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死亡是人生中無法逃避的事,人自出生就一步一步走近生命的終點。在教會之中也經常會面臨會友、或親人離世的事情發生。這可說是人生中的相當重大的事,每個相關的人都應該慎重對待。經歷過親人離世的人都會承認,這是個很難面對、卻又無法逃避的事實。死者已逝,留給生者的無盡的遺憾、與哀痛。死者生前與他人的愛恨糾葛的情感關係,仍然存在親友的心中。由於死者已經永遠離開,愛恨交織的情感關係也從此斷裂,這種情感上的衝擊不容易承受,需要時間慢慢沉澱。在這艱難的時刻,及時的扶助能幫助家屬走出情緒的低谷、恢復平靜的生活。
基督徒在主內互為肢體,理當互相扶助。當主內肢體遭遇極大傷痛之時,我們有時候會不知如何安慰他們。不聞不問,似乎不近人情;太關心,怕激發哀痛情緒;太靠近、又擔心加重對方負擔。安慰陷在哀痛中的人,需要一顆非常敏感、而且體貼的心。不當的言詞或態度,有時不但不能幫助,反而加深對方的痛苦。針對基督徒因親人離世而有輔導的需要,本文主要希望整理出一套簡要的扶助方法,讓我們能幫助弟兄姐妹渡過這種哀傷的境況。以下將提到:哀傷的反應、扶助的目標與任務,輔導的步驟、基督徒的生死觀。
哀傷的反應
哀傷是人經歴失落時的一段自然反應過程。當失去了所愛的人、事、物,情感上面會有種難以割捨的感受。親人死亡是人生經歷中,最大的一種失落,所以對人情感的打擊也是最大的。根據Worden的研究,人類有種與他人在情感上產生強烈連結象,這就是所謂的「依附(attachment)」 ,兒女在幼年時就會在物質與感情上依賴父母親,而有孺慕之情;夫妻之間你儂我儂、如膠似漆;手足之間合作無間、相親相愛;朋友之間情義相交、惺惺相惜、同袍之間肝膽相照、有革命感情。這些都會產生依附的現象。一旦死亡把所依附的對象硬生生地分開,人都會有種巨大的失落、以及哀痛的感受。哀傷的程度、持續時間的長短,隨著死者與自己感情親密的程度、以及與死者生前關係涉入的深淺而不同。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對失去親人的反應也會不一樣。但是對一般的人來說,還是有些哀傷反應是每個人共通的 :
1. 情感 :最普遍的就是悲傷,覺得自己被拋棄。因此對於死者有種憤怒、又自責的混合情緒。憤怒是因為死者得到解脫,卻把難承受的重擔放在自己身上。自責則是會假設一些未發生的情況,如果當初採取挽救的措施,或許不會死亡。另外也有一種情緒就是麻木,所有的失望、焦慮、不滿,全被壓在裏面,哭不出來,也發泄不出來。
2. 認知:會有一種對現實懷疑的感受,好像活在幻覺當中。寧可相信這是一場夢,不願面對事實。心中則是充滿了疑惑:為什麼神要讓這事發生在我的身上?為何別人能好端端的活著?整個心思被對死者的思念所占據、似乎能感到死者存在身邊。感覺到整個人格被打散,覺得人生一片空虛,不知道為何活下去,也不知道如何繼續原有的人際關係。
3. 行為:對外界事物的興趣減低,食不下咽、精神恍惚、心不在焉、不想說話、不想看到人、從人群中退縮。如果有感情上虧欠死者的,常覺得此生難以報償,而想盡力完成死者的遺志。期待夢見死者、說清楚來不及說的話、問清楚來不及問的問題。想再去以前與死者共同相處的地方,讓事物與情境喚起過往的記憶。
4. 生理:在強烈悲傷的情緒下,許多身心的症狀會出現,如:失眠、胃疼、冒冷汗、胸悶、容易緊張、怕噪音、呼吸困難、全身無力、沒有精神。在處理喪事的過程,過度付出精神與體力,有時也會引發出宿疾,如高血壓、心臟病。影響更大的是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症。嚴重的甚至會以自殺來結束痛苦。
