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耶路撒冷大會與宣道路線的爭議

Council.jpg
引言
自主耶穌升天之後,教會遵循主所交付遍傳福音的大使命,將福音迅速的向耶路撒冷四周的鄰邦傳開。對當時代希臘文化為主的外邦世界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福音的廣傳同時也對以猶太文化為主的猶太教會發出挑戰。福音是否該傳給外邦人、猶太人的傳統是否該在教會保持、福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諸多爭議性的問題如雨後春筍的在初代教會中冒出來,嚴重的影響了教會的合一。
耶路撒冷大會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為了要解決當時教會中一項重大的爭議,就是外邦人信主之後是否必須遵守摩西律法及受割禮。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個禮儀上的爭議,事實上背後爭議的內容是福音的核心到底是因信稱義,或是單憑信心仍不足以得救,還要加上守律法、受割禮等外在的行為。這個初代教會最大的爭議在耶路撒冷大會中得到解決。這件事確定了福音的重心,也成為基督教脫離猶太教的分水嶺。

本文的主旨為籍著分析初代教會對外邦宣教形成重大爭議的成因、及教會處理方法,找出今日教會可以應用的原則。在面臨重大爭議時,一方面堅守福音真理的核心,同時也能保有為教會合一而包容文化差異的心胸。

要分析一個歷史事件時,必須從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探討問題形成的原因,觀察當時代的人如何面對這問題,並察看當時的作為對後來的世代產生的影響。本文準備從以下幾個問題來探討耶路撒冷大會的前因後果:

向外邦宣教爭議形成的近因及遠因是什麼?
當時教會如何處理這爭議?
會議的決定對以後教會宣教路線的影響是什麼?
從整個事件中可學到什麼今日教會所能應用的原則?
以下的段落將用敘述法分別探討這四個問題。首先分析保羅與割禮派對外邦人得救的爭議形成的近因。第二段從舊約聖經及猶太人傳統中找出對外邦人歸信的形成爭議的遠因。第三段觀察當時教會處理這爭議所採用的方法,及耶路撒冷大會進行的過程。第四段分析大會的決議對當時及將來的教會宣教路線產生何種影響。最後討論今日的教會又能從其中學到什麼教訓。

外邦宣教爭議的形成

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進入我們中間,是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祂實現了舊約時期以色列眾先知對彌賽亞的預言,也開啟了神對人類施行拯救的新紀元。衪的降臨衝擊著每個人固有對神的認識,也逼著人類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宗教傳統。在耶穌升天之後,祂對門徒的教導、及聖靈在門徒中的帶領,對當時的世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個接著一個的問題被提出來,教會面對如此劇烈的變化,也按著聖靈的引導迅速作出反應。耶路撒冷大會就是在面對這股重新反省舊約傳統的潮流下,教會所作出的重要回應。一個爭議已經嚴重的影響了教會的合一,就是外邦基督徒信主之後到底要不要守律法、受割禮。這在以猶太人為主的耶路撒冷教會是根本不成問題的。但福音傳入外邦之後,受到了極大的歡迎。外邦歸信受洗的人數超過猶太人。在這種多重文化的教會要維持信仰的合一是個很大的挑戰。過去猶太人所重視的律法是外邦人所陌生的。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方向?要外邦人改變來接受猶太人的律法,還是把守律法的要求從信仰的核心中過濾掉,讓教會合一的基礎建立在對基督的信心上。這是耶路撒冷大會所要處理的問題。以下段落將探討外邦人歸信之所引發爭議的近因。

聖靈開啟外邦宣教的門
自宣教的對象從猶太人轉向外邦後,似乎就預見了對外邦信徒得救觀念的差異、及對猶太傳統信念的扞挌,必然會成為爭議的主題。首先來看向外邦的宣道是從何開始的。在主耶穌升天之前,當門徒還期待祂復與地上的以色列國時,耶穌卻賜下一個宣道的使命:「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這命令表示神的福音不單是為以色列人預備,也是為了地上的萬族萬民。在五旬節時,有許多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回到了耶路撒冷聖殿中獻祭。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4)這神蹟吸引了眾多僑居在異邦中的猶太人聚集,他們驚訝這群沒有學過外邦語言的加利利人,怎麼會用各地的方言傳講神的大作為呢?這神蹟除了見證聖靈大能外,還含有要讓多國人民明白福音,聽信真道,結合為一體的更深廣的意義。(啟導本,1534頁)當眾人聽了彼得講道,覺得扎心、願意接受時,彼得告訴他們主的應許:當悔改,奉耶穌的名受洗,就得赦罪,領受聖靈;「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主我們的神所召來的。」(徒二:39)這節經文中在遠方的人應是接受福音的外邦人。當時受洗的三千人中有許多是旅居外邦的猶太人。當他們返回外邦僑居地時,成為福音初熟的果子,也為將來門徒四散宣道時的助力。隨著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迫害基督徒,門徒分散四方,往各處去傳道。神興起環境的逼迫,成為趨動福音傳至外邦的力量。

