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影響中國教會合一最大的問題,就是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的對立關係。這個對立的形成有其歷史因素,由政府主導的三自運動是形成這個對立的導火線,經歷了將近六十年仍然不能化解。這種關係分裂了中國教會,兩方壁壘分明、互不往來。有些關係惡劣的地方,三自教會協同國安部門衝擊家庭聚會,成為打壓異己的工具。家庭教會在逼迫之下,則嚴詞批評三自教會賣主賣友,犯了屬靈的淫亂。這樣的警張關係一直存在國內的教會之間,影響到基督徒合一的見證,更讓有心人士利用教會內部的矛盾,煽風點火、坐收漁利。這種主內肢體相互攻擊的情形,分散了教會的力量,影響到福音的傳播,實在讓人心痛。
當海外的教會更多接觸國內的肢體,就會面對這個敏感的問題。在國內這樣的教會生態下,身為一個服事國內教會的基督徒,應當抱著何種態度?我們應該立場鮮明,還是選擇中立?我們應該嚴守信仰的立場,不與三自妥協,還是尊重現有的掌權者,以開放的態度與三自合作。這在華人教會界引發了相當大的爭論。如果我們不了解問題生成的前因後果,我們就無法採取任何立場。這是個重要的課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我們應該搞清楚雙方對立的原因、分析雙方關係演變的趨勢、在面對衝突時,才能採取正確的作法。
在本文中,將按著以下的三個的問題進行探討。首先,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為何會形成今天這種對立的局面?其次,近年來三自政策的變化對家庭教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最後,再來看海外教會在服事國內教會時應採取何種態度?
三自與家庭教會的關係
對立關係的形成
中國教會分裂為兩大陣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就已經開始。執政黨所秉持的的意識形態是馬列主義、無神論。他們認為基督教是愚昧落後的迷信,必將被歷史淘汰。又因為基督教傳入中國,是隨著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武力而來。因此被定性為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工具。中共鼓動一些自由派的基督徒,成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這樣的機構,專門管轄、控制教會,其根本意圖是消滅基督教。雖然對外宣稱,三自運動是民間為了支持政府宗教政策自發的運動,實際上這個組織完全聽命與共產黨的領導。如果沒有黨在背後撐腰,任何民間組織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行政權力 。
解放初期,周恩來曾三次接見吳耀宗,讓他聯合基督教界領袖,支持政府的宗教政策。隨後發表「三自革新運動宣言」,表明教會主要的任務是「愛國」,總方針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原則 。在這種嚴密的控制下,只有加入三自運動的教會才能生存,其他不願加入的教會,就難逃被解散的命運。當這運動進行到1959年「大躍進」時,各大城市的基督教會,被以聯合聚會的名義裁併。最後到了文革時期,教會幾乎到了全數被摧毀的地步。
在這種艱困的環境下,有些不贊成三自觀點的教會領袖,拒絕加入三自,冒著被取締的危險,開始在家庭舉行教會的活動 。家庭教會堅守基要信仰,不與三自的自由派妥協。他們認定教會的元首是基督,而三自教會卻是唯執政黨之命是從,兩者的頭不一樣。他們認為,唯有基督是教會的頭,基督徒當順服主的心意,而不是順服任何政治勢力的意志。家庭教會保有了基督信仰的兩個本質,就是敬虔主義和犧牲精神 。就如基督順服父神,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基督徒也當效法主,走十字架犧牲的道路。在敬虔與犧牲的精神支撐下,家庭教會撐過了最艱難的逼迫,將信仰的火種保存了下來。並且在文革之後,重新發芽興旺。
對立根源的是政治介入信仰