Elizabeth Kubler-Ross將一般人面對死亡事件的普遍反應,分成幾個階段:否定及自我孤立 、憤怒生氣、討價還價、憂鬱沮喪、接納 。這幾點大體上與上面Worden所說的類似。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悲傷的感覺再強烈,不管再多的抗議或否認,最終都無法挽回親人已死的事實。在認清現實之後,只好無奈地接受這樣的結局。期待從人生的低谷重新爬起,重新面對未來的生活。最後的一階段相當重要,能夠走到這一步,就是差不多能從哀傷的情緒中出來了。這也是身為一個哀傷扶助者所期待達到的目標。
哀傷扶助的目標與任務
基督徒明白每一個人都是神按他形象所造的,極其珍貴。所以扶助者並不是決定性的角色,我們不是要教導哀傷者人生的功課。也不是站在一個強者的角色,來幫助軟弱者。我們相信,人的創傷只有神能醫治,人內心的痛苦神都知道。連當事人自己都無法明白的內在傷痕,神都能撫平。所以真正讓人站起來的,是神自己的安慰。只有神親手作工,人才可能從哀傷中走出來。扶助者的角色只是一個,把病人帶到神面前的朋友一樣,在哀傷者無力自己行走的時候,拉他一把。我們扶助的目標是要:協助喪親者處理內在的情緒,接納失落的現實、克服失落感,並以健康的方式告別故人,回歸正常平衡的身心狀態。在信仰上則堅固其信心,讓他能經歴神同在的安慰和盼望,順利渡過哀傷的過程 。Worden提出一個哀傷者在恢復的過程有四個任務 :
1. 接受失落的事實:從聽聞親人死亡,到接受這個事實中間有個過程。有的人不願接受這件讓他心痛的事實,仍然否認事情發生、逃避現實、幻想這還可以將失去的追回,停留在過去的陰影當中,不願與過去切割。扶助者此時的任務就是,讓喪親者增加失落的現實感。因為人情緒的轉變需要花時間、扶助者要有耐心、表達要溫柔而堅定。在提醒當事人死者已經離去的事實時,有時候喪親者會將憤怒轉移到善意提醒的扶助者身上。不要因此感到受傷害,這只是哀傷者還在否認的階段,不是針對安慰者而發。
2. 經驗悲傷的痛苦:當喪親者接受現實了之後,哀痛的情緒可能就會發泄出來,這是正常的過程,也是健康的。千萬不要誤導他壓抑情感,或者用錯誤的神學教導來要求喪親者喜樂,以為這才是盼望的表現。任何悲傷情緒自然的發泄,就該協助他發出來。其實叫他不要傷心是沒有作用的,安慰者應該是與悲哀者同悲,靜靜的接納他情緒的表達。這是當事人處理情緒的過程,抑制情緒、或避開哀傷的情境,在此時並不合宜。有的人用工作、旅游、或煙酒、來轉移注意力,這只是把問題暫時掩蓋住。悲傷的情緒終究要發泄出來,這是恢復的過程。
3. 重新適應一個死者不存在的新環境:當死者離去後,整個相關的人際網絡都產生了變化。原本對死者的身心依賴,如今都要重新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是個長期適應的過程。例如原來不做家事的丈夫,在妻子去世後,非得捲起衣袖下廚燒飯。原來凡事都要靠老公的妻子,喪夫了之後就要一切自己來。如果家庭經濟主要的來源消失,那適應的過程就更加艱苦。安慰者此時就要協助當事人,克服再適應過程的障礙。這段適應的期間,如需要特別的協助,可以建議教會伸出援手。大家的力量合在一起,更能發揮互助的功效。
4. 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的關係上:與在生命中曾經親密相處過的人,關係不可能抹殺。讓喪親者將死者忘懷是不可能的。要進入一個新的人際關係,並不是要塗抹逝去親人的記憶,而是將記憶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不要讓它占據所有的心思,以致無法面對新的生活。此時安慰者應鼓勵當事人向死者告別,以健康的方式,坦然重新將感情投注在新關係中。
哀傷扶助的步驟