哥尼流歸信打破了彼得向外邦人傳道的成見
如果把埃提阿伯太監算作歸化的猶太人的話,第一個使徒行傳中記載的外邦人歸主的例子就是羅馬百夫長哥尼流。哥尼流歸信讓使徒彼得突破了原本對外邦人的成見。首先要一個猶太人接納外邦人是很件很困難的事。在猶太人心中,外邦人是不潔淨的。他們不受割禮、不守律法、沾染禮儀上不潔的飲食。猶太人與外邦人不單不在一起坐席,連日常生活也要遠遠避開。聖靈以異象吩咐彼得「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徒十:15)差遣彼得向哥尼流傳福音。彼得對哥尼流說:「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經指示我,無論甚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徒十:28)聽到雙方同樣領受聖靈引導,印證神拯救外邦人的心意後,又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十:34~35)彼得的眼光被神打開,他看到的不再是猶太人狹窄的救恩觀,而是神的恩典之門已向外邦人開啟。正當他傳講主耶穌受死、並從死裏復活,要救一切信衪名的人,得赦罪之恩的時侯,「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徒十:44~47)聖靈降在外邦人身上的神蹟,使原本對外邦人傳福音心存成見的彼得,成為第一個打破成見,見證福音大能臨到外邦人的教會領袖。這經歷成為日後在耶路撒冷大會支持外邦人同蒙救贖的有力見證。

外邦宣教爭議的導火線
安提阿教會是歷史上第一個向外邦差派宣教士的教會。保羅是主耶穌所選召向外邦人宣道的使徒(徒九:15),也是開展外邦宣教事工的主要人物。他與巴拿巴完成了第一次的旅行佈道,在小亞細亞建立了許多教會。福音在外邦人中廣受歡迎,同時也引起部分猶太人滿心嫉妒。隨著外邦宣教事工的發展,外邦人信徒在教會中的比例越發增加,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信徒要如何在同一個教會裏合一呢?尤是猶太信徒主流的地位漸漸失去,增加了他們的危機感。許多原本隱藏的暗流便浮現出來。使徒行傳十五章所記載的就是其中最大的衝突。「有幾個人,從猶太下來,教訓弟兄們說,你們若不按摩西的規條受割禮,不能得救。」(徒十五:1)對照加拉太書所提的那些號稱「從雅各那裏來的人」(加二:12),二處所描述的人都主張受割禮乃是得救的必要條件,應指是同一批人。加拉太書應是在第一次旅行佈道之後,耶路撒冷大會之前寫成,時間上也能互相配合,二處所記載的應也是同一事件。(Stott, 1994)其中所描寫的彼得來到安提阿,「從雅各那裏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加二:12)這事件的問題,是出在「同桌吃飯」。因為在猶太人的傳統裡,「同桌吃飯」代表在上帝的救恩裡的交誼;所以彼得本來和外邦信徒「同桌吃飯」,表示他已經接納這些外邦基督徒,但是在割禮派的人到達之後,彼得改變了態度,不再和這些外邦信徒同桌,表示不再接納他們。彼得為何要害怕這些割禮派的人指責而退縮下來呢?也就是說,到底彼得犯了什麼錯誤,會擔心被這些人糾正呢?問題應出在彼得和外邦信徒同桌時所吃的食物上。按猶太人的律法,禁止吃不潔淨的食物。他們不與外邦人同桌進食,並非排斥外邦人,乃是怕沾染了不該吃的食物,沾染了不潔。(啟導本,1679頁)信主的猶太人仍無法免除這習俗的影響。彼得本來接納信主的外邦人為弟兄姊妹,原本不介意飲食上的規條。但人言可畏,他身為猶太人的教會領袖,仍然對不守律法的指控心存畏懼。他無法克服這畏懼,而從象徵與外邦信徒合一的坐席上退縮下來。並不是由於他在神學上,相信未受割禮的外邦基督徒是不潔淨的罪人,而是為了害怕在猶太基督徒中的領導地位受到質疑,所做的權宜之計而已。為了保有在猶太信徒中的領導權,才屈服於割禮派的權威下,虛偽地像個演員一樣,把自己的信仰和意志隱藏起來(Bruce, 1982)。其他的猶太信徒也跟著彼得,像沒有原則的人一樣。就連巴拿巴也受了他們的影響,無法承受這壓力而隨夥裝假。可見這股勢力對猶太人產生多大的影響。這群主張外邦人必須接受割禮的人,俗稱割禮派(circumcision party)、猶太主義者(Judaizers) 、或法利賽教門(Pharisees),因他們對律法的主張與法利賽人是一致的。他們並不反對向外邦人宣教,只是認為外邦人得救單靠對主耶穌的信心是不夠的,還要加上割禮與遵守摩西律法等條件。也就是說一個外邦人要信主,必須先歸化成猶太人,要不然救恩對他是沒有效力的。這樣的想法大大的削弱了信心在救恩上的重要性。使主耶穌贖罪的血成為不完全的,還要加上守律法及受割禮的行為來補足。這想法是保羅極力反對的。他甚至當面抵擋彼得,指出他可責之處,「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加二:14)這指責的論點後來被彼得採納,在耶路撒冷大會中提出(徒十五:10)。