回顧這段血跡斑斑的歷史,可以看到家庭教會在苦難中受盡了壓迫與屈辱。他們對三自背後的本質認識的很清楚,就是三自的領袖對執政黨的順從高過對神的順從。即使在今天的逼迫已經不像過去嚴重,他們仍然不與三自有任何的妥協。這種不願和解的強硬態度有時會給人固執不化的印象,以為他們放不下歷史的包袱 。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對他們的誤解。
查究其背後原因,三自與家庭教會之間對立的問題,不是教派之間的矛盾、不是教義之爭。世界各國的教會界都有教義的爭議,但也不見得有如此嚴重的分裂。而是執政當局以政治力量扶植基督教自由派的勢力,推動官方的信仰理念、打擊堅守保守教義的教會。這不是教會內部的矛盾,而是政治力介入了教會所產生的矛盾。這個因素不解決,對立的情形永遠無法化解。
王明道在最初被要脅加入三自時,就明白認清了三自的面目。他在一篇聲明「我們是為了信仰」中明白宣示:他們信聖經是神所默示的、信聖經中所記載的神蹟奇事、基督為童女所生、基督為世人的罪流血捨身,死後三日身體復活、他將來還要再來、接門徒進入他的國度、並施行審判 。這都是與無神論的信仰體系相衝突的,三自教會從開頭就知道自己的任務是,要教會支持政府的信仰體系。所以他們一再於教會中推動,少提:「神跡、基督復活、因信稱義、基督再來、最後審判」這些教義。因為這些教義把不信的人當成罪人,分化群眾的團結,破壞人民的感情,讓他們感到不自在。他們認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就是建立人間天國,不要基督的救贖,更不要基督再來審判世界。王明道所指出的,就是三自與家庭衝突的根本原因。
這個爭執本質上是一個信仰立場之爭。只不過這種對立後來為政治力量所介入,所利用,以至於變得與政治有關。家庭教會從來不想干涉政治,只要求政府要不要干涉教會的信仰 。家庭教會江登興弟兄說:除了是教義的爭戰,也是教會論的爭戰。就是教會是否有獨立於政治的自由,政教是否分離 。
三自宗教政策近年來的演變
政策與態度的演變
從三自運動開始到今天已經將近六十年,從五零年代嚴厲的逼迫,到改革開放以來採取較寬鬆的政策。一九八二年的「十九號文件」,明確標示了中國宗教政策的轉向。承認解決宗教問題,高壓手段不能奏效,轉而採取其他控制的手段 。
八九民運及東歐、蘇聯劇變之後,中共高層官員對此起了警惕之心,認為基督教的發展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威脅性,因此對基督教及民主運動展開「反滲透、反和平演變」的策略。九十年代,經江澤民指示三句話:「全面正确的執行黨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和社會主義相適應」。九四年國務院簽署了一四五號令「宗教活場所管理條例」行政法規,說明一切宗教活動必須向政府有關部門宗教事務部門登記,并且加入愛國組織如三自會。不肯登記的聚會點及教會活動皆為「非法宗教活動」,成為取締對象 。
雖然經過五十幾年的演變,政府對家庭教會的政策雖然看起來比以前放鬆。但是基本上仍是堅持管制的路線。隨著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北京奧運的舉辦,中共政府積極改善國際形象。三自教會積極進行公關,一方面派代表到國外參訪,進行宗教交流,以圖化解化解素為國際批評的壞名聲。另外一方面又邀請知名的外國宗教領袖來華訪問,開放他們進入三自教會講道,企圖塑造宗教自由的形象。
但是他對家庭教會的定位還是沒有改變,政府仍然不承認其合法地位,取締家庭教會的情形仍然時有所聞 。只不過手法比以前細緻,不再像以往用高壓手段衝擊、而是改用法律來箝制。中共統戰部把家庭教會當作,不服黨的領導,與海外敵對勢力互通聲氣,是反華集團滲透中國的工具 。甚至為了要平衡快速發展的基督教,政府甚至支持較不具威脅性的佛教的發展,大力支持在杭州舉辦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接見與會代表 。這些做法已經偏離的政教分離的原則了。
三自領導與教會基層的差別