扶助哀傷者本身就是一件,高度耗費時間、精力的事。哀傷者恢復的過程很慢,從親人去世發生到最後恢復正常生活,有時甚至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身為安慰者要有長期協助的打算。在扶助的過程中,有幾個步驟值得注意 :
1. 迅速建立信任及支持關係:只有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才可能真正提供情緒的安慰。通常哀傷者在起初心是關閉的,他不想再把脆弱的感情曝露在人面前。如果心沒有打開,所有哀傷的情緒不可能得到化解。一個得到信任的扶助者是對喪親者最大的幫助。所以身為扶助者,應該以同情心、同理心表達對喪親者扶助的意願。並站在同為肢體的地位,提供他最需要的扶助。通常得到接納的安慰者,是能理解喪親之痛的人,也是能從內心發出同情的人。絕對不可以高姿態提供協助,談話時也避免用教導的語氣。
2. 引導當事人描述哀傷事件的經過、以及自己的情緒:(Recognizing)回想苦痛事件的經過,將它講述出來,是個幫助喪親者面對現實、承認痛苦的過程。這能夠讓他從否定、逃避中出來,承認發生的事已無法挽回。當他講述心中的不解和疑問時,正好就是讓他整理自己情緒的時候。這些事若不說出來,埋藏在心底,將會讓他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3. 經歷傷痛的感受 (Responding) :讓喪親者描述苦痛事件所引起的各種思想和情緒,包括:悲哀、恐懼、憤怒 ... 等。這是幫助他坦然面對自己心中負面的感受,當他的情緒自然地流露出來時,與他一同承受這些痛苦。與他一同禱告,承認自己無法接受這些令他傷心的事實。有的人與死者有些尚未了結的恩怨,這些應該在此時做個清理。故人已經去世不可挽回,但萬事仍在神手中。過往的恩怨情仇,只有在神面前清楚交托,祈求赦免。才不會一輩子帶著無法釋懷的記憶,成為永遠的遺憾。
4. 回顧過往的苦樂 (Remembering) :人對親人離世會有哀傷之情,是因為難以割捨過往的美好關係。不去想它並沒有用,它不會因此就消失。只有承認它的存在,肯定他在自己生命中曾帶來的美好。才能將這回憶放在合適的位置,支持者活著的人繼續前進。不必避諱描述苦痛事件發生前的生活狀態,包括:可喜、可悲的共同回憶、本來計劃要做的事。
5. 作出總結和告別 (Relinquishing) :設計並參與記念死者的活動,包括:喪禮,追思禮拜,為記念死者而種一棵樹,以死者的名義設立記念獎學金,寫一篇文章,編一本記念册,與主親友分享,這都會有助平伏哀傷。鼓勵喪親者對信任的人講出因失去所愛而引致的痛苦感受,將自己情緒的變化寫在日記中,或是寫一封寄不出的信,都能幫助整理自己的情緒。可使用象徵方式,如燒掉過去的信件,將遺物整理掉...等,表達對過去的告別。
6. 調整生命的空缺 (Readjusting) :在扶助的過程中,讓喪親者描述在經歷這份失落時,生活上的具體改變,包括:遇到的難處、突如其來無法適應的情形、如何克服障礙、問題如何解決。將這段時期自己的需要講出來,哪些事已經適應了,還有哪些的還無法適應。
7. 重新舉步往前行 (Reinvesting) :喪失親人,是人生一個巨變的時刻。這段時間,可以是一個反省人生意義的機會,有助自已今後更成熟地過生活。講出在這段苦痛的過程中,所領悟到的人生經驗,學習到的屬靈功課道理。這些是極寶貴的人生經驗,將它分享出來,或許也能幫助其他的受苦者。
聖經教導及啟發
失去的親人已經無法再回來,扶助者的目的是對活著的親人的安慰。 從哀傷中恢復的速度有快有慢,要能耐心扶助,長期支持。但是身為基督徒最不一樣的是,我們有與世人不同的生死觀。死亡對我們來說不是一了百了,不是人死如燈滅。而是脫下舊的衣服,穿上新的衣服。死者從世界的勞苦中安息了,回到天父身邊。與信主的親人別離,不是永別。我們有一天在天上還要與他們相見。這是基督徒最大的安慰。這也是讓我們能面對人生最大的痛苦時,能夠從絕望、擔憂中釋懷。有些聖經的經文能幫助我們認識正確的生死觀。讓我們坦然面對親人離世,也存著平安與盼望的心,等待自己將來的離世。