使徒保羅對福音真理的堅持
不管割禮派爭的是飲食上沾染不潔的問題,或是外邦人要先受割禮才能得救的問題,背後的問題都是「福音的核心是什麼」。若不搞清楚救恩的根本要素,問題永遠在守律法、行割禮、保持飲食潔淨等外表行為上面打轉。福音的內容若仍走不出外表儀文的規條,與猶太教仍是沒有多少差別,如同新瓶裝舊酒。如果對主耶穌的信心,不能在救恩中的佔關鍵的地位,僅是有附加的價值,福音就再也難成為神對人類救贖的好消息。原本不受律法夠束的外邦人,在信主之後竟然被加上了連猶人也無法承擔的重軛,向外邦宣教的果效也必然要大打折扣。這不是旁枝末節的禮儀之爭,可以相互包容而並存於教會。而是大是大非的真理之爭,割禮派錯誤的教導已顛覆了福音的本質,使基督教淪為猶太教的一個宗派。宣教的範圍也走不出猶太人的圈子。於是「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的分爭辯論」(徒十五:2)教會中因信仰立場的激烈衝突,造成兩造的對立。如加拉太書所描述的「我們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沒有容讓順服他們、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們中間。」(加二:5)

向外邦人宣教成為爭議的歷史的因素

知道了保羅與割禮派衝突的直接原因,本文同時也想探討形成這些論點的歷史因素。雙方都堅持自已所持守的是從神而來。割禮派的人為神大發心而指責保羅離經叛道,背離了摩西的律法。保羅則堅持無論是猶太人或外邦人,因信稱義為得救贖唯一的途徑。將福傳給外邦人是神救贖計畫的一部分。對這個問題,到底舊約聖經怎麼說的?新約的教會是否仍然一成不變的按照舊約的律法而行呢?在跨越新舊二約的轉型時期,真道的實體已逐漸顯明,取代了模糊不清的影象。當時的教會正經歷新舊兩種觀念的衝擊,以下的段落將從舊約經文中找出雙方衝突的根源。

以色列人對外邦人的觀念
福音是從猶太人出來的,耶穌的十二使徒、耶路撒冷的教會領袖、以及旅行佈道的宣教士幾乎全部是猶太人。當福音的真道還未形諸文字的被記載下來時,使徒的教訓,及當時教會的作法漸漸形成信徒遵循的慣例。猶太人的傳統、及摩西律法無可避免支配著猶太基督徒的想法。當時的基督徒被稱為拿撒勒教黨,僅被視為猶太教的一個支派。既使遭受主流猶太教徒逼迫,他們仍保持自已對猶太人身份的認同,尚未脫離猶太宗教的主幹。教會之中也不乏猶太思想濃厚的信徒,他們不希望教會離開傳統猶太教的路線。這些思想影響了猶太信徒對外邦人宣教的看法。