再討論三自問題的時候,先要分清楚三自的領導階層、與基層三自教會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三自教會的直接上級管理部門是「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俗稱「兩會」。這兩個部門又聽命於「國家宗教事務局」,是國家行政架構下的基督教社會組織,並不是教會 。其上層的主流神學思想是自由神學,主要在領導階層、與神學院教授中較多。但是這種神學與基督信仰有根本的衝突,在基層教會是不受歡迎的。基層的信徒、甚至大多數的牧師,仍然堅守傳統的福音派神學思想。隨著資訊的開放,三自教會與管理他們的「兩會」也存在著警張的關係,對於兩會強制的條條框框的規定,大多數基層教會都不以為然,尤其是沿海一帶浙江、福建、和廣東的教會。這些地方的教會歷史悠久,信徒的信仰根基較紮實,能夠分別離經叛道的自由神學,並且勇於抵制的政治勢力對教會的干涉 。他們也是基督的真門徒,雖然待在三自中,但仍然維持純正的信仰,不受自由派歪理的影響。家庭教會對三自的批評,應該不能把他們包括在內。
所以說三自教會、與家庭教會在基層,並不存在太多的教義上的衝突。信仰的衝突是在領導層面才凸顯出來。由於三自教會本身並沒有自主權,他們在表面上還是要受領導的控制。所以在三自教會中常出現,表面上服從官方的立場,實際上仍保持教會自主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在這些開放一點的地方,家庭教會與三自教會的關係良好,在私下的場合仍然有交流的情形 。
和解的呼聲與反對
海外信徒服事國內教會遇到的難題
三自與家庭教會的對立是國內教會存在多年的現實景況。凡是所有參與中國教會服事的基督徒,都難免牽涉在這個對立的情況中。常面對的情形就是,只要想與國內教會交流,就要在這兩個教會之間選邊站。一旦與三自教會合作,就不太可能再與家庭教會合作。這樣的警張關係,在基層的信徒中可能不明顯。有人嘗試兩面兼顧、游走於兩方之間。但是一到教會的領袖的階層,就會發現雙方壁壘分明、互不來往。這個問題是中國教會現實存在,卻又一時之間尚無法解決的問題。身為服事中國教會的海外基督徒,不能不理解國內當前存在的大環境。在面對這種警張關係時,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地位,是來服事眾教會,不是介入教會的紛爭。應尊重教會的權柄,不妄自發議論。以免加深雙方的對立,更讓服事的教會受到虧損。
過去當三自堅持排外的政策時,海外團體主要是與家庭教會合作。當三自向外開放後,逐漸有許多團體透過三自進入國內服事。如聖經公會捐助官方許可的「愛德基金會」印製聖經。葛培理接受邀請訪問中國,進入三自教會講道。香港的建道與中神的教授也進入中國,與三自的神學院進行學術交流 。海外許多有名望的牧者,也進入三自教會帶領培靈會、布道會。他們不再偷偷摸摸,擔心被政府取締。而是光明正大的直接與國內的基督徒交流 。當然他們在不違反官方的政策之下,對講的內容也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帶出來的消息,讓海外的教會看到,這似乎是一條更容易在國內發揮更大影響力的機會。
當然也有保守的人士對他們發出嚴厲的批評,稱他們是走妥協的路線,與不信派合作,無異與虎謀皮。至於將來如何發展,仍然不容易判斷。是否能因此促進政府走向更開放的路線,還是完全被政府利用,來穩固三自在基督徒心目中正統的地位,尚不得而知。
與三自合作的呼聲
一些關心中國教會的基督徒,對將來三自與家庭教會走向和解抱著期望。國務院民族發展研究所主辦了一個「基督教與社會和諧研討會」。邀請了基督徒學者、三自教會、家庭教會代表、討論中國家庭教會問題 。他們希望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能聽到家庭教會的意見。在這次的研討會中,一些基督徒學者向國家宗教政策的制定有影響力的人士發出建議。江登興弟兄提出:現有對家庭教會管理的宗教政策,很多都已經過時了,無法發揮正面的效果。把家庭教會定為非法,不但不能增進社會和諧的發展,反而增加了基督徒對抗政府的心態,助長了邪教的滋長。要解決這問題只有讓家庭教會公共化 。
小光弟兄在一本書中,似乎是想調和三自與家庭教會的警張關係。他提到家庭教會存在嚴重的權威體制的問題。很多教會領袖發展自己的勢力範圍,在這種家長制的體制下。權力集中在少數人身上,激不起新生代領袖投入服事的熱情。教會中沒有防止弊端的制度,讓過大的權力集中在少數人,容易生出腐敗。同時在真道方面出現相當多的混亂,毫無體系。容易成為異端滋長的溫床。他期待藉著家庭教會公開化,讓完善的體制,約束家庭教會走向健康的成長。他也肯定雙方的價值,三自教會是向不信的社會公開的見證,「如同山上的城、台上的燈。而家庭教會則如同黑暗中的明星,照亮大大小小隱秘的角落;又如燃燒的真理烈火,在中國的大地上自由蔓延」 。他期待三自與家庭教會在屬靈上面聯合,幫助對方改革內部的問題,共同將中國教會推向更光明的未來。
