眼目的刺激,激動內心犯罪墮落的私慾。我們的的感官最直接進入內心的就是視覺,幾乎是立即與我們的心連在一起。一看到外界的事物,立即就會在內心引起意念。眼目的情慾特別是指,勾引我們敗壞墮落的心思意念。在今日聲光媒體充斥的世界,與其與眼目的情慾鬥爭,最好的方法是逃避,知道哪裡有引人墮落的畫面、情景,就不要接觸那些會刺激人眼目情慾的事物。要有智慧地遠離誘惑的地方,一旦無意間接觸,也要有足夠的心防,順從聖靈的警戒,下定決心離開。這是避免自己跌倒最有效的方法。

      另一個屬世界的事物,「今生的驕傲」就是對於屬世名利、財富、權位的高傲之心,以自己所擁有的事物炫耀於人,輕視不如自己的人,這都是今生的驕傲。過了前一關的人,很難過後一關。前一關的引誘來自於外在的情景,後一關的引誘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視自己為高人一等,瞧不起別人的高傲之心。在當今重富輕貧的世代,此種驕傲的態度處處可見。基督徒千萬不要沾染了這種,以自己的富足炫耀於人的惡劣作風。

主命令門徒不屬世界、不離開世界
「現在我往你那裡去。我還在世上說這話,是叫他們心裡充滿我的喜樂。14我已將你的道賜給他們。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5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或作脫離罪惡)16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17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你的道就是真理。18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19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約翰福音17:13-19

      既然世界充滿了與神敵對的思想與勢力,那基督徒是否要與世界分別。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十七章中說了:「世界又恨他們,因為他們不屬世界,正如我不屬世界一樣。」我們信主的人與世界的關係是「不屬世界」,這個詞在約翰一書二章中同樣出現過,翻譯成「從世界來的」。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根基、生命的源頭,不是世界這個與神敵對的勢力。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形態應當反應出生命的原頭,就是與世俗有別。世人貪戀財富,我們不學他們;世人勾心鬥角,我們不參與其中;世人追求罪中之樂,我們不同流合污。這就是我們不屬世界的意思,因為我們生命的源頭是從主來的。主耶穌不屬世界,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生命的歸屬是首先需要清楚站穩的。

      接著我們再看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不屬世界,難道要我們離群索居,躲進基督徒的小圈子裡,過出世的生活嗎?有的基督徒群體就是有這種誤解,例如,追求敬虔的艾米什人,真的不接觸現代世界的一切技術,過著兩百年前的農耕生活,不用電、不上網、不打電話、不開車。想要斷絕一切與現代世界的聯繫,來報持他們信仰的純潔。這似乎有點走極端了,主的心意當然不是如此。主耶穌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主耶穌不要離群索居,而是要我們住在世界裡。身在世界,必然會常常面對與世界價值觀衝突的事情發生。正如俗話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主應許,他要保守我們脫離那惡者的攻擊。也就是在主的保護之下,不受到魔鬼的引誘、與侵害。

      主耶穌進一步說:「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19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這裡提到兩個觀念,一是我們照著主耶穌自己分別為聖的樣式,同樣被主分別為聖。在價值觀、生活形態上與世界有分別。分別出來的結果,是被差遣進入世界,成為主福音的見證。我們不離開世界,不是為了留在世界,追求世界的榮華富貴。而是帶著使命,在世界見證出主的真道。向著黑暗的世界發出福音真光。羅斯福總統夫人曾有個名言:與其咒詛黑暗,不如燃燒自己。」世界是充滿了黑暗,我們卻被主耶穌吩咐進入世界,不是被黑暗吞沒,而是點燃蠟燭、燃燒自己,讓黑暗中有光芒照耀。這才是主耶穌吩咐門徒的使命。主耶穌自己就是那照亮世界的光,我們被差遣進入世界,是效法主耶穌,同樣成為發出光滿的蠟燭。

      這世界確實充滿了黑暗,我們就出生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裡,並且注定要住在這裡一輩子。身體不離開世界,心卻與屬天的生命相連。基督徒有兩個身份,他們既是地上的公民、同時也是天國的子民。這兩身份有時會起衝突。例如屬地的責任,要我們與人競爭才活得下去。屬天的呼召卻要我們充滿慈悲憐憫的胸懷。一個積極進取的,唯恐失敗的人,怎麼可能禮讓他人,照顧弱者?此時就考驗我們的人生的價值觀,我們是一屬天的身份,來主導我們屬地的責任。還是反過來?前者讓我們活出在地如天的生命來。後者則徒然掛著一個基督徒的名字,生命與世人無異。基督徒活在世界,屬天與屬地的鬥爭,時時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必須做出明智的抉擇。

      總結基督徒處世的態度:「不屬世界、卻不離世界;從世界被分別為聖,卻奉差遣進入世界,見證主榮光。」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想法,其實卻是主的心意。讓我們記住這個使命,活在世界中,持守真道,見證主名。

被擄的以色列民如何在外邦自處
「信上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對一切被擄去的,就是我使他們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如此說,5你們要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6娶妻生兒女,為你們的兒子娶妻,使你們的女兒嫁人,生兒養女。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至減少。7我所使你們被擄到的那城,你們要為那城求平安,為那城禱告耶和華。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8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不要被你們中間的先知和占卜的誘惑,也不要聽信自己所作的夢。9因為他們託我的名對你們說假預言,我並沒有差遣他們。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29:4-9)

兩千六百年前,南國猶大被外邦人巴比倫侵略,國家被擊敗,聖城淪陷。以色列民被擄往巴比倫。先知耶利米早向百姓預言,這是出自於神的旨意。當時的假先知,傳講虛假的預言,聲稱耶路撒冷不會被攻下,他們一定會勝利。結果神的心意不是如此,是要他們被擄之後再蒙神拯救歸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