唯有受割禮的人才能成為神的選民: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創十七:7)並以割禮為立約的記號,「你們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禮,這就是我與你,並你的後裔所立的約,是你們所當遵守的。」(創十七:12)在他們的觀念中不受割禮的外邦人,在神的約裏是沒份的。
律法上潔淨的條例將以色列人分別為聖:神要以色列人過一個與周圍的外邦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不管是吃的、穿的、住的和風俗習慣,都要被分别開來。所以律法上潔淨的條例是要求以色列民在宗教上與異教徒分别出來。要求以色列人與外邦信徒在一起生活是相當為難的事。
被虜之後更重視遵行律法避免與外邦人混雜:以色列人視被虜為神對他們拜偶像的懲罰。以斯拉回國後最重要的工作是將神的律法、典章教訓以色列人、重整民心、重修聖殿,將以色列人重新帶到神面前,作神聖潔的子民,與外邦人分别。(拉九1~15)猶太教中的法利賽教門就是一群追求嚴格遵守律法,脫離一切禮儀不潔的團體。其中一部分人信主後,在教會中強制歸信的外邦人必須行割禮,及遵守摩西的律法。

外邦人得救必先歸入猶太教:外邦人要成為神的子民,他們必須歸化成猶太人,方法是接受上帝在猶太人身上所立割禮的印記。如經上所說:「若有外人寄居在你們中間,願向耶和華守逾越節,他所有的男子務要受割禮,然後才容他前來遵守,他也就像本地人一樣。」(出十二:48)猶太教規定,一個歸化的猶太人,必須答應遵守摩西律法,及律法演伸的規條塔木德(Talmud),參加猶太會堂聚會,經過拉比考驗信心的真誠後,才被接納入教。(Epstein, 1994)這規定把得救加上了歸化成猶太人的條件,這對不受律法約束的外邦人無疑的是接受福音阻礙。

從上面的敘述可以看到割禮派所堅持的教條,原是猶太民族與他族分別,最值得珍視的傳統。要放棄這些規條就等於放棄了猶太人的身分,斯可忍孰不可忍。對傳統的驕傲、及對律法的嚴格固守,限制了自己能看清神所啟示新的宣道方向的眼光。若不是逼迫臨到耶路撒冷教會,猶太信徒仍可能一直停留在耶路撒冷。他們相信他們的使命只限於對以色列家傳福音,外邦人的得救則是如舊約所描述的,在末世各國都要歸向耶路撒冷時才會發生。這種自我認定阻礙了將福音傳揚至外邦人工作的進展。

外邦宣道思想障礙的突破
外邦宣教新頁的開啟是從主耶穌頒佈大使命起始。聖靈興起險惡的環境,催逼著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往外邦人之地去宣道。外在情勢的變化,外邦歸信的喜樂不斷帶給教會思想上的衝擊。教會是否應突破觀念上的障礙,積極開展外邦宣道事工呢?希臘化的猶太信徒在自我認定上與希伯來代的信徒不同,他們似乎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觀念。這些人認為耶穌復活的經歷已經超越了律法與聖殿的重要性。對聖靈引導的順服代替了對律法的謹守。(Bosch, 1996)所有對舊約教義的理解,因基督親自完成了救贖、顯明了父神的心意,而必須重新加以詮釋。有幾個關於外邦宣道的問題值得思考:

1. 在神永恆的救贖計畫是否包括外邦人?羅馬書上說:「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麼,不也作外邦人的神麼,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羅三:29)神不單是以色列的神,更是全地的主宰。舊約中神對選民的救贖,是期待透過一群蒙恩的子民把神的恩典帶給全人類。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時曾應許:「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創廿八:14)這話表示神要透過亞伯拉罕的後裔把救恩帶給世上萬族萬民。大衛在詩篇上說:「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列國的萬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詩廿二:27)預見萬民將要歸主。足見外邦人得救是在神永恆計畫之中。

2. 外邦人得到救恩的條件是什麼?不同於舊約時代的外邦人因割禮而歸化成神國的子民,新約強調得救的唯一途徑就是對神的信。保羅在羅馬書引用創世記「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十五:6)強調亞伯拉罕被神算為義,乃是因他對神的信,早於一切律法或割禮。割禮只是信心之約的記號,不能成為得救的條件。