家庭教會堅守十架道路
期待雙方和解的想法雖然出於善意,但似乎沒有考慮到中國政治情勢的現實。家庭教會的何當弟兄明白的指出,和解的提議過於樂觀。他問出三個問題:「(1)三自/家庭的分野何來?他們之間的所謂前嫌或者積怨到底是什麼?(2)導致三自和家庭之分的各樣內在與外在因素真的消失了麼?(3)教會的合一到底該如何理解,以至於我們該如何行動才算合一?」 。這確實是要求雙方教會和解的人,所遇到最根本的問題。家庭教會與三自不能合一的根本原因沒有解決,就是「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三自的背後是自由派的神學,家庭教會則持守保守的福音派神學。這兩者是水火不相容的。不止在華人教會界,在西方教會也是如此。合一的基礎是聖經的真理,如果合一的對象是同信基要真理的的基層信徒,那合一不成問題。但是三自教會不是有基層信徒主導的。領頭的教會領袖是必須聽從三自當局、也就是背後的無神論政府。當政府對三自教會的控制一天不消失,那和解無異緣木求魚。
家庭教會的特質是堅守主耶穌所教導的十字架道路,也就是敬虔與犧牲兩大特質。所有追隨主耶穌的門徒,也應該是效法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這不是為了方便宣教,可以暫時放下的權宜之計,而是基本信仰大是大非的問題。海外的教會已經服事家庭教會將近二十多年了,看見他們走過火煉的試驗,陪他們一起在逼迫中禱告。在感情上我們仍然是要與他們站在同一條陣線。只要當局不承認他們合法地位,繼續逼迫他們。我們就應該與他們站在一起。這也是服事家庭教會的前輩們留下的榜樣。也是我們今天的繼起者所該持守住的原則。
結論
本篇報告主要是藉著對三自與家庭教會關係的演變,探討海外基督徒服事國內教會的態度。經過歷史的回顧,看到兩個教會的關係從勢同水火、到今天稍微緩和的情況,我們知道了雙方對立形成的原因。我們當然願意看到,教會合一最終能在中國教會中水到渠成,但是基本的信仰原則是不能被犧牲的,就是不能在主耶穌所教導的基要信仰上妥協。不信的人不能當教會的頭。在這樣的體制下,就沒有合作的餘地。身為海外教會服事國內教會的同工,我們不能放棄對主忠心,堅守真理的教會。期待主的手在中國作工,化解三自家庭無法合作的基本因素,就是當局對家庭教會態度的改變。尊重政教分離的原則,不再控制教會。這一天就是三自與家庭教會合一的一天。
參考文獻1. 鄧肇明,《滄桑與窘境-四十多年來的三自愛國運動》,p.8-9(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1997)。
2. 洪予健,“三自運動的真相—中國教會的嚴峻試煉”,retrievedfrom:http://blog.kuanye.net/?uid-30462-action-viewspace-itemid-22186
3. 趙天恩,《靈火淬煉-中國大陸教會復興的秘訣》,p9-10(中福出版有限公司,臺北,1993)
4. 劉同蘇,“中國城市家庭教會的定義”,retrievedat5/6/2009from:http://www.shengshan.org/article/jiaohuizhili/20090205/403.html
5. 孫明義,“認識中國城市家庭教會”,時代論壇。retrievedat5/6/2009from: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39965&Pid=2&Version=1020&Cid=575&Charset=big5_hkscs
6. 王明道,《我們是為了信仰》,retrievedat5/6/2009from:http://www.ccgn.nl/wmd/wmd9/chapter03.html
7. 何當,“我們仍是戰士”,《生命季刊雜誌》,第十二卷第四期12/2008
8. 江登興,“中國城市家庭教會的傳承與更新”,《教會》2008年1月第1期,19頁。
9. 林瑞琪,九十年代中國宗教自由度問題初探。retrievedat5/6/2009from:http://www.hkcidata.org/database/sze/Reflection/037/37_feature_1.rtf
10. 趙天恩,從當前的中共宗教政策及法制看徐永澤事件,《中國与福音》二十一期