1. 認識死亡讓我們珍惜僅此的今生:基督徒從不避諱人皆有一死,生命是神所賜予的,他也有絕對的權柄收回。(約伯1:21)聖經上說「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 (傳7:2) 基督徒不避諱死亡,反倒以積極的心態正視死亡。 詩篇上說:「耶和華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詩39:4)每個基督徒都會有這樣的坦然的心來面對死亡。正因為此生有限,我們才能夠更珍惜每一刻神所賜給我們的生命。今生是我們唯一能服侍神、榮耀他名的時刻。來生則是回到神面前,與他永遠不分離。
2. 超越死亡,存復活的盼望:人因罪而落入死亡的權勢,基督卻為為們承擔了罪的代價。他捨命戰勝了死亡,讓我們的生命可以得到永生。凡接受他的人,都可以靠著他的寶血脫離罪的刑罰,就是與神隔離。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信仰神的人雖然肉身也會死,但這只是暫時的。當基督再臨時,我們都要復活。「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林前15:52-53)基督已經戰勝了死亡,凡是信他的人,已經出死入生了。我們不再懼怕死亡,那是存著盼望等待將來的復活。
基督徒對生與死的態度是正面的,因我們存著永生的盼望。如果沒有永生,今生就是全部的希望,死亡就成了最絕望的事。我們不避諱死亡、珍惜每一刻生命為主而活、對將來存著復活的盼望。這是我們基督徒與世人不同的地方。當我們有這樣的體認,面對親人死亡之時,就不會像沒有盼望的人一樣,陷在哀傷的情緒中不肯出來。而是能接受主對萬事的安排,藉著這人生重大轉變的時刻,學習主所要教導我們的功課。
結論
當整理這篇文章時,我也回顧了一下自己的生命。我也曾經歷父親離世的痛苦,他還沒有信主就離開世界,是我最遺憾的事。書中所描寫的那些否認、麻木、懷疑的情緒我也都有過。我自己當時並沒有好好的面對它。當時我好像表現得像一個堅強的人。事實上,當我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情緒才真正發出來。我對神的安排有很多的疑問,一直到現在仍然得不到解答。後來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才慢慢看到父親在我生命中的地位。當我把他放在人生正確的位置時,讓我能夠從新整理我的情緒,從新定位前面的道路。我對父親原來家族的親友有了更深的感情。這也讓我更有負擔為未信主的親人禱告、也更加堅定將來全心服事主的心志。我深信父親會喜悅我所做的這一切事。
我的一生到現在仍算是平坦的,有時太平坦的道路,反而讓我對別人的痛苦沒有深切的感受。走過這段崎嶇的路,幫助我理解每個人都難以逃避的生老病死的過程。求主讓我們體認他對我們捨己的愛。我們能愛,是因為神先愛我們。叫我們能以他所賜我們的愛,來愛世人。扶助喪失親人的主內肢體就是愛的表現。「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賽42:43)求主讓我們在地上珍惜他給我們的機會,面對有需要的肢體,不吝惜付出愛。讓受傷的心靈得以痊癒,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我看了好感動,謝謝您提供這麼一篇內容深刻非常受用的文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