3. 通過何種管道來向外邦人宣道?舊約時代以色列人對外邦人傳道是相當被動的。從約拿書上看到,先知約拿不情願地被神逼著向尼尼微發出悔改的呼聲。而神卻因對尼尼微人的愛,不願見他們因罪被毀滅。神可以說是舊約時代唯一的「宣教士」。(Bosch, 1996)但舊約之中卻不乏神藉著衪的僕人向外邦人發出福音真光的預言。所預言的僕人就是彌賽亞:「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裏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他,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賽四二:1)「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賽四九:6)神國的福音透過耶穌基督,穿越了種族、國家、階級、性別的限制,臨到了萬民。一改過去被動的心態為主動積極地向外宣道。

割禮派的人固執於傳統律法的謹守,無法從舊約中看到神拯救外邦人的心意。當耶穌基督將真理顯明出來的時侯,新舊觀念的衝突乃是難以避免的。耶路撒冷大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了。

教會處理爭議的過程

保羅與割禮派意見的分歧尖銳到一個程度,教會面臨分裂的危機。此時他們已經無力自行解決這爭議,於是決定上耶路撒冷去請使徒和長老來評斷這件紛爭。使徒和長老聚集開會處理,讓兩造對議題充分的辯論,陳明雙方的理由。最後使徒彼得及長老雅各分別表明他們的態度,他們明確的裁決使這事件得以落幕。在此想探討彼得及雅各對此爭議的立場,分析爭端得以平息的原因。

彼得陳述立場
彼得以對哥尼流傳道的親身經歷支持保羅的觀點。首先他認為外邦人得蒙聽聞福音、並且相信,完全出自於神的揀選。他只是順服聖靈的帶領,去向外邦人宣道。其次聖靈在他們聞道相信的時候降臨在他們身上,正如降在猶太信徒身上一樣。這是知道人心的神為他們歸信所作的見證。足見他們的信心已經得到神的接納。再者他們因著對神的信,心靈已得到潔淨。內在的潔淨是猶太與外邦信徒合成團契的基礎,不是外表的潔淨。最後彼得指出律法上的規條對猶太人來說都已是一個難以負荷的重軛,為何要把自已都做不到的強加在外邦人身上呢?彼得清楚得救完全出自主耶穌的恩,對猶太人或外邦人是一視同仁的。這四點說法出自本身的經歷,相當有說服力。眾人都默默無聲,聽保羅和巴拿巴述說神在外邦人中所行奇妙的事。對不久之前在安提阿因懼怕割禮派指責,而從外邦人餐桌上退下來的彼得。在這次大會上更正自已原來的錯誤而仗義直言,可說是非常難能可貴。可見他在被保羅指責後,內心經歷了相當多的反省,神學立場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雅各的結論及解決方案
一般認為老長雅各是嚴守律法的猶太信徒領袖。割禮派也是冒他的名義,要求外邦信徒行割禮。他出來為這件事作最後的裁決。他指出從彼得的經驗看到「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徒十五:14)神自己選召了外邦人成為神國的子民。這與撒迦利亞書中說的「那時,必有許多國歸附耶和華,作他的子民」(撒二:11)相合。但這觀念卻與猶太人過去所理解的有所不同,在他們心中只有猶太人才是神所揀選的子民。雅各把當時外邦人的歸信看成舊約預言的應驗。這不是違背舊約聖經的教導,而是神從創世以來所定的旨意。他引用阿摩司書七十士譯本的經文:「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徒十五:16-17)來說明舊約先知預言彌賽亞將來重新建造被破壞的以色列家。這個時侯不單以色列家得到屬靈的復興,連外邦人也有機會尋求神、敬拜神。耶穌是大衛的後裔,祂所成就的彌賽亞救贖工作,就是帶給大衛家屬靈的振興。耶穌也曾在應許聖靈降臨時說,祂復與的並不是地上的國度。神要藉著基督揀選祂的民,成為重新被建立的真以色列人,也就是由猶太和外邦信徒,即所有求告主名的人所組成的新群體。既然如今所發生外邦人歸信的事是先知預言的應驗,便不應該抗拒它,好像它是沒有根據、背離舊約的新事了。(張永信,2000)當觀念上的爭論被釐清了之後,雅各為這次會議裁定了幾項行動方案:

在割禮及律法的事上「不可難為那歸服神的外邦人。」(徒十五:19)既是否決了割禮派對外邦人的要求。
「只要寫信,吩咐他們禁戒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並勒死的牲畜、和血。」為了教會的合一,仍要求外邦人禁戒四項會引起較大影響的事。
將決定寫成書信,派遣使者向眾教會宣達。制止割禮派的攪擾,肯定保羅、巴拿巴的辛勞。
在教會面臨路線之爭的關鍵的時刻,使徒們選擇面對問題,作出明快的決定,確定教會將來發展的方向。下一段落將論討這些決議的影響。