11. 傅希秋,《2008中國大陸境內基督教家庭教會遭受政府迫害的年度報告》。美國對華援助協會向世界發,2009年2月5日。Retrieved at 5/6/2009 from:http://news.boxun.com/news/gb/intl/2009/02/200902060023.shtml
12. 中共中央統戰部,堅決抵禦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2000。Retrieved at 5/6/2009 from:http://www.zytzb.org.cn/zytzbwz/religion/chanshu/80200212270053.htm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網站,“賈慶林在無錫會見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代表”,retrieved at 5/6/2009 from: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09-03/27/content_1270702.htm
14. 丁谷泉,政府部門的“管理”與三自教會的“紛争”—評黄樂敏弟兄被刑事拘留,公法評論網論壇,Retrieved at 5/6/2009 from:http://www.gongfa.org/bbs/viewthread.php?tid=2410
15. 小光,《教會在中國的未來走向》,Retrieved at 5/6/2009 from:http﹕//goodreading.org/,31頁。
16. 江登興,“家庭教會的公共性與中國政教關係”,《教會》2009年1月總第15期。Retrieved at Retrieved at 5/6/2009 from :https://www.churchchina.org/no090101
17. 何當,什麼是基督徒最應該做的?—就“三自/家庭”之分回應《教會在中國的未来走向》,國度網,教會討論版。Retrieved at 5/6/2009 from:https://67.15.197.125/viewthread.php?tid=5099
2009年5月7日 星期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讀洛克的「政府論」及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心得
第一章 前言 今日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多半受到古典自由主義( classical liberalism )的影響。 無論是君主立憲,或各種類型的共和政體,政府組織運作的理念,多半源自於西方政治思想。其權利機構的設計也是以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倡的政治理論為基礎,進而有各樣的...
-
「衝鋒陷陣」是一部以運動為背景的勵志片。片中探討黑白族裔,如何捐棄成見,合作致勝。兩位教練在領導上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我們學習。 空降而來的領導力的影響與情境的變化 在1970年代,正是黑人民權意識高漲的時代。位於美國中南部的維吉尼亞州,居民的觀念還是很保守。那裏的一所高中的美式...
-
兒子的與趣與我對他的期待有段差異,我期待他多讀點書,他卻非常喜歡玩Lego。我叫他過來聽我講故事,他卻叫我陪他玩Lego。我對Lego本來沒有任何成見。但兒子常常把細細小小的積木散得一地,收的時候卻要我幫他收。有時不小心一腳踩在尖尖的積木上,忍不往要罵上兩句。看著玩具箱內積滿了幾...
-
考驗對於一個產品達於完善是必須的,越加嚴格的品管,越能製造出高品質並耐用的產品。跟隨主的基督徒、在地上成為神見證的教會,同樣地也需要經過神的考驗。我們有興趣知道,對於神兒子主耶穌,難道考驗也是必要的嗎?從本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身為神受苦的僕人所經歷的考驗。這內容出現在三卷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