會議的決定對宣教路線的影響
在耶路撒冷大會中,門徒們所爭議的內容不是關乎個人的血氣,不是關乎利益衝突,而是信仰中的核心教義、與宣道的方向。當混雜在錯誤教條中的真理得到澄清了之後,教會才可繼續往前走。它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外邦宣道的工作更快速的開展
當大會作出了外邦人歸信不必受割禮及守律法的決議,割禮派對福音扭曲的說法被匡正。對深受異端困惑的外邦教會產生了許多正面的影響。安提阿教會的「眾人念了、因為信上安慰的話,就歡喜了。」(徒十五:31)保羅來到加拉太,「他們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徒十六:4-5)福音在外邦大大的被傳開,宣教工作逐漸伸展到整個羅馬帝國。這些成果恐怕是那些為律法熱心的猶太信徒所始料未及的。神的工作不能被限制,就算人以有限的認知,想把神的道加上重重的人為限制,或把宣道的對象限縮在某個範圍內。神仍會與起另一群順服祂的人來完成祂的工作。如果這次大會割禮派的主張得到了勝利,往後所有信主的人都要先歸化成猶太人,基督教仍侷限在猶太人的圈子內,對外邦的宣教大受限制,面對主耶穌的大使命將無法交待。神心意中對萬國萬民救贖計畫,將成了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抱持這種狹隘心態的人,真的難以逃離神末世的審判。

確定得救是靠信心而非行為的教義
割禮派所宣稱的外邦人必須受割禮、行律法才能得救,是源自於對猶太人身份的驕傲。按保羅所傳的福音,他們歷代祖宗從小到大、全心全意遵行的教條,竟然對得救沒有功效;過去所最重視的律法規條現在竟變成一文不值,他們無法接受。試想主耶穌已在十字架付上生命來贖我們的罪,有什麼樣的善行能在主已完全的救恩上,再加添一點光彩、再減輕一點神的憤怒。如保羅對加拉太人所說的:「義若是藉著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加二:21)因信稱義的教義在此會議中得到了確定。不論猶太人或外邦人,信耶穌是得救唯一的道路。

四個禁戒對教會的意義
雅各留下這四個禁戒有什麼意義?表面看來像是一種妥協,割禮派已經完全潰敗了,保羅也該多少退讓一點,好給他們下台階。事實上雅各作提出這建議,有維持教會內部和諧的目的。他前一句話才說不以猶太人難負的重軛為難那歸服神的外邦人,不會轉眼又留下四條律法叫他們遵守。如果是律法中最重要的四條還可理解,但要求的竟然大部分是飲食的潔淨條例。連割禮都可以免掉了,規定飲食的條例看起來有些小題大作。實際他考慮到同一個教會中猶太信徒的感受。如果猶太人從小到大最忌諱沾染不潔淨的飲食,同桌坐席的外邦信徒卻葷羶不忌地吃起猶太人感到厭惡的食物,信徒之間能毫無嫌隙的合而為一嗎?恐怕不容易。為猶太人信心的緣故,外邦人在他們深感厭惡的事上,犧牲部分自由是符合愛心的原則(Stott, 1994),這也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林前八:13)

今日教會從這事件所學到的教訓

在福音的真理上不可妥協
如果保羅在與割禮派的爭論中妥協了,讓割禮、律法與信心並存於得救的條件中,福音會演變成什麼樣的面貌?或許與今日所信的基督教完全不同;或許信徒在注重尊行律法的習慣下,把對耶穌的信心當另一個要守的律法;或許變質的福音還沒有離開猶太人的圈子。變質的福音就不再是福音。多少的異端只是把福音的本質稍微改變一下。如新正統派把聖經是神的道,改成讀經時經文在讀者心中變成神的道,換句話說聖經在客觀上並不是神的道。小小的差異導致大大不同的結果。在真道上的混亂是不能容忍的。尤其是關乎基要真理的部分,更須堅定不移。

在文化的差異上包容尊重
在真理之外的枝節部分,如傳統、禮儀、文化、慣例、教會內規,都不是不可改變的。為包容不同民族、社會階級、政治立場、家庭背景、個性、年齡層的信徒,維持教會合一,有時要作出許多妥協。只要不違背真理,以愛心的原則,對非主流的意見適當的包容、讓步,有時可以維持教會內部的和諧。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中,要求外邦信徒避免刺激猶太信徒的禁忌,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公開協商的方式解決教會爭議

教會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外界會發生的事,在教會內部也同樣會發生。如何處理爭議,考驗著領袖的智慧。爭議的產生是人因主觀的認知或價值差異,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當衝突剛產生,還未擴大之前私下尋求和解是上上之策。不同於私人間的利益衝突,雙方應私下當面溝通、或請雙方信任的人士協調來解決;一旦涉及真理的爭議就必須認真面對。在影響尚未擴大的情況下,可以私下討論、進行規勸,或可以挽回一時失誤的弟兄。若影響擴大、無法私了,則應提高到教會層次來協調。保羅和割禮派的爭議就是涉及真理認知的差異。經過公開的辯論讓各方意見充分表達出來,在順聖靈的帶領下,以理性的交流代替情緒性的攻擊。符合聖經的說法較能說服眾人。教會領袖則應以公平的原則作出合情合理的裁決。此次大會順利的解決問題,化解了教會分裂的危機。解決爭議的方法,值得今日的教會學習。

在經文的解釋與應用上給聖靈帶領的空間
這點可能較具爭議性,這裏只是嘗試提出想法,容日後繼續研究。聖靈的啟示已經明白的寫在聖經中了,為什麼還要在解經上留給聖靈空間?這裏所指的不是聖靈對真理還有在聖經之外新的啟示,筆者相信,神對文字記載下來的真理已經完全啟示在聖經上。但聖經中仍有許多無法完全明白的經文,或尚未應驗的預言,需要聖靈引導來進一步明白。教義的基礎在對聖經真確的暸解,從歷史的進程中我們看見對經文的領受是不斷增添而累進的,過去有認識不正確的,因後來提出更有力的解釋而修正;不完全的因後來的補充而更形豐富。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無法宣稱已經完全理解聖經,不需要聖靈繼續的引導。割禮派的人就是很好的例子,若在耶路撒冷大會上,割禮派堅持傳統對舊約的理解,是一切教義辯論的唯一標準。按這個看法,彼得個人的經歷不能得到採納。保羅宣道的見證是以工作的果效定是非,不是以聖經來判斷是非。雅各引用舊約是靈意解經,超越了拉比正統的解釋。這就是猶太人到今日仍然無法接受耶穌是基督的同一種心態。或許有人可以說當時聖經尚未寫下,聖靈的啟示在使徒身上不斷賜下,與今天不能相提並論。筆者承認與聖經同等的文字啟示已經完成了,不可能再加添什麼。然而對聖經的闡釋、與相同的原則對不同時代、不同情境下的應用卻是不斷的更新而完備。歷代的信徒按著正意把聖道分解透澈,把真理豐富的涵意發掘出來。對神的認識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聖靈對信徒屬靈眼光的更新也永遠不會停止。我們應避免走進割禮派的老路,以為對聖經傳統的理解已經完全、不容更變。事實上在經文的解釋與應用上,應保有聖靈引導的空間。

結論
在兩千年的教會歷史上,耶路撒冷大會是件劃時代的大事。它排除了割禮派想藉舊約律法來扭曲福音真理的意圖,確立了因信稱信稱義是得救唯一的憑據。對後世教會的影響尤其深遠,福音能夠順利的傳向外邦,普世的宣道今日得以實現,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神是整部戲的導演,使徒們是順服聖靈帶領的好演員。在使徒行傳的末了,宣道的戲還沒有落幕,直到今日已演了兩千年了。歷史的聚光燈照向了今天的基督徒。是該輪到我們無所畏懼,粉墨登場的時候了。

參考文獻
1. Stott, John R.W. (1994), The Message of Acts, The Bible Speaks Today, IVP,1994
2. Bruce, F.F. (1982), The Epistle of Galatians, p.131。
3. Tenney, Merrill C. (1976), New Testament Survey, Wm. B. Erdmans, 1976
4. 張永信(2000),天道聖經註釋:使徒行傳(卷二),天道書樓,2000
5. Bosch, David J. (1996),白陳毓華譯,更新變化的宣教,華神,1996
6. Epstein,Lawrence J. (1994) Conversion to Judaism: A Guidebook, Jason Aronson Inc., 19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